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合集下载

诊断学__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诊断学__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4)脓尿和菌尿
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 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混浊(脓尿)或云雾 状(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混浊消失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尿和脂肪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若同时 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 尿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乳糜尿和乳糜血尿 ——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 脂肪尿 ——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临床意义】
(1)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及 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2)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 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3)药物干预:尿pH可作为用药的一个指标,用氯化 铵酸化尿液,可促使碱性药物中毒时从尿中 排出;而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使酸性 药物中毒时从尿中排出
为什么要进行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意义
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结核、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 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治疗好转后,尿液检测 相应指标也有改善,因此尿液检测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 不可替代的首选项目。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尿液来自血液,凡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疾病,均可引起尿液 成分的变化。如糖尿病时进行尿糖检测;急性胰腺炎时作尿 淀粉酶检测;黄疸时作尿三胆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时作尿本 一周蛋白检测等,均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等,可引起肾的损害, 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的安 全。
(2)随机尿:门诊和急诊病人的临时检验 (3)24h尿:测定24h期间溶质的排泄总量,如尿蛋
白、尿糖、电解质等定量检测,需要留取24h 尿液,并且记录尿量 性糖尿、蛋白尿检测较敏感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复习肾脏的生理功能1.生成尿液水、代谢产物、废物2.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细胞外液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调节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分泌激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前列腺素族红细胞生成素;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单位及其功能图尿液的形成(图):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排泌和重吸收后形成的终末产物。

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急慢性肾炎、结核、结石、肿瘤。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糖尿病、胰腺炎、黄疸、重金属中毒、库欣氏病、嗜铬细胞瘤。

3.安全用药监护。

4.产科及妇科疾患的诊断:妊娠、绒毛膜癌、葡萄胎。

第一节尿液检查一、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标本收集的方法与应用1.首次晨尿标本:尿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显微镜检查晨尿较浓缩、偏酸性,病理成分多且完整。

2.中段尿标本:主要用于细菌培养。

3.随机尿标本:化学成分的筛查,显微镜检查。

4.餐后尿标本:病理性蛋白尿、糖尿以及尿胆原的检测。

5.24h尿标本:用于化学物质的定量检测与尿量的检测。

根据实验目的添加防腐剂。

早晨8时排空尿液,收集此后24h的尿液。

记录尿量,混匀后取50ml送检。

附:常用防腐剂1. 甲苯0.5~1.0ml/100ml尿(尿糖、蛋白定量)2. 40%甲醛0.5ml/100ml尿(尿沉淀计数)3. 盐酸(PH2.0) 5ml/24h尿(正肾素、付肾素、儿茶酚胺、17–OH、17–CS)4. 麝香草酚<0.1g/100ml尿(结核菌检查)5. 30%醋酸(PH4.5) 10ml/24h(醛固酮)6. 冰醋酸(PH2.0) 10ml/24h(5-HT)尿标本收集的原则1.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2.成年女性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混入尿内,男性要避免前列腺液、精液混入。

3.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夏季1h内,冬季2h内完成,以避免细菌污染、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概述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概述
无尿:尿量<100ml/24小时 多尿:尿量> 2500ml/24小时
《诊断基础》第15章第1节
临床意义
少尿或无尿
肾前性:如各种原因所致休克、严重脱水等 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 肾后性:如肿瘤、结石等所致的尿路梗阻
暂时性:见于饮水过多、输液过多、应用利尿剂等
多尿
病理性:见于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等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糖定量检查
一般指对24小时尿液中含糖量的测定 正常值 0.56~5.0mmol/24h尿
尿糖达50mg/dl时称 糖尿 临床意义与尿糖定性试验相同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酮体包括丙酮、 乙酰乙酸、β-羟 丁酸,是体内脂肪 代谢的中间产物
尿酮体检查
尿酮体检查一般指对24小时尿液中酮体含 量的测定
尿红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尿红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尿白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体。
正常尿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
更多图片请 点击这里 尿内常见管型
A:细颗粒管型 B:蜡样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透明管型 E:粗颗粒管型 F:上皮细胞管型 G:脂肪管型 H:红细胞管型
正常人尿酮体检查呈阴性
尿酮体检查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呕吐、中毒性休克、发热、饥饿等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淀粉酶测定
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进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过 程 当胰腺出现炎症或胰液排出受阻时,淀粉酶逆流 入血,经血液循环而随尿排出,出现尿淀粉酶增加 正常人尿淀粉酶<1000U/L(Somogyi法)
细胞 管型 结晶

