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_以浙江省上虞市沥海滩涂围垦为例_金周益
沿海滩涂围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滩涂围垦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滩涂围垦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聂会1 黄赛花1 陈浩1 吕宇峰2 项淑怡3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浙江海洋大学;3.三峡大学摘 要:近几十年高强度的滩涂开发使得河口海岸滩槽动力地貌格局发生变化,造成沿海生态与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
研究通过识别围垦工程实施对生态影响的主要因素、方式、途径和程度等,选择直接反映围垦工程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因子,形成综合因子。
提出滨海栖息地指数、滩涂湿地健康指数和生态建设指数三项评价指标,并构建评价体系和标准。
以杭州湾慈溪典型围垦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海域水质、生态环境以及沿海岸线形态、景观生态格局和生物资源等要素变化情况,进行了围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估。
结果显示生态评估综合指数为0.711,滩涂围垦后生态适宜性为较好且与实际符合,评价结论与实际较符合。
该体系可为滩涂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生态适应性评估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滩涂资源;围垦工程;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1.引言过度和缺乏科学指导的围填海工程会对原始岸滩地形地貌造成改变,从而损害海域生态系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以探讨围垦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围填海造成河口和海湾的潮流动力减弱,导致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群落结构发生变化[1]。
围垦改变了滩涂水动力、悬浮物、沉积物等多种环境因子,导致生物数量、组成、及多样性均发生变化[2-3]。
天津沿海湿地和莱州湾滩涂湿地的调查表明,围垦活动损害了水生和底栖环境健康状况[4];青堆子湾滩涂围垦后形成不同类型小型栖息场所,物种数目、栖息密度及总体数量都显著下降,重要的鱼类也受到了极大损失[5];乐清湾和杭州湾等围区发现不同类型野生动植物演替与鸟类群落多样性发生变化,其栖息、觅食的场所遭到破坏[6-7];韩国新万金工程造成水体缺氧和水资源质量恶化、引发赤潮,导致底栖生物减少甚至消失[8]。
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多从生态型围垦角度、海洋环境、海域开发等方面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9-10];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单个围垦工程或者从单一因子出发,综合多个围垦工程群的累积影响研究较少。
滩涂围垦养殖的生态损益分析——以江苏条子泥滩涂围垦养殖为例

Ec l g c lPr fta s o o i a o nd Lo s Ana y i f Ti a a c a a i n i l ss o d lFl t Re l m to
— —
Ti a a c a to fTi o i iS d asa Ca e S u d lFl tRe l ma i n o a z n an s t dy
lr e—s a ef coy a u c h r .T e p p rtk s a zn a d r ca t n i i n s r vn e a n e a l ,c a g s ag c l a tr q iu u e h a e e o i i n e lma i n Ja g u P o i c sa x mp e h n e a Ti S o
Absr c Re lm ai n a d p n q c t e i n ft e m an mo so i lfa e eo m e t n h wi r n f t a t: c a to n o d a ua ul s o e o h i de ftda td v lp n ,a d s o ng ate d o ur l
T e t tl c lg c ls r ie v l e h s n r a i e e c e o ea d atrr c a t n,i i l u o g e tic e s n h oa o o i a evc a u a o g e tdf r n e b f r n f e l mai e f e o sman y d e t r a n r a e i a uc h r r d cin a d f o u p y s r ie v l e i c e s s s n f a t trr ca t n,whl h tr p r c — q iu u e p o u t n o d s p l e c au n r a e i i c nl a e e lmai o v g i yf o i t e wae u i a e i f t n,g sr g lt n a i t n t e c l gc l e vc sv l ed c e s inf a t .T ee au t n r s l o e p p r i o a e u ai ,h b t d o h re o o i a r ie au e r a esg i c n l o aa s i y h v l ai e ut f h a e o t
浙江省滩涂围垦造地现状和政策研究

1 滩 涂 围 垦 项 目审 批难 度 越
来越 大
‘
址 批 J 级 I 西
滩涂l f j 1
f i ; 『 j ! 俄 f f , f 】 ‘ 父 { 比『 _ 续 ,I
。 报 … 纡 院 { 比.
J I l f i f i I 5 M f 5 较 尺,I J 、 i L } r 比
3 . 统筹补充耕地任务落实情 级 J
况 浙 竹 政 时 分 圳 J 2 0 0 8 I 、 2 0 1 3 施 “ I / ” 造 地 『 和 “ 8 1 2 ” f 地 涂l .J I c — I i 确 定 竹统 婶 补 允 捌 : 地 仃 纡为 1 2
j
定 ¨ I 以
2 6 2, J ’ l i u ’ f “ ・ f J L 缸 涂; L  ̄ J J J , … J 之
干 I J 川 J h 认 t 女 “ ・ : l , J .2 0 0 4 l 以
奖 啪 新 增 建 没川 地 指 .… 『 l f ' 姚定农 、 l I , f l J 海} f J i i ' t 4 : / ; . - 为 波 川 溉 的 .
