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的种子。

-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例如,菜豆种子的子叶比较肥厚,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比较小,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里。

-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 植物根的生长。

-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 根的作用:一是固定植物,二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植物的根总是向地生长,而且生长速度较快。

3. 植物茎的生长。

- 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花和果实;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 植物的茎根据质地可以分为木质茎(如杨树、柳树)和草质茎(如狗尾草、三叶草);根据生长方向可以分为直立茎(如向日葵)、缠绕茎(如牵牛花)、攀缘茎(如葡萄)和匍匐茎(如草莓)。

4. 植物的开花结果。

- 花的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子房里有胚珠。

-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例如,一个桃子就是一个果实,桃核里面的桃仁就是种子。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生命周期。

-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 蚕卵呈扁圆形,紫黑色,像小米粒大小。

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黑色,像蚂蚁。

- 蚕幼虫期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长大一些。

蚕在吐丝前会停止进食,身体变得发黄发亮。

- 蚕蛹呈纺锤形,体表有硬壳,颜色为深褐色。

蛹不吃不动,但内部在发生变化。

- 蚕蛾是蚕的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蚕蛾交尾后会产卵,然后死亡。

2.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 像鸡、鸭、鹅等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不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它们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卵、雏鸟(幼体)、成鸟三个阶段。

三下 科学知识点归纳(1-3单元)

三下 科学知识点归纳(1-3单元)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8.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

9.圆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5.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6.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制造营养物质(淀粉)。

植物的叶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雄蕊(制造花粉)。

雌蕊(接受花粉)。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9.植物的传份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花传粉、人工传粉。

10.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2)1、植物在他们的生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甚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他们的新生命。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植物的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放大镜看。

种子里面有胚,它们的子叶、胚根与胚芽组成的。

5、种植凤仙花首先要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种子埋入土壤之后,应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具体浇在土壤上,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在观察凤仙花生变化记录过程中,要注意将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的准确日期记录下来。

还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也是播种凤仙花、芽出土、出现花芽、开花、果实成熟)8、“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9、为了更好地种植凤仙花,在播种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①挑选一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凤仙花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10、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什么?①选种。

挑选一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凤仙花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坑深约1厘米,每个小坑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

④往花盆中浇入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11、为什么有些凤仙花的种子发芽了,有些却还不出来呢?可能是种子的质量、种子入土的深度、水分的多少、温度不适等原因。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3、4)1、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种子萌发发芽先生根,再发芽;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根向下生长,与种子放置的位置没有关系。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影子知识点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影子知识点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
第一课:影子
1.影子形成的条件:
光源、不透明物体、屏
2.影子长短、大小、形状和方向与什么有关:
1)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光源与不透明物体体夹角越大,影子越长;光源与不透明物体夹角越小影子越短。

2)物体影子的大小是与不透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大,影子越小;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小,影子越大;
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面有关。

光源照射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4)物体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相反。

3.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不利的方面:
1)灯光造成的影子有可能影响观看(晚上看书).
2)建筑物的影子导致周边光线不好。

