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诊断学__肾功能和尿液检查

(4)脓尿和菌尿
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 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混浊(脓尿)或云雾 状(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混浊消失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糜尿和脂肪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若同时 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 尿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乳糜尿和乳糜血尿 ——丝虫病及肾周围淋巴管梗阻 脂肪尿 ——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临床意义】
(1)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及 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2)尿pH增高: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 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3)药物干预:尿pH可作为用药的一个指标,用氯化 铵酸化尿液,可促使碱性药物中毒时从尿中 排出;而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使酸性 药物中毒时从尿中排出
为什么要进行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意义
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结核、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 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治疗好转后,尿液检测 相应指标也有改善,因此尿液检测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 不可替代的首选项目。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尿液来自血液,凡引起血液成分改变的疾病,均可引起尿液 成分的变化。如糖尿病时进行尿糖检测;急性胰腺炎时作尿 淀粉酶检测;黄疸时作尿三胆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时作尿本 一周蛋白检测等,均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等,可引起肾的损害, 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的安 全。
(2)随机尿:门诊和急诊病人的临时检验 (3)24h尿:测定24h期间溶质的排泄总量,如尿蛋
白、尿糖、电解质等定量检测,需要留取24h 尿液,并且记录尿量 性糖尿、蛋白尿检测较敏感
尿敏感肾功能7项

尿敏感肾功能7项尿敏感肾功能7项是指通过尿液检查来评估肾脏功能的七个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尿量、比重、酸碱度、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和尿酮体。
通过检查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状态。
首先是尿量,正常成人一天的尿量为1000-2000毫升。
尿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表明肾脏排尿功能异常,如多尿可能表示糖尿病、尿崩症等,少尿可能表示肾脏损伤或梗阻。
第二项是尿比重,正常尿液的比重为1.010-1.025。
尿比重的增加可能意味着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如尿崩症;而尿比重的降低可能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如肾炎。
第三项是尿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为5-7。
尿液酸碱度的改变可能是肾脏排尿功能异常的表现,如碱尿症可能表示肾小管功能障碍。
第四项是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应该没有或仅有微量的蛋白。
尿蛋白的异常增加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减低的表现,如肾炎、糖尿病等。
第五项是肌酐,正常尿液中的肌酐排泄量与血浆中肌酐浓度有关。
通过尿液中肌酐的浓度可以评估肾小管的排除和重吸收功能。
第六项是尿素氮,正常尿液中的尿素氮浓度与血浆中尿素氮浓度有关。
尿素氮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速率和尿液稀释功能。
最后一项是尿酮体,正常尿液中应该没有尿酮体产生。
尿酮体的出现可能是因为饥饿、糖尿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原因导致的脂肪代谢的增加。
通过对这些尿敏感肾功能7项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同时,对于已经存在肾脏疾病的患者,定期进行这些检查可以监测病情的进展和疗效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的选择和管理措施。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尿敏感肾功能7项的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

尿液及肾功能检查复习肾脏的生理功能1.生成尿液水、代谢产物、废物2.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细胞外液量;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调节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分泌激素: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前列腺素族红细胞生成素;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单位及其功能图尿液的形成(图):尿液是血液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排泌和重吸收后形成的终末产物。
尿液检查的目的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急慢性肾炎、结核、结石、肿瘤。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糖尿病、胰腺炎、黄疸、重金属中毒、库欣氏病、嗜铬细胞瘤。
3.安全用药监护。
4.产科及妇科疾患的诊断:妊娠、绒毛膜癌、葡萄胎。
第一节尿液检查一、尿标本的收集与保存尿液标本收集的方法与应用1.首次晨尿标本:尿常规、化学成分以及显微镜检查晨尿较浓缩、偏酸性,病理成分多且完整。
2.中段尿标本:主要用于细菌培养。
3.随机尿标本:化学成分的筛查,显微镜检查。
4.餐后尿标本:病理性蛋白尿、糖尿以及尿胆原的检测。
5.24h尿标本:用于化学物质的定量检测与尿量的检测。
根据实验目的添加防腐剂。
早晨8时排空尿液,收集此后24h的尿液。
记录尿量,混匀后取50ml送检。
附:常用防腐剂1. 甲苯0.5~1.0ml/100ml尿(尿糖、蛋白定量)2. 40%甲醛0.5ml/100ml尿(尿沉淀计数)3. 盐酸(PH2.0) 5ml/24h尿(正肾素、付肾素、儿茶酚胺、17–OH、17–CS)4. 麝香草酚<0.1g/100ml尿(结核菌检查)5. 30%醋酸(PH4.5) 10ml/24h(醛固酮)6. 冰醋酸(PH2.0) 10ml/24h(5-HT)尿标本收集的原则1.容器要清洁干燥,最好是一次性使用。
2.成年女性留取尿液标本时要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混入尿内,男性要避免前列腺液、精液混入。
3.尿液标本收集后要立即送检,夏季1h内,冬季2h内完成,以避免细菌污染、化学物质及有形成分的变化。
尿液和肾功能检查概述

