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防范(通用版)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矿山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一、矿山职业安全危害及防范措施:1、坍塌:在露天矿山主要表现为边坡失稳和破坏;坍塌是露天矿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发生事故的后果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对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防范措施:生产作业中与边坡和架头等存在坍塌危害区域保持安全距离,作业前对现场做好安全检查确认。
2、爆炸:爆破伤害,指爆破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装药爆破的工作面;装药爆破影响范围内的装运场地、破碎场所;爆破器材加工场所等;爆破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严重伤害或死亡,或者对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毁坏。
防范措施:严格遵守爆破作业规程,严禁无证人员参与爆破作业,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警戒。
3、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事故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一旦遭受物体打击其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物品的损毁。
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远离可能存在打击的运行中的物体。
4、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场所:剥离作业面、凿岩作业面、作业平台、采场边坡、破碎平台等作业面;高处坠落造成的事故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防范措施: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规程,正确使用高空作业安全绳、第 2 页共 6 页安全帽、安全网等防护工器具。
5、车辆伤害:车辆伤害事故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坠落、挤压伤亡事故;车辆伤害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物品的损毁。
防范措施: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驾驶。
6、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场所:剥离过程、凿岩及凿岩台阶、设备检修及检修场所、破碎过程、运输过程等;机械伤害的主要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其次是对物件的损坏。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矿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生产基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随着煤矿深度开采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职业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作业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煤矿事故频发。
据统计,煤矿事故是造成劳动者伤亡和身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防治对策,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煤矿职业危害的主要类型1. 煤尘危害: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尘,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煤尘环境中容易引发煤尘肺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
2. 有毒气体危害:煤矿内部存在着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一旦浓度过高,会危及生命安全。
3. 噪音危害: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氢气爆炸产生的气浪声以及工人作业时的喧闹声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害。
4. 机械伤害:煤矿内大型机械设备多,工人在操作和维护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5. 人为因素危害: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人在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吸毒等心理问题,从而引发意外伤害。
以上种种危害,都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工人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具,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
2.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配备必备的劳动保护设备。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煤矿生产工艺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3. 加强环境治理,控制职业危害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矿间歇性喷射和久饥耐饱试验的次数,减少煤尘释放浓度,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
在矿井中采用更加科学的通风系统,降低有毒气体浓度。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04
煤矿企业必须 定期对从业人 员进行职业危 害防治培训
企业责任与义务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 计划,并组织实施
定期进行职业危害 检测,确保工作环
境安全
提供职业危害防护 设施和用品,确保
员工安全
建立职业危害事故 应急预案,及时处
理事故
对员工进行职业危 害防治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
依法承担职业危害 防治责任,接受政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04
加强职业健康培训,提
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03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跟
踪员工健康状况
02
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因素,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预防措施
01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法律法规要求
01
煤矿企业必须 遵守《安全生 产法》等相关 法律法规
02
煤矿企业必须 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责任制
03
煤矿企业必须 制定并实施职 业危害防治措 施
核辐射:如核事 故、核武器等, 可能导致急性放 射病、慢性放射 病等
放射性尘埃:如 核事故产生的放 射性尘埃,可能 导致呼吸道疾病、 皮肤病等
加强通风管理
定期检查通风设 施,确保其正常
运行
定期监测矿井内 空气质量,确保
符合国家标准
01
02
03
04
建立完善的通风 系统,确保矿井
内空气流通
加强通风管理, 降低粉尘浓度
府监管和监督
监管与执法
01
政府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职 02
执法机构:负责对煤矿企业进行监
业危害防治政策法规
督检查,确保政策法规的落实
03
违法行为处罚:对违反政策法规的 04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煤矿职业危害现状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由于煤矿作业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职业危害问题日益凸显。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煤尘对健康的影响,煤矿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长时间暴露在煤尘环境中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等健康问题;其次是有毒气体的危害,煤矿内部常常积累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工人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毒气体中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煤矿作业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易发生事故;高温环境也会给工人带来较大伤害,煤矿深处温度较高,工人长时间暴露易导致中暑等问题。
煤矿职业危害现状严峻,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意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健康监测机制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1.2 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接触煤矿环境中的有毒气体和煤尘会严重威胁矿工的健康。
煤尘可引起矿工患上煤尘肺病,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一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对矿工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严重危害,甚至导致中毒死亡。
