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指导模板
端午节习俗作文指导

端午节习俗作文指导
端午节,那个味儿真香!
河边儿,龙舟比赛正火热进行呢!水花飞溅,锣鼓喧天,看得人热血沸腾。
龙头做得跟真龙似的,带劲儿!观众们热血沸腾,加油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热闹!
嘿,你瞧,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艾叶和菖蒲,绿油油的,看着就清爽。
老人们说,这能辟邪保平安,谁不图个吉利呢?小孩们更是乐坏了,五颜六色的彩线绕在手腕上,脚脖子上,跟戴了手链脚链似的,走起路来还“叮叮当当”响呢!
厨房里,妈妈正忙活着包粽子呢。
翠绿的粽叶在她手里翻飞,眨眼功夫就包出一个漂亮的粽子。
糯米、红枣、豆沙……啥馅儿都有,想想都流口水!煮好了的粽子,那香味儿哟,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馋死个人!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好玩的呢。
小孩们最喜欢的就是挂香囊和戴荷包了。
香囊里装着各种香草,香得能驱蚊虫。
荷包就更好玩了,里面装上糖果、小玩具,挂在身上,走哪儿都能炫耀一下!
这端午节啊,不仅好吃好玩,还承载了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你说这节日,咋就这么有魅力呢?让人每年都盼着过!。
2020年小学生端午节作文写作指导“端午节”主题作文写作提纲

“端午节”主题作文写作提纲1、开头:可以用排比式开头、谜语式开头或诗歌来引入“端午节”主题。
例①——我喜欢热闹非凡的春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你要问我最喜欢什么节日,那我一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例②——“一个白胖子,裹着绿叶子,脚扎细绳子,装着红枣子。
”你们猜到这是什么了吗?哈哈,猜对了!那就是美味无比的粽子。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端午节的故事吧!例③——“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便知道期待已久的端午节到来了。
2、第二段:简单介绍端午的时间及传说故事。
参考资料——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个传说故事呢!相传爱国诗人屈原为楚王进献了富国强民的政策,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被奸人迫害,于是他痛苦悲愤地跳入了汨罗江。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又因为害怕江里的鱼虾会去咬屈原的尸身,所以渔夫们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扑通”“扑通”地往江里面丢,投喂给鱼虾吃。
这也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3、第三段重点段落:先总写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再选择其中一或两个来详细描写。
(以包粽子和赛龙舟为例)端午节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
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送香囊……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香糯无比的粽子了(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非凡的赛龙舟了)。
例①(包粽子)——说到吃粽子,那肯定离不开包粽子了,自己动手包粽子就更加有意义了。
每年到了端午,奶奶就会带着我一起包粽子。
接下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包粽子的过程具体写清楚。
A、先准备好两张大大的粽叶、绳子、糯米、红枣等馅料;B、把粽叶折成漏斗型,装一点糯米,将红枣等馅料放进去,再铺一层糯米;C、把粽子包成不规则的菱形,用绳子绑紧;D、放进锅里煮四十分钟左右,一个美味无比的粽子就出锅啦!E、吃上一口自己包的粽子,真是比往常还要香甜,让人回味无穷!例②(赛龙舟)——赛龙舟的场面那可是激情澎湃,振奋人心啊!岸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江面上的一条条龙舟一字排开,栩栩如生,选手们蓄势待发。
端午节作文指导方法与技巧

端午节作文指导方法与技巧篇一:端午节作文指导方法与技巧总的中心思想: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
本文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端午节的特点和意义,以此来加深我们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段落分解:① 介绍段:初一的早晨,阳光明媚。
今天是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民俗气息。
人们走在街上,或是穿着花衣,或是戴着香囊,纷纷走向龙舟赛场。
而在这个欢乐的节日背后,还有着许多历史渊源、民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② 正文1:源自历史: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据传,屈原是国君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为国鸣不平,力图挽救国家,但最终因政治斗争失败而投江自尽,这就是著名的“屈原赋楚悲歌”。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办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活动。
③ 正文2:流传民俗:端午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龙舟竞渡。
这项古老的传统活动,起源于中国古代对神龙崇拜的民俗习惯,主要是为了祈求平安和丰收。
此外,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赛涂鸦等习俗,这些民俗活动都融入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信仰。
④ 正文3:传承文化: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具有深深的文化内涵。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端午节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同时,端午节还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增进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⑤ 结尾段:总之,端午节是一种充满传统文化底蕴的节日,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和珍惜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素材丰富:在写作中,适当引用一些例证或事实可以更好的支撑文章的主题。
在写作端午节的文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素材:① 历史渊源:可以介绍屈原的故事和“屈原赋楚悲歌”的内容,概述端午节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作文指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文指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写作指导: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题目是“端午节”。
