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

合集下载

各种淀粉的特性及用法

各种淀粉的特性及用法

各种淀粉的特性及用法
淀粉是一种几乎无色无味的多糖,它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即植物
淀粉和动物淀粉。

植物淀粉特别普遍,常见的有玉米淀粉、地瓜淀粉、木薯淀粉等,而动物淀粉则特别少,一般是从猪肝脏或牛皮膏中提取
出来的。

淀粉作为一种无籽植物提取物,通常被用于食品加工工业。

淀粉
的主要用途是加固食物的结构,使食物变得紧实而细腻,增加食物的
稠度,让食物变得更加软嫩,从而达到既实用又美味。

淀粉也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甜点,由于其质地柔软,当水和淀粉结
合后会形成可以延展的透明胶体,这样可以用来配制糖块,千层糕,
蛋糕等甜点,使食物增加口感,并提高食物的风味和口感。

淀粉甚至可以作为建造材料,比如一些家具上的油漆,把淀粉和
水混合结合,做成一个稠糊・糊状的粉状体,涂在墙面上,使墙面变
得更光亮。

还可以用淀粉做护肤品,由于淀粉有吸收水分的能力,混合淀粉,我们可以做出类似市售的护肤品,它可以帮助皮肤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袭,保持皮肤水份,协助皮肤再生。

总之,淀粉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多糖提取物。

无论是用来配制
食物,还是用于维护肌肤,它都有优越的感官特性,可以有效地满足
人们的各种需要。

简述淀粉的性质及应用

简述淀粉的性质及应用

简述淀粉的性质及应用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有机化合物,由大量由α-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聚合物构成。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主要的能量储存物质。

淀粉通常可分为两类:线性的淀粉和分支的淀粉。

线性淀粉由链状聚合而成,而分支淀粉则由链状聚合物通过支链连接而成。

淀粉的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的淀粉种类及提取方法,其性质和应用也存在差异。

淀粉的主要性质包括可溶性、胶化性、粘度、吸水和保水性、酶解性及蓝色反应等。

首先,淀粉具有可溶性。

淀粉的可溶性取决于其结构及处理方法。

淀粉在热水中能够被溶解,形成一种淀粉胶状物质。

淀粉胶的可溶性决定了淀粉在工业上的可应用性,如制备各种淀粉制品和添加剂。

其次,淀粉具有胶化性。

当淀粉悬浮于热水中时,经加热处理,淀粉分子会发生一系列结构变化,形成一种胶化状态,即淀粉胶。

淀粉胶的形成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粘性,用于增加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第三,淀粉的粘度是由淀粉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决定的。

一般来说,淀粉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淀粉的粘度可用于调节食物的黏稠度和流动性。

第四,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性。

淀粉分子中的α-D-葡萄糖单位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使淀粉具有较大的吸水和保水性。

这种特性使得淀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配方中,用于增加食物的保湿性和口感。

第五,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可发生酶解反应。

淀粉酶是一种能够降解淀粉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酶。

淀粉的酶解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酿造、发酵和制糖等生产过程。

最后,淀粉在蓝色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性质。

碘对淀粉溶液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当淀粉溶液中存在碘时,会产生一种暗蓝色的复合物。

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淀粉在食品、纺织、制药、造纸、化妆品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食品工业中,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

淀粉可用于制备各种食品,如面条、饼干、面包、饺子皮、米粉等。

淀粉

淀粉

二章淀粉一.淀粉的物理性质1.颗粒:淀粉呈白色粉末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的透明小颗粒,1kg玉米淀粉大约有17000亿个颗粒。

淀粉颗粒形状基本是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

玉米淀粉的颗粒为圆形和多角形居多,椭圆形较少,故用显微镜大致可以将淀粉种类鉴别出来。

不同品种的淀粉颗粒大小不同,差别很大,同一种淀粉颗粒大小也不均匀,并且相差很多,玉米淀粉最小颗粒约5微米,最大颗粒约26微米,平均为15微米。

玉米淀粉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十字,玉米淀粉十字交叉点在淀粉颗的中心。

2.水分含量淀粉含有相当高的水分,玉米淀粉在一般情况下含水份约为12%,含有的水是通过淀粉中的羟基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可以容纳大量的水,因此淀粉含有大量水份,仍呈干燥状态。

