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配送中心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

配送中心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

配送中心仿真与分析一、 建立概念模型1. 系统描述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送并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

它不同于传统的仓储设施,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配送中心已经成为连锁企业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是连锁经营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设施。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配送中心建模过程,该配送中心从三个供应商进货,向三个厂商发货。

仿真的目的是研究该配送中心的即时库存成本和利润,并试图加以改善。

2. 系统数据表1 配送中心供应商信息表表2 配送中心信息表货架 存放产品安全库存最大库存一 11030二 2 10 30 三31030表3 配送中心生产商信息表生产商 采购产品类型 生产时间 缓冲区仓库采购产品比例一 1、2、3 均值17方差2的正太分布 1、2、3总和不超过5 按15%产品1、35%产品2、50%产品3生产二 按照表4打包配送服从参数为13的指数分布 3托盘三 2、3固定时间15小时2、3产品分布不超过3、3按50%产品2、50%产品3生产表4 生产商2采购配送表(时间1、2、3、4、5间隔为10小时) 时间1 时间2 时间3 时间4 时间5 1 2 2 1 3 2 1 2 0 1 2111配送中心成本和收入:进货成本4元/件;供货价格6元/件;每件产品在配送中供应商 产品类型产品颜色 生产时间一 1 红 服从均值为4方差为2的正太分布二 2 黄 固定时间1小时三 3蓝服从1~3的均匀分布心存货100小时费用1元。

3.概念模型二、建立Flexsim模型1.模型实体设计第1步:模型实体设计模型前面三个Source产生产品3个Source发生产品的速度相同,且快于供货商的供货速度模型前面三个Processor供货商3个Processor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计Rack配送中心3个Rack分别对应3个供货商Queue生产商仓库4个Queue订货条件不同,根据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Combine r 打包机打包要求不同,根据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模型后面一个Source提供托盘为打包机提供托盘模型后面三个Processor生产商3个Processor加工速率不同,按照模型的系统数据进行设定Sink产品收集装置产品的最终去处第2步:在模型中加入实体从模型中拖入4个Source、6个Processor、3个Pack、4个Queue、1个Sink 和1个Combiner到操作区中,如图1所示:图1模型实体布局图第3步:连接端口根据配送的流程,对模型做的链接,如图2所示:图 2连接后的模型实体布局图第4步:Source参数设置因为前3个Source在这里只是生产产品的装置,所以对前3个Source做同样的设定。

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

物流模拟实训报告(共9篇)

篇一:物流管理模拟实验报告《物流管理模拟实验》实习报告班级:组(企业)号:姓名:学号:电子商务1001班no。

xx 1002110105目录1、概述...。

.。

.。

....。

...。

.。

....。

....。

.....。

...。

....。

......。

.。

(3)1.1实习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实习手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实习进程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4实习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5实习平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实习过程及实习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1实习主要阶段性工作安排。

.。

.。

.。

..。

.。

.。

.。

.。

..。

.。

.。

...。

.。

......。

.。

.。

..。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本章主要介绍物流系统的模型分类、 建模方法和常用物流系统模型、系统仿 真的有关概念等内容,通过两个实际物流 系统的模型建立和仿真,介绍了有关模型 建立和仿真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第一节 物流系统模型概念
一、物流系统模型定义和特征
物流系统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的特征要素、变化 规律和相关信息的一种抽象表达,它反映了物流系统 的某些本质属性,描述了物流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 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映了所研究的物 流系统的主要特征。
其中C表示总运输费用,求出C的最小值点的坐 标x,y,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二 统计分析法
对系统内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已有或通 过实验获得了系统功能的有关数据,可通过数据 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三 实验分析法
对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不很清楚,但可对系 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发现矛盾、分析矛盾, 确定关键变量及参变量,建立一个初步实验模型, 并一步步改进。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例4-1 做体积为定值A,底面长:宽=2:1的长方体包装 箱,欲节省制作材料,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设:x,y,z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xyz,
且x:y=2:1
由此可得 y x
2
2A z
x2
因为表面积为 S2x y2x z2yz
令 f(x)x24A(xx)x26A
第四章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2.允许缺货的经济生产批量模型
当需要是连续均匀的,其需求速度vr为常数;补充需要一定时间,不考 虑拖后时间,只考虑生产时间,即一旦需要,生产可立刻开始,但生产需一 定周期。设生产是连续均匀的,即生产速度vp为常数。同时,设vp>vr; 单位库存费为C1,单位缺货费为C2,每次生产准备费为C3,不考虑货物 价值。

物流仿真软件实训报告

物流仿真软件实训报告

一.对仿真与实训的认知Flexsim是一套集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技能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为一体,为制造、物流等领域服务的软件。