1 确 按 竹 统 补 允 I 地 } , J l 5 %
二、滩涂 围垦造地工作存 在 的 困 难
【 砸 洲 f 涂[ 【 I ‘ f 1 n 0 “ i : 进, 1 f Ⅱ , j I 竹 i 涂l _ ; 『 遗地 i l f f l ;  ̄ i f 川题 f I 『 m l
项『 1 1 3个 ,拟 圈 而积 4 2 l 2万 I
补I i J J 怀准 ‘ j f [ i 场 调剂指 标价 格还 有
滩涂围垦有法可依

滩涂围垦有法可依
冯榕;戴永善
【期刊名称】《人民政坛》
【年(卷),期】1996(0)5
【摘要】1996年1月28日,福建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一部以鼓励和促进沿海滩涂围垦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沿海滩涂围垦办法》。
这部地方性法规主题为:"向海要地"。
它系统而全面地规范了滩涂围垦的规划、建设、管理。
【总页数】2页(P19-20)
【关键词】滩涂围垦;地方性法规;围垦工程;建设用地;垦区;投资者;福建省;各级政府;人大常委会;管理机构
【作者】冯榕;戴永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8
【相关文献】
1.滩涂围垦冲淤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舟山钓梁围垦工程为例 [J], 黄小燕;陈茂青;陈奕
2.滩涂围垦开发利用需探索新机制--温州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研究 [J], 孙昌龙;马雯雯;周强
3.温岭市滩涂围垦现状及围垦区土壤改良措施 [J], 王琴霞
4.滩涂围垦养殖的生态损益分析——以江苏条子泥滩涂围垦养殖为例 [J], 王静;徐敏;张益民
5.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以浙江省上虞市沥海滩涂围垦为例 [J], 金周益;唐建军;陈欣;钱翌;傅庆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以浙江省上虞市沥海滩涂围垦为例

( . o eeo Lf S n e ,hj n nvrt, nzo 0 8C ia 2 X n agA r utrl nvri , rm i 30 2 1 C l g f i i csZ e agU i syHagh u3 0 5 , hn ;. i in g c l a U i sy U u q 0 5 ; l e e i ei 1 j i u e t 8 3 Z e agA ae yo g cl rl c ne , a ghu3 0 2 ,hn ) . hj n cdm f r ut a Si csH n zo 10 1C ia i Ai u e
Vo .4 No6 1 2 .
NO . 20 V 08
科 技 通 报
B I I CE UL T N OF S I NCE AND T CHN0L Y E 0G
第2 4卷 第 6 期
20 0 8年 l 1月
滩涂 围垦 的生态 评价
以浙江省上虞 市沥海滩涂 围垦为例
金周 益 一 唐 建 军 , 欣 , , 陈 钱 翌 , 对 生态 环 境 的负 面影 响 。
关键 词 : 涂 ; 态 围垦 ; 价 指 标 ; 价 体 系 滩 生 评 评
中图分类号 : 4 X 7 . Q16, 1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 1 (0 80 — 86 0 10 — 1 92 0 )6 0 0 — 4
( . 江 大 学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州 3 0 5 ;. 疆 农 业 大 学 , 鲁 木 齐 80 5 ;. 江 省农 业 科 学 院 , 州 3 0 2 ) 1浙 杭 10 82 新 乌 3023 浙 杭 10 1
上虞市滩涂开发工程建设标准实例调查

上虞市滩涂开发工程建设标准实例调查1 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1.2气候和土壤1.3围垦情况2 实例研究2.196丘开发利用模式2.2排涝设计2.396丘沟渠建设情况2.496丘田间路建设情况2.596丘养殖水面建设情况2.696丘水土保持工程1 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中部。
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连绍兴市,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宁、海盐市相望。
上虞市海涂主要分布在曹娥江下游两岸,海岸线全长40公里,潮间带达40多万亩。
海涂位于市境北端,钱塘江河口南岸,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0°10′~30°16′,东经120°36′~120°53′之间。
1.2 气候和土壤1.2.1 气候上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6.5℃,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为241天,平均积温5243.6℃,无霜期251天,年雨量1464.8毫米,年日照时间1900.6小时,年总辐射量105千卡/平方厘米。
上虞雨量充沛,具有雨热同步的气候特征。
每年开春以后,气温回升,雨量日增,有两个明显的雨季:3~6月为第一个雨季,3~4月份出现春雨,平均雨量为227.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16.3%;5~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平均雨量为358.2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25.6%;9月份是第二个雨季,平均雨量为167.8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12%。
台风、干旱、洪涝是主要的气候灾害。
据气象资料统计,台风、暴雨平均每年3次,干旱年频率10年6~8次,洪涝灾害5年三遇。
1.2.2 土壤上虞市境内土壤可分为6个土类,14个亚类,44个土属,82个土种。
其垂直分布规律一次为黄壤、红壤、岩红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
1.3 围垦情况上虞市境内有得天独厚的江滩、海涂资源,其开发利用,历来为人民所重视。
早在明崇祯年间,就有开发利用的记载。
上虞市滩涂属于淤涨型为主的岸滩,主要开发用途是养殖水面、耕地和水利,后有开发为工业用地。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心得 (5)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心得 (5)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海滩围垦作为护岸工程的一部分,能够保护海岸环境,对防止海岸沉降、抗击风暴潮、防止洋流侵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海滩围垦可以有效地减少砂土的侵蚀,阻止海岸线的不断后退,使沿海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此外,它还能丰富海滩的环境多样性,改善海湾环境的生态平衡,保护当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养护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沿海渔业的发展和海洋旅游景观的美化。
