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教 学模式 , 高职特 色没有得到体现 , 目前所培 养的学生并不 完全具备扎 实的专业技 能和较 强的外语应 用能力。 高职英语教 学改 革任 重 而 道远 、 【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问题
对策
状, 培养出综合素质较 高、 具有较强社会 竞争力 的应 用型人才 , 高职 院校 的
( 2 ) 缺 乏 双 师 型 师 资 队 伍 。 师 资 队 伍 的 素 质决 定 着人 才 培 养 的质 量 和 结 协 作 、 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型团队。 特 色 。 高职 院校 培 养 的是 高 等 技 术 应 用 性 专 门 人 才 , 高 职 院 校 的 教 师应 该 既具 备 扎 实 的理 论 知 识 和 较 高 的 教 学 水 平 , 又 具 备 较 强 的 专 业 实 践 能 力 和 2 . 构 建 科 学 的 英 语评 价 考核 体 系
学模 式 , 讲解单词 、 翻译课 文 , 难 以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由 此 可 见 。 双 师 型教 师 队伍 的 建设 亟 待 加 强 。 2 . 具 有 高 职 特 色 的教 材 跟 不 上 时代 步 伐
3 .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课 堂教 学方法的创新
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 名 目繁 多 。 高 职 英 语 教 育 应 该 选 择 能 够 培 养 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 1 ) 合 作 学 习教 学 法 , 是近 年来倍 受关注 的一种教 学方法 。是指几个
认 识 上 的错 位 和偏 差 , 导 致 教 学 与现 实 脱 离 的现 象 不 在 少 数 。 同 时 , 高 校 断 更 新 和 引 进 新鲜 元 素 ; 三是 重 新定 位 教 师 角 色 , 加 强教学反思 , 不 断 深 化 扩招 , 使 英 语 教 师 的工 作 量 普 遍 “ 超 标 ”, 繁 重 的 教 学 任 务 使 他 们 缺 少 时 间 教 师 个 体 的 内 涵 和 素 质 , 努 力提 升 学 术 修 养 和 科 研 水 平 。 对 教 师 群 体 而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 语分级 教学 ”是 指 以学生认 知能 力为 英
正如一些专家 所言,任何一个统考 都是一
基础 ,依照认 知规律和语言学 习的 目的,在课 把 “ 双刃剑 ” 全 国高等学校 英语应用 能力 A 。“ / 堂教学 中依据课程 要求 ,从学生 的实际英语水 B级考试 ”虽提高 了社会对 高职英语教 学的认
性。
一 、
学 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是教育部高等 教育
我国高职公 共英语教学现状
司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 目标和对 教学内容 的
明确要求 ,也是社会对高职 学生英语能力的期
I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不高,且参差不齐 。 .
由于高职 院校本 身的特 殊性 ,其生源 的成 望所在。 目前,对 高职英语 教学的测评 ,多数
应取消英语教学。这种看法基于两个 理由 : 一 上 了 问 号 。 一
是大部分学生所 学的公共英语 与本专业毫不相 干,毕业 后无法把英语应用于 实际岗位 中 ; 二 是现有的高职、高专 的英语教学模式及其考核
说教式”教学法, 方式,不 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学 习效果 。笔者认 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仍采用 “
围着统考 的 “ 指挥棒 ”转 ,学生在具备 了足够 总之 , 目前的 高职 、高专 英语公共课程脱 离 了实际需要 、局 限于传 统的课堂教学 、不 能 种 局面,需要不断摸索和 创新,着眼于课程建
的教学模式不仅 实现 了从 以教师 为中心、单纯 的英语应用能力 时 自然 也能通过统考 。 传授语言知识和技 能向 以学生 为中心 、更注 重 培养语言运用 能力的转变,而且真正做 到了因
还是可以作为一个指标 反映一个群体的整体水 正考查英 语应用 能力的试题 所 占比例 又很少。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政策的倾斜,高职教育发展十分迅速。
而办学规模的扩大,使高职学生的能力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贯彻“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可是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差异扩大及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英语教学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大力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对高职学校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综合评价体系一、高职英语改革的必要性1.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随着高职校的扩招,一方面,高职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学生层次也逐年拉大;另一方面,高职校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高中毕业生,二是中专或职高毕业生。
两者相比,前者英语基础较好,能够接受全英文教学,从中还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有利于英语思维的形成。
但后者对全英文教学感到吃力,只能接受汉语授课,否则无法跟上进度。
2.教学方法落后,不能适应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教学要求分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
”而“一刀切”的大班化英语教学是高职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完全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的教育方法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无法得以实践。
3.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单一高职校英语现在仍采用“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
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测试,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这样,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取得高分,但缺乏学习目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虽然付出较大努力,却无法通过考试,造成其自暴自弃,失去学习动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策1.打破自然分班,采用分层教学自然分班的统一教学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分层教学恰好解决了此问题。
分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的教法、教学内容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完全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课程分a、b级进行指导的要求。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 职高专 英语 教学 实 践 中 , 须针 对大 专生 的性 格特 点和 能 力要 必
求 ,制定 出一套适 合 的英语 课 堂教 学方 法 。
( ) I 加强 师资 队伍 建设
一
总之 , 安 院校招 录培 养体 制改 革是 中 央宏观 决策 , 革 由 公 改 中央宏 观控 制 , 改革 深刻 触及 政 法T作 体 制性 、 制性 、 障 但 机 保
合 F身 的 教学 经验 来 阐述教 学 改 革 在英 语课 程 中如 何展 开 和 所 1 获得 的成效 。
一
、
教 学改 革的社 会 背景
提倡 教学 改 革 , 主要是 由于传统 的教 学模 式 已经不 能和 现今
的教 学 内容 和教学 要求 相适 应 。 传统 的教 学要 求学 生们 能听 懂老
应 用 型人 才。而 高职 高专 作 为培养 社会 适用 性 人才 的基 地 , 学 教
改革 势 在必行 。
