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指导资料 共49页
端午节习俗作文指导

端午节习俗作文指导
端午节,那个味儿真香!
河边儿,龙舟比赛正火热进行呢!水花飞溅,锣鼓喧天,看得人热血沸腾。
龙头做得跟真龙似的,带劲儿!观众们热血沸腾,加油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热闹!
嘿,你瞧,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艾叶和菖蒲,绿油油的,看着就清爽。
老人们说,这能辟邪保平安,谁不图个吉利呢?小孩们更是乐坏了,五颜六色的彩线绕在手腕上,脚脖子上,跟戴了手链脚链似的,走起路来还“叮叮当当”响呢!
厨房里,妈妈正忙活着包粽子呢。
翠绿的粽叶在她手里翻飞,眨眼功夫就包出一个漂亮的粽子。
糯米、红枣、豆沙……啥馅儿都有,想想都流口水!煮好了的粽子,那香味儿哟,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馋死个人!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好玩的呢。
小孩们最喜欢的就是挂香囊和戴荷包了。
香囊里装着各种香草,香得能驱蚊虫。
荷包就更好玩了,里面装上糖果、小玩具,挂在身上,走哪儿都能炫耀一下!
这端午节啊,不仅好吃好玩,还承载了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你说这节日,咋就这么有魅力呢?让人每年都盼着过!。
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小学二年级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小学生写端午节的作文指导课件

小学生写端午节的作文指导课件小学生写端午节的作文指导课件一、中心思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端午节的起源、传统风俗和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二、例证和事实1、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古代民间,这个节日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了。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被流放,投江自尽,后来人们把赛龙舟和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他。
2、传统风俗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风俗和习惯,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香囊等。
这些都是寓意吉祥、祈福的。
3、文化传承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和信仰。
我们需要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三、语言表达1、语言要简洁明了,不使用复杂的词语,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轻易地理解和掌握。
2、在讲述传统典故和风俗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例如:包粽子,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设立的,因为他被流放,投江自尽,大家认为屈大夫是个伟大的人,为了纪念他,特别设立了端午节。
3、要注重小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参与其中,例如:让他们自己动手包粽子、挂艾叶、做纸鸢等,从而更好的提升端午节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四、思考角度1、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来看待,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落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安全问题。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龙舟赛的游戏,使孩子在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感受龙舟赛的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五、篇章结构1、开头要点明主题,引出端午节以及该节日的重要性。
2、正文分述端午节的起源、传统风俗和文化传承,建议引用一些典故和事实进行说明。
3、结尾要强调,通过了解端午节和参与相关活动,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作文指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文指导: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写作指导: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写一篇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题目是“端午节”。
在写作时,我们要用自己的话讲述端午节的故事,描述节日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我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首先,我们要介绍端午节的历史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接下来,我们要描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自尽,吃粽子是为了防止鱼虾侵犯屈原的身体,挂艾草和佩香囊则是为了驱邪避疫。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细节,捕捉节日的气氛和文化特色。
我们可以描述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可以描绘粽子的美味诱人,还可以描述艾草的清香和香囊的美丽。
最后,我们要思考端午节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它如何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还承载着我们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现代社会,端午节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传统文化,要弘扬民族精神。
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个例文,供大家参考。
例文: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活动。
早上,我看见家家户户都挂上了艾草和菖蒲,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我还看到有的人家门口放着五个装满糯米和红枣的粽子,看起来美味极了。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边看赛龙舟。
河面上停着许多装饰华丽的龙舟,船上的划手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划桨。
观众们热情高涨,欢呼声此起彼伏。
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
粽子的味道香香甜甜的,让我回味无穷。
通过这次端午节的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还学到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让我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
端午节作文指导