运用Flexsim系列仿真软件,可在计算机内建立研究对象的系统三维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各种系统分析,最终获得优化设计和改造方案,以降低实际运营成本。

Flexsim是新一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有效工具。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使得建模过程更为快捷,只需通过图形的拖动和必要的附加程序就可以快速的建立起系统模型。

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物理单元,如发生器、处理器、暂存区、吸收器等,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建模。

所建的物理仿真模型可以用三维动画方式表现出来,形象、生动、逼真的表现出整个物流系统,为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或改造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手段,使得分析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各种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对各种预选方案进行评估。

使用flaxsim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的利用率;(2)减小等待时间和排队长度;(3)有效分配资源;(4)消除缺货问题;(5)把故障减小至最低;(6)把废弃物的故障减小至最底;(7)研究可替换的投资概念;(8)决定零件经过的时间;(9)研究降低成本的计划;(10)建立最优批量和工序安排;(11)解决物料发送问题;(12)研究设备预置时间和改换工具的影响;(13)优化货物和服务的优先次序与分派逻辑;(14)在系统全部行为和相关作业中训练操作人员;(15)展示新的工具设计和性能;(16)管理日常运作决策;(17)从历史运行中得到经验和教训。

二.具体案例建模仿真1.案例选取模型6.多产品单阶段制造系统仿真与分析1.1系统描述现在,我们来看看某工厂加工三种类型产品的过程。

这三类产品分别从工厂其它车间到达该车间。

这个车间有三台机床,每台机床可以加工一种特定的产品类型。

一旦产品在相应的机床上完成加工,所有产品都必须送到一个公用的检验台进行质量检测。

物流仿真实训报告

物流仿真实训报告

FLEXSIM软件在生产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专业:物流管理学号:201554188 姓名:王二狗实验平台Flexsim系统仿真软件。

3.9.1配送中心仿真实验实验目的1.让学生体验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和作业流程。

2.通过对仿真软件Flexsim的运用和学习,体会物流仿真的建模和仿真方法。

3.让学生学会从系统的思想分析权衡物流系统各要素目标之间的关系。

4.让学生熟悉Flexsim软件的功能。

实验工具1.一个配送中心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对配送中心的保管、倒装、拣选、包装与辅助加工和分拣等多个功能合理设计。

2.系统仿真软件:F1exsim软件。

3.每人一台计算机。

实验内容1.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使用:设备的表示、选择、属性设置、修改、设备的连接、模拟的开始和停止等基本操作。

2.熟悉物流配送中心仿真的基本要素:设备选型与特征参数、设备布局与关联、货物入库、客户订单、货位分配原则、概率性的事件、随机变量的分布、操作人员的行为等。

3.自动化仓储模型、内部运输调度模型、拣选模型、分拣模型、人力调配模型、外部发运模型等模型在系统仿真中的运用。

实验步骤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个仿真物流配送中心的仿真对象。

老师指导学生对所选择的仿真对象进行模型设计和优化。

老师从物流系统角度对仿真模型的设计进行一些扩展分析。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小组通过使用Flexsim软件完成所选仿真模型的仿真设计。

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模型中的优化同现实中具体方案优化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1.系统数据设定物品到达:平均每2分钟到达一个产品,到达间隔时间服从指数分布。

物品分类:3类(分别以红、黄、蓝标示)。

2.进入系统仿真主界面。

打开Flexsim软件,进入Flexsim系统仿真主界面。

3.生成Source实体。

按照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在模型中生成一个实体(发生器Source)。

从左边的实体库中拖出一个source(发生器),放到模型视窗中。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名称: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姓名:fly学号:专业:指导老师:实验地点: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供应链仿真的设计。

2)熟悉动态表格的设计。

3)了解Conveyor作为生产缓存的方法。

4)了解拉动式系统的设计。

5)研究不同配送策略的利润情况。

二、实验环境电子商务实验室,计算机、Witness 2004 Educational Version 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元素定义(Define)本系统的元素定义如表1-1所示。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截图如图1-1:图1-1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2、元素可视化(Display)设置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定义设置如图1-2所示:图1-2 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1)Part 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P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3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和Style属性项。

图1-3 Display对话框2)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选择Zhongxin元素,设置它们的Text、Icon、Part queue和Rectangle属性项,分别如图1-4、图1-5、图1-6、图1-2所示。

图l-4 Display Text对话框图1-5 Icon对话框图1-6 Display Part Queue对话框图1-7 Text对话框3)Machine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Factory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如图1-7、图1-8、图1-9、图1-2所示。

图1-8 Icon对话框1-9 Icon对话框类似,在元素选择窗门选择Factory2、Factory3、Factory21,Factory22、Factory23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们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实验报告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建模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2)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2)生产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研究: (2)建立实验模型: (2)系统建模及初步的仿真运行调试: (3)四、系统仿真与分析 (5)五、实验心得 (11)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围绕生产物流实验系统展开,进行制造系统的建模、仿真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实践。