《诊断基础》第15章第1节
临床意义
少尿或无尿
肾前性:如各种原因所致休克、严重脱水等 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等 肾后性:如肿瘤、结石等所致的尿路梗阻
暂时性:见于饮水过多、输液过多、应用利尿剂等
多尿
病理性:见于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等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糖定量检查
一般指对24小时尿液中含糖量的测定 正常值 0.56~5.0mmol/24h尿
尿糖达50mg/dl时称 糖尿 临床意义与尿糖定性试验相同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酮体包括丙酮、 乙酰乙酸、β-羟 丁酸,是体内脂肪 代谢的中间产物
尿酮体检查
尿酮体检查一般指对24小时尿液中酮体含 量的测定
尿红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尿红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尿白细胞
《诊断基础》第15章第3节
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体。
正常尿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
更多图片请 点击这里 尿内常见管型
A:细颗粒管型 B:蜡样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透明管型 E:粗颗粒管型 F:上皮细胞管型 G:脂肪管型 H:红细胞管型
正常人尿酮体检查呈阴性
尿酮体检查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呕吐、中毒性休克、发热、饥饿等
《诊断基础》第15章第4节
尿淀粉酶测定
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进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过 程 当胰腺出现炎症或胰液排出受阻时,淀粉酶逆流 入血,经血液循环而随尿排出,出现尿淀粉酶增加 正常人尿淀粉酶<1000U/L(Somogyi法)
细胞 管型 结晶
医院肾功能怎么检查

医院肾功能怎么检查
肾功能是指肾脏对体内废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电解质的调节能力。
肾功能的检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最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检查尿液的颜色、浓度、PH值、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
红细胞、尿白细胞等项目来评估肾功能的情况。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来评估肾功能。
血清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在肾脏正常情况下会被排泄掉。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同样会通过肾脏排泄。
通过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可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3.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
重要指标。
GFR是指单位时间内肾小球对血液中的废物和溶
质的排泄量。
一般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肌酐的浓度,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计算出GFR的估算值。
4. 尿素清除率:通过测定血液和尿液中的尿素氮浓度,计算出尿素清除率。
尿素清除率可以评估肾脏排泄尿液中的废物的能力。
5. 肾活检:肾活检是一种直观、可靠的肾功能检查方法。
通过穿刺肾脏,获取肾脏组织样本,进一步观察肾小球结构和肾小管病理变化,以确定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6. 影像学检查:肾脏的超声、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肾功能异常的病变或肾脏结构的异常。
除了上述方法外,根据医生的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血清学检查、尿液培养、排泄性泌尿系统造影等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肾功能的情况。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肾功能的检查结果不仅要结合临床症状,还需要与个体的生理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肾功能的健康状态。
肾功能PPT课件

