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汉中简介及风景名胜区介绍

西北小江南——汉中一.汉中的基本情况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1.地理环境: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江上流,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
2.地势环境:南北高,中间低。
北为秦岭山地,南为巴山山地,中间为汉中盆地,最高峰是秦岭山脉的兴隆岭,海拔3000米。
3.河流:素称“小江南”的汉中,以江河纵横奔流,水量丰盈为其特点。
有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均为长江主要支流。
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4.气候环境: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区秦巴气候区。
这里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季多雨,春冬偏旱,秋多连阴雨。
年平均气温13.5℃。
5.生态环境:“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6.人文环境:战国时,楚国据有汉水中游,设郡,名汉中。
据文献记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
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
7.矿藏:铁、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石棉储量居全国前列。
8.景区分布: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有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
9.历史沿革:西周为褒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取汉水中游楚国的汉中郡后,于南郑(今汉中市区东北)置汉中郡。
楚汉之际刘邦受封汉王,都南郑。
二.汉中的风景名胜区。
(一)拜将台陕西的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亦称拜将坛。
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上书“韩信拜将坛”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阁。
武汉拜将台位于阅马厂南端。
关于汉中的介绍

关于汉中的介绍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巴山区西段,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是一块由汉江和嘉陵江滋润的美丽而富饶的盆地。
汉中古城筑于公元前451年,为史料记载全国最早筑城者之一,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
汉中是刘邦的“始封之地、兴王之所”,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在这里称王崛起,奠定了汉朝四百年基业,这里还演绎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登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历史典故。
汉中是古丝绸之路的源点。
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在这里出生成长、走向世界,开通了横贯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
汉中是蜀汉之争咽喉要地。
一代名相诸葛亮屯兵定军山下,北伐曹魏,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
以张骞墓、拜将坛、古汉台、饮马池、褒斜栈道及其摩崖石刻、武侯墓、武侯祠、张良庙、蔡伦墓祠、定军山、古阳平关、山河堰、张鲁城为代表的“两汉”“三国”历史遗存驰名中外。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张骞墓),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
汉江(古称汉水)发源于汉中,位于南北结合地带,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古人类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成为古人类栖息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汉中龙岗寺古人类遗迹和李家村、何家湾古文化遗迹、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等遗址证明自150万年到6000年前的漫长历史时空中,人类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沿汉江上游活动迁徙。
汉中盆地湑水河两岸出土了700多件商代青铜器,被称为“城洋
铜器群”,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是最杰出的青铜器代表群之一,证明在夏商周时期汉中有发达的青铜文明,是联系南北文化的纽带。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地理位置:东经105°30130′-108°24137′,北纬32°15115′-33°56137′行政区划:1个区10个县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27246平方公里气象:年平均气温14.3℃,1月份平均气温 2.1℃,8月份平均25℃,年平均降雨量871.8毫米。
自然资源:淡水资源:淡水储量146.25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地表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中工业用地7.17平方公里,商业用地 2.85平方公里,住宅用地16.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0.26平方公里,其他用地25.32平方公里矿产资源:汉中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省内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目前发现矿产92种,产地近千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0种,矿区289个。
重点有金、铜、铁、锰、硫、磷、石英岩、石膏、纤维水镁石及石材矿产潜力大,具勘察找优势。
全市非金属矿产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有开发利用优势,现已开发利用矿产44种,为发展黄金、有色、钢铁、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奠定了基础。
人口和就业:总人口364.9万人。
男女结构100:89.6,自然增长率3.54‰,其中:非农业人口65.25万人。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49.8万人,高等教育9.6万人。
城乡从业人员总数172.6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占59.6%第二产业占12.6%第三产业占27.8%城镇劳动工资:平均工资5436元/人年其中:服务业4388元/人年制造业5004元/人年。
汉中资料

汉中汉中市,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被誉为“汉人老家”。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与西安、宝鸡、安康、广元、巴中、陇南市相连。
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重要发祥地,也与汉族这一称谓的形成有直接不可替代的关系,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秦巴地区三大中心城市之首,是西安天水城市圈和成渝城市圈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因境内洋县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现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1区10县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汉中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1] 。
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自然环境与物产非常丰富。
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城市,是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
城市百科景点美食文化人物历史自然建设学校中文名称汉中市外文名称Hanzhong City 别名褒国、梁州、天汉、兴元府、南郑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地区,陕西省西南部下辖地区1区10县及1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政府驻地汉台区民主街电话区号0916 邮政区码723000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陕西省西南部、汉水上游、秦巴谷地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43.81万人(2015年底抽样公报常驻数据)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汉中话[1]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西汉三遗址、褒斜栈道、武侯墓、张良庙、南湖、定军山、黎坪等机场汉中城固机场火车站汉中站、略阳站、阳平关站车牌代码陕F 城市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市花旱莲市树汉桂行政区划代码610700 高等学府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市鸟朱鹮城市节庆汉中油菜花节、柑橘节地区生产总值1064.83亿元人民币(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31031.04元人民币(2015年)历史名人刘邦张良萧何韩信张骞蔡伦户籍人口385.21万(2016年)目录1 历史沿革? 民国以前?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2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位置? 地貌? 气候? 水文4 资源? 生物? 矿产5 经济6 人口7 交通? 铁路? 航空? 公路8 社会? 对外交往? 市花市树? 科教卫生9 旅游10 荣誉11 文化艺术? 民俗风情? 传统民居? 地方特产12 历史大事汉中历史沿革 编辑汉中位于华夏版图之中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刘邦西汉王朝的发祥地,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的军事要地,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张良、韩信、萧何、张鲁、诸葛亮、曹操、刘备、夏侯渊、黄忠、姜维、马超、张飞、吴玠、吴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汉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陕西汉中简介概况

