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说课11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教学课件:第四章4.1 原电池(共12张PPT)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教学课件:第四章4.1 原电池(共12张PPT)

达标练习
教材 P73 习题
课后作业
学法 P105-106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2. 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遵循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注意:生成难溶物沉积在电极上,不标“↓”。
(2)方法步骤 标变价→列物质→注得失→配守恒
负极:氧化反应,还原剂 − ne- ══ 氧化产物 正极:还原反应,氧化剂 + ne- ══ 还原产物 电池反应 = 负极反应式 + 正极反应式
注意:同时书写正负极反应式,以得失电子数 相等配平;书写单个电极反应式,化为最简整数比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例:写出下列装置的电极反应式
二、设计原电池
设计思路
1. 写出电极反应式 将Βιβλιοθήκη 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两个半反应。 2. 确定电极材料
以两极反应原理为依据,确定电极材料。 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可用该 金属直接作负极;用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惰 性材料)作正极。 3. 确定电解质溶液 一般选用总反应式中的电解质溶液;若有盐桥 ,阳离子与电极相对应,电极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说课11ppt

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说课11ppt
第四章 第1节 原电池(说课)
—— 说课环节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流程图

—— 教材分析 ——
学生对于原电池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高一在必 修教材《化学2》中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 基础上,初步认识了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知道正 负极的判断方法,会写简单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 方程式。高二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将进行 深入的学习。教材通过对单液原电池电池效率的探究, 引出双液原电池,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 等概念,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概貌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由于原电池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 广泛,学好本节知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
改进: 1.实验创新不足; 2.分组实验。
Thanks for listening
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交友不是为了向对方索取什么。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 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故今天之教,宜先开其智。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最可怜。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 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嫉妒。 衷心的说一句:承诺就像“操他妈”一样,经常说,却很难做得到。 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课件 (共19张PPT)
第一节 原电池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B
C
没有电解质溶液
D
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 1.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导体作电极 • 3.有电解质溶液 • 4.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㈠
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
本堂小结
⒈原电池的功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①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 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 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 成内电路。 ⒊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 ①装置设计的合理性; ②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练习
根据反应:Cu+2AgNO3=Cu(NO3)2+2Ag 设计一个带盐桥的原电池。 ⑴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简图; ⑵注明原电池的正负极; ⑶注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 ⑷写出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㈡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 的原电池,并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构成及实验现象
正极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负极
装置图
连通两烧杯 溶液的材料
电流表读数 是否稳定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e- → e- → 1.外电路中电子从
←ClK +→
设计一个原电池。
正极 电解质溶液 电极材料 负极 装置图

高中化学人教选修四课件:第4章 第1节 原电池(共80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选修四课件:第4章 第1节 原电池(共80张PPT)

4.下图是锌、 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同 学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卡片:No.28 时间:2015.03.20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 为正极,Cu 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为 Zn ④Cu 极有 H2 产生 ⑤若有 1 mol 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 H2 为 0.5 mol ⑥正极反应式:Zn-2eZn2+ Cu
【解析】 在该原电池中负极为 Zn,电极反应式为 Zn-2e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2e移电子数(由 a 到 b)为
0.64 g
-1
Zn2+,
Cu,当铜电极增加 0.64 g 时,转
64 g · mo l
×6.02×1023 mol-1×2=1.204×1022。盐
桥中 K+向正极区(右侧烧杯)移动,Cl-向负极区(左侧烧杯)移动。 【答案】(1)由 a 到 b(或 a→b) (2)Zn-2eZn2+
1.原电池的概念 原电池是利用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②化学能转化为③电能的 装置。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极材料 电极名称 得失电子 电子流向 反应类型 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Zn 电极 ④负极 ⑥失电子 流⑧出 ⑩氧化反应 Zn-2e- Zn2+
Cu 电极 ⑤正极 ⑦得电子 流⑨入 还原反应 Cu2++2e- Cu Cu2++2e- Cu
(3)1.204×1022 (4)B
活动探究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若用纯锌与粗锌(含 Fe、C 等)分别与同浓度的稀 H2SO4 反应 制取 H2,哪种方法产生 H2 的速率快?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PPT课件
若是采用烧杯和盐桥装置图,采用的电解质溶液又是 什么?
(5)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6: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的主要成分为铁屑、
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 “热敷袋”启
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
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
现有大量铁锈存在。 1)“热敷袋”是利用 铁被氧化
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流出极
电子流入极
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迁移方向
阴离子移向的电极
阳离子移向的电极
电流方向
电流流入极
电流流出极
电极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反应现象
电极溶解
电极增重或有气泡产生
【点拨】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特殊的原电池的电极判断: 如本题“Al—浓硝酸—Cu”原电池中,Cu 为负极;镁片和铝片电 极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镁不与碱液反应,而铝不断 反应,失去电子,故铝作负极。 判断电极时不仅要考虑电极活性,还要考虑电解质溶液,从实际 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u2++2e- =Cu 内电路
2e-
电极反应总式: Zn + Cu2+ = Zn2+ + Cu 原电池反应本质:化学能 氧化还原反应 电能
4.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步骤
6、原电池的设计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 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 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
如本例中可用FeCl3溶液作电解液。 ④构成闭合回路:将电极用导线连接,使之构成 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设计:
1.利用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计出

人教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 电 池(共19张PPT)

