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传动轴设计)

合集下载

传动轴设计-任务书

传动轴设计-任务书

陕西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专业工业工程姓名班级工业041
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传动轴设计
完成期限:从 2006 年 11 月 25 日起到 2006 年 12 月 10 日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作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程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系统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设计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

达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设计的主要任务:
1、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6000字左右)。

2、完成零件毛坯图一张(A2或A3)。

3、完成零件图一张(A3)。

4、完成零件加工工序图(包括所有机加工序)。

5、完成典型工序工序卡的填写(2张)。

设计要求:。

传动轴课程设计--轴的设计

传动轴课程设计--轴的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轴的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28日目录1 零件的分析 (3)2 毛坯的选择 (5)2.1 毛坯种类的选择 (5)2.2毛坯形状尺寸的确定 (5)3工艺路线的拟定 (6)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3.3 加工顺序的安排 (7)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3.32基面先行原则 (7)3.33先粗后精 (7)3.34 工序划分的确定…………………………………………………………………………………………… ..73.3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8)3.4工艺路线的确定 (8)3.5加工路线的确定 (9)4 加工设备的选择 (11)4.1机床的选择 (11)4.2 夹具的选择 (111)4.3 刀具的选用 (111)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3)6切屑用量的确定 (15)7设计心得 (188)8 参考文献 (19)1 零件的分析图1-1 零件图从零件图看,该零件结构简单,加工的外圆表面为12.4φ,13φ,0.0050.00114φ+-,140.0055φ±,19φ,图中所给的尺寸精度较高,加工时可以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有些为IT5级,IT6级,可以在精加工之后加,用磨削加工来完成。

粗糙度方面:沟槽2×0.5两侧面、19φ的两端面、140.0055φ±的端面、两键槽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3.2; 140.0055φ±、0.0050.00114φ+-、13φ的外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直接用精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

轴线对于轴的直线度为0.01。

热处理方面需要调质处理到220-250HBS,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可以进行调质处理,这样可以保证零件所要求的表面硬度。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

0.75吨级商用车万向传动轴设计任务书

0.75吨级商用车万向传动轴设计任务书
3.课程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
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2)装配图
3)相关零件图
4.主要参考文献篇数及书写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1)《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汽车设计》王望予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工作计划及进度:
2020年12月28日~2020年12月29日:查阅相关资料,明确设计任务及要求;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3日:按任务书要求,选型、计算、分析和绘图;
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6日:整理并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021年1月7日~2021年1月8日: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2020年12月25日
(4)《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王丰元主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王国权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6)《汽车底盘设计》王雪峰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要求查阅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三篇,要求按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
本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一次综合性较强的实践环节,能更好的检验车辆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深入掌握所学内容,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能正确、熟练的使用、查找相关手册、图册、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资料,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为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理解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掌握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传动轴加工设备;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工方案;具备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动轴加工技术的兴趣,增强其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动轴的分类、构造和功能;2.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3.传动轴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4.传动轴加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方法;5.传动轴加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传动轴加工过程中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传动轴加工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思考;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掌握传动轴加工的技术要点;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传动轴机械加工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资料;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教学课件;4.实验设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其掌握知识和运用能力;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考试,以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

传动轴机械加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传动轴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包括传动轴的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 让学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机械设备进行传动轴加工;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传动轴加工为例,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对机械加工领域有较高的兴趣,但仍需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的结构与材料:介绍传动轴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场景;分析传动轴所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械传动零部件》第二节《传动轴》2. 传动轴加工工艺:讲解传动轴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并分析各种加工工艺的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第三节《轴类零件加工》3. 传动轴加工质量控制:阐述传动轴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质量控制》4. 传动轴加工设备与工具:介绍传动轴加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机械加工设备与工具》第四节《轴类零件加工设备与工具》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加工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word版)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完整word版)传动轴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_____2011 ~ 2012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成绩起止日期2011年_12月_19日~2011年 12 月 26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工091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完成期限:自 2011年 12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26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12月目录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 (1)2.零件图样分析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2)1.毛坯的选择 (2)2.确定毛坯的尺寸 (2)三、传动轴的基准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4)4.加工顺序的安排 (5)5.传动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5)四、机床设备的选用 (7)1.机床设备的选用 (7)2.工艺装备的选用 (7)五、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六、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3)七、课程设计体会 (16)八.参考资料 (17)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轴上的两个齿轮或是带轮均置于箱体外,作用是传递动力,所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扭转强度。

2.零件图样分析(1)该零件轴段的安排是呈阶梯型,中间粗两端细,符合强度外形原则,便于安装和拆卸。

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要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了1.6µm。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万向传动轴设计