煤矿中存在许多机械设备,若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可能会造成事故伤害矿工。
煤矿坍塌、爆炸、火灾等事故常常发生,给矿工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煤矿中的高温环境也会给矿工带来身体上的严重伤害,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易患中暑、晕厥等疾病。
由此可见,煤矿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200字】1.3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在于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与安全,维护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煤矿职业危害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而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更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煤矿职业危害预防制度(3篇)

煤矿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煤矿作为传统的能源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危职业,存在着许多职业危害。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一、煤矿职业危害的特点1. 物理危害:煤矿中存在高温、低温、高湿、高压等物理因素,容易导致工人中暑、冻伤、高压电击等事故。
2. 化学危害:煤矿作业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这些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3. 职业病危害:煤尘、温度、湿度等因素容易引起工人患上煤工尘肺、高血压、心脏病等职业病。
4. 机械危害:煤矿中的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5. 精神危害:煤矿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强度大,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工人出现疲劳、压力等精神危害。
二、煤矿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的建立煤矿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建立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健康。
制度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章制度: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种岗位的职责、操作方法、安全要求等,确保作业的安全可靠。
2. 岗位风险评估:对煤矿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安全培训:开展煤矿职业危害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4. 防护设施:根据岗位的特点和存在的危害,为工人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服、呼吸器等。
5. 定期体检: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6. 事故报告和调查:对煤矿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调查,总结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7.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 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煤矿职业危害预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煤矿职业危害与灾害防治

煤矿职业危害与灾害防治一、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是矿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煤尘、毒气、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等因素造成的身体和心理危害。
这些危害是与煤矿工作紧密相关的,其危害程度和种类随着煤矿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 煤尘危害煤尘是在煤矿工作中产生的一种颗粒物,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在空气中漂浮着,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这种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产生呼吸道疾病,例如煤工肺、尘肺等。
这些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包括气短、咳嗽、胸闷等。
2. 毒气危害在煤矿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具有极大的威胁,会使工作人员感到不适,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生命。
3. 噪声危害煤矿工作现场与设备的噪声也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长时间接触噪声会导致听觉功能障碍,并且会引起头痛、失眠、易怒、注意力不足等心理疾病。
4. 振动危害在煤矿工作中,很多的设备都会产生振动,如果频率和幅度较大,会对工人的手腕和脊柱造成影响,进而产生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等。
5. 放射性物质危害在某些煤矿中,会含有放射性物质,例如铀、钍、钾等,如果矿工长期接触这些放射性物质,会使其患上放射病,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灾害防治煤矿灾害是指在煤矿开采和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意外事件,例如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火灾、矿井塌陷等。
这些灾害会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预防和防治。
1. 瓦斯控制瓦斯是指在煤矿工作中产生的一种气体,如果瓦斯无法及时排放,因其易燃性和爆炸性,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合理布局瓦斯抽放孔,安装瓦斯抽放设备,及时排放瓦斯等,来控制瓦斯的产生和积聚,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2. 煤尘防治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正确选用防煤尘设备,对煤粉进行湿法喷淋处理、调整矿井风流方向、合理设置呼风机和压风机等措施,来防止煤尘的产生和扩散,降低煤尘爆炸的危险。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煤矿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职业危害问题。
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作业条件艰苦,职业危害种类繁多,工人群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煤矿职业危害问题,本文将探讨其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有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职业危害因素分析煤矿作为重工业生产领域,其职业危害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粉尘、有毒气体、噪声、机械震动和高温等。
1.粉尘危害:在煤矿作业中,煤炭开采、洗选、装车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煤尘不仅对作业场所的环境造成污染,更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下,容易引发职业性尘肺、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
2.有毒气体危害:煤矿工作面常常存在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会引发爆炸和窒息事故。
3.噪声危害:煤矿开采和运输过程中,机械设备噪声很大,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工人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问题。
4.机械震动危害:在挖掘、运输和装车等过程中,机械设备产生的震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容易引发筋骨损伤、关节疼痛等疾病。
5.高温危害:部分煤矿作业场所在地下,工作环境温度高,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等问题。
二、职业危害防治对策针对煤矿职业危害问题,必须加强对危害因素的防范和控制,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防治对策的具体建议:1.粉尘控制: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使用湿式喷淋、封闭式循环等措施进行粉尘治理,减少粉尘的扩散和沉积,保护工人呼吸系统健康。
2.有毒气体防范:定期对煤矿进行通风换气,安装瓦斯检测仪、一氧化碳报警器等安全设备,增强对有毒气体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3.噪声控制:采取降噪措施,例如对机械设备进行隔音处理、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工人在噪声环境下的暴露时间。
4.机械震动防范:对振动设备实施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减振装置,采用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震动对工人身体造成伤害。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摘要】煤矿工作是一个高危险性职业,工人们常常面临煤矿职业危害的威胁。