陕西汉中简介概况陕西汉中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汉中市地处秦巴山腹地,北临黄河,南接巴山,东连秦岭,西临洋县,地理位置优越。
汉中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辖11个县区,总人口约440万人。
汉中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
这里是著名的“陕北重镇”,被誉为“秦腔之乡”、“陇蜀通衢”和“中国苹果之乡”。
汉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汉中曾是秦国的都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重要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就是在陕西汉中地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汉中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汉中兴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文化圣地,孕育了大量的文化名人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司马迁,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也是《史记》的主要作者之一。
汉中还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汉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境内有很多名山大川和自然景观,如秦岭、巴山、洋县等。
秦岭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被誉为“中国屋脊”,这里的景色优美,山水相依,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汉中还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而闻名。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农业生产的宝地。
尤其是汉中的苹果产业非常发达,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每年的苹果产量都非常可观。
总的来说,陕西汉中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的地方。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也是一个适合旅游观光和农业发展的地区。
无论是来这里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还是欣赏自然风光的壮丽,汉中都能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和美好的体验。
中国地理汉中

矿产资源
资源分布
汉中市位于秦岭构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接合部, 是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之一。其中有13种矿产居全 省首位,6种列全省第二位。列入全国前十位的矿 产有9种。
水能资源
汉中水能资源丰富,主要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 系。 年均地表水资源量14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31.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900立方米,水力资 源蕴藏量260万千瓦。
铁路:汉中铁路站是中国链接西南和西北重要的铁路枢纽,汉中有 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阳、西安等各个方向开的 列车。在建的有西城客运专线(陕西段)、汉巴渝高铁、计划建设 的有“兰天汉高铁”。
公路:以汉中为中心,贯通陕西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 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西汉高速公路、十天高速的全面贯通使 汉中快速融入中国高速公路网,宝巴高速、西汉高速二通道(银渝 高速)已开工建设。
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汉中•旅游
位于中国陕西省汉水之滨的汉中地区,其主体在洋 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3754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 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2005年7月经国务院办批准 成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于朱鹮:
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 多年。1981年5月在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当 时仅有7只。目前野生的总数以达200只左右。
中国•汉中
两汉三国•真美汉中
汉中
汉中•概况 汉中•历史 汉中•文化 汉中•旅游
汉中概况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
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长江第
一大支流汉江源头。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
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700~1700mm之间。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
汉中简介介绍

CHAPTER 01
汉中概述
地理位置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 岭与大巴山之间,属于汉中盆地
。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9′108°16′,北纬32°08′-33°52′。
东与安康市、西与宝鸡市接壤, 南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交界
交通状况
交通建设
01
汉中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
网络逐渐形成。
交通发展
02
近年来,汉中市积极推进交通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
系,提高交通便捷性。
公共交通
03
汉中市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建设公交车站、增加公交车次等措
施,方便市民出行。
CHAPTER 06
汉中未来展望
城市规划
,北与西安市、咸阳市毗邻。
历史背景
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许多朝代的重要行政区域 。
汉高祖刘邦在此建立汉朝,因此汉中也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曾是蜀汉、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重要割据重镇,也是明代红巾军起义的根据 地。
文化特色
汉中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其 中最著名的当属汉中汉文化。
社会治安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汉中市计划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对 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安全防范体系
为了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水平,汉中市计划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体 系,加强社区安全建设。
加强公共安全宣传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汉中市计划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 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介绍汉中的作文

介绍汉中的作文汉中,古称“汉州”,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汉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市位于秦岭腹地,地处东经105°01′~108°03′,北纬32°31′~34°42′之间。
全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万。
汉中地处关中平原与巴山腹地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汉中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著名的汉中古城墙、汉中博物馆、汉中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见证了汉中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此外,汉中还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摇篮,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央苏区政府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除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汉中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如著名的秦岭大峡谷、蓝田石林、石门飞天、褒禅山、汉中竹海等。
这些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汉中还是一个美食之都,这里有着丰富的特色美食。
如著名的汉中臊子面、汉中羊肉粉、汉中烧烤等,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游客和食客的喜爱。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汉中美食,感受到汉中特色的饮食文化。
总的来说,汉中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丽、美食丰富的城市。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是一个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同时,汉中还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生活居住的好选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中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展现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自然地理简介
地理位置:东经105°30130′-108°24137′,北纬32°15115′-33°56137′
行政区划:1个区10个县
地形地貌:行政区划面积27246平方公里
气象:年平均气温14.3℃,
1月份平均气温2.1℃,
8月份平均25℃,
年平均降雨量871.8毫米。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淡水储量146.25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地表水储量31.75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市区可使用土地面积52.2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中工业用地7.17平方公里,
商业用地2.85平方公里,
住宅用地16.6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0.26平方公里,
其他用地25.3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汉中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省内主要矿产资源富集区,目前发现矿产92种,产地近千处,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0种,矿区289个。
重点有金、铜、铁、锰、硫、磷、石英岩、石膏、纤维水镁石及石材矿产潜力大,具勘察找优势。
全市非金属矿产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有开发利用优势,现已开发利用矿产44种,为发展黄金、有色、钢铁、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奠定了基础。
人口和就业:
总人口364.9万人。
男女结构100:89.6,自然增长率3.54‰,其中:非农业人口65.25万人。
受教育程度:中等教育49.8万人,高等教育9.6万人。
城乡从业人员总数172.66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占59.6%
第二产业占12.6%
第三产业占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