(庆大,镉汞中草药等)中草药肾病
15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液体
肾小球滤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远曲小管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
4
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1.尿液颜色、浊度、气味及泡沫。 2.比重和渗透压:评估肾脏浓缩或稀释功能的指标。 比重:反应单位容积尿中溶质的质量,其高低既受溶质克分子浓度影响,又受溶 质分子量影响,尿中蛋白质、矿物质、糖、造影剂可使尿比重升高。 尿比重: 正常尿量1000-2000 ml,夜尿量<7糖尿病肾病可适
当提前安排透析)
上午10时54分
26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血尿素(Urea)测定
来源:尿素是氨基酸代谢终产物之一。 原理 去路:通过肾脏排出
参考值
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 1.8~6.5mmol/L
上午10时54分
β2-MG
淋巴细胞、白细胞、肿瘤细胞等产生
原理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几乎全部( 99.9%)在近曲小管重吸收,并在 肾小管上皮中分解破坏。
参考值 正常人血中为1-2mg/L;尿<0.3mg/L
上午10时54分
33
Renal tubular function
临床意义
β2-微球蛋白测定
1. 肾小球功能减退:在Ccr低于80ml/min 血中增高 时即可出现升高。
参考值 尿<0.7mg/l; 血清:26-
60mg/l
尿液是检查肾功能的“试金石”

