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课件
合集下载
《煤矿职业卫生》PPT课件

紫外线辐射:物体温度达到1200℃出现紫外线(防 护措施:屏蔽和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佩戴专用防
护品) 激光:(三方面防护:激光器要有安全设施,在光 束可能泄露处应设置防光封闭罩:工作室围护结构 使用吸光材料,色调要暗,不能裸眼看光:使用适
当个人防护用品并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来源:天然放射行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和X线机 防护:控ev以上 非电离辐射:量子能量小于12ev
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射频辐射:高频作业(防护措施:场源屏蔽、距离 防护和合理布局)、微波作业(防护措施:直接减 少源的辐射、屏蔽辐射源、采取个人防护及执行安
全规则) 红外线辐射:加热环境、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重 点是对眼睛的防护减少红外线暴露和降低炼钢工人 的热负荷,佩戴专用的防护过滤红外线的防护镜)
第一节
一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1、来源:
➢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 金属的研磨、切削 ➢ 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 ➢ 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皮毛、纺织物化学工业中
固体原料加工与处理 ➢ 粉末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
2、分类
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分为3类 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硅石、石棉、煤,2)金 属性粉尘,铁、锡、铝及其化合物,3)人工合成无机
二 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掌握)
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 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采用无毒、低毒物
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
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
1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2 局部排气罩
通风防毒工程的一个技术准则:就地密闭,就地排 出,就地净化。
排气罩的类型:密闭罩、开口罩、通风橱。 3 排出气体的净化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v (3)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 虫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v 此外,还包括与劳动过程有关的生理、心理因素 以及环境因素等。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v 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因为 劳动组织不合理而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如 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 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作业安排与劳 动生理条件不相适应等造成长期过度疲劳、 过度紧张等。
6、其他
v 另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 也是煤矿 井下作业的特点,容易造成职工腰腿痛和各 种外伤等。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五、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
v 消除尘肺病,预防是根本,防尘是关键。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1、综合防尘的组织措施
v 该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综合防尘机构,组织和 配备防尘专业人员,做到定岗、定人、定职 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领 导重视,严格监督检查等。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 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培训目的
•一、了解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二、掌握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了解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 •四、掌握煤矿粉尘检测管理制度 •五、熟悉职业健康的检查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v 7、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制度。 v 8、加强个体防护。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v 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世 界各国都很关注。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 界卫生组织(WHO)非常重视尘肺病的预防。 为了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1995年4月, ILO/WHO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全
v 此外,还包括与劳动过程有关的生理、心理因素 以及环境因素等。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v 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指因为 劳动组织不合理而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如 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不 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作业安排与劳 动生理条件不相适应等造成长期过度疲劳、 过度紧张等。
6、其他
v 另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 也是煤矿 井下作业的特点,容易造成职工腰腿痛和各 种外伤等。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五、煤矿职业危害的防治
v 消除尘肺病,预防是根本,防尘是关键。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1、综合防尘的组织措施
v 该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综合防尘机构,组织和 配备防尘专业人员,做到定岗、定人、定职 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领 导重视,严格监督检查等。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 危害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培训目的
•一、了解我国职业病危害现状 •二、掌握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了解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 •四、掌握煤矿粉尘检测管理制度 •五、熟悉职业健康的检查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v 7、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卫生制度。 v 8、加强个体防护。
PPT文档演模板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v 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世 界各国都很关注。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 界卫生组织(WHO)非常重视尘肺病的预防。 为了促进广泛的国际合作,1995年4月, ILO/WHO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全
煤矿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2002年6月1日实施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
煤尘
时间加权
(游离SiO2 平均容许 含量<10%) 浓度(
mg·m-3)
短时间接触容 许浓度
(mg·m-3)
总尘
4
6
呼吸性粉尘
2.5
3.5
•
二、煤矿粉尘监测管理制度
❖ 做好煤矿粉尘监测工作,各煤矿必须设立测 尘组织机构,建立测尘管理制度和测尘数据 报告制度,并配备专职测尘人员。煤矿企业 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
❖ (5)汇总检查结果。
❖ (6)分析检查结果中异常指标是否与职业危害因 素有关。
❖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生产 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震动 、不良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
1、生产性粉尘
❖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 产生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如岩尘、煤尘、 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可引起矽肺病、煤 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
•
2、有害气体
❖ 在矿井空气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存在CH4、 CO、CO2、氮氧化物及H2S气体等。
❖ 2、《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 [2002]第108号): 10大类115种。
•
❖ 1、尘肺(13种)职业病目录