不同品种淀粉的水分含量有差别,是由于羟基自行结合和水分子结合成氢键的结合程度不同的缘故。

淀粉的水分含量受周围空气湿度的影响,空气湿度大,淀粉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使水分含量增高,在干燥的天气湿度小,淀粉散失水分,使水分含量低。

随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含水减少。

3 .糊化:淀粉混于冷水中,经搅拌成乳状悬浮液,称之为淀粉乳,若停止搅拌,则淀粉乳慢慢下沉,经过一段时间后,淀粉乳产生沉淀,因淀粉不溶于冷水,同时它的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淀粉的比重约为1.6。

若将淀粉乳加热到一定温度,淀粉乳中的淀粉颗粒开始膨胀,偏光十字消失。

温度继续升高时,淀粉颗粒继续膨胀,可达原体积的几倍到几十倍。

由于颗粒的膨胀,晶体结构消失,体积胀大,互相接触,变成粘稠状液体,此时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糊化”,生成粘稠体称为淀粉糊,发生糊化时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

玉米淀粉乳的糊化温度为64-72℃,开始的温度为64℃,完成糊化的温度为72℃。

淀粉颗粒大小的不同,其糊化的难易也不同,较大的淀粉颗粒容易糊化,较小的颗粒糊化困难,不能糊化的颗粒称为糊精,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酒精,称之为醇不溶物。

淀粉知识

淀粉知识

淀粉知识在农作物籽粒、根、块根重点分是经光合作用合成,具有颗粒结构与蛋白质、纤维、油脂、糖、矿物质等共同存在。

淀粉颗粒不溶于水,工业上便是利用这种性质,采用水磨法工艺,将非淀粉杂质除去,得到纯度高的淀粉产品。

1、化学组成淀粉生产工艺和设备发展很快,已达到和高的技术水平,但还不能将淀粉无完全份除去,产品仍含有很少两杂质。

淀粉是在水介质中光合作用合成,颗粒含有水分,一般在10-20%,淀粉颗粒水分是与周围空气中水分呈平衡状态存在的,空气干燥会散出水分,空气潮湿会吸收水分。

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是可逆的。

表一淀粉化学组成脂类化合物与链淀粉分子结合成络合结构存在,对淀粉颗粒糊化、膨胀和溶解有强抑制作用。

2、淀粉颗粒在光学显微镜,篇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玉米淀粉颗粒较小,呈多三角形;马铃薯淀粉颗粒较大,呈椭圆形;木薯淀粉颗粒有的呈凹形。

表二不同淀粉颗粒大小淀粉颗粒具有结晶性结构。

颗粒的一部分具有结晶性结构,分子间具有规律性排列。

另一部分为无定形结构,分子间排列杂乱,没有规律性。

淀粉分子具有众多的羟基,亲水性很强,但淀粉颗粒球不溶于水,这是因为羟基之间通过清廉结合的缘故。

颗粒中水分也参与氢链的结合。

淀粉颗粒具有渗透性,水和水溶液能自由渗入颗粒内部。

淀粉与稀碘溶液接触很快便蓝色,表明点溶液和块渗入颗粒内部与其中链淀粉起反应呈现蓝色,蓝色的淀粉颗粒在于硫代硫酸钠溶液相遇时,蓝色有同样很快消失,表明溶液很快渗入颗粒内部。

起了反应。

这种快速的颜色变化表明,淀粉颗粒具有很高渗透性。

工业上采用化学方法生产变性淀粉便是利用颗粒的渗透性,水起到载体作用。

淀粉颗粒内部有结合无定形区域,后者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此区域。

3、直链和支链淀粉淀粉是有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状和支链状两种分子。

表三不同品种淀粉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淀粉化学结构式微(C6H10O5)n,n为不定数,因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多是多种大小的高分子化合物。