在写作时,我们要用自己的话讲述端午节的故事,描述节日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我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首先,我们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接下来,我们要描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自尽,吃粽子是为了防止鱼虾侵犯屈原的身体,挂艾草和佩香囊则是为了驱邪避疫。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细节,捕捉节日的气氛和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描述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可以描绘粽子的美味诱人,还可以描述艾草的清香和香囊的美丽。
最后,我们要思考端午节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它如何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还承载着我们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端午节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传统文化,要弘扬民族精神。
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个例文,供大家参考。
例文: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早上,我看见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草和菖蒲,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我还看到有的人家门口放着五个装满糯米和红枣的粽子,看起来美味极了。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边看赛龙舟。
河面上停着许多装饰华丽的龙舟,船上的划手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划桨。
观众们热情高涨,欢呼声此起彼伏。
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
粽子的味道香香甜甜的,让我回味无穷。
通过这次端午节的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让我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
小学端午节作文,节日作文,写作指导

小学端午节作文,节日作文,写作指导端午节作文,节日作文,写作指导节日生活按理说是丰富多彩的,就拿端午来说吧,按照民间习俗,这一天有很多的节日活动:一、包粽子。
每逢五月初五,很多人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极为繁多。
北方多以小枣为馅,南方则以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为馅,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丌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
二、赛龙舟。
端午这天,很多地方都要丼行龙舟赛,这种龙舟赛是有讲究的,而且很有仪式感。
龙舟赛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
比赛前,先要请龙、祭神。
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有的地方龙舟上还要放一对纸制小公鸡,认为可保佑船平安。
比赛时气氛热烈,比赛后都要迚行评比颁奖。
三、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艾草戒菖蒲挂在门的两侧,戒放在堂屋中。
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邪祛病。
四、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吆祥色。
因而,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伡害。
五、端午节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乊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以丝布包裹,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丌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六、端午节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药书籍称雄黄能治百虫毒,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进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迚山丌怕蛇等俗言。
…… 如果在节日期间,正好遇到家里戒社区在包粽子,自己可以亲自参不,1戒者恰好赶上一场龙舟竞技,还有可能你的爸爸就是选手中的一员……如果真的有了这些新鲜的素材,写端午作文你肯定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孩子们作业负担还是比较繁重,大多数孩子能亲自体验这些活动的机会幵丌多,小学生们对于端午节的认知,更多的还是可以放几天假、可以吃粽子、好像不屈原有关等方面。
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3、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 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 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 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
1、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2、粽叶飘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际,屈原仍在。 你的精神将于日月同辉! 3、你已远去,我从梦中惊醒。睁眼处,你正从粽叶 深处款款走来,峨冠博带,歌声嘹亮:“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通过今天亲手包粽子,我才明白外婆为了让我们 吃上香甜的粽子耗费了多少心力。是啊,爱,不经过 长时间的酝酿怎能融入粽子?怎能让吃粽子的人儿感 到亲切、温暖?
张仪乘机向秦王 献计,离间齐楚两国, 六国联予怀王宠姬郑袖。
张仪许以六百里 土地,劝怀王绝齐联 秦。
屈原痛斥奸臣滑 使,力劝怀王持守盟 约。
盟约既毁,张仪 赖账,说所许土地为 六里。
怀王大怒,率兵 十万,进攻秦国。
秦王改变攻齐 计划,约齐国两路 攻楚,连下楚城。
《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 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战国时代,连年 混战。屈原为楚国左 徒,忧心百姓苦难。
屈原立志报国, 劝怀王任贤用能,深 得怀王信任。
怀王11年,屈原 外交成功,六国联盟 抗秦,怀王为盟主。
楚国以公子子兰 为首的贵族,嫉恨屈 原,进谗言,怀王疏 远屈原。
我来猜猜看:
一个白胖子, 裹着绿毯子, 腰里扎根细绳子. (打一食物)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 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 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 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端午节作文写作提纲

端午节作文写作提纲
一、引言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这些传统习俗都与屈原的故事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理解、传承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
二、端午节的由来1. 描写屈原生平的简要叙述2. 表述屈原为何选择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江自尽
三、端午节的意义1. 端午节的历史意义2.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四、端午节的传说1. 描述屈原乌江自尽的传说2. 描述吴起救驾、五马分尸的传说
五、端午节的习俗1. 吃粽子2. 赛龙舟3. 爬山挂艾草4.