❖ 2、职业放射性疾病(11种) ❖ 3、职业中毒(56种) ❖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 6、职业性皮肤病(8种) ❖ 7、职业性眼病(3种) ❖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 9、职业性肿瘤(8种) ❖ 10、其他职业病(5种)
•
第二节 煤矿粉尘浓度的监测与管理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4、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有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 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
(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 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 位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 在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 水泵工,运输工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第13条 第二章、前期预防 第14条--第19条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20条--第42条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43条--第 61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62条--第68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69条--第84条 第七章、附则 第85条--第88条
目 前 的 法 律 体 系
高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相关标准
标准 低
规范性文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3、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 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 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
(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 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 位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 在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 水泵工,运输工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第13条 第二章、前期预防 第14条--第19条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20条--第42条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43条--第 61条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62条--第68条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69条--第84条 第七章、附则 第85条--第88条
目 前 的 法 律 体 系
高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相关标准
标准 低
规范性文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3、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 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煤矿职业危害ppt课件

第二级预防:通过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 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作出 诊断和治疗,防止恶化,促进康复。
16
职业危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相关法律:煤炭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 治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
《煤炭法》:199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 为煤炭的生产、经营活动确立了基本规范。
2
第一部分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 基本概念 总粉尘:较长时间悬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
各种粒径粉尘的综合。 呼吸性粉尘:能被吸入人体肺泡区的粉尘。
粉尘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一般小于7.1微 米。在进行呼吸性粉尘采样时,需使用呼吸 性粉尘采样器。
3
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 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 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导致职 业病的有害因素。
《煤矿安全规程》: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 超过260C,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0C;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作 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当采 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0C,机电设备硐室的 空气温度超过340C时,必须停止相关作业。
12
《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9
化学因素—粉 尘
粉尘检测的项目:1、总粉尘浓度;2、呼吸性粉 尘浓度;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4、粉尘 分散度。(《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
1、总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 矿井每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浓度:采、掘工作面每三个月测定 一次,其他工作面每六个月测定一次;采集样品 数不得少于4个;
《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立法 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 全事故。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者,及时作出 诊断和治疗,防止恶化,促进康复。
16
职业危害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相关法律:煤炭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 治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
《煤炭法》:199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 为煤炭的生产、经营活动确立了基本规范。
2
第一部分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与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 基本概念 总粉尘:较长时间悬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
各种粒径粉尘的综合。 呼吸性粉尘:能被吸入人体肺泡区的粉尘。
粉尘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一般小于7.1微 米。在进行呼吸性粉尘采样时,需使用呼吸 性粉尘采样器。
3
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 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 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导致职 业病的有害因素。
《煤矿安全规程》: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 超过260C,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0C;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作 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当采 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0C,机电设备硐室的 空气温度超过340C时,必须停止相关作业。
12
《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9
化学因素—粉 尘
粉尘检测的项目:1、总粉尘浓度;2、呼吸性粉 尘浓度;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4、粉尘 分散度。(《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四十条)
1、总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 矿井每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浓度:采、掘工作面每三个月测定 一次,其他工作面每六个月测定一次;采集样品 数不得少于4个;
《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立法 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 全事故。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ppt(煤矿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2024/7/15