家乡的端午节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特色迥异的 生活习俗。 在异乡生活多年之久,从离开家乡土那一刻起就再也未回家 过端午节。我这也算得上是半个游子了。但我与其他游子一样 对家乡那份独特的风俗情有独钟。 家乡过端午的习俗跟江南大多数地区相同的是——端午节时 粽子作主粽(主食)。另外,在家乡有关粽子的风俗有:包粽 子、吃粽子、夸粽子。 包粽子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这端午节的快乐都以粽子为 开端。 农历五月初五前几天,各家各户勤劳的女主人们都要渡过赣 江支流去河对岸赶集买箬叶或苇叶。这一细节也很重要。买箬 叶要挑叶大,味香,色泽好的。不过我们那的女主人们个个精 明且并不是第一次包粽子。自然买回来的是货真价实的优质箬 叶。买好箬叶,接下来解要准备好粽子馅。粽子馅的种类有很 多,里面多是糯米夹花生,夹黄豆,夹红豆,夹红枣。但也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 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 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 有好处。 • 挂花草。在端午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来 源亦久。最早的如挂艾草于门,《这是由于艾为 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 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 也就争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将艾扎作 虎形,称为艾虎。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 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 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
•
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 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 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 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 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 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又如湖北监利于端 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 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 日形成此俗。
写端午节作文的提纲和作文

写端午节作文的提纲和作文提纲:一、介绍端午节和传统习俗二、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三、我的感受和思考作文: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为广泛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闹鬼节等习俗丰富多彩,寓意着追寻真正的自我、弘扬国粹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
从历史角度来看,端午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的端午节文化与汉文化、南诏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已经成为全球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然而,我觉得端午节的文化价值远不止于传统习俗和历史渊源,更重要的是它所激发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文化交融的日趋加强,保护和发扬端午节的文化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其赋予的文化含义,还需要我们加强社会的文化热情,以特色、原创的方式表达我们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个性,进而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于端午节的思考,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而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承达成共识的。
传统的端午节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了解与感知这一文化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而且也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融入到多元文化的世界里。
因此,我们作为青少年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素养和能力的一部分,去加强文化理解、参与文化创意,以文化的眼光审视世界,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领时代。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不仅仅代表了文化传承,更寓意着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交流的融合。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以期在新时代中点亮中华文化的瑰丽果实。
关于端午节作文指导

3、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 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 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 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端午节。
1、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2、粽叶飘香,又到端午。端午之际,屈原仍在。 你的精神将于日月同辉! 3、你已远去,我从梦中惊醒。睁眼处,你正从粽叶 深处款款走来,峨冠博带,歌声嘹亮:“举世皆浊 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通过今天亲手包粽子,我才明白外婆为了让我们 吃上香甜的粽子耗费了多少心力。是啊,爱,不经过 长时间的酝酿怎能融入粽子?怎能让吃粽子的人儿感 到亲切、温暖?
张仪乘机向秦王 献计,离间齐楚两国, 六国联予怀王宠姬郑袖。
张仪许以六百里 土地,劝怀王绝齐联 秦。
屈原痛斥奸臣滑 使,力劝怀王持守盟 约。
盟约既毁,张仪 赖账,说所许土地为 六里。
怀王大怒,率兵 十万,进攻秦国。
秦王改变攻齐 计划,约齐国两路 攻楚,连下楚城。
《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 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战国时代,连年 混战。屈原为楚国左 徒,忧心百姓苦难。
屈原立志报国, 劝怀王任贤用能,深 得怀王信任。
怀王11年,屈原 外交成功,六国联盟 抗秦,怀王为盟主。
楚国以公子子兰 为首的贵族,嫉恨屈 原,进谗言,怀王疏 远屈原。
我来猜猜看:
一个白胖子, 裹着绿毯子, 腰里扎根细绳子. (打一食物)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 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 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 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端午节作文素材】端午节相关知识(附作文指导+范文)

