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端午节的作文评语
1. 这篇作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描述了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写作语言流畅自然,读起来十分舒畅。

2.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幽默的语言,让读者能够形象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和欢乐,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3. 文中作者阐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风俗,通过文字的表达展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4. 这篇作文以端午节为主题,讲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充分表现出学生的文学才能和思想深度。

5. 呈现出一定的创作力和想象力,同时也突显了作者的表达能力和才华,令人印象深刻。

6.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7. 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阐述,让读者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全面展现了学生的学识和修养水平。

8. 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描述了端午节的历史渊源、民俗表现和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思考性。

9. 通过描写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很好地呈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10. 这篇作文通过感性的表述和理性的思考,彰显出了作者对
端午节的深刻认识和热爱之情,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感染力。

端午节作文提纲格式范文

端午节作文提纲格式范文

端午节作文提纲格式范文端午节提纲格式范文:一、题目:端午节二、中心思想: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这个节日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三、例证事实:1. 端午起源于中国古代,因纪念伟大的思想家、诗人屈原而成为传统节日。

2.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其中每一个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3. 随着时代的变迁,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比如,现在的端午节还会有一些新的庆祝活动,如端午节旅游、端午节文化讲座等。

四、独特思考角度和见解:1. 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学习和传承端午节文化,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2. 端午节也是一个表现美好心情和传递美好情感的场合。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不仅展现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体育运动的热衷,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能够表达自己对亲友的关爱和祝福,弘扬人间真情和向上向善的精神。

五、流畅的语言表达: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享受美食、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思想家、诗人屈原。

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活动,端午节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礼仪之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庆祝这个节日的同时,人们会表达自己对亲友的关爱和祝福,让这个节日充满着人间真情和向上向善的精神。

因此,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承节日,更是一个展示人们美好情感和共同愿景的重要场合。

六、合理的篇章结构:一、引言二、端午节基本介绍三、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四、端午节的传统庆祝活动五、现代的端午节庆祝方式六、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七、结语七、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在这个炎热的夏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美食和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展现了人间真情和向上向善的无限力量。

端午节的说明文作文

端午节的说明文作文

端午节的说明文作文端午节的说明文作文1从记事起,端午节对我来说就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包括我们家在内的很多涂岭人是不过这个节的。

我们这里既没有什么赛龙舟,也没有祭屈原吃粽子等习俗。

当然了,包粽子吃粽子是有的,但不是五月初五,而是七月十五。

记得小时候,农历的七月份是我们很期盼的日子,因为七月初七我们可以吃糯米做成的各种果,而七月十五算是大节了,各家各户杀鸡宰鸭,并提前一两天包粽子吃粽子,可热闹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变得可有可无了。

今年的端午节,国家规定放假一天,很多人也开始重视这个节日了。

在老公的提议下,我们一家人在周六这天决定动身回老家过端午节。

本来三小时左右的路程却因为下雨和修路又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很少晕车的我终于尝到了那种头晕目眩、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感觉,真是太痛苦了!还好,当车子驶入永春境内时,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我看到沿涂的人家虽然稀疏,但大家都在忙着包粽子,一串串,一个个,让人垂涎欲滴。

那细嫩的竹叶仿佛散发着阵阵醉人的幽香,吸引着每一个外出闯荡归心似箭的人儿……终于到家了,家里人都很高兴,在邻乡工作的小叔一家也冒雨赶了回来。

公公婆婆端上了热腾腾的白鸭汤,还不时地说:“今天吃白鸭,明天早上吃猪肚,明天中午炖鹅肉,后天有青蛙和竹鼠(跟兔子有点像,但耳朵像老鼠)。

”我听得一楞一楞的,心里很感动,但第二天吃完鹅肉后,我看到鸭子就有点后怕了。

周日晚上,婆婆听说我们家没有包粽子,硬是弄来糯米和竹叶,要再包一些送给我妈吃。

于是,我也跃跃欲试,想动手帮上一把。

三姨和四姨边包边示范着,可我学不来,因为竹叶太小了又很滑,米要塞得很硬实,包好后又要用绳子捆得非常牢固。

没包几个,她们的手都痛了起来,而我也理所当然地被“赶”去洗碗了。

看来,粽子看起来小巧玲珑,吃起来又Q又爽口,但包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回家时,我提了一大袋粽子回来,放了些在我妈那儿,其余的就“贡献”在办公室,大伙儿也瓜分得差不多了,虽然没有了刚出炉的新鲜口感,但至少这个端午节没白过!端午节的说明文作文2每一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每每这一天,我们家就繁华起来了。