重点研究运用仿真软件Flexsim,对生产物流实验系统的生产运行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并进行系统改造的方案论证。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对照实验系统,参考有关系统资料及参考案例,在对系统的基本布局、工作特点、工作流程、及实验生产设备等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Flexsim工具进行建模,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分析了解有关生产实验系统方案是否满足预期运行目标的需要,并且针对仿真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与瓶颈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最终完成对于该生产系统的整体产能及物流运作分析,为系统改造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生产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研究:结合有关实验系统的生产运作原型,深入研究制造系统的运作控制,及其系统建模与仿真相关知识;熟悉掌握Flexsim建模仿真工具及其安装运行环境,为具体的实验与分析应用做好前期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准备。

建立实验模型:本实验所涉及的是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线(如图1-1所示),它主要有四条流水线组成,同时加工两种不同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a和原材料b),最后把加工后的两种半成品和另一种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c)装配起来,成为成品d。

在模型中,设有存放原材料a、b和成品d的组合式货架,存放原材料c的货栈,它们分别通过堆垛机和AGV小车与生产线相联通,组成系统。

具体物流过程简述如下:(1) 组合式货架用来存放待加工的原材料和成品,货架配备堆垛机,用于从货架上取下原材料,并运到生产线上进行加工。

货架上混合存放a、b两种货物,堆垛机随机取出货物,放入出货台。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实践环节,占1学分。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提高学生使用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研究的能力,可细分为以下几点:1、进一步熟悉、掌握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建立仿真模型的操作过程。

2、学习、应用示例材料中的相关物流工程专业知识,配合仿真这一工具,共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3、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进行仿真结果的分析。

针对示例案例,进行方案的优化和改进。

二、课程设计素材:针对以上目的,结合物流工程的专业特点,本课程设计有以下三个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做其中一题。

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前两个题目独立完成,第三个题目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1、生产物流系统仿真研究2、配送中心仿真研究3、自选实际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具体素材请根据以上题目自行从期刊网下载相关硕士论文或期刊论文。

具体的内容安排见下表:三、课程设计要求:为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实践的预定目标,要求学生按以下过程安排实践:1)通过查找文献和复习相关课程的内容,明确实践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所代表的含义和内涵。

2)通过查阅文献,学习并规范分析问题的方法、步骤。

3)结合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按仿真的步骤要求分析问题。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依据:1、提交正确的仿真模型。

(50分)2、应用物流工程专业相关知识配合仿真工具解决了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30分)3、态度端正,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规范。

(20分)五、补充说明:1、时间:本次课程设计历时5天,周五提交报告。

如有问题,可在本周每天上班时间联系。

2、选择同一题目的同学可以在仿真模型的建立环节互相交流。

3、请勿抄袭,一经发现,均以0分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名称:配送中心系统仿真设计姓名:fly学号:专业:指导老师:实验地点: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供应链仿真的设计。

2)熟悉动态表格的设计。

3)了解Conveyor作为生产缓存的方法。

4)了解拉动式系统的设计。

5)研究不同配送策略的利润情况。

二、实验环境电子商务实验室,计算机、Witness 2004 Educational Version 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元素定义(Define)本系统的元素定义如表1-1所示。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截图如图1-1:图1-1 元素定义后的witness页面2、元素可视化(Display)设置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定义设置如图1-2所示:图1-2 各个实体元素的显示特征1)Part 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P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3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和Style属性项。

图1-3 Display对话框2)Buffe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选择Zhongxin元素,设置它们的Text、Icon、Part queue和Rectangle属性项,分别如图1-4、图1-5、图1-6、图1-2所示。

图l-4 Display Text对话框图1-5 Icon对话框图1-6 Display Part Queue对话框图1-7 Text对话框3)Machine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Factory1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如图1-7、图1-8、图1-9、图1-2所示。

图1-8 Icon对话框1-9 Icon对话框类似,在元素选择窗门选择Factory2、Factory3、Factory21,Factory22、Factory23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所示对话框,设置它们的Text、Icon(机器图标)、Icon(可随状态改变颜色的图标)、Part Queue。

3)Conveyor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Co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10所示对话框,设置它的Path分别放在Factory21,Factory22、Factory23的左侧(图1-2)。

图1-10 Icon对话框图1-11 Path对话框4)Path元素可视见化的设置在元素选择窗口选择Path1,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出现如图1-3所示对话框,设置它们的Path (图1-11)分别放在Factory1、Factory2、Factory3与Zhongxin之间(图1-2)。

