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上统计学试卷及答案(A卷)

合集下载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 6.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中给出代表优、良、中、差水平的“5,4,3,2”分是(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正确答案:B解析: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生成绩评定中给出代表优、良、中、差水平的“5,4,3,2”分,是一个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

2.某一测验多次施测时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C解析:测验信度,就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

3.下列两组数据{15、2、16、10、25、12、1、8、13},{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分别是( )A.12、12B.13、11C.13、9D.14、12正确答案:A解析:两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1,2,8,10,12,13,15,16,25}和{1,2,7,9,11,13,14,17,22,26},第一组中间的数为12,等二组共有10个数,中间数为11和13,则中位数为=12,所以选A。

4.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正确答案:D解析:离中趋势指的是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它反映了一组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

统计学上,把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数。

5.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的相关是( )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正确答案:A解析:等级相关,它适用于下面几种情况。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 、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C 、统计活动过程 D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统计学原理A试卷

统计学原理A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专业班级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直接填在括号中)1、若要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解某大学在校学生的通讯费用支出情况,抽样框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手机号码,也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学号。

( )2、相关系数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 )3、对季度数据序列,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其长期趋势值时,可采用四项移动平均。

(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离散系数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5、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只需原来的1/2。

()6、方差分析中,组内误差只包含随机误差,组间误差包含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 )7、检验的P值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

()8、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1000人中拥有11个公共饮食企业。

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9、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时,希望层内差异尽可能小,层间差异尽可能的大。

()10、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的要求。

()1、调查几个主要产棉区,就可了解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2、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茶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场、超市调查了200名顾客。

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访问法 B.座谈会 C. 个别深度访问 D. 直接观察法3、下列各项中,未完成计划的有()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1.5%B.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8%C.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5.1%D.原材料消耗计划完成百分数98.3%4、如果一组数据其众数M0、中位数M e和均值x之间的数量关系为:x<M e<M0,那么对此组数据分布的分析,下面哪个结论正确()A.对称分布 B.左偏分布 C.右偏分布 D.尖峰分布5.从产品生产线上每隔10分钟抽取一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推断全天产品的合格率时,其抽样方式可看作( )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等距抽样D .分层抽样 6、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 、可以避免的B 、可避免且可控制C 、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 、不可避免但可控制7、某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比2001年增长8%,2003年比2002年增长7%,2011年比2003年增长56%,则2001-2011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356.007.008.0⨯⨯-1 B. 1056.107.108.1⨯⨯-1C. 356.107.108.1⨯⨯-1D. 10856.107.108.1⨯⨯-18、若时间数列中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时,宜拟合( )进行长期趋势的测度和分析。

14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6P

14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6P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当考察某地区工业企业整个工人状况时,总体单位总量是( )。

A.工人的劳动定额B.全体工人总数C.全部工资总额D.工人的日产量3、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 无区别B. 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 不可能一致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6、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B. 调查时间C. 登记时间D. 标准时间7、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8、对比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人均粮食产量B.单位粮食产量C.粮食总产量D.平均单位粮食产量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B.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 众数为零1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相比较()。

A.均抽象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B.均根据同种序列计算C.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规定时间内总体的一般水平D.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作平均数11、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

A.等于0B.等于1C.大于1D.小于112、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般是指( )。

2014年统计学第五版4套期末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_名词解释 填空题 选择题 计算题讲解

2014年统计学第五版4套期末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_名词解释 填空题 选择题 计算题讲解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堂号:________------------------------------------------------- 密 ---------------------------------- 封 ----------------------------- 线 ---------------------------------------------------------第 1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 ---------------------------------------------------------第 2 页(共 3 页)------------------------------------------------- 密 ---------------------------------- 封 ----------------------------- 线 ---------------------------------------------------------第 3 页(共3 页)统计学(1)卷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分/题,不填或者填错不得分。

)1、观测数据、实验数据5、1080、10802、时间序列6、[0,1]3、[4.742 ,5.258] 或5±0.258 7、t4、21% 8、16二、单项选择题(三、四、五、简要回答下列问1、举例略。

6分2、A=SSE / (n-2) = 220158.07 / 10 =22015.807 2分B=MSR / MSE =1422708.6 / 22015.807 =64.6221 2分21422708.6086.60%1642866.67SSRRSST===1分表明销售量的变差中有88.60%是由于广告费用的变动引起的。

统计学-13—14 统计学第一学期 A卷及答案 7页-328

统计学-13—14 统计学第一学期 A卷及答案 7页-328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统计学》期末考试卷(A 卷)(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形式 闭卷 使用学生 2011级国际商务学专业 考试时间 120分钟 出卷时间 2013年12月5日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答题时字迹要清晰。

姓名 学号 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主要是用来检验( )。

A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B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D .估计标准误差的显著性2.先对总体各单位按某一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称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整群抽样D .类型抽样 3.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 准确性原则 B. 随机性原则 C. 可靠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4.其他条件不变时,置信度越高,则置信区间( )。