写端午节的作文评语5篇

写端午节的作文评语5篇

写端午节的作文评语5篇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今天在这里分享了,希望能帮到你。

写端午节的作文评语11、从端午节的民谣入手,对端午节的习俗进行了详细描写,文中描写的习俗倒是挺多,也比较详细,但就是只是简短陈述,显得有些呆板。

不过文章在结构上还算比较完整。

2、文章写端午节的`习俗,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可见小对端午节十分了解,但美中不足的是段与段之间过渡的不太自然,请今后多加注意!3、语言平淡,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4、你看,标题多美。

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5、你看,文面多美。

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6、你看,情感多美。

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7、这是一篇叙事文章,借助爸爸的口,给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的决心:要像屈原那样,做一个爱国的人。

文章语言通顺流畅,如果能把听了爸爸介绍之后的心理活动,好好描写一番,会更好。

8、许多歌颂、赞扬屈原的人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认为屈原是懦怯的,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想法独特,构思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

文章论述语言有理有据,富有文采。

9、小走出课堂、关注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的感想。

其语言清新、活泼、流畅,包粽子动作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更是富有童趣。

读罢全文,一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10、这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事。

文章开头直接点出“包粽子”,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

对包粽子的过程叙述得很详细。

还引用了杜甫的诗,给文章增添了文采。

写端午节的作文评语2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

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

端午节写粽子的作文提纲

端午节写粽子的作文提纲

端午节写粽子的作文提纲
端午粽子的那些事儿。

段落一,粽子的来头。

说到粽子,这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家伙!相传啊,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糯米包在竹叶里扔进江里。

嘿,这粽子就成了端午节必备的美食啦!
段落二,做粽子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制作粽子这事儿,可是得有一手好功夫!你得选那种黏黏的糯米,再配上各种馅料,什么红枣、豆沙、咸蛋黄,都得有。

然后用竹叶包起来,还得绑得紧紧的,不然煮的时候全散架了。

每次包粽子都得全家人一起上阵,忙得不亦乐乎!
段落三,粽子的味道,你懂的。

粽子一煮好,那香味儿就飘得满屋子都是!咬一口,糯米的软糯、馅料的丰富,还有竹叶的清香,全都混在一起,简直是人间美
味啊!甜的、咸的,各有各的味儿,吃得人欲罢不能。

段落四,粽子背后的故事。

粽子可不仅仅是个吃的,它还承载着咱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呢!。

端午节的作文点面结合场景

端午节的作文点面结合场景

端午节的作文点面结合场景每年一到端午节,那热闹的场景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说起端午节,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那飘香的粽子。

但对我来说,端午节可不仅仅是粽子这么简单,它更是一场充满欢乐和温馨的盛大派对。

记得去年端午节,我一大早就被妈妈从被窝里拽了出来。

“快起来,小懒虫,今天可是端午节!”妈妈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跟着妈妈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那叫一个热闹!爸爸正在熟练地洗着粽叶,一片片翠绿的粽叶在他手中翻转,水花四溅,就像是在欢快地跳舞。

奶奶则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专注地包着粽子。

她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糯米、红枣和粽叶在她手中迅速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粽子。

