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19年自考《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传播主体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者________度和________度。

2.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______的_____________。

3.美国学者赖特所提出的“四功能说”将大众传播的功能概括为:(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

4.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______运用先进的_______和_______手段,以社会上________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5.从构成上讲,作为社会机构的大众传播媒介,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6.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主要有________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________模式。

7.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_。

8.传播效果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传播________________;(2)传播________________;(3)传播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1.信息社会2.媒介控制3.社会传播4.媒介接近权5.信息社会6.社会传播7.知识沟理论8.文化帝国主义三、简答题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传播学的两大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主要立场和差异是什么?3.传播权的理论主张有哪几个要点?4.简述传播效果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性可分为哪三个层面。

5.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6.请简要回答能对传播媒介产生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有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1.“受众即市场”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积极的意义与消极的方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2.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传播实际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可信权威2.施拉姆传播学概论3.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4.媒介组织传播技术产业化一般大众5.人员设备组织6.直线循环7.施拉姆8.主体技巧(或方式) 对象二、名词解释1.信息社会: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2021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答案语文

2021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附答案语文

2021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是()A. 幽默B. 抑郁C. 预言D. 忧伤答案:A. 幽默2. 下列句子哪一个是虚拟语气()A. 我想去看电影B. 我要去看电影C. 我希望去看电影D. 我不想去看电影答案:C. 我希望去看电影3. 下列句子中,哪一个是祈使句()A. 请你到这里来B. 你到这里来吧C. 你可以到这里来D. 你能到这里来吗答案:A. 请你到这里来4. 以下诗句中,哪一个是七言律诗()A. 生如夏花之绚烂B. 死如秋叶之静美C. 日出江花红胜火D. 春来江水绿如蓝答案:C. 日出江花红胜火5. 下列句子中,哪一个是被动语态()A. 我把书扔出去了B. 书被我扔出去了C. 我扔出去书了D. 书扔出去我了答案:B. 书被我扔出去了二、完形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used to be a very shy person. I was so shy that I didn't even want to talk to my classmates. I was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by them. I was always very quiet in class and I never raised my hand to answer any questions.I was so scared that I even refused to take part in any activities. I was always alone and I felt very lonely.One day, my teacher asked me to join a drama club. I was so scared that I wanted to run away. But my teacher said that it would be good for me to join the club. So I decided to give it a try.At first, I was very nervous. I was afraid that I would make mistakes and be laughed at. But as time went by, I found that I was enjoying it. I star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cluband I felt more confident. I also learned a lot of things from the club, such as how to express myself and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I am so glad that I joined the drama club. It helped me to become more outgoing and confident.6. What did the author used to be like?A. Outgoing.B. Confident.C. Shy.D. Lonely.答案:C. Shy.7. What did the author's teacher ask him to do?A. Talk to his classmates.B. Take part in activities.C. Join a drama club.D. Raise his hand to answer questions.答案:C. Join a drama club.8. What did the author learn from the drama club?A. How to make friends.B. How to express himself.C.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D. All of the above.答案:D. All of the above.9. What did the drama club help the author to become?A. Outgoing.B. Confident.C. Shy.D. Lonely.答案:A. Outgoing.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美国传播学者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媒介系统、()媒介系统和()媒介系统。

2、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二是()功能,三是()功能。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

4、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包括()、()和()。

5、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又具有()。

6、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另一方面则是()。

7、霍夫兰采用的()与拉扎斯菲尔德的()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8、一般认为,()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9、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即()和()。

10、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大学诞生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拟态环境3、知晓权2、集合行为4、传播效果三、简答(20分)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分)2、什么是传播学发展的“12345”?(7分)3、画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图,并指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7分)四、论述(20分)作为一名未来的传播者,你怎样理解“控制分析”?以社会系统角度论述。

五、材料分析(20分)阅读下列几则材料,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其做出分析。

材料(一)严守一和沈雪一进费墨的家,就能看出家中是大战后的暂歇。

费墨没戴眼镜,耷拉着脑袋,窝在沙发里。

深度近视的人摘下眼镜,脸就变了形。

李燕满脸泪痕,抽着一支烟,翘着腿,坐在费墨通常坐的书桌后面。

看到严守一和沈雪进来,李燕又发作了:“骗子,原来是个骗子。

原形毕露!说话呀,怎么不拽词了?平常我上个网,就说我堕落。

”材料(二)严守一没有说话。

费墨看了里屋一眼,仰在沙发上:“二十多年了,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接着将头埋到自己手里,抽泣起来。

严守一愣在那里。

材料(三)半天,费墨仰起一脸鼻涕又说:“还是农业社会好哇。

大众传媒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大众传媒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大众传媒笔试真题答案解析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与传媒相关的工作。

而要进入传媒行业,笔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那么,如何正确答案解析传媒笔试题目,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考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传媒笔试。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新闻类题目。

题目内容如下:“在报道新闻时,我们要注重事实真实性,而不是过度夸大事实。

请简要说明你对此观点的理解,并谈谈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保持事实真实性。

”在回答这道题目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个关键点:事实真实性和不过度夸大事实。

事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它要求记者在报道时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随意虚构和歪曲事实。

而不过度夸大事实则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保持客观公正,不得为了迎合读者或利益方的需求而过度渲染真相。

具体回答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记者要进行多方面的核实,通过收集证据、了解相关背景和采访多个观点来保持事实真实性。