各种淀粉用途

各种淀粉用途

六种淀粉的区别及用途1、土豆淀粉(马铃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是土豆淀粉的别称,一下统称为土豆淀粉。

优点:土豆淀粉透明度和粘性很好,适合勾芡,做出来的食物透明、有光泽,看着就有食欲;土豆淀粉也适合用来腌制各种肉类,它可以锁住肉中的水分,使肉吃起来更加嫩滑。

缺点:土豆淀粉遇热会凝结成透明的糊状,必须先加冷水调匀后再勾芡。

2、玉米淀粉优点:玉米淀粉调成面糊,油炸之后颜色金黄,吃起来也十分酥脆。

玉米淀粉还非常适合做甜品。

1、勾芡:在做一些炒菜、汤羹的时候,常使用玉米淀粉来勾芡,使汤汁更加浓稠,从而提升口感。

2、腌肉:在腌制猪肉、牛肉等生肉的时候,都会加些玉米淀粉,这样炒出来的肉口感更加嫩滑。

市面上卖的嫩肉粉,其主要成分就是玉米淀粉。

3、挂糊:由于其口味吸湿性较强,在食物表面裹一层玉米淀粉,经过油炸后,口感会比较酥脆。

缺点:它的透明度和粘性较差。

3、红薯淀粉有粒状和粉状两种,粉质相对粗糙一些,颜色呈灰白色,光泽度也比较低。

它的吸水力强,加热水糊化后口感爽滑,适合做成红薯粉条、粉皮等。

但红薯淀粉黏性也比较差,加上浓稠度不好控制,通常不会用做勾芡、上浆1、制作酱料:土豆淀粉是一种良好的增稠剂,被广泛用于酱类食物中,其透明度高,著作出来的酱料色泽通透,看上去更有食欲。

2、如果你要做锅包肉,最好选用土豆淀粉,因为其黏性强、胀性大,挂上的糊糊就不太容易掉。

4、小麦淀粉小麦淀粉也叫澄(chéng)粉。

小麦淀粉不适合勾芡、上浆,但它蒸熟后的透明度很高,很适合用来制作点心,像水晶虾饺、冰皮月饼、肠粉等,用澄粉做出的食物看起来晶亮剔透,吃起来也比较爽滑筋道。

5、豌豆淀粉豌豆淀粉属于比较好的淀粉,炸酥肉的时候用豌豆淀粉比较好,一是软硬适中,口感很脆,但也不像玉米淀粉那么脆硬,而且用豌豆淀粉做酥肉汤或烩菜,淀粉表皮不容脱落。

我们在小吃店里吃的凉粉、凉皮,多是用豌豆淀粉做的。

6、木薯淀粉木薯淀粉可能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更为熟悉一些,它的粉质洁白、黏性很高,经过水煮后透明度很高,吃起来口感Q弹,像奶茶中的珍珠、芋圆,还有麻薯、布丁、西米等甜品小食就是用木薯淀粉做出来的7 “生粉”是个什么粉?生粉其实就是对主要用来勾芡、上浆的淀粉的统称,像玉米淀粉、土豆淀粉这种适合用作勾芡的淀粉都属于生粉的范畴内。

淀粉的化学式

淀粉的化学式

淀粉的化学式
淀粉化学式是(C6H10O5)n,属于通过糖苷键连接的大量葡萄糖单元组
成的聚合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多糖。

纯淀粉是一种白色,无味,无臭的粉末,不溶于冷水或酒精。

淀粉因
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直链淀粉(糖淀粉)和支链淀
粉(胶淀粉)。

前者为无分支的螺旋结构;后者以24~30个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
苷键首尾相连而成,在支链处为α-1,6-糖苷键。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
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

淀粉的应用
1、物理变性:预糊化(α-化)淀粉、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等。

2、化学变性: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

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焙烤糊精等;另一类
是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接枝淀粉等。