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无法判断 5.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 )。

A .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B .原假设为真时被接受的概率C .原假设为伪时被拒绝的概率D .原假设为伪时被接受的概率6.用最小二乘法拟和直线回归方程时,其基本思想是使 ( )。

A. ∑-)(y y 最小B. 2)(∑-y y 最小C.∑-)ˆ(yy 最小 D.∑-2)ˆ(y y 最小7.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判定系数D .变异系数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0元和600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一样的 D.无法判断 9.离散程度测定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 .极差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差10.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的综合指数为105%,这说明( )。

A.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5%B.商品销售量平均上涨了5%C.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上涨了5%D.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额上涨了5%11.下列相对数中,一般用复名数表示单位的是:()A、计划完成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12.以12个月为一个周期的变动,称为()。

2014年统计分析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统计分析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分析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对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的依存关系,以及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事物发展变化的模式进行的分析称为( )。

A 状态分析B 前景分析C 规律分析D 数学分析【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各项统计分析活动无非是对客观现象的状态、规律及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统计意义上讲,客观现象的状态是指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速度及各种关系;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的依存关系,以及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事物发展变化的模式;前景是指客观现象未来可能的状态。

第2题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是占有资料,说明“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则此三个阶段分别是( )。

A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B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整理D 统计设计、统计工作、统计分析【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

统计工作过程的前三个阶段是占有资料,说明“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而统计分析则是运用资料,回答“为什么”、“怎样解决”的问题,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是提供研究成果的最后阶段。

第3题2008年奥运会中,假设用1代表中国,2代表日本,3代表美国,则这种计量水平称为 ( ) 。

A 列名水平B 顺序水平C 间隔水平D 比率水平【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计量水平从低到高划分为:①列名水平;②顺序水平;③间隔水平;④比率水平。

列名水平是四种计量水平中最低的一种计量水平,它表现为用一些数字或符号将资料进行简单的排列或分组。

2014年统计指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统计指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指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3小题.每题1.0分,共13.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 )方法。

A 个体指数B 综合指数C 平均数指数D 固定权数平均指数【正确答案】:D【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K为个体指数或各层次的类指数,w为各层次零售额比重权数。

p第2题在具有两个贸易市场上报告期和基期某种水果价格和销量资料条件下,要计算该种水果销量的平均变动,应采用( )形式计算。

A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B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要计算该种水果销量的平均变动,应采用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其计算公式为:第3题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在( )的基础上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

A 总指数B 个体指数C 数量指数D 质量指数【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个体指数的基础上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即先计算出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总指数,以测定总体现象的平均变动程度。

第4题某地区某年多种工业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是一种( )。

A 个体指数B 静态指数C 动态指数D 数量指数【正确答案】:B【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静态指数是指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和单位等)的差异程度。

题中,“某年”说明是同一时间,故属于静态指数;“多种”说明属于总指数;“产品成本”说明属于质量指数。

因此,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各房型的价格上涨幅度为100.14%-1=0.14%。

第6题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做同度量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统计学》期终试卷(A 卷)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2考试类别 闭卷 使用学生 12级工商管理类 专业本3 科4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出卷时间 2014 年 6 月 4 日 5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67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81. 推断统计是根据 对 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9 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102. 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113. 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为32,标准差为5。

采用不重复抽样12 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13 (保留4位小数)。

144. 和 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15 代表值,而 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65. 如果估计量1ˆθ与2ˆθ相比满足 ,我们称1ˆθ是比2ˆθ更有效的17 一个估计量。

186. 当 时,我们称估计量ˆθ是总体参数θ的一个无偏估计量。

197. 从标准差为的正态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均值为x ,在20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在1-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写出公21 式) 。

228. 在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又称弃真错误,是指 。

239. 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24 费价格指数应为(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

2510. 某学校学生在统计学考试中的平均得分是70分,标准差是3分,从该26 校学生中随机抽取36名,计算他们的统计学平均成绩,则平均分超过71分的27 概率是(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 。

2811. 由统计资料得知,1989年某地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190克,现从199029 年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0个,测得其平均体重为3210克。

要检验1990年的30 新生儿与1989年相比,体重是否有显著差异,其原假设与备择假设31 是 。

3212. 总体回归函数是将因变量y 的__________表示为自变量x 的函数。

3313. 根据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在基本假定满足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34 小二乘估计是 。

3514. 根据某商业企业2007-2011年五年内商品销售额x (万元)和商业利36 润y (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37222100,560,890000,240170,75000x y xxy y =====∑∑∑∑∑38则商业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的样本相关系数 。

3915. 在上题中,估计样本回归方程ˆˆˆyx αβ=+,则ˆβ= 。

40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411. 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42 新车的价格明显高于本国生产的新车”。