我好奇地凑到奶奶身边,想要学学这神奇的手艺。

“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笑着点点头,递给我一片粽叶。

“来,宝贝,先把粽叶折成漏斗的形状。

”我照着奶奶的话做,可那粽叶却一点也不听话,不是折得太大就是太小。

好不容易折好了,往里面放糯米的时候又出了问题。

我手一抖,糯米撒了一桌。

“哎呀,别着急,慢慢来。

”奶奶耐心地安慰我。

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粽子。

虽然不好看,但我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

包完粽子,接下来就是煮粽子了。

妈妈把包好的粽子一个个放进锅里,添上水,然后盖上锅盖。

不一会儿,锅里就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那是水在欢快地歌唱,也是粽子在慢慢变得美味。

等待粽子煮熟的时间总是特别漫长,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厨房门口走来走去。

“怎么还没好啊?”我不停地问妈妈。

“别着急,再等等,心急吃不了热粽子!”妈妈笑着说。

终于,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剥开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白白的糯米裹着红红的红枣,看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

咬上一口,甜甜的红枣和软糯的糯米在嘴里化开,那滋味,简直绝了!吃完粽子,我们一家人就出发去看龙舟比赛了。

比赛现场那叫一个人山人海,锣鼓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河边挤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想要一睹龙舟选手们的风采。

端午节思维导图和作文

端午节思维导图和作文

端午节思维导图和作文英文回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that takes place on the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celebrated to commemorate the death of the famous poet and statesman Qu Yuan.During this festival, people participate in various activities and custom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ditionsis the dragon boat races. Teams of rowers paddle in long, narrow boats decorated like dragons, while a drummer beatsa rhythm to keep everyone in sync. It's a thrilling and exciting event to watch, and I have always enjoyed cheering for my favorite team.Another important custom during the Dragon BoatFestival is eating zongzi. Zongzi are sticky rice dumplings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filled with a variety ofingredients such as pork, beans, and nuts. They are then steamed or boiled until the rice becomes soft and fragrant. It's a delicious treat that I look forward to every year.Apart from dragon boat races and eating zongzi, there are other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the festival. One of them is hanging up pouches of herbs called "xiong huang"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The herbs used in these pouches are believed to have medicinal properties and can protect people from illness and bad luck. I remember my grandmother making these pouches and hanging them around our house, it was always a fun and festive activity.中文回答:端午节,也被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日期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英语作文加译文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英语作文加译文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英语作文加译文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known as Duanwu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 that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to commemorate the death of the poet and minister Qu Yuan, who liv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ancient China.During the festival, people participate in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dragon boat racing, eating zongzi(sticky rice dumplings), and hanging aromatic herbs such as mugwort and calamus on their door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The most popular activity during the festival is the dragon boat racing, where teams of rowers race against each otherin long, narrow boats decorated to look like dragons.The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together and spend time with each other. It is a time to honor traditions, show respect for ancestors, andstrengthen the bonds of family and community.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端午节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特色迥异的 生活习俗。 在异乡生活多年之久,从离开家乡土那一刻起就再也未回家 过端午节。我这也算得上是半个游子了。但我与其他游子一样 对家乡那份独特的风俗情有独钟。 家乡过端午的习俗跟江南大多数地区相同的是——端午节时 粽子作主粽(主食)。另外,在家乡有关粽子的风俗有:包粽 子、吃粽子、夸粽子。 包粽子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这端午节的快乐都以粽子为 开端。 农历五月初五前几天,各家各户勤劳的女主人们都要渡过赣 江支流去河对岸赶集买箬叶或苇叶。这一细节也很重要。买箬 叶要挑叶大,味香,色泽好的。不过我们那的女主人们个个精 明且并不是第一次包粽子。自然买回来的是货真价实的优质箬 叶。买好箬叶,接下来解要准备好粽子馅。粽子馅的种类有很 多,里面多是糯米夹花生,夹黄豆,夹红豆,夹红枣。但也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 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 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 有好处。 • 挂花草。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 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这是由于艾为 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 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 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 虎形,称为艾虎。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 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 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 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 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 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 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 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又如湖北监利于端 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 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 日形成此俗。
范文:
接下来,该我妈上场了,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只见,妈妈取 了两张碧绿的箬竹叶子重叠在一块,双手抓住叶子两端,轻轻向 中心一卷,熟练地卷成圆锥形,放于左手掌中,右手用勺子舀了些 刚才炒制好的馅料装进圆锥形里边,直到把圆锥形填满了。这 时,只见妈妈右手拇指和食指将叶子两头捏住轻轻向前一压,再 一个小的反剪,交于左手握牢不放松,空出来的右手拿一绳,一头 用牙齿咬住,一头用右手拽紧,沿粽子腰间绕两圈扎紧系牢。一 个绿莹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 接 着,妈妈继续不厌其烦地包着,包着这有棱有角的小东西。 包好后,我爸把粽子放在锅中去煮,并告诉我说:“这叫炕肉 粽,炕肉粽的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样肉粽才能出胶,香味四溢。‛ 我一听晕了,还要这么久,我都快垂涎三尺,但也无可奈何,等吧, 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 等待中,我觉得粽子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东西,只需用那么几 张碧绿的箬竹叶把糯米和馅料包起来,蒸煮一番,糯米和馅料就 带上了箬竹叶味儿,而且家里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我真喜欢 由粽子而带来的这清香的味儿,也希望明年我家还能继续飘着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 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 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 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 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 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 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 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 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 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 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 • • •