医药健闻尿液是检查肾功能的“试金石”刘艳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600)肾功能是指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维持人体钙、钾、钠等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的功能。
当肾脏出现问题时,很可能通过尿液的异常表现出来。
因为尿液含有很多反映肾脏健康状态的信息,如尿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通过检查尿液,医生可以了解肾脏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肾脏疾病,也可以更好地评估肾功能的健康程度,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因此,尿液检查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颜色的尿液意味着什么尿液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和膀胱排出的含有大量代谢终产物的液体。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包括尿素、尿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化学物质,具体成分与人体营养物质摄入和代谢有关。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透明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且不含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酮体、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成分。
尿液的检查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例如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测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质测定可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尿糖测定可以判断糖尿病情况,尿培养可以检测泌尿道感染等。
若发现尿液的颜色、气味、性质等有异常变化,或者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处理。
无色尿液当出现无色尿液时,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等疾病。
但如果是由于饮水过多,则是因为尿液中的黄色尿色素占比变小,造成颜色过浅,不易观察到颜色,不属于尿液颜色的异常情况。
黄色尿液浅黄色的尿液属于正常尿液,不需要特殊关注。
但当尿液呈明黄色或者深黄色,有可能是因为食用了大量的胡萝卜,或者所服用的药物中含有大黄和核黄素等物质。
在排除上述情况时,如尿液呈现的黄色如浓茶一般,则意味着肝脏或胆囊可能出现病变。
如果是明显的黄色混浊尿液,有可能表明泌尿器官出现了化脓情况。
白色尿液白色尿液属于较为明显的尿液异常,可以分为脓性尿、乳糜尿和盐类尿。
(1)脓性尿呈现乳白色,多见于严重的泌尿器官化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脓肿、尿道炎、肾结核。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项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1. 尿液检查:尿液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再吸收功能,并能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有:- 尿常规:包括尿液外观、尿液PH值、比重、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尿酮体、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含量和尿液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 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 尿肌酐/尿尿素氮比值: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2.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排泄功能和激素代谢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有:- 尿素氮: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尿素氮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肌酐: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肌酐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尿酸: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尿酸的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尿酸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有:- B超:通过超声波的显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是否有肿瘤、囊肿等病变。
- CT扫描:通过X射线的扫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血管、肾脏组织的密度以及肾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可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和血流情况。
综上所述,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三项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肾脏的功能和结构状况,发现肾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这些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与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尿液的定义: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球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泄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
临床应用:1。
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
(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1.容器要求。
2避免污染。
3无干扰化学物质。
4标记。
5收集尿量6细菌培养用无菌容器收集。
7晨间尿。
8随机尿。
924小时尿。
10清洁中段尿。
(二)一般性状检查
尿量:1多尿:>2500mlI24小时
2少尿:>400ml24小时或<17ml1h 3 无尿<100毫升/24小时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
外观:血尿淡红色和红色,肉眼血尿,血液>1ml尿液。
血红蛋白尿, 浓茶色或酱油色, 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贫血,PNH。
胆红素尿,深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
浓尿和菌尿,乳糜尿,脂肪尿为乳白色
气味:氨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
粪臭味:大肠杆菌致尿路感染
苹果酸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PH:1. PH下降见于酸中毒,发热和服用氯化氨,维生素C等。
其它如糖尿病,痛风,低钾性硷中毒,白血病,摄入大量肉类等。
2 . PH上升见于碱中毒,应用噻嗪类或碳酸氢钠等药物,肾小管酸中毒等。
3 .药物干预。
比重:成人1.015—1.025 新生儿1.002—1.004
意义:增高,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
降低,慢性肾衰,尿崩症。
(三)化学检测
尿蛋白:尿蛋白产生机制1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2 肾小球重吸收功能降低 3 血浆小分子物质增加4 肾小球分泌糖蛋白增加
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小时
临床意义:生理性蛋白尿暂时性少量<+
a功能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妊娠期
b 体位性蛋白尿立位时局部引起肾脏被动充血所致
病理性蛋白尿:持续出现蛋白尿
a 肾小球蛋白尿:中小或大中小蛋白质定性+--++++选择性蛋白尿。
(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小量小分子蛋白(B2—M)无大分子量蛋白(一些免于球蛋白)非选择性蛋白尿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大小分子量蛋白均可出现见于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b肾小管性蛋白尿:小分子蛋白质为主定性+--++滤过魔可正常或因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功能下降所致小管间质病变等
c 混合性蛋白尿:中小或大中小蛋白质定性+--++++
d 溢出性蛋白尿:免疫球蛋白轻链或凝溶蛋白定性+--++
e组织性蛋白尿少量蛋白质定性+
尿糖参考值:定性尿试纸检测阴性反应
定量0.56—5.0mmol/24h
临床意义:生理性糖尿:饮食性大量输注葡萄糖
病理性糖尿:
a 血糖增高性糖尿糖尿病其它类分泌疾病如甲亢脑垂体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肝硬化胰腺病变等。
b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家族性糖尿肾病
c 应激性糖尿
d 其它糖尿乳糖尿戊糖尿
参考值:尿试纸检测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酮尿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萶剧烈呕吐子痫重病人不能进食消化吸收严重障碍.
尿胆红素和尿胆元
参考值:尿胆素定性阴性定量<或等于2mg/L
尿胆元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量小于或等于10mg/L
临床意义:尿胆红素增加急性黄疸型肝炎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等
尿胆元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尿胆元减少阻塞性黄疸
(四)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参考值:混匀一滴尿0---偶见/HP(高倍视野)
离心尿0---0-3/HP
临床意义:剧烈运动泌尿系统疾病肾性和非肾性血尿均可见尿RBC增多白细胞
参考值:混匀一滴尿男0---1/HP 女0---2/HP
离心尿男0---3/HP 女0---5/HP
临床意义:泌尿系统化脓性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合并感染。
上皮细胞
参考值:少量
临床意义: a 扁平上皮多量伴白细胞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b移行上皮肾盂输尿管膀胱颈部炎症
c 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慢性肾炎
管型
参考值:无或偶见透明管型0---1/LP(低倍视野)
常见管型及其临床意义
透明管型:偶见正常人肾病综合症心力衰竭等可见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
脂肪管型:见于类脂质肾病肾病综合症等
宽幅管型: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腊样管型:提示有严重肾小管性坏死
肾功能实验室检查
肾小球功能检查
A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ml/min)
B 肾清除率双肾于单位时间(分钟)内,将血浆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全部加以清除的能力结果以毫升/分(ml/min)或者升/24h表示。
不同物质经肾排除方式
1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如菊酚
2 全部由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很少被肾小管排泄比如肌酐
3 全部由肾小球滤过后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如葡萄糖
4 除肾小球滤出外大部分通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向肾小管分泌后排出如对氨基马尿酸。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参考值新生儿80---100ml/min
成人40---6ml/min
临床意义1 敏感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
2 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程度
3 对临床治疗指导作用
4 为慢性肾炎的分型提供参考
5 作为肾移植术的疗效观察指标
全血肌酐测定(SCR)
参考值全血肌酐88.4---176.8umol/L
血浆肌酐男53---106 女44---97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200umolL/L 肾性>200umol/L
BUN/CR(单位mg/dl的意义) 老年人和肌肉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尿素氮
参考值成人3.2---7.1mmol/L
婴儿儿童1.8---6.5m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器质性肾损害
肾外因素引起的血尿素氮增加
BUN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
另外肾小球功能试验还有胱抑素C(CYSC)肾小管功能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