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石油产业概述

合集下载

一个全新的境外炼化建设市场——哈萨克国家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园区简介

一个全新的境外炼化建设市场——哈萨克国家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园区简介
() 免 土 地 税 (.%) 2 15 ;
中石化 炼化工程 公 司是哈 萨克炼 油化工市 场 的一 匹黑 马 ,
1哈萨克斯坦的炼化市场简介
哈 萨克 斯坦 地处 中亚 ,是连接西欧和 东亚两个 能源市 场的 中间桥 梁 , 同时也是 国际能源市 场的主要供应 国之一 。 哈萨克拥 有丰 富的石 油天然气资源 , 已探 明石油可开 采量达到 5 O亿 t天 ,
业技术工业 园” 特别经济 区 (E ) S Z 的框架下 , 建设新 型石油化 工 产业 , 生产 高附加值石油 化工 深加工产品 , 利用丰富的天然气为 原料 , 生产 出既能满足 国内需要 的化工产 品 , 又能冲 击东 欧、 中
“ 哈萨克国家石油化 工产 业技术 园区”位于哈 国西部 的阿 特劳 州。该地 由于有大量 的石 油储存 , 素有“ 石油之都 ” 之称 , 是 哈萨克 比较富裕 的卅 。 I
受 油 气 资 源 的 吸 引 , 雪 弗 隆 等 国 际 知名 企 业 很 早 以 前 就 开
作为 园区主 体的首个一体化石 化联合装置位 于园区的第一 区块 内, 利用 田吉兹油 田生产的天然气作 为联合装置的 原料 , 将 生产高附加值天然气化工产 品, 销往 国内外市场 。 该联合装置 建设构成 了石化基地 发展 的第一 阶段 ,此后还 将引进先进技术 建设 其它基础化 工产品装置 。该装 置计 划每年
石化建 2 .l5 油工设00 5 15 1
Po c ng me t 项 目管理 rj t e Maa e n l
气深加 工和具有广 泛竞争力 和高 附加值 的石化产 品生 产设施 ; 二是 以国家 ~私企合 作为基础 吸收投资 ,发展 国家石化和相 关 产业 ; 是建立 互联 、 三 高效 、 新型 的石化 和伴 生及混合生产 ; 创 四 是实现哈国石化产 品与国际生产销售 体系 的一体化 ,建 立符合 国际标准的哈萨 克斯 坦国家石化产 品体系 ;五是 实施石 化科研 和 科技创新项 目,建 立和完善能 源深 加工和清洁工 艺相关的 国 家石化 及其伴生 混合 生产体 系,同时按照 国际标准 为国家石化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是中亚地区第一大油气资源国,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

油气工业是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过去的10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GDP)由221亿美元增长到1077亿美元,油气行业在GDP中的比例由10%增加到30%,油气出口占外汇收入比例由32%提高到64%。

1、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概况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在国家储量平衡表中共有214个油田,112个气田和57个凝析气田,这些油气田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中、西部。

截至2009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2%;探明天然气储量1.9万亿方,占世界总储量的1.1%。

据哈萨克斯坦专家评估,2025年之前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例将提高至5.5%,哈萨克斯坦总的远景资源量为120亿~170亿吨,其中60%以上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属里海水域。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工业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初具规模。

1899年在阿特劳州的卡拉孔谷尔油田获得首批自喷油流,从而拉开了油气勘探的帷幕。

20世纪50年代原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投产,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218万吨增加到2390万吨,1988年达到2550万吨。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哈萨克斯坦对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油气产量得到了迅速增长,原油产量由3013万吨增加到7640万吨。

与油气生产规模相比,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原油消费量不大,约有80%以上的原油用于出口,2009年出口原油及凝析油共6726万吨。

过去,哈萨克斯坦油气主要出口到俄罗斯。

为降低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哈萨克斯坦不断加强石油出口管道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哈萨克斯坦现有以下主要出口管线:北线经阿特劳一萨马拉管道至新罗西斯克港出口到欧洲市场,占总出口量的26.O%;西线经里海国际石油财团管道系统(CPC)出口,占总出口量的51.4%;南线经由与伊朗达成的协议,占总出口量的6.7%;东线经中哈原油管道出口到中国,占总出口量的11.5%。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

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哈萨克斯坦调研报告》一、概况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第九大的国家。

该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人口约1800万,其中有大约50%的人居住在城市,主要集中在首都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

二、经济状况1. 主要经济领域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经济领域包括石油、矿业、农业、金融和旅游业。

石油和天然气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方面,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石油葵等物品。

