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体育教育”《高级学校体育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体育教育”《高级学校体育学》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体育教育”《高级学校体育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呈()趋势。

A.上升下降稳定B.稳定上升下降C.上升稳定下降D.稳定下降上升2.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称单项教学工作计划。

()A.错误B.正确3.运动的量包括()。

A.练习的密度B.练习的节奏C.练习的速度D.练习重复的次数4.学生生理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

A.身体形态B.身体条件C.身体变化D.体能量5.滑冰的动作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完整法教学。

()A.错误B.正确6.()年,我国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A.1903B.1923C.1911D.19167.教师的讲解在体育课的密度测定中,是属于()类。

A.组织措施B.指导C.练习D.休息8.学生人数多,复习教材与新授教材均比较简单的情况下,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

A.三组两次轮换B.异质分组C.随机分组D.同质分组9.课程标准中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

A.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B.体质、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C.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D.体能、生长发育水平、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10.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结构组成包括条件目标、效果目标和()。

A.师资目标B.体质目标C.经费目标D.过程目标11.广播操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

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12.小负荷多次数的力量耐力训练可使()。

A.肌纤维不变,肌肉横断面积增大B.肌纤维变粗,肌肉横断面积增大C.增加肌纤维活动的数量D.肌纤维变粗,增加肌纤维活动的数量13.教师为了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A.错误B.正确14.我国古代学校体育萌芽于“六艺”教育中的乐、射和()。

A.御B.诗C.书D.礼1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划分了:()A.五个学习领域,六个学习水平B.四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水平C.三个学习领域,六个学习水平D.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水平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

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学校体育学》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20=20)1.终身体育能力包括:独立锻炼身体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教师、传播媒体、体育教材、教学目标、学生。

3.发展体能的原则有:全面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健康性原则。

4.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有:启发诱导法、学导法。

5.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自愿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6.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有: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3×5=15)1.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炼)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2.体能:指有关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如脉率、血压、肺活动等)。

3.社区体育:指学生参加的由其所居住地区(或邻近地区)的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

通常是指学生参加的由所在地的文化娱乐场所、青少年文化宫、体育场(馆)等组织的体育活动。

4.终身体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5.体育课密度: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三、判断,正确“√”,错误“×”,并进行简单分析说明理由。

(2×5=10)1.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指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 )分析:体育实践课结构的理论依据包括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学生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

2. 体育教材内容的螺旋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 )分析:体育教材内容的直线排列方式具体是指循序渐进。

3.体育欣赏能力是终身体育能力的一种。

(√ )分析:终身体育能力包括体育欣赏能力、身体娱乐能力等。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

《学校体育学》试题与答案《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体育管理:2(教材体系:3(运动负荷:4(定性评价:5(预先考核: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体质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质评估是指对个体身心素质进行客观、系统、科学的测量和评价。

B.体质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C.体质评估仅适用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没有评估价值。

D.体质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和个体差异化训练方案。

2、教学目标是指:A.教师讲授课程的内容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C.学习内容的逻辑顺序D.学生经过学习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最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3、【题干】()是指以在有间隔的重复学习时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测得的保持量随进一步的学习产生的变化量。

A. 前馈B. 记忆回退C. 记忆加强D. 记忆增长4、【题干】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师职业心理特征的是()。

A. 教学艺术B. 宽广知识面C. 积极的情感D. 教学监控5.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下列哪一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A. 个别辅导法B. 情景模拟法C. 观摩学习法D. 自我反思法6.关于高中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A. 均衡饮食与营养摄入B. 睡眠充足与作息规律C. 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D. 经济理财与职业发展7.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A. 增加运动负荷B. 降低难度C. 创设竞赛环境D. 减少运动时间8.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学生个体差异?A. 身体条件差异B. 技术水平差异C. 学习态度差异D. 家庭背景差异9、下列哪种运动属于竞速型项目的特点?A.着重于技能的完美展现B.强调力量、爆发力的运用C.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运动D.注重速度、效率和对手的超越 10、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__________ 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高级学校体育学》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高级学校体育学》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高级学校体育学网考参考试题汇总标准答案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萌芽于“六艺”教育中的乐、射和()。