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是最常见的。
煤尘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瓦斯则可能引发爆炸事故,而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等则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如加强通风系统、佩戴防护设备、定期检查瓦斯浓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煤矿工人受到危害的风险,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在面对煤矿职业危害时,工人们和管理者都应该重视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煤矿工人、危害、煤尘、瓦斯、物理因素、防治对策、安全措施、职业健康、工作环境、预防措施、职业安全管理。
1. 引言1.1 引言煤矿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场所,其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煤矿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等。
这些危害因素严重影响着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煤尘是煤矿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产物,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煤尘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尘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矿井中常常存在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一旦浓度过高就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物理因素如噪音、振动、高温等也会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职业危害,必须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包括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职业健康意识、配备有效的防护设备等措施。
只有全面认识和重视煤矿职业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2. 正文2.1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对矿工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主要包括煤尘危害、瓦斯危害和物理因素危害。
首先是煤尘危害,煤矿中煤矿产生大量煤尘,长时间暴露在煤尘中会导致矿工患上煤尘肺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
其次是瓦斯危害,煤矿中煤层中含有大量的瓦斯,矿工在采矿作业中易受瓦斯中毒的威胁,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防范(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防范(通用版)
一、煤矿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及有关规定
1.煤矿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同其它疾病相比,职业病有如下特点:
(1)病因明确。
职业病一般是由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
(2)发病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
(3)具有群体性发病的特征
(4)具有临床特征
(5)职业病可以预防或减少
煤矿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噪声聋、职业中毒等。
2.煤矿职业禁忌症
《煤矿安全规程》对从事煤矿作业的职业禁忌的规定如下:
(1)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①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②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③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脏或胸膜病变;④心、血管器质性疾病;⑤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粉尘工作的其他疾病;
(2)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井下工作:①以上所列不得从事接尘作业的病症;②风湿病(反复活动);③严重的皮肤病;④经医疗鉴定,不适于从事井下工作的其他疾病。
(3)癫痫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严禁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4)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深度近视等病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2m以上)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煤矿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防范措施
1.煤矿粉尘危害防治
(1)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限值判定标准:
粉尘种类
游离SiO2
含量(%)
呼吸性粉尘浓度(mg/m3
)
煤尘
≤5
5.0
岩尘
5~10
2.5
10~30
1.0
30~50
0.5
≥50
0.2
水泥尘
<10
1.5
(2)粉尘危害防范措施
①定点采样:应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锚喷、转载点等主要产尘点根据相关规定布置测尘点定点采样。
②定期检测:根据不同检测地点和检测种类,粉尘要进行定期
检测。
不同种类粉尘监测周期如下:
监测种类
监测地点
监测周期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
采、掘(剥)工作面
3个月1次
其他地点
6个月1次
定点呼吸性粉尘
1个月1次
粉尘分散度
6个月1次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6个月1次
③个体防护。
从业人员要带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做好
个体防护。
④洒水防尘
⑤减少产尘
⑥回风降尘。
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距离锚喷作业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应设置2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
2.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1)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
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
(2)噪声的监测
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
(3)噪声的防治
①在通风机房室内墙壁、屋面敷设吸声体;
②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
③对主井绞车房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
④在巷道掘进中使用液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
⑤在采煤工作面使用双边链条刮板输送机等措施控制噪声。
3.煤矿高温危害防治
(1)煤矿高温的判断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2)煤矿高温的监测
进行高温监测时,作业场所无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常年从事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选择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
测3次,取平均值。
(3)煤矿高温的防范措施
①实行通风降温。
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风量和缩短入风线路长度,从而降低到达工作面风流的温度。
②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
对局部热害严重的工作面应采用移动式制冷机组进行局部降温;非空调措施无法达到作业环境标准温度的,应采用空调降温。
4.煤矿主要化学毒物防治
(1)煤矿作业场所主要化学毒物浓度限值:
化学毒物名称
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
0.0024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
)
0.00025
二氧化碳CO2
0.5
硫化氢H2
S
0.00066
(2)煤矿化学毒物的检测
煤矿化学毒物监测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地点,采样点要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煤层有自燃倾向的,根据需要随时监测。
(3)煤矿化学毒物的防范
①加强矿井通风
②加强个体防护,佩戴合格的个体防护用品;
③采空区防范。
及时封闭采空区,需要进入时,必须首先进行有害气体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④闲置巷道防范。
需要进入闲置时间较长的巷道进行作业的,必须先通风、后作业;
⑤盲巷防范。
盲道或废弃巷道应及时予以密闭或用栅栏隔断,
实用文本 | DOCUMENT TEMPLATE
矿山安全并设立警示牌;
⑥爆破过程防范。
爆破时,人员必须撤到新鲜风流中,并在回风侧挂警戒牌;煤矿井下实施爆破后,及时排除炮烟。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