2. 投资环境哈萨克斯坦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吸引外资。

政府提供了多种激励措施,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以吸引外商投资。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

3. 经济发展前景哈萨克斯坦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加大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力度,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由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三、政治情况1. 政府架构哈萨克斯坦是一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具有广泛的权力。

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

首都阿斯塔纳是政治和行政中心。

2. 对外关系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独联体等国际组织。

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地区合作伙伴。

四、文化与社会1. 宗教和文化哈萨克斯坦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同时也有东正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

该国注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举办各种节日和活动。

2. 教育和卫生哈萨克斯坦重视教育事业,在各级学校和大学倡导全面教育。

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关注,政府加大了对卫生系统的投入。

五、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哈萨克斯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阿尔泰山脉、巴尔喀什湖等风景名胜。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 文化旅游哈萨克斯坦还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音乐、舞蹈、手工艺等。

游客可以参观传统艺术表演、民间庙会等文化活动。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石油与天然气哈萨克斯坦,这个位于中亚的国家,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锂资源拥有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资源。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石油大国,其石油储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

该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卡拉干达盆地和东部的曼格什山脉。

其中,卡拉干达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石油产区,约占全国石油储量的一半。

石油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支柱之一。

该国的石油产量居中亚地区之首,占全国GDP的很大一部分。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行业也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国内石油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并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发石油资源,提高了石油产量和开采效率。

除了石油,天然气也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该国的天然气主要储量分布在卡拉干达盆地和库尔恰托夫脉等地区。

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产量也相当可观,被用于国内能源供应以及出口到邻近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也是哈萨克斯坦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

该国积极推动天然气的开采与出口,并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签订了多个天然气出口合同。

同时,哈萨克斯坦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天然气技术和开发能力,以更好地保障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尽管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但能源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传统能源产业面临转型的压力。

哈萨克斯坦也在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此外,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加强环境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的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为该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哈萨克斯坦还将继续发挥其能源优势,推动能源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哈萨克斯坦矿产业报告

哈萨克斯坦矿产业报告

哈萨克斯坦矿产业报告引言:一、矿产资源:1.石油和天然气: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全球排名前十。

其石油储量达到30亿桶,天然气储量达到3千亿立方米。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和北部地区。

2.铁矿石: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铁矿石储量达到30亿吨。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北部。

3.铬矿: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铬矿资源拥有国之一,铬矿储量达到1.5亿吨。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国的南部地区。

4.锌矿、铜矿、铝土矿等: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锌矿、铜矿、铝土矿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于国内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矿产产量:1.石油和天然气: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出国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约为2000万吨,天然气产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这些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2.铁矿石: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哈萨克斯坦的铁矿石产量约为5000万吨,这些产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竞争力。

3.铬矿: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铬矿出口国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哈萨克斯坦的铬矿产量约为5000万吨,这些产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竞争力。

4.锌矿、铜矿、铝土矿等:哈萨克斯坦的锌矿、铜矿、铝土矿等产量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这些矿产的产量对于国内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三、经济贡献:然而,哈萨克斯坦的矿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仍然依赖外资的投入,缺乏国内企业的参与。

其次,矿产业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另外,矿产开采对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环境保护成为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结论:哈萨克斯坦的矿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铬矿以及其他矿产资源为哈萨克斯坦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矿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依赖外资、市场风险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从能源和农业两个方面来探讨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首先,哈萨克斯坦以其丰富的能源资源而闻名于世。

该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铬矿石储量,是全球第三大稀土储量国。

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

这些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潜力。

哈萨克斯坦凭借其战略地理位置和能源资源优势,成为了中亚能源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国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与邻国俄罗斯、中国等签订了一系列能源合作协议,为其能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除了能源领域,哈萨克斯坦的农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棉花、玉米、水果等。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致力于发展农业产业,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提供政策支持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出口也逐渐增加,为国家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哈萨克斯坦注重吸引外资和推动产业多元化。

该国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准入条件。

此外,哈萨克斯坦积极发展制造业、金融服务、旅游等产业,以减少对能源行业的依赖,并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这些举措为国家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稳定的增长基础。

除了经济发展,哈萨克斯坦还注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外,哈萨克斯坦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科技研发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哈萨克斯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能源和农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该国通过吸引外资、推动产业多元化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未来,哈萨克斯坦将继续致力于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油公司如何在哈萨克斯坦利润最大化?

油公司如何在哈萨克斯坦利润最大化?