可 能 是一 劳 永 逸 的 。在 不 同的 教育 范 畴 中 ,必 须 有不 同的 改革 方 向和措 施 ,这 样 才 可 以把 实事 求 是 、服 务社会 的精 神贯 彻 到 实 际 的行 动 中 。 目前 同内的教 育 可以分 为 以下几 个阶 段 :学前 教育 、 等教 初 育、 中等教育 和高 等教 育。 前 教育指 的是 对学 龄前 儿童 的 教育 , 学
发展 。但 是 教 育改 革 不 能一 概 而论 ,也 不 可能 一蹴 而 就 ,更不
能 力 ,造 成 了很 多学 生学 的 都是 “ 巴英 语 ” 哑 ,即 只会做 题 ,但
是 门语和听力能力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 , 尤其是在巾 人世之 后 , 大 量外语 人才 的需 求 不断增 大 , 对 尤其 是 口语 交际 能力强 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浅议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浅议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
改革英语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职业能力教学改革一、调整英语教学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型人才为主。
目前,各类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高职学院的英语课程怎么安排,实践中有的还是照搬大学专科甚至本科的计划,或沿用中专教学计划和目标,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2000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根据这一要求,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要把使学生掌握“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高职基础理论教学并不是越全越好,而是要突破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做到恰到好处。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其英语应用能力,但高职英语教学时数的限制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基础知识传授的“度”,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其次,要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
高职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实用能力”,同时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英语的不同要求,使英语教学有所侧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设法使自己和班级化为一体,努力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合理组织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常常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学生和教师对于英语学习的期望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内容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上,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需要。
学生缺乏对实用英语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用能力弱,无法满足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
3. 教学方法单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文法-翻译教学法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差异。
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4. 教学资源不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资源相对贫乏,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外语教师,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5. 学生英语能力普遍较弱随着高职高专学生入学的水平不断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
由于学生自身的基础差,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英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改革措施1. 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标准。
为学生规划个性化的学习路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更新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新颖的实用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
增加听说、写作和交际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引入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英语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3. 创新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应加大对英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备的质量。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英语人才。
浅析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角色扮演等 等。整个课堂应体现 出和谐 平等 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 良好 的课 堂心理 环境 中参 与课 堂教 学 活 动 。 3 . 教 学 内容 专 业化 高职高专教学的主要教学 目的应该 是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因 此 ,除 了开 设 通 用 性 英 语 教学课程外 ,还应该开设专业英语 的学习。 首先 ,挑选 较为基础的专业英语教材 以训练 学生专业英语的基础和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 的兴趣 , 之后可以对教材进行逐步加深 其次 , 教学方法上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 中可 以 重点关 注学生在专业领域应用文的写作和专 业文章的阅读理解 ,提升学生对专业英语领 域 方 面 的 兴 趣 点 , 引 导 学 生 对 专 业 文 章 的阅 读 ,为今后工 作打下 良好基础。通用英语 良 好 的基础能够帮助 学生更 容易掌握专业英语 的学 习,专业英语 的学习又能够帮助学生能 够更快更直接 的接触国际上的最新 技术方法 , 提 升 学 生 的专 业 能 力 ,从 而 强化 学 生 在 实 际 工作中的潜在优势。
够昕匿且正确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
2 . 改 革教 学课 程 高 职 高 专 英 语 教 学 的课 程 体 系 安 排 不 仅
学方 法改革 主要 是在教 学对 象、教 学方式、 教 学 内容 、教学考核 四个方 面进行 改革 。 【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 学;改革 我 国经 济及 社会的快速发 展为高等职业 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 尤其是近年来 , 在 政府 大力发展 职业 教育政策的引导下 ,我 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上 取得了历史性 突破 ,其招 生数和在校生数均 已 占据普通高 等教育 的 “ 半壁江 山” ,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 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 的各类应用性专门人才 , 为我 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 出重要贡献。我 国的高职 高专英语教育从完全 照搬本 科教育 到改革探索适合 高等职业教育 的英语 教学路 子 ,经过近 3 0多年的发展历程 ,正在开始逐 渐走 向成 熟 。 高职 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与存在的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摘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与就业的基本需要。