A御B诗C书D礼正确答案:A(2)“注意摆臂”和“抬头”属于语言法中的()A口令B指示C口头评定成绩D问答法正确答案:B(3)学生身体素质发育的顺序()A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B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C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D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正确答案:A(4)重复法与间歇法最大的区别在于()A练习的效果B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C练习的速度D练习重复的次数正确答案:B(5)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在()A课的前半部B课的中部C课的后半部D基本部分正确答案:A(6)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水平二相当于()A5-6年级B3-4年级C7-8年级D7-9年级正确答案:B(7)下列属于用自我感觉法检查与判断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有()A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B是否有心悸、胸痛C肺活量D心率正确答案:B(8)下列哪种教学通常采用完整法()A腹回环B跳高C跳远D游泳正确答案:A(9)蹲踞式起跑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正确答案:B(10)广播操教学时,老师一般采用()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背面示范正确答案:C1. 运用负重法发展体能对学生肌肉力量的增强有明显的效果。

()A. 错误B. 正确【答案】B2. 我国古代学校体育萌芽于“六艺”教育中的乐、射和()。

A. 御B. 诗C. 书D. 礼【答案】A3. “注意摆臂”和“抬头”属于语言法中的()A. 口令B. 指示。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高级体育真题答案

2016年上教师资格证高级体育真题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解析: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膜内成骨是先由间充质分化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此膜内成骨。

人体颅骨中的一些扁骨属于膜内成骨,如顶骨和额骨等即以此种方式发生。

而人体的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皆属于软骨内成骨。

此种成骨是在透明软骨的基础上逐渐骨化而成。

2.【答案】D。

解析:俯卧上举腿和俯卧腿弯举主要是发展腘绳肌群的力量,悬垂举腿发展的主要是腹直肌下部力量,负重蹲起类的动作主要发展股四头肌力量。

3.【答案】A。

解析:晶状体曲度可随所视物体远近而改变。

当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周缘被牵拉的力减弱,晶状体因本身弹性而变凸,折光率加强,使物象清晰地显在视网膜上。

长时间近距离注视某一物体时,就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的收缩状态而得不到应有的放松,长期下去,就会失去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从而使眼前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成为近视眼。

4.【答案】A。

解析: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都可彼此直接连通,形成血管吻合。

5.【答案】C。

解析:脊髓前角存在α、γ、β运动神经元,大α-运动神经支配快肌、小α-运动神经儿支配慢肌、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β运动神经元对梭内肌与梭外肌都有支配。

6.【答案】A。

解析:肌肉的物理特性有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生理特性有兴奋性和收缩性。

7.【答案】C。

解析:肌肉兴奋—收缩耦联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1)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3)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

8.【答案】B。

解析:当皮肤和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地回撤,这一反射被称为屈肌反射,其主要特点是有中间神经元的介入,有两个以上突触参与。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

学校体育学试题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方案、实施2、练习密度、运动负荷3、根底性、业余性4、教师、学生、教材5、说明、教材纲要体系、考核工程级标准6、全面、针对、多样7、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生理测定法8、校内竞赛、校外竞赛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指用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以最正确的手段和方法,遵循学校体育的根本规律,对学校体育工作进展方案、实施、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2、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那么,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的统一整体。

3、指学生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历,从理论上对可的质量作出的分析与评价。

5、指通常在学期初,为了解学生根底和特点所进展的考核。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1)教育性原那么;(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那么;(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那么;(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那么;(5)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那么。

(注:每一个要点1分)2、(1)自觉、自愿性原那么;(2)经常性原那么;(3)针对性原那么;(4)适量性原那么;(5)渐进性原那么。

(注:每一个要点1分)3、依据:(1)社会的需要(1分);(2)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1分);(3)学生身心开展特点(1分)要求:(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1分);(2)可行性与挑战性相结合(0.5分);(3)详细化与定量化相结合(0.5分)。

4、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详细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象。