万向传动轴设计1.车型及其相关参数1.1车型图片设计所选车型为:一汽解放赛龙中卡(CA1145PK2L2AEA80)1.2车型参数:驱动形式4*2 轴距4920m车身长度8.45m 车身宽度 2.5m车身高度 2.56m 最高车速93km/h 轮胎规格8.25-16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03kw整车质量 5.8吨发动机最大转矩450N·m 最大总质量13.8吨最大扭矩转速1400发动机额定转速2500rpm 档数6档变速器最大输出扭矩610N·m 一档传动比 6.515后桥允许载荷8950Kg 六档传动比0.813刚性万向节安徽工程大学万向节------课程设计说明书挠性万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等速万向节向节十字轴式双联式凸块式三销轴式球面滚轮式圆弧槽滚刀式球叉式直槽滚道式伸缩型球笼式Birfield型Rzeppa型图 2.1万向节的分类在方案选择时,我们考虑到它是用于变速器与驱动桥之间,并且在满足万向传动轴设计基本要求后,我们选择了十字轴万向节。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注油嘴套筒滚针轴承座注油孔油道图 2.2十字轴结构图因为这种万向节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耐久性好,传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能使不在同轴线或轴线角较大,轴向移动较大的两轴等角速连续回转,与可伸缩的传动轴搭配在一起,构成的十字轴万向传动轴被广泛采用。

十字轴万向传动可分为单十字轴和双十字轴两种。

单十字轴万向节传动,传动轴被封闭在一套管中,套管将牵引力或制动力从驱动桥传至车架或车身。

但其结构笨重,增加了非悬挂部分的重量。

而且,由于这种结构中只用了一个十字轴万向节传动,因此不能保证主减速器主动轴与变速器第二轴的转速恒等,引起了工作不均匀性,这种万向节应用很少。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双十字轴万向节。

双十字轴万向节直接用两个简单十字轴万向节和一根传动轴连接。

另外双十字轴万向节的重量轻,对载重汽车而言通常只占 1.0~1.4%。

所以我们选了双十字轴万向节。

传动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传动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次设计的是传动轴,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

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轴。

了解了轴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

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Abstrac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foundation course design is we learned universit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base course, course and the most specialized technical after. This is our university in the second course design, each course design of graduation design has a lot of help This design is shaft, have part drawing, casting chart, each one, mechanical drawings machining process card and with the design fixtures corresponding that procedure process card every one. First w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arts, the title of the parts are shaft.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shaft, nex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and parts drawing parts on each end of the roughness of blank size and determined mechanical machining allowance. Then we can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locating datum, pure benchmark crude benchmark, and finally determined after worked out the process, formulate the roadmap shaft the workpiece clamping fixture, draw assembly drawings.目录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1.2、零件的结构特点1.3、确定主要、次要加工表面及其加工方法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以及毛坯图3.拟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3.2、制定工艺路线3.3、工艺设备的选择3.4填写工艺流程图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5.卡具设计5.1设计思想5.2 定位基准的选择5.3 夹紧元件的选择5.4 定位元件的选择5.5 对刀装置的确定5.6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6.设计心得体会参考文献1.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起传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传动轴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班级 2010 级
学号 1001250127
姓名学生名
指导教师(签名)2013年 6 月1日专业责任教授(签名)2013年6月 1 日
二O一三年六月一日
一、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广泛查阅汽车传动轴资料,根据使用条件,确定传动轴的结构,进行十字万向传动轴的总体结构设计。

要求对万向传动轴的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校核,运用UG软件对绘出万向传动轴三维图。

设计完成后,按照设计出的图纸进行加工,并按一定的装配工艺进行装配,不再需要任何其它的辅助工作,传动轴就能正常使用。

具体设计计算要求包括:
1.结构方案的确定;
2.传动载荷计算;
3.十字轴万向节设计;
4.滚针轴承设计;
5.传动轴设计;
6.花键轴设计。

二、设计的参数或数据
传动轴设计所需要的参数或数据参见表1。

表1 传动轴设计参数
三、设计工作起始日期
自2013 年6 月18 日起,至2013 年7 月 6 日止。

四、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
建议完成时间:
1.分析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0.5周);
2.确定结构方案,绘制整体设计布局图或方案图(0.5周);
3.进行总成结构的选型及参数计算,绘制总成装配图的设计图
样(0.5周);
4.进行主要零部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进行相关较核(1周);
5.绘制零部件结构图(1周);
6.撰写符合规范的课程设计说明书(0.5周)。

完成设计后,要求每人提交以下材料:
1.总成总装配图1张(0号或1号图);(并提供电子版文档)2.三维零件或总装建模(万向节凸缘叉三维图、万向节十字轴总成三维图、内花键轴管与万向节叉总成三维图、花键、轴管与万向节叉总成三维图、防尘罩和卡丝三维图、其他部件的三维图、万向传动轴总装三维图、万向传动轴总装爆炸图)至少一个;(并提供电子版文档)
3.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并提供电子版文档)
五、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籍
1.王丰元.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
社.2009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
3.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刘惟信.汽车设计(第4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王霄锋.汽车底盘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徐安石,江发潮.汽车离合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第3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9
8.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9.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8
10.陆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4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1
11.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濮良贵、纪名刚.机
械设计(第8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田春梅、李世雄、吕子强等.汽车工程手册(美国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2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