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
针对目前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学生就业硬件,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以职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以职业为导向;措施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
目的在于为培养出符合高职特色的职业或技术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日后工作的涉外交际需求。
而如何将高职英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是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拟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与现实背离现象严重,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普遍不足。
本人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生源方面: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低,基础弱。
很多学生的词汇量相当匮乏,仅能识记几百个词汇,严重影响了他们应用能力和其他技能的提高。
相当多的学生在发音和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2)考核方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总的来说还是应试教育。
学校把英语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跟教学质量挂钩。
这种重考试轻实践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考试以过关为目的。
(3)具体教学方面:长期以来,高职专业英语教育的单一化,即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学仍然以课堂、书本和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教授词汇、语法等,普遍缺乏将各种教学法综合的能力。
这种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学生互动效果的产生。
(4)教材方面: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数目和种类比以往增加了许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教材,如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等系列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内容也新颖有趣,实用性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张向峰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第12期
[摘; ; ; ; ; ;要];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当今高职英语仍然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教材与实际脱轨,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师资力量紧缺等诸多问题,如何正视问题,找出办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项紧迫任务。
[关; ; 键; ;词]; 高职英语;应用能力;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82-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主,而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两者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途径以及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必修课,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雄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问题,即需要更多的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纪实片《美国工厂》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现象,中国的玻璃制造企业到美国建厂,大量的中国技术工人被派往美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工,语言关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而语言的学习、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急迫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今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仍不理想,依然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源质量下降,英语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生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经过三年较为严格、系统理论学习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由于持续扩招,各高职院校在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已低至一两百分,英语高考分数能达到及格线的高职生寥寥无几,这种现实情况显然已经说明了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扎实,整体水平较低。
二是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单招、对口升学这一途径升入高职,这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即已对英语失去兴趣,英语基础普遍更差。
(二)培养目标错误,教材与实际严重脱轨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从事于技术、生产、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目的不应是像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为了进行理论学习、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将来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业务工作。
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的纵深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教育部曾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然而,在中国的很多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与教育部要求背道而驰,严重不符,英语教材普遍重理论,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多数高职生由于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从而听不懂,进而没兴趣,英语课程最终形同虚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陈旧、单一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保持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实时状态,“填鸭式”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理论为主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方面的培养,以致学生学习多年仍处于“哑巴英语”阶段,不会讲,不愿讲,不敢讲。