(2分)选择是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1)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平安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展(1分);(2)应防止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1分);(3)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1分)5、(1)注意合理安排新旧教材的教学顺序,加强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和整体性(2分);(2)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难度的新旧教材内容(1.5分);(3)根据新旧教材内容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水平的学生进展合理分组练习,并合理地分配练习时间,安排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1.5分)。

《高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答案

《高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答案

《高级学校体育学》练习题答案《高级学校体育学》(专升本)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我国在1903年,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2.运用分解法教学时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而且教学时间不宜太长。

()3.所谓体能,就是指学生具备的基本活动能力。

()4.为了显示示范的前后部位,应该采用背面示范。

()5.现代体育已由传统的注重身体,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目标并重。

()6.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顺序是速度、力量、耐力。

()7.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和混合排列。

()8.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

()9.在体育教学中,应本着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的原则。

()10.教材结构是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总时数之比。

()11.当学生正在做练习时,尤其是静止用力或较危险的动作,一般不作具体讲解。

()12.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呈下降—稳定—上升的趋势。

()13.艺术体操教学时,由于动作方向,路线变化较多,一般教师都采取正面示范的方式。

()14.教师宣布做练习时,用“可以开始”或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再做一次”均属于口令。

()15.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16.一般来说,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教学的总时数。

()17.在改进和提高阶段,学生逐步消除了错误,多余的动作,使动作变得十分熟练巩固。

()18.一堂综合课,如果是同一教材,通常是先新授后复习;一堂综合课,如果是不同教材,通常是先复习后新授。

()19.运用持续法,一般来说练习的时间相对较长,强度也较大。

()20.体育教学目标不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21.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22.持续法多用于周期性项目,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

()23.《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运动的历史。

()2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具有社会性。

()25.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宣布教学目标作为组织措施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学校体育学》(专升本)练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我国在1903年,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
2.运用分解法教学时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而且教学时间不宜太长。

()
3.所谓体能,就是指学生具备的基本活动能力。

()
4.为了显示示范的前后部位,应该采用背面示范。

()
5.现代体育已由传统的注重身体,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目标并重。

()
6.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顺序是速度、力量、耐力。

()
7.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和混合排列。

()
8.全年教学工作计划也称教学进度。

()
9.在体育教学中,应本着一切从学生兴趣出发的原则。

()
10.教材结构是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与总时数之比。

()
11.当学生正在做练习时,尤其是静止用力或较危险的动作,一般不作具体讲解。

()
12.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呈下降—稳定—上升的趋势。

()
13.艺术体操教学时,由于动作方向,路线变化较多,一般教师都采取正面示范的方式。

()
14.教师宣布做练习时,用“可以开始”或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再做一次”均属于口令。

()
15.学校体育目标是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
16.一般来说,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教学的总时数。

()
17.在改进和提高阶段,学生逐步消除了错误,多余的动作,使动作变得十分熟练巩固。

()
18.一堂综合课,如果是同一教材,通常是先新授后复习;一堂综合课,如果是不同教材,
通常是先复习后新授。

()
19.运用持续法,一般来说练习的时间相对较长,强度也较大。

()
20.体育教学目标不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
21.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22.持续法多用于周期性项目,以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

()
23.《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运动的历史。

()
2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具有社会性。

()
25.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宣布教学目标作为组织措施时间。

()
26.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不平衡性,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对要比身高快。

()
27.研究体育课密度主要是为了有效和合理运用体育课的时间,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率。

()
28.体育教学内容与其他文化课教学内容相比流动性或变化性不大。

()
29.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
30.完整的动作技术分解后,各部分的教学先后顺序必须以顺进练习方式进行。

()
二、单选题
1.在跑的练习中,按照教师的击掌声进行高抬腿跑的练习,属于
A.定向和领先B.助力和阻力C.示范D.教具和模型演示
2.为了展现篮球防守中动作的左右移动,可进行
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镜面示范D.移动示范
3.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指学生进行活动时,身体练习的“负荷强度”和
A.“负荷量”B.“负荷指数”C.“负荷比例D.脉搏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