这是一个( )的例子43A. 随机样本B. 描述统计C. 统计推断44D. 总体452.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46 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47A. 对称的B.右偏的C. 左偏的D.48 无法确定493. 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如果采50 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校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51)52A.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53B.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54C.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55D.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564. 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检验总体均值使用的统计量57 是( )58A. (0,1)x z N = B. (0,1)x z N =59C. ()/x t t n nσ-=D. (1)/x t t n s n-=-605. 在一次假设检验中,若当显著性水平α=0.01原假设被拒绝,则用61 α=0.05时( )62A. 一定不拒绝原假设B. 有可能拒绝原假设63C. 需要重新检验D. 一定会拒绝原假设646. 在回归模型y=+x+中,反映的是()65A 、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 66B 、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67C 、 除x 和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 68D 、 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697. n 个相互独立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和服从()70A. 参数为n 的2χ分布B. 参数为(n,1) 的F 分布 71C. 参数为(1,n ) 的F 分布D. 参数为n 的t 分布728. 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73A.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增大B. 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74 小75C. 与样本容量的大小无关D. 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正76 比779. 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78A. 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B. 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79 离差平方和最小80C.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和为0D. 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81 平方和最小8210. 某造纸厂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83 12.9%,则该厂2002年单位产品成本( ) 84A 、减少了5.15%B 、减少了0.62%C 、增加了12.9%D 、增85 加了1.75%8687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881. 在分组数据中,利用组中值计算均值时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是均匀89 分布的,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902. 测定离散程度时,只有全距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913. 若随机变量X ~N(µ,σ2),则随着σ的增大,概率P{|X-µ|<σ}将保92 持不变。

( )934. 简单随机抽样中,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差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94 准误差。

( )955. 在线性回归方程ˆ48.53 2.87i iY X =+中,2.87说明X 平均增加一个单位,96 Y 会增加2.87个单位。

( )976. 置信区间的长度与置信水平成正比,即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长。

98 ( )99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001、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是什么?1012、什么是抽样误差?其特点是什么?102五、计算分析题(共34分)1031、(8分)从某车间抽查30名工人周加工零件数的频数分布如下表:104计算30名工人周加工零件数的均值、方差和偏态系数(偏态系数不用105计算最后结果)。

1062、(8分)在一项家电市场调查中,随机抽取了300个居民户,调查他们是否107拥有某一品牌的电视机。

其中拥有该品牌电视机的家庭占25%。

求总体比率的置信108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1093、(8分)一项调查显示,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7.25个小时,110 假定该调查中包括了200个家庭,且样本标准差为平均每天2.5个小时。

据报道,111 10年前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6.70个小时,取显著性水平α=0.01,112 这个调查是否提供了证据支持你认为“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113 加了”?1144、(10分)已知某地区2007年的农副产品收购额为380亿元,2008年比上115 年的收购总额增长13%,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为105%。

问,2008年与2007116 年对比:117 (1)农民因销售农副产品共增加多少收入?118 (2)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百分之几?农民因此增加了多少收入? 119 (3)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5%,农民增加了多少收入?120121 注:122 0.0250.0250.0250.050.010.005(25) 2.0595,(24) 2.0639, 1.96, 1.645, 2.33, 2.58t t z z z z ======123124 2014上《统计学》期终试卷(A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125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61、样本信息,总体2、抽样误差、非抽样127 误差1283、0.89954、众数、中位数,均值1295、12ˆˆ()()D D θθ<6、ˆ()E θθ= 1307、/2x z α± 8、原假设为真时拒绝131原假设时所犯的错误1329、111% 10、1-Φ(2)= Φ(-2)13313411、01:3190,:3190H H μμ=≠12、条件期望 13513、最佳线性无偏估计14、0.501413615、0.6213137138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391、C2、C3、D4、D5、D1406、A7、A8、B9、D10、B141142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1431、×2、√3、√4、×5、×6、√144145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461、从任意一个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总体中重复地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当147n 充分大时(通常要求n ≥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2nσ148 的正态分布1492、答: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

150特点:151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 152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153样本的容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154总体的变异性越大,抽样误差也就越大。

155156 五、计算分析题(共34分)1571、解:11853957105121156125230ki ii kii x fx f==⨯+⨯+⨯+⨯+⨯==∑∑ 312010430==1582分15916022122222()1(85104)3(95104)7(105104)12(115104)6(125104)2112.7629ki i i x x f s n =-=--⨯+-⨯+-⨯+-⨯+-⨯==∑1611626分163313333331.5()(85104)3(95104)7(105104)12(115104)6(125104)230112.76kiii x x f SK ns =-=-⨯+-⨯+-⨯+-⨯+-⨯=⨯∑ 1648分1652、解:p=25%,n=300,z 0.025=1.96 3分166/2(1)25%(125%)25% 1.9630025% 1.96 2.5%25% 4.9%(20.1%,29.9%)p p p z nα-±-=±⨯=±⨯=±=8分1673、解:H 0:6.70,H 1:> 6.701682分169检验统计量 3.112.5200 2.5200x t -===4分170= 0.01,n = 200,临界值:0.010.01(199) 2.33t z ≈=1710.013.11(199) 2.33t t =>=6分172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