淀粉的名词解释

淀粉的名词解释

淀粉的名词解释淀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糖类组成,亦称“淀粉糖”或“碳水化合物”。

它们可能由1个或多个糖类分子组成。

其中最常见的是葡萄糖,但也可能包括其他的糖,例如果子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和葡根糖。

淀粉有许多用途,其中包括食品加工,工业原料,食品添加剂,农业,医药和其他用途。

它们在加工粮食,面粉,面包,烤饼,乳制品,糖果,肉类,酒或汤中用作稀释剂,增加韧性,胶原蛋白和口感,以及控制蒸发量和固体物质的分布。

此外,淀粉也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常用于甜食,汤类和冰淇淋,以改善他们的口感和稠度。

淀粉也被用于工业当中,其中包括印刷,造纸,油漆,塑料,涂料,纺织品和化妆品。

它们被用来生产胶粘剂,通过吸收水分防止材料变质,以及改变涂料,油漆和清漆的特性。

淀粉也在农业中被广泛使用,用于生长控制,增加庄稼的抗逆性,控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蛀害,以及在土壤改良中改变土壤结构和促进营养的吸收。

淀粉在医学中也有很多用途。

它们可以用作药物载体,通过改变药物的吸收性质以增加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减少其毒性。

此外,淀粉也可以用于膳食营养补充剂,血液测量,皮肤护理,敷料和体外诊断。

淀粉类型也有很多,其中有普通淀粉、非晶状淀粉、非结晶性淀粉、芳香淀粉、磷淀粉、混合淀粉和粉碎淀粉等。

其中,普通淀粉是由糖类(如葡萄糖)组成的,常用于食品加工;非晶状淀粉是由果糖(如葡萄糖)组成的,用于制作糕点,冰淇淋等;非结晶性淀粉是由单糖(如葡萄糖)组成的,用于制作糖果,巧克力等;芳香淀粉是由香精氨基酸淀粉组成的,常用于食品香料;磷淀粉是由磷酸葡萄糖组成的,常用于各种化妆品;混合淀粉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淀粉组成的,常用于制作面团;粉碎淀粉是将淀粉粉碎成小颗粒状的淀粉,常用于食品调味剂。

淀粉既是糖类化合物,又与现代工业,农业和医药技术密切相关。

它们不仅有促进食品加工,增强食物口感和质地,改善营养价值等优点,而且在工业,农业和医学技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如下:
•带色杂质。

带色杂质如灰尘、植物叶屑、黑色沙石等清晰可辨。

•指捻手握。

用手指用力捻捏淀粉,能捻捏成薄片,离桌面20厘米高处把手指上的薄片抖落到桌子上,如果呈散粉状为干燥,含水量在15%以下;如果呈小碎片状,含水量为15%-20%;如
果薄片基本不散,含水量在20%以上。