(唐) 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龙历五月初五,又 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 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 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 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 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 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 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 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 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 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 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 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 也颇有益。
等我偷尝过粽子的美味后,左邻右舍开始互赠粽 子。当然,这夸粽子的环节也开始了。‚哟,你家 的粽子可真好吃呀!里面放了什么宝贝,让人吃了 就不想停止‘牙齿打架’。‛‚你们家的手艺可真 好啊,教教我们呗!‛……这互夸对方的粽子就是 对对方手艺最朴实的赞美。外婆和大舅母这方面的 手艺极棒,她们受到的好评都被我夹着香甜的粽子 嚼入肚里,化为了我成长的动力。到现在我都还回 味无穷!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已是半个游子的我 吃着这里买来的粽子,味蕾兄弟也实在找不到‚老 乡‛的那份糯香黏甜了。
作业:
请你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 写出细节,有细节描写。
•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 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 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 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 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 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 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 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 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 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 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 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 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 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 料除米外,还添加 中药材益智仁, 称‚益智粽‛。
其他基本习俗
• 【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 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 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 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 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 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 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 保佑安宁。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 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 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 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 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 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 烟子、吃十二红等。
请你来谈谈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龙舟赛
端午节习俗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 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 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 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 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 一样。
端午节的来源
•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 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 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 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 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 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 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 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 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 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 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 竞赛。
艾草
草家 以家 求户 平户 安挂 艾
我家的端午节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它除了让人想起龙舟盛会以外,粽 子的美味更令人神往,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长这么 大还没吃过我家自己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据我奶奶说味道 好极了。自己做的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上自己喜欢的 食物和配料。因此,今年我死缠烂打,软磨硬泡,爸爸妈妈被 我弄得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爸先将猪肉、香菇切成方块,然后 将猪肉放在锅中炒制,加些事先准备好的调料炒出香味,才 将猪肉捞起。接着,将香菇和事先泡制好的食物调好配料 后一同炒熟,剩余汤汁炒以预先洗净的上等糯米,至所有的 汁都被上等糯米吸收进去为止,再放入刚才所炒的料一起 拌匀。

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 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 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 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 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 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 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 病、去邪气。
真正包粽子的时间到了,一般都由心灵手巧的女 人们做着细活。可有时我会认为自己有遗传基因 (外婆、妈妈的厨艺的很棒)而自告奋勇地区帮忙 包粽子。可我总是一个都未包好。因为她们的动作 太快,而卧的第一步(折粽叶)总是被我弄成小漏 斗状。没办法,只好放弃。这避免了比悲剧的发 生——粽子露馅。包好的粽子都被串成了几大串下 锅蒸煮。 吃粽子开始了,我总是第一个忘记心急吃不了 热粽子这话儿抓起粽子熟练的剥开粽叶就往嘴里塞 的人。不过,这热粽子可比那热豆腐好吃百倍。 (虽然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但大家还是别学 我那样‚虐待‛粽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