诊断学 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诊断学  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方法:

131I—磷碘马尿酸钠20%经肾小球滤过,80%由肾小
管分泌,在体内不代谢,不被肾小管吸收,测血 浆中浓度与尿中浓度计算出 131I—磷碘马尿酸, 可近似于ERPE。 测Ccr相当于GFR
FF计算(肾小球滤过分数 filtration fractions) FF:GFR 肾小球滤过 总共排出量
斯匹林等
尿酮体: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时间久都会 产生酮体阳性
淀粉酶:胰腺分泌,正常经导管进入十二指肠进行消 化食物,由于炎症梗阻,经胰腺细胞益出进入血液, 然后经肾滤过尿液 正常值:尿淀粉酶<1000u 10天恢复正常 升高原因: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胰腺Ca 在炎症后12-24h升高3-
评价实验准确性 苦味酸法干扰因素,使用头孢、强心剂、利尿剂、 甲基多巴、丙酮、蛋白、利福平的颜色反应,均影响
肌酐值↑
酶法测定:
受血肌酸和血阴离子影响(离子通道排出共用) 药物竞争性抑制,肾小球滤过 如尿量减少<0.5ml/min影响滤过 外源性摄入含肌酐多物质
Ccr敏感性早于Scr,Ccr↓50-60ml/min,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器官,主要作用: 生成尿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蛋白质平衡。 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促红素、VitD。调 节血压钙磷和红细胞生成。
实验内容
尿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 肾活检病理检查
肾脏功能测定
肾小球功能检查: 菊粉清除率、碘海群、99mTc-DTPA,血肌酐 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血β2-微球蛋白,
尿的红细胞与白细胞
混合性血尿:各占1/2见于IgA肾炎、肾炎、肾
盂肾炎、肾炎肾穿后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有什么区别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有什么区别

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有什么区别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或者是做肾功能检查,但是由于并不知道真正的检查意义,所以不会多加追问,也只有自己遇到才会仔细盘问!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习一下尿液检查和肾功能检查吧!一、尿液检查所谓的尿液检查,顾名思义就是对尿液进行相关检查。

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发展,尿液检查中包含的尿常规已逐渐被尿液沉淀物分析仪取代,也称为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用法快速等优势,但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借助尿液外观、气味以及尿沉渣显微镜才能保证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可靠,从而避免误诊。

所以呢,做尿液分析的病人应取清晨的首次尿液,若是急诊病人可随时留取。

并且尽量使用清洁,含盖的一次性尿杯,不能使用饮料瓶子,因为饮料中含有的糖分、杂质会影响检查的结果。

尿液取完后,尿标本不能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白带、黏液及烟灰和糖纸等异物的混入;另外,标本留取后应及时检测,确保在留取标本后的2 h内完成检测(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可添加特殊的防腐剂)避免放置时间过长,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可能。

除上述之外,大家还要注意的是关于蛋白质的测定。

蛋白质的相关检测标本一定要保持新鲜,不然尿液的pH会有变化。

如果尿液的PH>8时,则容易出现假阳性;如果PH<3,出现假阴性。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会影响蛋白质中尿液的PH数值,如列腺液、精液混入时则易于发生蛋假阳性;在测定尿道感染时,身体内的一些细菌滋生的氧化酶也可以引起假阳性;阴道分泌物与氧化物质的混入可引起假阳性;如果在检测身体内的白细胞数量时,混入了阴道分泌物就会引起假阳性。

而高比重尿、高糖尿又或是反应时间少于标准时间均会造成检测结果偏低。

另外,亚硝酸盐的测定标本要是放置过久或者是受到污染同样也会引起假阳性。

尿液检查的相关事项和内容,你们记住了吗?千万不要出现误诊哦!二、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其实就是利用多种方法检查肾脏功能的一个检查过程。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项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1. 尿液检查:尿液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再吸收功能,并能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有:- 尿常规:包括尿液外观、尿液PH值、比重、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尿酮体、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含量和尿液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 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 尿肌酐/尿尿素氮比值: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2.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排泄功能和激素代谢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有:- 尿素氮: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尿素氮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肌酐: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肌酐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尿酸: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尿酸的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尿酸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有:- B超:通过超声波的显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是否有肿瘤、囊肿等病变。