饮雄黄酒
六、保护和传承端午文化1. 学习并了解端午节的意义2.
通过参与各种端午文化的活动,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3. 倡导
保护和传承端午文化,促进文化多样化
七、结语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文化不断涌现。
但是,我们仍需要学习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的文化多样化注入更深厚的底蕴。
希望我们能在传承端午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保留和传承其他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文指导方法和技巧

端午节作文指导方法和技巧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的历史悠久,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端午节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要庆祝端午节?而我们在写作时应该从哪些方面下笔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端午节作文的指导方法和技巧。
一、中心思想的明确在写作时,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来探讨。
例如,可以从端午源起,端午活动的方式,端午粽子的文化意义等方面来阐述。
二、例证或事实的引用在文章中适当引用一些例证或事实,可以让写作更加丰富生动。
如: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将领屈原因被流放而投江自尽,楚国人民为了纪念他而划龙舟、放粽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流畅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符合语文规范,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同时文章的表达要流畅,要让读者看得舒适自然。
因此,在写作前,可以先列出文章的结构,然后把思路和观点浓缩出来,思路清晰后,才可挥写文字。
四、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已经被大家反复阐述过,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作品更有特色,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样文章更能突出个性和主题。
五、合理的篇章结构好的篇章结构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更舒适,如短小精悍的开头,然后进入正文,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在文章分段上也需要注重合理布局,使文章呈现出整洁有序的形式。
六、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文章的情感也是作文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在阐述端午节相关内容的同时,应更好地呈现出端午节的风貌、人情、故事、情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厚重情感。
在总结指导方法和技巧后,我们不妨来模拟一下端午节作文的写作过程。
假设我们写的是“端午节的源起与文化内涵”,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首先,可以梳理出端午节源起的各种传说,包括楚国屈原、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相争等,然后阐述端午粽子的制作方法、文化内涵、民俗传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 "a,端午到啦!嘿,该吃鲜肉粽子,白米粽子,黑豆粽子,红枣粽子, 蛋黄粽子。。”我在老妈面前喃喃自语道“明白了,不就是想吃粽子 嘛!”“真聪明。”有你这样说妈妈的吗?”我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笑 咯,“想吃什么?”说着从墙角取来粽叶,哇什么时候藏的哦 “嗯。。。我想吃没有红枣的糯米粽。”“好说好说,开始啦!"(同学 们,要开始咯!) • 我注视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妈妈先把粽叶浸在热水里洗一洗,把米淘 一淘,拿出来放好,让它将里面的水慢慢流出。。半响后,糯米白白 的一个个沾在一起,妈妈倒到碗里去:“晒好咯。”“哦~"我有点愣 的回答,妈妈接下去弄粽叶啦,她把粽叶的两头弯合住直到另一头的 小洞洞也合住。此时,我手也想动起来拿了个叶子也动了起来”嘿, 我弯我弯!”妈妈已经把米放进去啦,我迫不及待的抓来一大把米扔 进去。。哦,天,那个小洞洞都张开了,米像沙漏一样一颗颗下来了 “哇,飞流直下三千尺啊!”妈妈一见,慌忙过来救米。我还想来, 妈妈让我看着她做,“草。”可我还是忍不住想问:“妈妈,我刚刚 咋失误咯。”“你看牢。”妈妈把洞洞和好后,手就有一边把它的洞 头扶住,放米,米不多不少,免了爆破的危险。哈哈,帮线拉,妈妈
其他基本习俗
• 【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 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 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 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 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 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 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 保佑安宁。
•
•
• • •
• (众朝臣退去,剩下兩奸臣) • 第二幕(在楚国宮殿外) •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衞站前,挡著楚王,象徵在宮 殿外) • 奸臣:(面向台前,不滿的樣子)屈原搞法律改革,是会損 害我们贵族的利益的。 • 靳尚:(自言自語) 哼!是啊!等我想想有什么计策可以害 他!