16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②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判定标准。煤矿作业场所从业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 8小时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 ;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小时的,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 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 ③噪声的监测。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煤矿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 露天煤矿的挖掘机、穿孔机、带式输送机、排土机和爆破作业地点;并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 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泵站、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地点。 ④噪声的防治。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控制和消除噪声的根本措施,改革工艺过程和生产设备,以 低声或无声设备或工艺代替强噪声的设备和工艺。噪声源远离作业区和区民区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手段。
2024/7/15
7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1)煤矿粉尘危害防治
①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 触浓度限值判定标准
粉尘种类 煤尘
岩尘
水泥尘
游离SiO2含量(%) ≤5
5~10 10~30 30~50
≥50 <10
2024/7/15
17
05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范及职业健康监护
一、煤矿职业病危害及其防范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
2.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2)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④噪声的防治。 控制噪声的传播。隔声: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隔声装置将噪声源封闭,防止噪声传播。常用 的有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门窗等。消声:用吸声材料铺装室内墙壁或悬挂于室内空间,可以 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降低传播中噪声的强度水平。常用的吸收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毛毡、泡 沫塑料、棉絮等。 合埋规划区、厂房、在产生强烈噪声的作业场所周围,应设置良好的绿化防护带,车间墙壁、顶 面、地面等应设吸声材科。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ppt课件

个体防护
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 护用品,减少粉尘吸入。
通风除尘
利用通风排除粉尘,降低空气中 的粉尘浓度。
湿式作业
通过喷水、喷雾等方式,使粉尘 润湿后沉降,减少粉尘扩散。
噪声控制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 低噪声对矿工听力的损害。
消声降噪
采用消音器、隔音罩等设 备,降低噪声源的噪音强 度。
个人防护
煤矿火灾
总结词
矿井内发生的火灾事故
详细描述
煤矿火灾通常是由于矿井内的可燃物质遇到火源引发的。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 可能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应对煤矿火灾是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
Part
03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粉尘控制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粉尘 浓度,保护矿工健康。
安全防护措施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 矿工的生命安全。
安全设施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 安全网等,确保矿工在作业时的 安全。
安全警示标识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高 矿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 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健康监护与体检
01
02
03
04
总结词
Part
02
煤矿职业病种类与危害
尘肺病
总结词
长期吸入煤矿粉尘引发的肺部疾病
详细描述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在煤矿井下工作,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而引起的 慢性疾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 能衰竭。
噪声聋
总结词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导致的听力下降
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 护用品,减少粉尘吸入。
通风除尘
利用通风排除粉尘,降低空气中 的粉尘浓度。
湿式作业
通过喷水、喷雾等方式,使粉尘 润湿后沉降,减少粉尘扩散。
噪声控制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 低噪声对矿工听力的损害。
消声降噪
采用消音器、隔音罩等设 备,降低噪声源的噪音强 度。
个人防护
煤矿火灾
总结词
矿井内发生的火灾事故
详细描述
煤矿火灾通常是由于矿井内的可燃物质遇到火源引发的。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 可能威胁到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应对煤矿火灾是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
Part
03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
粉尘控制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粉尘 浓度,保护矿工健康。
安全防护措施
总结词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 矿工的生命安全。
安全设施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 安全网等,确保矿工在作业时的 安全。
安全警示标识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高 矿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 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健康监护与体检
01
02
03
04
总结词
Part
02
煤矿职业病种类与危害
尘肺病
总结词
长期吸入煤矿粉尘引发的肺部疾病
详细描述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在煤矿井下工作,吸入大量粉尘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而引起的 慢性疾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 能衰竭。
噪声聋
总结词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导致的听力下降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PPT课件

管理 制度》,养成(良好作业)习惯。
刘海燕
考核题: 井下生产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 它能引起什么职业病? (尘肺) 职业病很难(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刘海燕
自救互救知识
1、急救的四大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复苏术
刘海燕
复苏术:主要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 判断 清理气道异物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及自救
互救知识
刘海燕
一、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二、自救互救知识
刘海燕
什么是职业病?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统 称职业病。
刘海燕
威胁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四大危害:
瓦斯 煤尘(矽肺 ) 高温 噪声
刘海燕
粉尘防治八字方针: 革、水、密、风 护、管、教、查
刘海燕
刘海燕
刘海燕
刘海燕
考核题
人工呼吸每分钟(10-15)次。 胸外按压每分钟(70-80)次。 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的伤病员,应当
由两位急救者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和 (胸外按压),其比例为(1:5) 。
刘海燕
谢谢!!!
刘海燕
刘海燕
考核题: 井下生产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 它能引起什么职业病? (尘肺) 职业病很难(治愈)但完全可以(预防)
刘海燕
自救互救知识
1、急救的四大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2、复苏术
刘海燕
复苏术:主要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 判断 清理气道异物 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及自救
互救知识
刘海燕
一、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二、自救互救知识
刘海燕
什么是职业病?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统 称职业病。
刘海燕
威胁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四大危害:
瓦斯 煤尘(矽肺 ) 高温 噪声
刘海燕
粉尘防治八字方针: 革、水、密、风 护、管、教、查
刘海燕
刘海燕
刘海燕
刘海燕
考核题
人工呼吸每分钟(10-15)次。 胸外按压每分钟(70-80)次。 对于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的伤病员,应当
由两位急救者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和 (胸外按压),其比例为(1:5) 。
刘海燕
谢谢!!!