(不住楼房第一层)
3)影子有的时候会暴露目标。

(狙击手)
有利的方面:
1)可以利用影子表演皮影戏
2)夏天在影子底下乘凉
3)可以利用影子来判断方向和时间
4)手术室就需要用无影灯。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小学科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科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科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一、第一单元:天空中的云1. 课文:云的种类2. 课文:云是什么?3. 课文:识云4. 课文:云里有什么?5. 课文:云在干什么?二、第二单元:小小发明家1. 课文:杰米的发明2. 课文:发条鱼3. 课文:触摸式词典4. 课文:插队机器人5. 课文:发明多啦美乐斯三、第三单元:我的五官1. 课文:我的眼睛2. 课文:我的嘴巴3. 课文:我的鼻子4. 课文:我的耳朵5. 课文:我的手四、第四单元:每个生命都美丽1. 课文:蝴蝶的变化2. 课文:鸟巢3. 课文:蜜蜂有办法4. 课文:飞得最高的生命5. 课文:猴子的尾巴五、第五单元:爱护环境1. 课文:学水2. 课文:保护森林、水源地3. 课文:节约用水4. 课文:怎样做好垃圾分类5. 课文:环保小卫士六、第六单元:我们的家园1. 课文:家2. 课文:家的变化3. 课文:人们的乐园4. 课文:爱与关怀的家5. 课文:回到家七、第七单元:探险乐园1. 课文:进入小小镇2. 课文:梦想3. 课文:五星级探险乐园4. 课文:小镇变了样5. 课文:欢乐与奇遇八、第八单元:轮流做课代表1. 课文:课前准备2. 课文:快乐体验3. 课文:请点评4. 课文:课后总结5. 课文:交接班九、第九单元:同心协力奶牛精1. 课文:移民记2. 课文:同心协力3. 课文:牛粪汤4. 课文:大展宏图5. 课文:欢迎新朋友十、第十单元:连连看1. 课文:邻居的秘密2. 课文:相邻的声音3. 课文:秦始皇4. 课文:三国演义5. 课文:连连看十一、第十一单元:理发师爷爷的记忆石1. 课文:一件发夹的故事2. 课文:胜利纪念碑3. 课文:记忆的石头4. 课文:红色警钟5. 课文:永远燃烧的纪念碑十二、第十二单元:生活大智慧1. 课文:生活大智慧2. 课文:雨女无瓜3. 课文:零用钱的小智慧4. 课文:小动物们的日子5. 课文:大智慧指引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小姑娘蹲在石头上喂鱼,观察到运动的物体有:水中游动的鱼,被鱼儿搅动的水。

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比如旁边的石头。

2.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向前奔跑,是因为地面是静止3.在公共汽车站,站台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4.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静止的,牛羊是运动的。

5.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7.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8.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总的说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9.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10.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描述方法我的位置: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学校是参照物,正门西北是方向,50米是距离)因此位置描述需要具备:参照物、方向、距离三方面。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比如指尖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注意:没说车轮);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3.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5.判断题:(1.)物体运动的路线和方向我们可以用线条和箭头来表示。

(√)(2.)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摆锤受到摆绳的牵引,摆动的轨迹是直线的。

(×)(4.)陀螺在旋转前进的过程中,既有转动,又有移动。

(√)(5.)小车车轮在路面上运动的方式只有滚动。

(×)(说明:车轮除向前滚动外,还有绕轴转动,因此是错的)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

2.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曲线运动。

3.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弧形)。

4.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做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的实验中,小球落下的位置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小组同学推动小球的力度不同。

5.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比如电梯上下运动、树上苹果落地、火箭发射等。

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比如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鸟类的飞行路线、踢出去的足球等。

6.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7.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依据是物体运动的路线不同。

8.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运动被称为复合运动。

如:易拉罐的滚动,罐体滚动,整体直线运动:人的行走,身体直线运动,手臂摆动9.作业题:(1)“天高任鸟飞”,鸟儿在空中飞过的路线是曲线的。

(√)(2)用手沿桌面推出一枚小球,用的力气越大,小球落地的位置越远。

(√)(3)小明和小东面对站立,小明在小东的东南方向5米处,那么,小东在小明的(西北)方向( 5 )米处。

(4)坐在旋转木马上的人,相对于木马来说,他是静止不动的。

(√)(5)将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它们具有一定的坡度而且省力的共同特点。

2、物体在斜坡上,可能会滑动,也可能会滚动,还可能静止不动。

3.抢建斜面时,垫在木板下面的小木块叠起的个数越多,斜面的坡度越大。

4.同一斜面上,物体是滑动还是滚动,与物体和斜面的坡度的大小有关。

5.立方体与小球比较,与斜面接触面小。

6.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

7.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不同。

8.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9.改变斜面的坡度,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情况可能会不同。