- CT扫描:通过X射线的扫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血管、肾脏组织的密度以及肾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可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和血流情况。

综上所述,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三项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肾脏的功能和结构状况,发现肾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这些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诊断学之尿液、肾功能检验 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之尿液、肾功能检验 PPT课件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inspection and other special inspection)
尿液分析的自动化
(Urine analysis of automation)
酸碱度( PH ) 蛋白(Protein) 葡萄糖(Glucose) 酮体(Ketons) 胆红素( Bilirubin ) 尿胆原(Urobilinogen) 比重(Specific gravity) 隐血(Blood) 白细胞(Leukocytes) 亚硝酸盐(Nitrite)



排泄代谢废物、异物 维持体内水、盐代谢 和酸碱平衡,维持内 环境稳定 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 调节血压,钙磷代谢, 红细胞生成
尿检的主要临床应用 (The m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rinalyisis)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Urinary tract disease diagnosis and efficacy judgment) 全身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 ( other system disease diagnosis) 应用肾损伤药物的监控: (The application of kidney damage drugs surveillance)
自 动 化 尿 液 分 析 仪 组 合 项 目 报 告 模 式
尿标本的种类及注意事项
(Urine specimen type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首次晨尿 : 经过浓缩、酸化,适合蛋白和有形成分
(The first morning urine: after concentrated and acidified, suitable for protein, and urinary sediment test)