•耳听。

用手搓捏袋中淀粉,若听到"咔咔"的声音,是纯淀粉;
若掺假就听不见响声,或响声不大。

•口感。

取少量淀粉送入口中,凭口中味蕾、牙齿等感官辨别淀粉是否有异味和有杂质。

•堆粉看尖。

用手把淀粉堆成圆锥状,看锥尖的钝圆程度,纯淀粉堆尖低而缓,掺假淀粉堆尖高而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粒结构
1 环层结构 (1)环纹或轮纹 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时,可以看到淀粉具有环 层结构,有的可以看到明显的环纹或轮纹,其中 以马铃薯最明显。环层结构是淀粉粒密度不同的 表现,每层开始密度最大,慢慢减少,到次一层 密度陡然增大,然后周而复始。 各层密度不同,是由于合成淀粉所需的葡萄糖 原料的供应昼夜不同的缘故。白天合成的密度较 大,晚上较小,昼夜相间造成环状结构。 淀粉颗粒在水分低于10%时看不到环层结构, 有时需要热水处理或者冷水长期浸泡,或者稀薄 的铬酸溶液或碘的碘化钾溶液作用后,才能显现。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量的测定
首先要将两者进行分离,然后进行测定,目前测定的方法 包括甲基化法,高碘酸氧化法,β-淀粉酶水解法和物理法。 甲基化法是测定直链淀粉分子量的方法。直链淀粉经甲 基化水解后,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2,3,4,6-四甲氧基葡萄 糖和2,3,6-三甲氧基葡萄糖的量可以计算出直链淀粉的分 子量 高碘酸氧化法是指将直链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氧化产生 一分子甲酸,还原性末端产生两分子甲酸,共产生3个甲 酸,根据甲酸的含量算出DP,然后再算出分子量 β-淀粉酶法是利用 β-淀粉酶从非还原性末端每次切下一 个麦芽糖单位,通过对麦芽糖含量的测定以及与甲基化法 结合科计算出外链和内链的平均长度 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粘度法和高速离心沉降法等都 是测定直链和支链淀粉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淀粉的分子结构
1 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和聚合度 直链淀粉是一种线性多聚物,是由α-D-葡萄糖 通过α-D-1,4糖苷键连接而成,呈右手螺旋结构, 在螺旋内部只含有氢离子,是亲油的,羟基位于 螺旋外侧。 直链淀粉没有一定的大小,不同来源直链淀粉 差别较大。未经降解的直链淀粉非常庞大,其DP 为好几千。同一类淀粉所含的直链淀粉的DP也不 是均一的,而是由一系列DP不等的分子混在一起。
淀粉颗粒形状
一般淀粉颗粒形状为圆形,卵形和椭圆形, 这取决于淀粉的来源。例如小麦和玉米淀 粉是圆形,马铃薯为卵形,大米淀粉为多 角形。 同一淀粉来源也有差异。例如马铃薯淀粉 粒大的为卵形,淀粉粒小的为圆形,小麦 淀粉颗粒大的为圆形,小的为卵形,玉米 淀粉颗粒有的为圆形,有的为多角形。
淀粉颗粒的大小
(2)粒心或核 各环层共同围绕的一点称为粒心或核。粒 心位于中央叫同心环纹。粒心偏于一端称 为偏心环纹,例如马铃薯淀粉。粒心位置 和显著程度随淀粉种类而异,由于淀粉粒 心部分含水较多,故在加热时会造成裂纹, 根据裂纹形态,可以辨别淀粉种类。例如 玉米淀粉为星状裂纹,甘薯淀粉为星状, 放射状和不规则十字裂纹
2 直链淀粉的结构分析 直链淀粉的分子量用聚合度表示,可以通 过光散射,特性粘度或者还原端分析获得。 不同种类的直链淀粉数均DP值介于0.516.34*1000.
3 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及聚合度 支链淀粉是一种高度分支的大分子,主链上分出 支链,主链以α-1,4糖苷键连接,支链通过α-1,6糖 苷键连接,分支点的α-1,6糖苷键占总糖苷键的 4%-5%.支链淀粉含有还原端的是C链,C链上的 侧链是B链,B链上的侧链叫A链。支链淀粉的分 子量在107-5*108,支链淀粉的分支是成簇和以双 螺旋形势存在,他们形成许多结晶区,这个结晶 区是由支链淀粉的侧链有序排列生成的。蜡质玉 米虽然不含直链淀粉,同样存在结晶区。
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不同来源的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不一样, 一般禾谷类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约为 25%,薯类约为20%,豆类约为30%-35%, 糯性粮食淀粉几乎为零。
各种粮食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