刘海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要经过严格的诊断、鉴定程序,未进入这一正规程序的“隐
报’’或“未报’’职业病患者大量存在。因此,我国职业病统 计总体底数不清,职业危害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3
• 2.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
•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发 生了深刻变化。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特别是近年来中小煤矿数量 急剧增加,政府部门监管工作不力,导致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 不规范,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频繁发生,突出表现在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 保护;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6
• 其次,在煤矿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同时,企业也必须面临生 产设备严重受损和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双重损失。特别是发生煤 与瓦斯爆炸重大安全事故,井下受灾区域内的设备都会受到破坏 性影响。
• 再者,在处理事故的时间内,企业将停产,产品无法正常供应, 名誉、形象也受到很大影响。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9
• 一些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均未达到法定
要求。由于经费不足,全国各级各类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科学研究
机构不断萎缩,设备老化,人才流失严重,相对于市场经济进程,
职业危害防治的技术和能力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另外,不少煤矿
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
•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 多见。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2
• 3.对人体的危害
• 1.量大面广,个案突出
• 由于我国煤矿的生产作业条件普遍较差,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工作现状仍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煤炭行业尘肺病人累计已 达2 0多万,占全国工矿企业尘肺病人的4 6.5%,且每年仍以4 0 00~5 0 0 0人的速度递增;加上现有的约2 0万人的可疑尘肺 病人数截至2 0 0 5年底,尘肺病累计病例6 0 7 5 7 0例,其中存 活病人为4 7 0 0 8 9例,煤矿职工占近一半。Eh于我国职业病统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冯祥曦副主任医师
• 一、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概况 • 职业危害是一个隐形杀手,自.2 O世纪5 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
告制度以来,我国迄今已累计发生6 O.7万例尘肺病,除去因此 病去世的外,现有尘肺病人4 7万例,居世界之首,造成的经济 损失每年超过百亿元。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2
•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
引发的安全卫生事故,造成严重损失
• 首先,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更高的要求。随 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法制意识、安全 意识不断提高, 从业人员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全与职业健康。职业
危害引起的人员伤害,也不容小视。一个企业一旦发生安全卫生 事故,最严重的损失不是经济损失,而是人员损失。以我们煤矿 企业为例,从生产角度来说,职工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元素,往 往一个安全卫生事故就会引起多个职工的伤害甚至死亡。
•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 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 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等。
同时"不落实,不按规定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不按规定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有的甚至不惜对劳动者采取轮换的方
式来掩盖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更甚者,用人单位不愿按《职
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
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增加
了很大的难度,有的医疗费用只能由患者自己承担。可见其社会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4
• 3.劳动者对职业危害认知不足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转变为煤矿工人,由于文化素 质低,大多数劳动者没有经过培训,职业卫生观念淡薄,自我保 护意识差。即使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上岗工人,明知工种有危害因 素也照样上班,为多赚点钱拼命加班;有的职工为了方便提高工 效,甚至将其防护设施拆毁,导致生产岗位有害因素超标;更有 一些人明知所处之地有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气体,嫌戴防护El罩麻 烦,通风设施也只是“摆设"。据监管部门的现场调查,绝大多 数企业都给职工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品,但现场发现大部分作业人 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有的佩戴不规范,起不到防护作用。
7
• (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制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
• 1.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投入不足,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 从政府监管角度看,当前煤矿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 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内部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明确职 能部门,部门之间的分工也不够明确;政府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的投人严重不足;监督执法人员中缺少专业人员,且多数无实际 经验,监督、监测、管理和执法手段落后,信息不畅通。
危害性是巨大和深远的。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0
•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的因素
• (一)生产性粉尘
• 1.定义
•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 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1
• 2.种类
• 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水晶宝石加工过程中 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8
•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 企业是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一些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与 健康不重视,没有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没有建立有效的控制职业危害的制度和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不健全,职业防护设施投人严重不足,防护设施简陋;安全基础 监督管理混乱,在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中,有的防护用品不 合规苞,不符合标准,有的企业干脆只发放简单的口罩和手套, 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失 去应有的作用。