其次,记者应尽量选择中立客观的表达方式,不偏颇不带私人情感,避免过度夸大事实。

此外,记者还可以加强对各种稿件的监控与评估,建立内部审核与审查机制,确保记者在报道中尽可能保持事实真实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人物类题目。

题目内容如下:“请简要描述你认为有影响力的传媒人物,并解释他们的影响力来源和对传媒行业的贡献。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传媒行业的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针对这道题目,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影响力的传媒人物来描述,并从影响力来源和贡献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媒体业务极其成功的像马云这样的人物。

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

马云的影响力源于他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造诣,他的成功不仅促进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引领了传媒行业的创新。

他的成功故事和经验对于年轻的传媒人士来说具有启发意义,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

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

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

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

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供大家参考学习!自考《大众传播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众传播者一、填空题1.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大众传播机构)。

2.目前在网络世界里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传播主体依然是那些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包括(专业的新闻网站)和提供新闻传播和大众信息服务的(大型商业网站)。

3.“把关人”又称为“守门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4.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素材应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稿应该专题刊播;编辑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

5.1644年英国思想家、诗人(约翰·密尔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并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6.1951年,国际新闻学会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四条标准是(自由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报纸和自由批评。

7.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报纸、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控制较为宽松,一般采用(私有企业制度);对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介的控制比较严格。

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所有制是(公有制)。

8.《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提到的四种理论是(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9.美国学者席伯特指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10.除了弥尔顿以外,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还有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约翰·密尔)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15套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15套标准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15套标准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1. 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

T √F ×2. 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

T √F ×3.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再现型文本。

T √F ×4. 文化市场制约着阅读受众群体,包括读者的多少甚至读者的文化层次。

T √F ×5.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 √F ×6. 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

T √F ×7. 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T √F ×8. 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

T √F ×9. 文学实用论片面突出强调教育因素,文学的特性就可能失去了。

T √F ×10. 文学写作作为作家的个性化创造,理所当然地具有个体意义。

T √F ×主观题二、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背影汪国真背影总是很简单简单是一种风景背影总是很年轻年轻是一种清明背影总是很含蓄含蓄是一种魅力背影总是很孤零孤零更让人记得清答:汪国真《背影》这首诗歌蕴含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背影的理解,对诗人来说背影是含蓄而又孤独的,但这样的背影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却,让人感觉十分凄凉,诗歌中蕴含着诗人青春的四种情态:孤单、含蓄、清明,简单,孤单诗歌中总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这首诗也继续了诗人青春的思绪,即青春的四种情态;清明,还不是晦涩,有机会多请教;简单。

大众传媒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众传媒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众传媒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众传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传播信息B. 教育引导C. 娱乐消遣D. 军事指挥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A. 印刷媒体B. 电子媒体C. 网络媒体D. 口头传播答案:D3. 传媒的“第四权力”是指?A. 政府权力B. 司法权力C. 媒体监督权D. 行政权力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A. 儿童B. 青少年C. 成年人D. 外星生物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A. 影响社会价值观B. 塑造公众意见C. 促进经济发展D. 导致社会退步答案:D6. 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以下哪项?A. 真实报道B. 制造谣言C. 侵犯隐私D. 传播不实信息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A. 广泛性B. 时效性C. 互动性D. 单一性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新媒体的特点?A. 互动性B. 个性化C. 传统性D. 网络化答案:C9. 大众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A. 信息传播者B. 舆论引导者C. 社会监督者D. 社会破坏者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A. 议程设置B. 沉默的螺旋C. 回音室效应D. 信息过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大众传媒的传播渠道包括以下哪些?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互联网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A. 传播真实信息B. 维护社会稳定C. 侵犯个人隐私D. 促进文化发展答案:ABD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哪些特点?A. 互动性B. 实时性C. 单一性D. 个性化答案:ABD4.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影响社会价值观B. 塑造公众意见C. 促进经济发展D. 导致社会退步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A. 儿童B. 青少年C. 成年人D. 老年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好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镜中我”2.媒介控制3.信息社会4.拟态环境5. 5W理论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三、论述题(30分)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大众传播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8年7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

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

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
2.媒介控制
3.信息社会
4.拟态环境
5. 5W理论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

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

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

(5分)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5分)
(3)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使传播活动和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

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即使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

(5分)
2.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受众的自主参与。

(4分)其主要观点有:
(1)任何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4分)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4分)
(3)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
社会理
想。

(3分)
三、论述题(30分)
“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有其积极意义。

一方面,它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避免了“传而不通”的零效果现象;(5分)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大众传播业运作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5分)不过,将受众仅仅视为消费者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传播者不仅仅是经营者、牟利者。

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肩负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我国新闻学的先驱徐宝璜先生,在其1918年完成的《新闻学》一书中明确指出的:新闻的任务包括供给新闻、代表舆论、创造舆论、灌输知识、提倡道德和振兴商业。

(5分)
第二,受众不仅仅把大众传播视为物质消费。

对受众来说,大众传播带来的不仅是娱乐价值,还有信息价值、教育价值,尽管感官的刺激可以满足一时的需求,但并不能让受众得到更深层次的、更长久的满足。

(5分)
第三,信息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

衣食住行的产品与信息产品不一样,前者关注物质的丰富,后者重视精神的提升。

信息产品的影响力是物质产品远远不能匹敌的。

(5分)因此,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不能用来定义大众传播的传受关系的,只有全面看待大众传播产品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才能真正发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5分)评判标准:
以上为参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教师可据此对考生的论述加以评判;如果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其他理论,做到论之有据,言之有物,联系实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语言通顺,字数达到500字以上,可给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