同样选择Path2、Path3元素进行设置。

5)表格可视化的设置在系统选择窗口System中选择BACKDROP(图1-12),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跳出Display对话框,设置它的它的Rectangle(图1-13),四条横向Line 和一条纵向Line,这样形成一个五行二列的表格,设置Text“生产企业一的产量”放在第一行地一列,Text设置如图1-14。

类似设置其他行。

最终显示图1-2中表格所示。

图1-12 选择BACKDROP图1-13 Display Rectangle对框图1-14 Text对话框6)Variable元素可视化的设置在元素分别选择窗口选择V1、V2、V3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跳出Display对话框,设置它们的Value(图1-15)放在表格第一行第二列、第二行第二列、第三行第二列。

图1-15 Display Value对话框在元素选择窗口分别选择Kucun、Lirun元素,鼠标右键点击Display,跳出Display对话框,设置它们的Value分别放在表格第四行第二列和第五行第二列。

3、各个元素细节(Detail)设计1)对Part元素P1细节设计右击元素P1,点击“Detail ……” ,打开如图1—16图对话框,在Actions on Create 中输入程序“Icon = 128”。

其他元素的细节设置类似。

图1-16 Detail part P1对话框2) 对Part 元素Lirui1细节设计具体如图1-17、1-18所示。

Type :ActiveInput to Model .Inter Arrival :1.0 Input to Model (To···): PUSH to SHIP Input to Model .Actions on Create : Lirun2 = NPARTS (Zhongxin) Lirun = Lirun - Lirun2 * 0.01 Kucun = Kucun + Lirun2 * 0.01图1-17 Detail part P1对话框 图1-18 Detail part P1对话框3)对Buffer元素Zhongxin细节设计Actions on Input:Lirui = Lirui – 3Actions on Output:Lirui =Lirui + 53)对Machine元素Factory1细节设计具体如图1-19、1-20所示。

同样进行其他Machine类型元素的设置。

Input.From···:IF NPARTS(Zhongxin)< 10PULL from P1 Out of WORLDELSEWaitENDIFCycle Time:4.0Output.To···:PUSH to Zhongxin Using Path图1-19 Factory1对话框图1-20 Factory1对话框5)对Machine元素Factory2细节设计Input.From···:IF NPARTS(Zhongxin)< 10PULL from P1 Out of WORLDELSEWaitENDIFCycle Time:4.0Output.To···:PUSH to Zhongxin Using Path6)对Machine元素Factory3细节设计Input.From···:IF NPARTS(Zhongxin)< 10PULL from P1 Out of WORLDELSEWaitENDIFCycle Time:UNIFORM(2,6,1)Output.To···:PUSH to Zhongxin Using Path7)对Machine元素Factory21细节设计Input.From···:PULL from co(1)Cycle Time:6.0Actions on Finish:v1 = v1 + lOutput.To…:PUSH to SHIP8)对Machine元素Factory22细节设计Input.From···:PULL from co(1)Cycle Time:UNIFORM(3,9,2)Actions on Finish:v2 = v2 + lOutput.To···:PUSH to SHIP9)对Machine元素Factozy23细节设计Input.From···:PULL from co(1)Cycle Time:UNIFORM(2,l0,3)Actions on Finish:v3 = v3 + lOutput.To···:PUSH to SHIP10)对Conveyor元素Co细节设计具体如图1-21、1-22所示。

Length in Parts:50Index Time:0.05Input(From···):IF NPARTS (Co(N))< N + 1PULL from Zhongxin ELSEWaitENDIF图1-21 Co 对话框图1-22 Co对话框11)对Path元素Path1细节设计具体如图1-23所示。

同样进行其他Path类型元素的设置。

Path Traverse:10.0Path Update:0.1Source Element:Factory1Destination:Zhongxin图1-23 Path1对话框12)对Path元素Pach2细节设计Path Traverse:10.0Path Update:0.1Source Element:Factory2Destination:Zhongxin13)对Path元素Path3细节设计Path Traverse:10.0Path Update:0.1Source Element:Factory3Destination:Zhongxin4、模型运行和数据分析设置该系统模拟运行为3000单位时间,如图1-24所示。

图1-24 仿真运行若供应商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小于10时开始进行供货,根据系统仿真3000单位时间时得到结果,如图1-25所示。

图1-25 仿真结果5、优化若供应商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小于5时开始进行供货。

即程序中NPARTS(zhongxin) < 10 改为NPARTS(zhongxin) < 5,系统运行3000单位时间时得到结果,如图1-25所示。

图1-26 仿真结果从图1-24和图1-25 仿真结果比较得出:优化后,库存成本减少了134.57,即降低了53%;利润增加了139.47,即增加了5% 。

因此,通过调整模型中供应商在配送中心的存货数量标准,可以大大地降低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