报’’或“未报’’职业病患者大量存在。因此,我国职业病统 计总体底数不清,职业危害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3
• 2.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
•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发 生了深刻变化。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特别是近年来中小煤矿数量 急剧增加,政府部门监管工作不力,导致个别煤矿企业劳动用工 不规范,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频繁发生,突出表现在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 保护;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6
• 其次,在煤矿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同时,企业也必须面临生 产设备严重受损和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的双重损失。特别是发生煤 与瓦斯爆炸重大安全事故,井下受灾区域内的设备都会受到破坏 性影响。
• 再者,在处理事故的时间内,企业将停产,产品无法正常供应, 名誉、形象也受到很大影响。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9
• 一些企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均未达到法定
要求。由于经费不足,全国各级各类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科学研究
机构不断萎缩,设备老化,人才流失严重,相对于市场经济进程,
职业危害防治的技术和能力处于严重滞后状态。另外,不少煤矿
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
• (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两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 多见。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2
• 3.对人体的危害
• 1.量大面广,个案突出
• 由于我国煤矿的生产作业条件普遍较差,煤矿职业危害防治
工作现状仍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煤炭行业尘肺病人累计已 达2 0多万,占全国工矿企业尘肺病人的4 6.5%,且每年仍以4 0 00~5 0 0 0人的速度递增;加上现有的约2 0万人的可疑尘肺 病人数截至2 0 0 5年底,尘肺病累计病例6 0 7 5 7 0例,其中存 活病人为4 7 0 0 8 9例,煤矿职工占近一半。Eh于我国职业病统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冯祥曦副主任医师
• 一、我国煤矿职业危害的概况 • 职业危害是一个隐形杀手,自.2 O世纪5 0年代建立职业病报
告制度以来,我国迄今已累计发生6 O.7万例尘肺病,除去因此 病去世的外,现有尘肺病人4 7万例,居世界之首,造成的经济 损失每年超过百亿元。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2
• (一)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尘肺病患病率高发
引发的安全卫生事故,造成严重损失
• 首先,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更高的要求。随 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法制意识、安全 意识不断提高, 从业人员更加重视自身的安全与职业健康。职业
危害引起的人员伤害,也不容小视。一个企业一旦发生安全卫生 事故,最严重的损失不是经济损失,而是人员损失。以我们煤矿 企业为例,从生产角度来说,职工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元素,往 往一个安全卫生事故就会引起多个职工的伤害甚至死亡。
• (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 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 (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 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等。
同时"不落实,不按规定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不按规定进行职
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有的甚至不惜对劳动者采取轮换的方
式来掩盖本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更甚者,用人单位不愿按《职
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提供发病人员的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史以
及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相关资料,给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增加
了很大的难度,有的医疗费用只能由患者自己承担。可见其社会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4
• 3.劳动者对职业危害认知不足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转变为煤矿工人,由于文化素 质低,大多数劳动者没有经过培训,职业卫生观念淡薄,自我保 护意识差。即使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上岗工人,明知工种有危害因 素也照样上班,为多赚点钱拼命加班;有的职工为了方便提高工 效,甚至将其防护设施拆毁,导致生产岗位有害因素超标;更有 一些人明知所处之地有生产性粉尘和有害气体,嫌戴防护El罩麻 烦,通风设施也只是“摆设"。据监管部门的现场调查,绝大多 数企业都给职工发放了个人防护用品,但现场发现大部分作业人 员没有佩戴防护用品,有的佩戴不规范,起不到防护作用。
7
• (三)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体制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
• 1.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投入不足,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
• 从政府监管角度看,当前煤矿职业卫生的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 顺,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内部没有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明确职 能部门,部门之间的分工也不够明确;政府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的投人严重不足;监督执法人员中缺少专业人员,且多数无实际 经验,监督、监测、管理和执法手段落后,信息不畅通。
危害性是巨大和深远的。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0
• 二、煤矿主要职业危害的因素
• (一)生产性粉尘
• 1.定义
•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以浮游状态存 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11
• 2.种类
• 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水晶宝石加工过程中 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煤矿职业危害及预防
8
•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 企业是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主体。一些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与 健康不重视,没有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没有建立有效的控制职业危害的制度和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不健全,职业防护设施投人严重不足,防护设施简陋;安全基础 监督管理混乱,在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中,有的防护用品不 合规苞,不符合标准,有的企业干脆只发放简单的口罩和手套, 不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失 去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