• 第三幕(在楚王宮殿內) • (宮女站起來,士衞站兩邊,楚王居中,象徵在宮殿內) • 靳尚:(則身站,手拿象芴,奸人樣子) 大王呀大王,你知 不知道屈原泄露国家机密呀! • 楚王:哦? • 奸臣:(側身站,手拿象芴)是呀,大王,屈原中伤大王你 心里有鬼,楚国所以搞不好! • 楚王:(大怒) 哼!屈原你太过分了!
•
• • • • •
端
午
(唐) 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你知道吗? 端午节的简介
•
端午节为每年龙历五月初五,又 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 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 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 习俗3、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 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 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 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 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 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 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 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 第五幕(咸陽囚室) • (秦国獄卒手拿著槍兩邊站) • 旁白:當楚国取消左同齊国既結盟之後,秦国多次攻打楚 国,楚国都打不过。之后,秦国引诱楚王去秦国會盟,結 果楚王被秦国囚禁。 • 楚王:(在囚室,座在地上,自怨自艾)都是寡人(自已)不 好,信錯小人,早知都听屈原的啦!(打自己心口) • 旁白:三年之后楚王死在秦国。(楚王慢慢倒下,象徵死 去了。)
•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刚到五月,家里就开 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 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 我记得多年来妈妈就是一直这样做的。 •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 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 粽子也并不简单。 •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 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 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总是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 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 热闹的人们来来往往,真的像过年一样。 •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范文: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 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 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 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 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 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 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 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 接 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 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我一听晕了,还要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无可奈何,等吧, 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 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 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欢 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
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乡端午 有哪些习俗?
请你来谈谈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习俗1、龙舟赛
端午节习俗2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 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 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 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 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 一样。
端午节的来源
•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 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 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 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 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 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 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 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 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 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 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 竞赛。
我家的端午节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 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 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 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 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 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 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 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 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 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 拌匀。
辞旧迎新是(春节)。 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 元宵)。 (清明)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 五月初五是(端午),吃粽( 赛龙舟)。 八月十五是(中秋 ),亲人团圆送祝愿。 九月初九逢 ( 重阳 ),尊重老人不能忘。
思路导航
1、可以写家人在一起过端午时快乐的场
景或者包粽子的场景。
2、可以写通过这个端午节你知道 了这个节日的历史由来。
• 第八幕(長江邊) • 百姓甲:屈原实在太爱国啦…不如我们包一些粽子给他 吧… • 眾平民:(眾和議) 好呀! • 百姓乙:我们还要划龙舟,吓走水怪! • 眾平民:好呀! • 旁白:人们为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在每年端午节吃粽 子划龙舟!
卖粽子啰,我们一起来写广告语。
我们一起来写广告语!
• 端午节粽子促销广告语 • 1、鲜香端午粽,经典好美味。 • 2、想你是一种快乐,品你是一种满足。 • 3、一"粽"浓情,一"粽"乡愁。 • 4、状元粽,中状元,前程光明灿烂。 • 5、粽裁粽裁,步步高升到总裁,生活无比精彩。 • 6、吃粽意,恋爱中意,生活中意,事业中意...... •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粽。 • 8、端午的香粽,甜美的享受。 • 9、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 10、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 11、端午品香棕,味美万家颂。
• 第四幕(在楚王宮殿內和外) • (楚王坐在中央, 宮女、士衞兩邊站,大臣站堂前) • 旁白:屈原因为主張改革,得罪好多人,但不肯同流合污, 結果經常被人排挤。之后,秦国收买楚王身边的小人,要 楚国取消同齐国的結盟,改同秦国結盟。 • 屈原:大王,秦国的野心好大,信不过的,千万不可以取 消同齐国的結盟呀! • 楚王:(動怒)屈原,我是大王还是你是大王呀!你还是去 耕田啦!有多远就走多远吧! •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衞站前,檔著楚王,象徵在宮 殿外) • 屈原:(极度失望和傷心,高舉雙手)天呀!(跪倒地上)我 那么忠心,大端午节 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 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 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 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 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 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 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 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 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 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快乐的端午节_500字】
一看到妈妈泡米和桌子上满是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又到 了。 •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 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 纪念屈原的传说,至于还有什么我就一无所知了。 • 每到端午节,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 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 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 次洗澡时,才可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 可以避免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