【端午节作文素材】端午节相关知识(附作文指导+范文)一、端午节由来(传说)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等等说法,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①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②伍子胥说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
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
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
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
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
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
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
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
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
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
• 第五幕(咸陽囚室)
• (秦国獄卒手拿著槍兩邊站)
• 旁白:當楚国取消左同齊国既結盟之後,秦国多次攻打楚 国,楚国都打不过。之后,秦国引诱楚王去秦国會盟,結 果楚王被秦国囚禁。
• 楚王:(在囚室,座在地上,自怨自艾)都是寡人(自已)不 好,信錯小人,早知都听屈原的啦!(打自己心口)
• 旁白:三年之后楚王死在秦国。(楚王慢慢倒下,象徵死 去了。)
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习俗3、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
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
病魔都远走”。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 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 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 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 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 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 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端午节的来源
•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但 最被人们接受的是端午节是用来纪 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 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 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 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 午节包粽子的习俗由此而来。
•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 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 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 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 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 竞赛。
艾草
草家 以家 求户 平户 安挂
艾
我们演一个端午节的话剧吧!
• 屈原投江 • 第一幕(楚国宮殿)
• (楚王坐在中央,宮女、侍卫兩边站,众大臣站堂前)
• 旁白:屈原是楚国人。是出身貴族,做過大官,主张改革 不愿意同小人同流合污,经常遭人排挤。但他依然很爱国。
• 楚王:現今我们国家不论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落后于 其他国家,就连寡人的钱袋都空空如也,你有什么好说的 呢!
• 屈原:(側身站,手拿扇子) 大王,要国家富強,同秦国抗 衡,就要实施法律改革,还要同其他諸侯国尤其是齐国結 成联盟!
• 楚王:好,就由你去做啦! • 屈原:(弯腰)謝大王。
• (众朝臣退去,剩下兩奸臣)
• (众朝臣退去,剩下兩奸臣)
• 第二幕(在楚国宮殿外)
•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衞站前,挡著楚王,象徵在宮 殿外)
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乡端午 有哪些习俗?
请你来谈谈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习俗1、龙舟赛
端午节习俗2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
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 儿黄。”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 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 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 一样。
• 楚王:哦? • 奸臣:(側身站,手拿象芴)是呀,大王,屈原中伤大王你
心里有鬼,楚国所以搞不好!
• 楚王:(大怒) 哼!屈原你太过分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第四幕(在楚王宮殿內和外)
• (楚王坐在中央, 宮女、士衞兩邊站,大臣站堂前)
• 旁白:屈原因为主張改革,得罪好多人,但不肯同流合污, 結果經常被人排挤。之后,秦国收买楚王身边的小人,要 楚国取消同齐国的結盟,改同秦国結盟。
•
端午
•
(唐) 文 秀
•
节分端午自谁言,
•
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你知道吗?
端午节的简介
• 端午节为每年龙历五月初五,又 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 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 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其他基本习俗
• 【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
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 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 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 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 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 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 保佑安宁。
• 第六幕(汩羅江邊)
• 旁白:自此之后,楚国元气大伤,几乎亡国。屈原非常之伤心。
• 屈原:(在台前度步,自言自語,面朝天) 唉…楚国搞成这样…你还有 什么好说的呢?
• 老魚翁:(走近屈原) “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 呢?”
• 奸臣:(面向台前,不滿的樣子)屈原搞法律改革,是会損 害我们贵族的利益的。
• 靳尚:(自言自語) 哼!是啊!等我想想有什么计策可以害 他!
• 第三幕(在楚王宮殿內)
• (宮女站起來,士衞站兩邊,楚王居中,象徵在宮殿內)
• 靳尚:(則身站,手拿象芴,奸人樣子) 大王呀大王,你知 不知道屈原泄露国家机密呀!
• 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 国诗人。屈原一生 经历了楚威王、楚 怀王、顷襄王三个 时期,而主要活动 于楚怀王时期。
•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 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 投汨罗江而死。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亦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 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 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 《离骚》《九歌》等。
• 屈原:大王,秦国的野心好大,信不过的,千万不可以取 消同齐国的結盟呀!
• 楚王:(動怒)屈原,我是大王还是你是大王呀!你还是去 耕田啦!有多远就走多远吧!
• (宮女放下扇子並蹲下,士衞站前,檔著楚王,象徵在宮 殿外)
• 屈原:(极度失望和傷心,高舉雙手)天呀!(跪倒地上)我 那么忠心,大王你居然不信我,我只有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