同时,海滩围垦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如海滩淤积和洞穴的变形。
这些都往往会破坏当地的沙滩环境,并影响海洋生物的自然旅行,影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海滩围垦工程需要考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内涵,联系海岸植物,建立衔接海陆之间生态体系,保护珍贵的海洋生物,充分发挥这些护岸工程的生态功能。
因此,以上可以看出,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有双重影响,有利于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也可能引起砂土的淤积,造成海洋生物的破坏。
因此,在实施海滩围垦工程时,应当尊重海洋环境,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特点,把握好海滩围垦的安全设计,避免破坏海岸环境。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海滩围垦工程,才能确保海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针对沿海滩涂围垦的特点,选取反映和体现滩涂围垦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 境质量特征指标、生态保护措施指标)对上虞围垦滩涂进行生态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 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 1984 年围垦的八四丘 滩涂和 2000 年以后围垦的世纪丘滩涂的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 80.7 和 65.3。指出滩涂围垦过程中,措施 得当,可减少滩涂围垦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Abstract:By employing a series of index which reflec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s of tidal flat reclamation on the ecosystem resbuilt,Shangyu Tidal Flat located in Zhejiang in the eastern China was ecologically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hese index reflected the status of the ecosystem from natural flora,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roperty,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By AHP-based scoring, indice weighting,environmental index(EI)of employed ecological factors calculating, two reclamated tidal flats,named with 1984zone and 2000zone respectively,were evaluated out with EI of 80.7 and 65.3 respectively,which implied that the tidal flat built in 1984 had a better ecosystem quality than that built in 2000. It suggested that well-managed reclamation of tidal flat can result a less adverse influence of reclamation and quicker establishement of healthy agroforestry ecosystem.
n—指标个数;
2.1.3 生态保护特征评价 反映滩涂围垦过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
包括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投入量、围区内绿 化覆盖率, 受威胁物种占本地物种总数的比例、 围区内水面积保留率。
在筛选确定各项指标之后,采用特尔菲法与 层 次 分 析 方 法 (AHP)相 结 合 ,确 定 各 项 指 标 归 一 化的权重值,对滩涂生态围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的评价。 2.2 综合评价建立 2.2.1 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
反映滩涂围垦区自然生态特征(特别是植物 区系的物种组成)与变化,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 指数、生物生产力指标、土壤肥力指标。 2.1.2 环境影响特征评价
反映滩涂围垦对环境的影响与变化。其依据
808
科技通报
第 24 卷
参照国家发布的有关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有水资
式中:EI—滩涂生态围垦评价综合数值;
源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Vol.24 No.6 Nov. 2008
科技通报
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24 卷 第 6 期 2008 年 11 月
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
—— —以浙江省上虞市沥海滩涂围垦为例
金周益 1,2,唐建军 1,陈 欣 1*,钱 翌 2,傅庆林 3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58;2. 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 83005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 310021)
