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1. (山东临沂201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B.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春水》,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 《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应该是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类诗歌305首。

C诗集《春水》在作者是冰心。

D《海燕》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2. (山东枣庄2018)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说、记、铭、序、表是古代常用五种文体,不包括“书”。

3. (山东潍坊201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

201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_。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③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⑤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不悱不发(2). ②札札弄机杼(3). ③感时花溅泪(4).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7).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8). 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悱、札、杼、寂、寞、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阅读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一段话,完成下面问题。

(11分)天渐黑了。

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独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

我和母亲相依相wēi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怪诞.地延长到水泥方砖广场,淹在一汪红晕里。

我和母亲坐在那儿已经近四个小时。

母亲始终用一条手臂搂着我。

我觉得母亲似乎一动也没动过,仿佛被一种持久的意念定在那儿了。

我想我不能再对母亲说——“妈,我们回家吧!”那意味着我失去的是三十几本小人书,而母亲失去的是被极端轻miè了的尊严。

一个自尊的女人的尊严。

我不能够那样说……几位警察走出来了。

依然并不注意我们,纷纷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

终于,“葛里高利”又走出来了。

“嗨,我说你们想睡在这儿呀?”母亲不看他,不回答,望着远处的什么。

“给你们吧!……”“葛里高利”将我的小人书连同书包扔在我的怀里。

母亲低声对我说:“数数。

”语调很平静。

我数了一遍,告诉母亲:“缺三本《水浒》。

”母亲这才抬起头来。

仰望着“葛里高利”,清清楚楚地说:“缺三本《水浒》。

”他笑了,从衣兜里掏出三本小人书扔给我,咕哝道:“哟哈,还跟我来这一套……”母亲终于拉着我起身,昂然走下台阶。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眈诞 wēi miè(2)“我和母亲相依相wēi的身影被台阶斜折.为三折.”一句中的两个“折”,词性不同,第一个是词,第二个是词。

(2分)(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4)选文中提到的《水浒》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请写出一则源于“四大名著”的谚语或俗语。

2018年最新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答案

2018年最新语文中考文学、文化常识专项练习及答案

专题巩固(四)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在他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

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面对我们时代卷(zhì)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不安。

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hè的。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钟磬.(qìng)翌.(yì)日拾.(shí)级参.(cēn)差不齐B.摒.(bìng)弃轶.(yì)事殷.(yīn)红锲.(qiè)而不舍C.笑靥.(yàn)晕.(yūn)圈颓.(tuí)唐忍俊不禁.(jīn)D.菡蓞.(dàn)颤.(chàn)动刹.(chà)那争妍.(yán)斗艳3.(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习主席在与普京总统会晤时强调,中俄友谊源远流长....,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深厚的根基。

B.钟雪生百无聊赖....时,想到的不是去网吧打游戏,而是到黎明湖边感受自然。

C.张老师对《古文观止》理解独到,同学们每次听到会心处都叹为观止....。

D.因为制作者精益求精....,所以《朗读者》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B.高中生活的美好愿景经常浮现在同学眼前和耳边。

C.大庆的春天是一个冰雪消融,迎春花盛开的地方。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且加强了“上合”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

他的散文作品有《春》《背影》《荷塘月色》。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省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文化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若出其里。

⑵,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

⑷,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1)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咬文嚼字》公布2018十大流行语,“锦鲤”“店小二”“巨婴”“教科书式”均是其中之一,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现已经成为“好运”的象征。

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

B.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

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的小微企业和小老板。

C.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

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

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D. “教科书式”是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流行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分析评选《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基于的社会学价值原则所蕴含的道理,属于体现类型题。

B、错误;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

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流行语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对一些流行语做一些理解和积累是做题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2.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河南版中考语文5_专题五 名著阅读与文学文化常识

河南版中考语文5_专题五 名著阅读与文学文化常识

(2)①“故事情节”: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 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 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极真之理”示例:求学之道,名师引路不 可少,个人领悟和勤学更重要。 ②“故事情节”: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 老公公来接近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极真之理”示例:坏人无论如 何伪装,最终都会被识破,得到应有的惩罚。(“故事情节”,意思对即可;“极真 之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解答本题,首先应熟悉名著《水浒》中“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情 节,紧扣题意,并结合相关描写,准确概括人物性格,不要答非所问。(2)解答本 题,要对主人公有清楚的了解,结合情节解说其得名缘由,两者缺一不可,语言 要简练。
课堂互动
考点一 把握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典例1(2018郑州一中摸底,4<1>)名著阅读。(4分) 请写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个,如:三打白骨
(2)①《夜莺》示例: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 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 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贫穷的渔夫放走 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 他们贫穷如初。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叹服作品 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根据题目要求应从师徒四 人身上找“闪光点”,然后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谈收获与体会。 答案 ①孙悟空的敢作敢当、善于动脑;猪八戒的忠勇善良、知错能改;唐僧 的立场坚定、勇往直前;沙和尚的憨厚朴实、任劳任怨都值得我们学习。② 学习和生活中,做人做事要不断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点,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良 的传统美德,也是古典名著恒久的艺术魅力。(或做事要有坚定的立场、明确 的目标,做人敢于担当、朴实善良、知错能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题1. (山东临沂201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B.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春水》,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D. 《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他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应该是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类诗歌305首。

C诗集《春水》在作者是冰心。

D《海燕》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2. (山东枣庄2018)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答案】B 说、记、铭、序、表是古代常用五种文体,不包括“书”。

3. (山东潍坊2018)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答案】.C(道家应为墨家)4. (山东泰安2018)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 “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答案】A 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

5. (山东淄博20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卖油翁》就是一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关雎》为其首篇。

C.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河之南为“阴”,山之南、江河之北为“阳”。

《愚公移山》中的“汉阴”和“河阳”,就指汉水南岸和黄河北岸,我省的蒙阴县则位于蒙山之北。

D.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书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幻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答案】A 《卖油翁》一则生动、包含着丰富的耐人寻味的道理的故事,但它不是寓言。

6.(山东烟台2018)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

——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湿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答案】A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7. (山东聊城2018)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

都主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 《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

8. (山东聊城2018)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______)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_______)【答案】(1). ①√(2). ②×【解析】《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9. (山东德州20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射者中,弈者胜。

”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

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D.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其中“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答案】C【解析】A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六艺”中的“射”是指射箭。

B“赐教”是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

D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

“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

据此,答案为C。

10. (山东德州2018)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答案】D11. (山东滨州201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

“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D.周敦颐《爱莲说》中写到“莲,花之君子者也。

”但人们常说的“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答案】A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12. (北京2018)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

下面对小全张中的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B.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C.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注: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

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答案】D【解析】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是楷书,具有行书的特点,排除AC两项,碑文内容“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由近及远,排除B项,故选D。

13. (北京2018)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14.(北京2018)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_________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

【答案】(1). 法(2). 悲惨世界15. (海南2018)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A.甲骨文B.篆书C.隶书D.草书(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两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

【答案】(1). (1)C(2).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6.(贵州黔东南201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 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 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不在内容上。

【答案】A契诃夫是俄国著名作家17. (福建福州201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冰心和巴金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C. 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D. 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答案】B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

18. (江苏无锡201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 《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