油公司如何在哈萨克斯坦利润最大化?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独立之后致力于经济发展,为把自身打造成为新时期的丝绸之路,成为欧亚通道国家而大举引进外资。

1997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通过收购股权和新建资产的方式在哈投资,油气业务范围遍及上下游,建成了第二个集生产、炼化、运输及销售于一体的海外石油基地。

随着哈国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其正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与资源国有化,并通过不断出台能源政策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国内利益和生态安全。

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运营既要面对哈国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和税费体制,又要经受其宏观经济形势、激烈市场竞争的考验。

如何提升企业的整体利益成为中国石油在哈获得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议题,也是中国石油国际化战略不能回避的话题。

提升中国石油在哈整体利益,既是提升中国石油在哈的整体收益,也是提升中国石油所属在哈油气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整体收益。

中国石油油气企业与服务企业构成天然的服务关系,并组成结构性团队,互为资源、协同发展。

综合考虑影响中国石油油气企业与服务企业收益的因素,动态地观察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中国石油整体收益的影响,总结整体收益的变动规律及峰值对应的变量变化区间,是研究中国石油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渠道。

笔者就职于油气企业,属于哈萨克斯坦的高税区企业,为油田生产提供服务的企业,则属于哈萨克斯坦的低税区企业。

本文旨在梳理合理、合规、合法地控制直接影响收益的高税负,并将利润由高税区转移至低税区的思路。

一、哈萨克斯坦税收体系介绍哈萨克斯坦税收主体为国家财政部税收委员会以及其他州级、地区级和直辖市级税收管理部门,税收管理部门分别对辖区进行税收管理。

由国家财政部税收委员会和其他等级的税收管理部门所组织的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和联合审计是哈政府加强税收管控的有力手段。

税收审计可审查法定时限(5年)内任意期间的税收情况,税收审计历时数月且目的性很强,所得税与超额利润税是税收审计的重点项目,针对该税种的官司和纠纷频频发生。

哈萨克斯坦油气行业概述

哈萨克斯坦油气行业概述

1.1.6 投资制度分析
在哈萨克斯坦外国劳务人员配额占全国劳动人口的0.7%。其 中,一类、二类外国劳务人员(企业和单位领导人员、高中级 技术人员 ) 为 0.25% ,三类外国劳务人员 ( 熟练技术工人 ) 为 0.32% ,四类外国劳务人员 ( 季节性农业工人 ) 的配额依然是 0.13%。四类劳务人员中,前两类人员的劳务许可较容易获批, 而后两类的劳务许可申请被拒的可能性较大。
4.油田运营单位

曼吉斯套州油气田中59个含石油,69个含天然气,23个含凝析油气
主要开采公司:
—乌津油气公司+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开采公司; —曼吉斯套油气公司; —布扎奇石油作业有限责任公司; —卡拉赞巴斯股份公司; —卡拉库杜克石油公司。
4.油田运营单位


阿克纠宾州油气田中30个含石油,26个含天然气,6个含凝析油气
4.油田运营单位

4.1 欧美公司

雪佛龙(田吉兹油田—50 %, 卡沙干油田—16,81 %, 卡拉恰干纳克油 田—20 %)
意大利埃尼石油 (卡拉恰干纳克油田—25 %, 卡沙干油田—16,81 %)



道达尔(卡沙干油田—16,81 %)
美孚(田吉兹油田—25 %,卡沙干油田—16,81 %) 荷兰皇家壳牌 (卡沙干油田—16,81 %,阿尔曼油田—50 %) 康菲石油(卡沙干油田—8,4 %) 英国燃气(卡拉恰干纳克油田—20 %)
85 年投产,为国内最年轻的炼油厂,中石油和哈 国家石油公司各持50%股权,主要加工途尔干盆地 出产的原油。
2.炼油厂

2.3. 巴甫洛达尔炼油厂 1978 年投产,为石油化工厂,加工西伯利亚油田 开采的原油,哈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控股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萨克斯坦石油产业概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腹地,北接俄罗斯,东邻中国,西邻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坦接壤,国土面积272.5万平方公里,人口1619.68万(2010年1月)。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被誉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哈萨克斯坦为世界第11大油气资源国,在前苏联国家占居第二位,是里海地区第三大油气资源国(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

油气产业为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其外汇收入的60-70%,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30%。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油价的大幅飙升带动国际能源巨头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哈原油产量也逐年稳步增长,并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本文对哈石油产业基本情况做一个粗略的介绍。

一、哈石油资源储量和石油生产1、石油资源储量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截至2009年上半年,共已探明223个油气田,其中81个正在开发。

石油探明储量为48-5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3%。

据英国BP油气公司2009年6月公布的调查资料,截至2009年1月1日,哈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5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2%。