人教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 电 池(共19张PPT)
离子方程式Cu+ 2 Fe3+ = Cu2+ + 2Fe2+
思考讨论:利用该反应设计原电池
化合价升高失2e-
Cu+ 2 AgNO3 = Cu(NO3)2 + 2Ag
化合价降低得2e-
电极反应式:
负极:Cu – 2e- = Cu2+ 正极:2Ag+ + 2e- = 2 Ag
电极:负极是Cu,正极可以是Ag或C等。
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或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极电流流入极或阴离子定向移向极正极电子流入极电流流出极或阳离子定向移向极3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 电 池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构成条件 (1)具有两个 活泼性 不同的电极。 (2)合适的 电解质 溶液。 (3)形成 闭合 回路(外电路用导线相连或互相接触并 将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4)能自发地发生 氧化还原 反应。
负极——电子流出极,电流流入极或阴离子定向 移向极
正极——电子流入极,电流流出极或阳离子定向 移向极
3.根据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
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4.根据反应现象判断 负极——会逐渐溶解,质量减小 正极——有气泡逸出或质量增加
♨特别提示: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基础是氧化 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让判断正、负极,可 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变化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 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电解液: AgNO3 或者: Cu(NO3)2 、AgNO3
总结
❖ 1、复习回忆了原电池的形成。 ❖ 2、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课件(共34张PPT)

(∨)
总反应:Zn+Cu2+=Zn2++Cu
或 Zn+CuSO4=ZnSO4+Cu
2、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 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 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D
[探究回顾]
请根据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设计一个单液原电池,并进行实 验。
CuSO4 溶液
电流表指针发生 偏转,但不稳定。
两个电极上都有 红色物质生成
分析: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 触,锌片失去的电子一部分经导线传 递到铜片表面,另一部分电子直接传 递给硫酸铜溶液中的Cu2+,铜在锌片表 面析出,锌片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 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 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 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 也就没有电流产生。
Zn + H2SO4 == ZnSO4 + H2↑ 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物质 以及电子转移的情况 氧化反应: Zn → Zn2+
还原反应:H+ → H2
要产生电流,必须的条件是什么? 有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2、 实验室氢气选用纯锌粒好还是选用粗锌好?为什么?
选用粗锌好,形成原电池可加快反应。一般先把锌用硫酸 铜溶液浸泡一下。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 (共25张PPT)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 第四章  第一节《原电池》 (共25张PPT)
⑵、 将Cu片插入H2SO4溶 液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⑶、将一Zn片,Cu片平行插入 稀象H?2为SO什4溶么液?中,有什么现
(4)、若将Zn片,Cu片用一 导线连接,导线间接一电流 计,再浸在稀H2SO4溶液中, 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原 电 池 的 工 作 原 理
定向移动方向:电子、离子
原电池
盐电池
反应:
Cu2++Zn=Zn2++Cu
根据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知电流方向: Cu→Zn
盐桥:在U型管中装 满用饱和KCl溶液 和琼胶作成的冻 胶。
盐桥的作用:
使Cl-向锌盐方向移动, K+向铜盐方向移动,使 Zn盐和Cu盐溶液一直保 持电中性,从而使电子 不断从Zn极流向Cu极。
正、负两极分别发 生的反应,称为电 极反应。
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
(D )
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
4、我国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飞 船是采用先进的甲烷电池为电能 的,该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 质,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2OH-=CO32-+3H2O
正极(铜电极): Cu2+ + 2e- = Cu 负极(锌电极): Zn = Zn2+ + 2e-
Cu2++Zn=Zn2++Cu
2、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 电解质溶液 3.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判断: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认识原电池,牢固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简单池原电池的缺点和改进方法; (3).掌握盐桥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实验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加深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19 、拥有的时候,多加珍惜,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平安就是福。且行且惜,且走且悟,人生之中唯有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方可走 出一条阳光大道。
4 、人最可悲的是,有自由的思想,却没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6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5 、乐观,是达到成功之路的信心;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 的点金指。

—— 学情分析 ——
1.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直接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构建原电池的模型,结合理论分 析,深入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
必修2
选修4

—— 教学目的 ——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我确定出本节的三 维教学目 标如下:
第四章 第1节 原电池(说课)
—— 说课环节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流程图

—— 教材分析 ——
学生对于原电池的认识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高一在必 修教材《化学2》中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 基础上,初步认识了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知道正 负极的判断方法,会写简单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 方程式。高二在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将进行 深入的学习。教材通过对单液原电池电池效率的探究, 引出双液原电池,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 等概念,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概貌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由于原电池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 广泛,学好本节知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9 、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处处都有成功力量的源泉。其实成功的本质是蕴藏在人的内心的,总想着成功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受到启迪。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10 、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19 、做任何事都要经受得挫折,要有恒心和毅力,满怀信心坚持到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简单原电池装置的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
①单液电池模型
②双液电池模型
③盐桥的作用
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双液原电池。

—— 理论支持 ——
改进: 1.实验创新不足; 2.分组实验。
Thanks for listening
14 、人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心理。因为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浅尝辄止或半途而废,就学不到高深的技艺。 1 、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验探究法、分析推理
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归纳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导学案教学法。我将从学生 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 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 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

—— 教学流程 ——
1.知识线




























2.情感线

























—— 板书设计 ——

—— 课后反思 ——
优:
1.引入简洁有效;
2.课堂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3.课堂气氛活跃;
4.突出核心素养培养;
5.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