关键词:滩涂;生态围垦;评价指标;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Q146 , 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19(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8)06-0806-04
Ecological Assessment on Tidal Flat Reclamation:A Case Study on Shangyu Tidal Flat,Zhejiang Province,China
JIN Zhouyi1,2,TANG Jianjun1,CHEN Xin1*,QIAN Yi 2,FU Qinglin3
(1. College of Life S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2.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 3.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China)
式中:G—状态因子指标数值
据笔者课题组不完全统计,围垦之后,该滩涂仅
wi—因子指标权重;
生态建设就投入共 351.64 万元, 针对台风影响
gi —因子指标数值。
次数多,年降水量大、围垦后外围的河水离地面
n
Σ EI= wi ×Gi i=1
仅 1.4 m, 地下水位高等特点, 重点建设了浅密 型、以土排为主的排水系统,使果树、经济林灌
第6期
金周益等.滩涂围垦的生态评价
807
0 引言
滩涂围垦是许多国家如日本、 荷兰和我国包 括浙江省在内的沿海地区解决人多地少、 土地资 源缺乏的重要途径[1-5]。浙江省海岸线曲折而漫长, 仅岛屿岸线就有 11659.4 km, 滩涂资源丰富。[6]为 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滩涂围垦作为实现浙江耕 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已 经 受 到 地 方 政 府 和 相 关 行 业 的 重 视 。 [7,8] 随 着 滩 涂围垦技术的日益成熟, 浙江省滩涂围垦面积、 规 模 处 于 不 断 扩 大 的 状 态 。 [9,10] 滩 涂 围 垦 为 经 济 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带来沿海滩涂 环境污染、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等生态问题。因此, 很有必要评价滩涂围垦的生态效应,建立滩涂生 态围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浙江省实施 滩涂生态围垦提供原则性及技术性指导。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杭州湾上虞围垦滩涂为对象。
上虞滩涂位于浙江省上虞市北端,钱塘江尖山河 段南岸上虞岸段, 曹娥江以东的钱塘江出海口,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15~17℃,年均降雨量 为 1150~1400 mm, 季风现象显著, 天气变化频 繁。该滩涂为钱塘江海积平原,为滨海盐土,土层 深厚,质地均一,地理位置属于钱塘江三北地区, 以粉质土为主,具有冲淤强烈和滩槽极不稳定等 特性。受杭州湾潮汐的影响,该滩涂区域潮汐属 非正规半日潮 ,多年平均最高潮位 4.91 m,多年 平 均 最 低 潮 位 0.58 m。 平 均 潮 差 5.38 m 。 [11,12] 上 虞滩涂围垦工程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经历了近 40 年的围垦历程,目前滩涂围垦面积达到 2×104 hm2 公顷。 1.2 指标选择的方法
Key words:tidal flat;ecological reclamation;evaluating index;evaluating system
收 稿 日 期 :2008-01-16 基 金 项 目 : 浙 江 省 科 技 厅 重 大 科 技 招 标 项 目 (编 号 :2005C10225-2) 作 者 简 介 : 金 周 益 (1982-) ,浙 江 温 州 人 ,生 态 学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E-mail:chenxinlab@ * 通讯作者:陈欣,女,博士,浙江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E-mail:chentang@。
表 1 滩涂围垦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Table 1 Index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assessment on tidal flat reclamation
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
自然生态特征评价
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生产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素含量、土壤含盐量。
每一项指标或指数, 通过无量纲化处理,使 得各个不同意义的数值成为可以比较和计算的 数值,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展开计算。最终得 到 滩 涂 生 态 围 垦 评 价 综 合 数 值 (environmental index,EI)[13]。计 算 方 法 如 下 :
n
Σ G= wi×gi i=1
wi —各个指标权重值; Gi —各个指标的数值。 2.2.2 综合数值评价标准 从综合评价得到的数值,建立滩涂围垦生态 评价的分级标准(表 2)。本文根据围垦的滩涂的 生态状况,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差 5 个级别。 2.3 上虞围垦滩涂“八四丘”和“世纪丘”的评价 结果 根据对上虞围垦滩涂“八四丘”和“世纪丘” 的调查和样方资料统计结果,对照评价指标及其 等级划分赋值标准,可得到“八四丘”和“世纪丘” 单项指标评价值, 通过对单项指标的加权合计, 得出自然保护“八四丘”和“世纪丘”的综合评价 结果,结果表明(表 3),不同年代围垦的滩涂区 生 态 质 量 等 级 明 显 不 同 ,1984 年 围 垦 的 八 四 丘 滩涂生态质量显著优于 2000 年以后围垦的世纪 丘滩涂。 这与八四丘滩涂围垦后 20 多年来的持 续不断的科学利用和投入的生态建设密切相关。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密切程度的一种 常用统计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变 量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选择评价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滩涂生态围垦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指标在文献出现的频率, 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