据哈方专家评估,2025年之前,哈萨克斯坦原油探明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例将提升到5.5%,哈萨克斯坦总的潜在原油量为120—170亿吨,其中60%以上集中在哈属里海水域。

2、石油生产哈为前苏联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油气资源国,早在前苏联时期石油天然气工业就得到发展。

1911年在阿特劳州马特加地区打出第一口油井,到上世纪50年代石油产量达200万吨,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曼格什拉克半岛新油区的开发,石油产量大幅度提高,由1965年的218万吨增加到1975年的2390万吨,1988年达2550万吨,石油产量占前苏联产量的4.1%。

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由1991年的2653.1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640万吨,增长了1.88倍。

哈萨克斯坦1991—2009年原油产量(含天然气凝析油)单位:万吨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653.1 2548.8 2297.5 2027.9 2064.1 2296.0 2577.8 2594.5 3013.0 3531.7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009.1 4727.1 5145.1 5948.5 6148.6 6500.3 6712.5 7067.1 7640.0 —数据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二、哈大型国际石油项目哈油气储量的90%以上集中在15个特大型油气田,它们是:田吉兹、卡沙甘、卡拉恰干纳克、乌津、热特巴伊、扎纳诺尔、卡拉姆卡斯、肯基亚克、卡拉让巴斯、库姆科尔、北布扎奇、阿里别克莫拉、中—东普罗尔瓦、肯巴伊和卡拉列夫。

其中卡沙甘和田吉兹大型油田的油气储量占哈油气总储量的一半。

目前,哈萨克斯坦大型国际石油项目有三个,分别为田吉兹雪弗龙项目(TENGIZ)、卡拉恰干纳克油气田项目(KARACHAGANA)以及北里海卡沙甘项目(KASHAGAN)。

这三个大型国际石油项目均是与美国、英国、意大利及俄罗斯等国际能源巨头合作。

以下简要介绍这三大石油项目概况。

1、田吉兹雪弗龙项目(TENGIZ)田吉兹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阿特劳州,是世界闻名的最大的濒里海陆上油田,发现于1979年。

据田吉兹雪弗龙有限责任公司(TEGIZCHEVROIL—简称TCO)评估,油田预测地质储量31.3亿吨,探明储量13亿吨,可采储量7.5—11亿吨,为世界第12大油田。

田吉兹油田1994年投入开发并产油。

根据该公司2010年1月公布的数据,2009年田吉兹油田产原油2253万吨,销售原油2240万吨。

田吉兹近4年来的产量为:2008年—2240万吨,2007年—1390万吨,2006年—1331.8万吨,2005年1360万吨。

田吉兹雪弗龙公司是目前哈最大的油气生产商,美国雪弗龙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各占50%股份。

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6日,双方签订了建立合资企业的长期协议,该协议合同期为40年,主要开发哈国西部资源丰富的田吉兹油田。

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称之为“世纪合同”。

目前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有雪弗龙公司(CHEVRON TEXACO—50%)、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MOBIL—25%)、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KAZMUNAIGAZ—20%)、俄美合资卢克阿科公司(LUKARCO—5%)。

田吉兹雪弗龙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结构2、北里海卡沙甘项目(KASHAGAN)卡沙甘油田位于哈北部城市阿特劳附近的哈属北里海地区。

卡沙甘油田探明可采石油储量为70-90亿桶,地质储量为380亿桶。

是全球近30年来发现的最大油田,占世界第五位。

卡沙甘油田本应于2005年投产,但因为各种原因被推迟到2012年或2013年。

油田开发第一阶段预计于2012年产出第一批原油,最多可日产45万桶。

卡沙甘项目的最高日产量将达到150万桶。

所产原油将主要通过阿特劳—萨马拉管线以及BTC管线出口。

1997年,意大利埃尼公司所属的阿吉普财团(AGIP KCO)作为项目作业公司与哈政府签订了产品分成协议,开发和开采期限为40年。

2009年1月25日起,根据哈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哈国家油气公司和阿吉普财团股东达成的协议,阿吉普财团不再具体负责项目勘探和开采工作,其在项目开发中行使的工作职能由“北里海作业公司(North Caspian Operating Company,简称NCOC) ”接管。