10.坡度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得越快。

11.比较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要改变的是物体形状,保持不变的是斜面高度、斜面光滑度、力量大小等。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13.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斜坡有山坡、滑梯、楼梯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滑动,有滚动。

14.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三种情况:(1)滑动:像立方体木块一-样从斜面上滑落下来。

(2)滚动:像乒乓球一样从斜面上滚下来。

(3)有滑动,有滚动: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有滚动15.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当斜面坡度小时,立方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斜面坡度足够大时,立方体木块会从斜面上端慢慢地滑下来。

16.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小六棱柱从斜面上端有时会滑下来,有时会滚下来,有时会滑动一段距离后再滚下来。

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滚动下来.17.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接近立方体、长方体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滑动的运动状态。

而接近球体(如乒乓球)或圆柱体(如电池)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滚动的运动状态18.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它们会怎样运动?运动方式不变,但运动速度会加快。

(1)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小球的运动状态:小球滚动的速度变快了。

(2)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六棱柱的运动状态:当斜面一端低时,六棱柱滑动,或者先滑动后滚动;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六棱柱直接滚动。

(3)当斜面升高时,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滚动速度加快,接近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也会直接滚动下来,而正方体、多面体的滑动速度变快,有时会直接滚动下来。

19.斜面高度与光滑程度对物体运动方式的影响:斜面的高度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随着高度的增加,物体的运动方式趋向滚动。

坡度高,运动快;坡度低,运动慢。

(1)光滑的斜面上,小立方体沿斜面滑动下去;(2)粗糙的斜面上,小立方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小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

11.【达标练习】(1)物体放在斜面上一定会向下滚动。

(×)(2)底面较大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只会向下滑动。

(×)(3)斜面的表面越粗糙,放在上面的物体越容易静止不动。

(√)(4)同一斜面上,铅笔竖放与横放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5)斜面一端逐渐升高,原来滑动的物体可能发生滚动。

(√)(6)要让原来滑动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可以增大斜面的坡度。

(×)(7)用黑板擦擦黑板,属于( B )。

A.滚动 B.滑动第5课比较相同的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一般地,通过一座大桥,开车比骑自行车快,骑自行车比步行快。

2.(见电子书12页填空)根据动物王国的 100米赛跑成绩,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如下: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跑得最快的是,用时秒;跑得最慢的是,用时秒。

3.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多,运动得慢。

4.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

5.为了避免对小球人为施加外力,在同一天轨道上,我们可能用斜面来研究小球自由滚动所需的时间。

6.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7.如果测量 3 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平均数确定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时间。

8.两个物体相隔或间隔的长度就叫距离。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9.【达标练习】1、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快)2、跑完 100 米,小明用了 15 秒,小红用了 18 秒,小明跑得快。

(√)3、用秒表计时,每次使用都应重置归零。

(√)4、小明测得小球通过轨道所用的时间如下:5秒、7秒、4秒,下列数据中,最能反映小球运动快慢的是( A )。

A.5秒 B.7秒 C.4秒(本题说明:要取平均数)5、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6、用时间短的物体一定比用时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本题说明:要看前提,如果距离相同就是对的)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时间可以用秒表来测量。

2.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3.(见书15页) 6种交通工具中,运动得最快的是,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最慢的是,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4.快艇每小时行100千米,轮船每小时行45千米,快艇比轮船跑得快。

5.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可以用软尺来测量。

6.比较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远近,他们是沿直线前进的。

7.借助软尺测量运动距离,即开始时脚尖对着软尺的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是运动的距离。

8.即使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9.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即距离短,运动快;距离长,运动慢。

10.猎豹追击羚羊,直到捕获羚羊,说明相同时间,物体运动的距离不同,猎豹比羚羊跑得更快。

11.喷气式客机每小时飞行9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喷气式客机的速度快一些。

12.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13.让所有的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到达终点运动的距离,运动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