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互动,很少放慢节奏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环节,不会更高效地组织学生讨
论等。
(四)师资力量缺乏
当今很多高职院校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对英语学科对各专业科的辅助、提高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随之简配,由此只能采取合班的方式进行教学。
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语言教学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有着其特殊性,如若采取大班教学或者讲座式授课,则必然侧重于高职生最不擅长、最厌烦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很难涉及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此举必然导致“哑巴英语”的产生,从而无法形成“即时战斗力”。
(五)“双师型”教师紧缺
拥有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应重点宣传的优势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
但多数学校缺乏对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和培养,导致英语教师只有单一的英语专业知识,但对所教授班级的专业知之甚少,很难形成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另外,很多高校虽然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双师”,但大多数“双师”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导致不能产生即时战斗力,学校账面实力远大于现实!
三、解决高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
以上五点问题是阻挠高职英语教育的“罪魁祸首”。
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使高职教育失去特色,缺乏竞争力,成为学生迫不得已才考虑的一个选择。
为了能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正视学生基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引导教学的一盏“航灯”,好的教材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充分调动,是否符合学生的程度从而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等问题。
对高职学生群体来说,好的英语教材首先应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真正把握轻理论,重实用的原则,多加入实用性强的各种日常对话,降低难度与进度,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与消化。
其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以依据各专业的不同,编制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英语教学辅助教材。
教材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专业、岗位用语为主,并辅以相應的课堂活动安排。
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开拓海外市场,与外国友人进行商业往来的场景,那么教材中可选编与客户的日常对话、报关用语、价格谈判用语、产品介绍用语、电子邮件的书写等知识点。
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
(二)运用多种教学、评测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交际功能应在其所有功能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与职能。
在以师生交际互动、学生小组活动为特色的开放式课堂中,教师努力设计、营造自由、宽松、宽容、有趣的交际情境与氛围,增加简单实用的听说对话练习环节,模拟各种工作场景,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不怕错,敢于表达,敢于展示,课堂上要创造机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简单易懂的问题,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感受,产生学习积极性。
并通过微课、慕课、云班课等信息化互联网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中的海量信息和名师的专业水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线上自学提升,线下教师辅导、答疑并组织练习,以此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摒弃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制度,应参考目标企业的要求,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职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英语考核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积极与企业合作,联系课外实习实训,在实战中检验学习效果。
(三)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应继续扩充英语教师队伍,完全摒弃英语大班授课这一不符合高职学校语言学习规律的做法,逐步达到每班不超过三十人的规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实践、展示、锻炼。
另外,作为高职院校,应继续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新招录的英语教师要求其有在企业实战的履历。
学校对已经在职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实实在在为其提供从事实践教学的条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他们深入企业学习与学校所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定期到社会第一线了解企
业技术与英语专业融合的应用,使理论型教师逐渐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转变,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过硬的高职“双师型”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符合社会对其“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实现学校和单位的无缝对接。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的系统性工作,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按照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抓住问题的“牛鼻子”,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改变目前现状,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含金量,培养出越来越多既精通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专业英语知识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漪.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J].科技资讯,2014,12(5):115,117.
[2]徐张咏.对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61-63.
[3]谢海燕,胡志平.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高職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9,24(8):103.
◎编辑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