目前,卡沙甘项目的股东及所占股份分别为:股东名称目前股份占比2008年11月前占比意大利埃尼(Eni)16.81 18.52英、荷壳牌(Shell)16.81 18.52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16.81 18.52法国道达尔(Total)16.81 18.52美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8.4 9.26日本领先国际石油开发公司(Inpex)7.56 8.33哈萨克石油天然气公司(KMG)16.81 8.333、卡拉恰干纳克油田项目(KARACHAGANAK)卡拉恰干纳克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临近俄罗斯奥伦堡地区,该油田的可开采储量在12亿吨,2008年该气田的凝析油产量为1000万吨。

卡拉恰干纳克油田1984年投入工业开发,1992年哈政府引入外资进行油田开发,1997年11月油气田最终的产品分成协议在华盛顿签订,1998年1月27日生效,有效期40年。

按照协议,油气田生产的80%原油为哈方所有,20%为投资者所有。

卡拉恰干纳克石油项目公司由英国BG集团、意大利埃尼集团公司(ENI)、美国雪佛龙公司(CHEVRON)、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合资成立卡拉恰干纳克石油公司(KARACHAGANA petroleum—简称KPO)负责经营。

该油田生产的原油在CPC管线建成前主要输往位于俄罗斯奥伦堡的石油加工厂,现有部分通过CPC管线出口。

卡拉恰干纳克石油公司股东三、原油加工情况哈目前有三大炼油企业— 阿特劳炼油厂、希姆肯特炼油厂和巴甫洛达尔炼油厂,分别位于哈西部、南部和东北部,在地理位置上布局比较合理。

阿特劳炼油厂始建于1945年,该厂拥有的二次加工设备包括催化重整装置、延迟焦化设备、焦炭煅烧设备等,目前设计炼油能力为每年500万吨,2008年炼油390万吨,原油加工深度52.05%。

希姆肯特炼油厂于1985年投产,位于南哈萨克斯坦州,主要加工俄罗斯西伯利亚和哈本国原油,生产А-76、АИ-93、АИ-95、А-80标号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气、重油、航空煤油等,产品质量符合欧-2标准。

2008年该厂炼油431万吨,原油加工深度79.2%。

巴甫洛达尔炼油厂于1978年投产,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石油管道运输系统相连,油源全部来自俄西伯利亚油田。

产品有А-76、АИ-93、АИ-95、А-80标号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气、重油等,产品质量符合欧-2标准。

目前,该厂最大加工能力为每年750万吨,加工深度为82%。

目前,哈国内最大的国有石油公司—哈萨克石油天然气公司(“КазМунайГаз”)通过其子公司—哈萨克石油天然气“商社”公司(АО“ТорговыйДом”КазМунайГаз”)拥有阿特劳炼油厂99.2%的股份、希姆肯特炼油厂50%的股份和巴甫洛达尔炼油厂100%的股份。

哈油气“商社”公司拥有的成品油供应网络覆盖了哈全境,发挥着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哈三大炼油厂目前由于设备陈旧,炼制不出足够的高标号汽油和航空煤油,40%还需从俄罗斯进口。

到目前为止,哈萨克没有自己的大型沥青厂、化肥厂等。

因此,发展石油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求是哈后危机时代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为此,计划到2014年前完成阿特劳、希姆肯特和巴甫洛达尔三大炼油厂现代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总体生产能力提升到1700万吨/年(2008年为1230万吨),达到国产高质量汽油和航空燃油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目标。

到2011年底建成哈第一座大型沥青厂(中信公司承建),生产欧洲最高标号的沥青供应全国公路建设。

兴建硫酸厂,为铀矿等矿产品加工业提供足够的辅料。

2014年前,建成一座大型硫磺存储中心,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值和升值。

四、哈石油出口1、石油出口数据与石油生产规模相比较,哈萨克斯坦国内对原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哈85%以上的原油用于出口。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海关委员会统计数据,2009年,哈萨克斯坦共出口原油(含天然气凝析油)6726.2万吨,总值262.1亿美元(见下表)。

2008年和2009年哈原油(含天然气凝析油)出口情况国别2008年出口量(万吨)2008年出口额(亿美元)2009年出口量(万吨)2009年出口额(亿美元)出口总量6070.9 435.1 6726.2 262.1 独联体国家306.2 12.9 259.4 6.8 意大利1437.7 107.4 1582.3 64.0 法国690.4 51.1 741.1 29.5 中国565.9 41.0 592.2 23.0 瑞士1446.9 101.9 580.2 17.2 荷兰390.1 29.6 493.5 20.3 加拿大46.5 2.7 289.0 13.1 斯洛伐克100 7.1 272.8 10.2 俄罗斯245.6 8.8 178.4 3.5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海关署统计数据2、哈石油出口运输体系随着哈萨克斯坦输往国际市场的石油管线的建成,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量增长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