[read]尿液和肾功能检查1

[read]尿液和肾功能检查1

尿液一般检查
显微镜检查
镜下血尿: RBC>3个/HP
红细胞
(erythocyte)
参考值: 离心尿:0~3/HP
临床意义:
剧烈运动、泌尿系统疾病、肾性和非肾性血 尿均可见尿RBC增多。
尿液一般检查
显微镜检查
镜下脓尿: WBC>5个/HP
白细胞
(leucocyte)
参考值: 离心尿:0~5/HP 临床意义: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尿液一般检查
pH值
pH 约6.5,波动在4.5—8.0之间 ☆pH降低:见于酸中毒等 ☆pH增加:见于碱中毒等 ☆药物干预
比重
成人:1.015~1.025 意义: 增高:脱水等肾前性少尿、糖尿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降低:慢性肾衰、尿崩症等。
尿潜血
正常:阴性 阳性:剧烈运动、泌尿系统疾病、肾性和非肾性 血尿均可见。 与尿红细胞配合
肾功能实验室检查
肾小球功能检查 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器质性肾损害。
★肾前性少尿。 ★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FR) 原理: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 几乎完全从肾小 球滤过并清楚,敏感性与菊粉相仿。 正常参考值:总GFR 10020L.min-1 临床意义:同Ccr
尿液一般检查
显微镜检查
常见管型及其临床意义:
脂肪管型 (fatty cast)
宽幅管型 (broad cast) 腊样管型 (waxy cast)
见于肾病综合征等。
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感染、血管畸形、出血性膀胱炎。
镜下血尿:显微镜可见,外观清亮>3个/HP
肉眼血尿: 1ml血液/1000毫升尿
RBC+与定量/HP +
>5个/HP
++
>10个/HP
+++
>15个/HP
+++
>20个/HP
白细胞
正常值
<5个/HP
白细胞和脓细胞 >5个/HP
脓细胞:炎症时破坏了中性粒细胞
定义:见于感染,肾盂炎,尿路感染,结核,肾小球炎症, 妇科疾病等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引起。 肾病水平蛋白尿常见(>3.5g) 分子量:大中小均有,以白蛋白为主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一般<2g/d。 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慢肾炎,中毒
(庆大,镉汞中草药等)中草药肾病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液体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1.尿液颜色、浊度、气味及泡沫。 2.比重和渗透压:评估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的指标。 比重:反应单位容积尿中溶质的质量,其高低既受溶质克分 子浓度影响,又受溶质分子量影响,尿中蛋白质、矿物
质、糖、造影剂可使尿比重升高。
尿比重: 正常尿量1000-2000 ml,夜尿量<750 ml 尿比重:1.003-1.030 临床意义:
尿毒症期Crea(≥707μmol/L)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概念
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 在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 清除率。
方法
标准24小时留尿计算法 血肌酐计算法
>500
>1.020
<20
<1%
>20:1
肾性
<350
<1.015
>40
>1%
10~15:1
尿沉渣有形成分
主要指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 菌和其他物质。
红细胞:正常人RBC计数<3个/HP。
病因:肾小球源性血尿(形态多样性)
非肾小球源性(正常形态):全身疾病引起的尿路出血, 如抗凝药物过量、血液病,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肿瘤、尿
来源
内生性 外源性
由肌肉产生,每天生成量恒定 肉类食物代谢产生
去路 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ation function
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测定
参考范围
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和肽类激素,50%来自尿路如糖蛋白-Tamm-Horsfall蛋白,IgA, 尿激酶。 健康成人尿蛋白排泄总量30-130mg/天,上限150-200mg/天,白蛋白 上限30mg/天。
尿蛋白量增加两个机制:1.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通透性增 加,导致血液中白蛋白和高分子量蛋白(IgM、IgG)进入 尿液 。 2.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其蛋白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 肾小球滤出的小分子量蛋白质不能被重吸收而进入尿液。 另外血浆蛋白产生过多,滤过增加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 能力。
等渗尿: 300 mOsm/kgH2O左右 低渗尿:<300 mOsm/kgH2O 临床意义:
• 判断肾浓缩功能:肾浓缩功能障碍:
见于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
• 鉴别肾前、肾性少尿
急性少尿实验室鉴别指标
尿渗透压 mOsm/k gH2O
尿比重
尿钠mmol/L
FeNa
BUN/Cr
肾前性
标准24小时留尿计算法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公式为:
肾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器官,主要作用: 生成尿液、排泌代谢废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 碱等代谢平衡。同时具有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 促红素、VitD)以调节血压、钙磷和红细胞生成。
泌尿系统实验室检查内 容
1. 尿液检查 2. 肾功能生化检查
上午5时43分
❖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 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查 ❖ 尿液生化检查
血①清器肌质酐性(肾衰Se竭r,umUrCerae与aCtirn同in时e增,高Scr)测 定U②r肾/C前r≤性2少0:尿1 ,肾外因素所致氮质血症, Urea
上升较快1,.评C价r不肾相小应球上滤升过,功能Ur/Cr>20:1
临床意义
①急性肾衰竭 2②.鉴慢别性肾肾前衰性竭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衰竭代偿期Crea<177μmol/L; 3、失肾生代衰理偿竭变期期化CCrreeaa((415816--740472μμmmool/l/LL));
远曲小管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
出的血浆液体量。
近曲小管
尿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各种物质经肾排出的方式大致分四种: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测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管严重损伤,如急性肾小管 坏死,各种原因急性间质性肾炎,也见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 综合征
粗颗粒管型见于各种肾脏疾病 蜡样管型见于肾衰竭和急进性肾炎。 脂肪管型:少见,可出现于肾病综合征
尿液生化检查:
包括尿液蛋白质、糖、氨基酸和酮体等。 正常情况下尿蛋白组成:50%来自血液如a2微球蛋白,脂蛋白,酶类
少尿+高比重尿: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
多尿(2500 ml/d)+低比重尿+夜尿
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 急肾衰多尿期、 老年等
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反映单位容积尿中溶质分子和离子的颗粒 数,其测定值仅与溶质克分子浓度相关,不受溶质分子量 影响。
结果: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 血渗透压:275-305 mOsm/kgH2O 尿/血=3-4.5 : 1
上皮细胞:小管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来源小管上皮 细胞——见于肾盂肾炎,移行上皮细胞提示泌尿系
管型在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形成,呈圆柱形。 管型由Tamm-Horsfall蛋白、细胞等成分组成。小管液浓
缩及偏酸有利于形成 透明管型:正常尿中偶见。 RBC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小球肾炎 WBC管型: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