各种植物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直链淀粉的含量,常用方法有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值法,碘电位滴 定法和刚果红滴定法。 淀粉-碘复合物吸光值法是利用直链淀粉与碘生成蓝色,支链淀粉依 其分支和聚合度的不同,生成紫红-棕红色,全淀粉与碘作用产生这 两种颜色的中间颜色,因此可以在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溶液,溶液的颜 色的强度与直链淀粉的含量成正比,测定其吸光值,与标准直链淀粉 样品进行比较,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同样也可以测 定支链淀粉的含量 刚果红滴定法与碘比色法相同,方法也类似,但是测量精度低,主 要是碘吸附后,颜色变化灵敏度高。 上述方法测定的直链淀粉的含量,都是未经变性的淀粉,若变性后, 直链淀粉螺旋结构受到位阻而破坏,测定误差很大。 偏光显微镜也可以测定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此法比较简略, 但是迅速简单,能初步估计玉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
淀粉粒依其本身结构可分为单粒,复粒,半复 粒,单粒只有一个粒心,复粒具有几个粒心,半 复粒里面有两个单粒,各有各的粒心和环层。 同一个细胞中的淀粉粒可以全为单粒,也可以 存在不同的类型,例如燕麦颗粒,除大多数为复 粒外,也夹有单粒。小麦淀粉粒,除大多数为单 粒外,也有复粒。
2 淀粉颗粒的晶体结构 (1)双折射性和偏振光十字 双折射性是由淀粉的高度 有序性引起的。淀粉粒配成1%的淀粉乳,在偏光显微镜 下观察,呈现黑色十字,将颗粒分为四个白色的区域,称 为偏振光十字或者马其他十字,这是淀粉为球晶体的重要 标志。不同淀粉的偏振光十字是不一样的。 (2)淀粉颗粒的晶型 淀粉颗粒由几乎相等的两部分组 成,即有序的结晶区和无序的无定形区,结晶部分的构造 可以用X衍射来确定,1937年,katz等从完整的淀粉粒所 呈现的三种特征性X衍射图上分辨出3中不同的晶体结构, 即A,B,C三种类型。
不同来源的淀粉其支链淀粉的聚合度不同, 平均链长以及外链的平均长度不同。
4 支链淀粉结构的分析 支链淀粉的分子量比直链的要大得多。因为存在形成分子聚合物和分 子裂解的趋势,很难获得精确的真实大小的平均估计值。 (1)单位链长和分类 平均链长可由下面的公式获得 CL=G总计/NC G总计是葡萄糖残基的总数,NC是样品中残基的数量,也是非还原端的 数量 CL也可以用1H-和13C-核磁共振光谱所得到的信号来测量。因为支链淀 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分子,CL近似为α-1,4和α-1,6键的比例。 对应宽范围的支链淀粉来说,可以通过GPC和HPSEC分析单位链的结 构,所有样品,不轮来源,含有一组主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链和一次要长链,两组的 分界线为DP30-40
一般以长轴的长度表示淀粉粒的大小,介 于2-120μm之间,马铃薯淀粉颗粒最大, 介于15-120μm之间,大米淀粉颗粒最小, 介于2-10μm之间。 同一种淀粉的颗粒大小也不一样。例如 小麦A-淀粉粒径较大,介于20-35μm,B淀粉粒径较小,介于2-5μm。并且他们的性 质也有很大的差异

淀粉颗粒的形状大小受种子生长条件, 成熟度,直链淀粉含量及胚乳结构等的影 响。例如马铃薯在温暖多雨的条件下生长, 其淀粉颗粒小于在干燥条件下生长的淀粉 颗粒。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27%增加至 50%时,普通玉米的角质颗粒减少,更接 近于圆形的颗粒增加,当直链淀粉含量高 于70%的时候,就会有奇怪的腊肠形颗粒 出现。
淀粉结构
这里讲的淀粉结构,指的是影响淀粉性质 的淀粉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直链淀粉和支 链淀粉的含量,分子结构,磷脂和脂质含 量等内容。淀粉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的用 途,不同结构的淀粉具有不同的热力学和 糊化性质。
淀粉颗粒组织结构
不同植物的淀粉颗粒其显微结构不同,借 此可以区分不同的淀粉颗粒。 所有的淀粉颗粒都有一个裂口,称为淀 粉颗粒的脐点 ,在偏振光作用下有双折射, 说明淀粉颗粒是球状结晶。大部分淀粉颗 粒从脐点伸向边缘。 天然状态的淀粉粒表面没有膜,表面是 由紧密堆积的淀粉链端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