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生涯规划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的课程规划变得更加重要。
高中生在学业上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规划。
本文将探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应试教育,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课程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相关课程可以是创新创业课程、团队合作项目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二、注重STEM教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
在高中生的课程规划中,应该注重STEM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课程可以是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技术、工程制作等,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强化语言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语言能力已经成为求职就业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高中生的课程规划中需要重点强化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可以加强英语教育,引入更多的英语原版教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也可以开设其他语言课程,比如德语、法语、日语等,让学生有更多的语言选择,提高他们的国际化竞争力。
四、注重社会实践除了学术知识的学习,高中生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训。
在课程规划中需要注重社会实践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风情,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相关课程可以是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训项目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强化职业规划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规划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课程规划中,应该强化职业规划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
相关课程可以是职业规划辅导课程、职业体验实习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生作为社会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通过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和迷茫。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时,学生需要学会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自律性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通过这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理想和人生目标,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字数:245】2. 正文2.1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优势劣势,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随着职业多样化和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时更有底气和把握。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观,提高职业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途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高考的高中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新高考的高中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受到重视。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更是强调了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新高考的高中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认知自我,明确职业兴趣高中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首先认识自己,掌握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优点和缺点等方面的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倾向。
通过职业测评、自我分析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追求的职业目标,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规划。
二、了解职业行业,掌握职业前景高中生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和产业前沿的信息,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选择有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的行业和职业方向。
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行业协会等途径收集信息和资料,参加职业咨询和招聘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特点。
三、综合素质提升,增强竞争力高中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可以通过参加学生社团、— 1 —志愿者活动、科技创新比赛等方式,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也要关注外语、信息技术等各种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注重实践拓展,积累经验除了学习和提升综合素质外,高中生还应该注重实践拓展,积累职业经验。
可以通过实习、兼职、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并积累实践经验。
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义工机构等组织里做义工、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拓宽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社交网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基础。
五、制定目标,定期调整计划高中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也需要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景。
并且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及时纠偏和优化,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并且需要与家长、老师、职业顾问等多方面建立联系,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高中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职业行业、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实践拓展和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工作。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推出,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业规划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学校纷纷开设了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他们的人生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
下面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自我认知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第一部分是自我认知。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测试和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价值观和未来的职业目标。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兴趣测试、性格测试、价值观评估等活动,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职业探索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还包括职业探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发展前景和就业需求,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与自己的能力、兴趣是否匹配。
学校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或者毕业校友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的实际情况。
第三部分:学习规划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还包括学习规划的内容。
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学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如何科学选择课程等技能。
学校可以邀请学习专家或者学长学姐来传授学习方法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制度,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部分:社会实践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还应包括社会实践的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参与志愿活动、进行社区调研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认知。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还需要包括未来规划的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了解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学校类型、招生政策、就业情况等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升学指导老师来为学生解答疑问,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也逐渐推动着高中教育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新高考的背景出发,谈谈如何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发挥作用。
新高考制度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学科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得到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机会。
因此,新高考制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评价,这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学生可以通过多元评价,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制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同时,在新高考制度下,高校对学生的社会技能、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更为注重,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学科选择,而是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素质与能力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高中生实现自我发展和职业成长,切实提升未来职业竞争力。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根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面试、自我介绍、谈判等职场重要技能,使自己更好地进入职场。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并提前进行所需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1. 强化思想引领。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思想上有足够的准备和支持。
学校和家庭可以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认真面对未来职业发展,鼓励学生勇敢探索自己的未来。
2. 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学校应当在“谁主沉浮”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行业规范等方面设置课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
3. 加强职场技能的教育。
学校可以在暑期拓展、校内实训等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和实践招聘面试、自我介绍、职场沟通等技能,为高中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4. 积极推动校企合作。
学校可以邀请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公共机构组织实地参观、职场培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需求和趋势,提高综合素质,拓展专业视野。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地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清晰明确地制定个人学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奠定基础。
新高考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取消了传统的高考分数制度,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意味着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再仅仅追求高分,而是需要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素质教育和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每一个决策和选择都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建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制度体系。
学校应该明确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课程安排,将其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
学校需要配备专门的生涯规划导师或生涯规划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生涯规划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科学地进行生涯规划。
学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大学和企业,了解不同的职业领域和专业;可以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教授学生职业规划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高中生涯规划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高中生涯规划进行评价是促进其有效实施的一种手段。
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实践活动的表现,多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跟踪和指导。
第四,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支持力量。
学校可以组织家校合作的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涯规划,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作者:彭娟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9期新高考的来临,使得生涯规划成为了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生涯规划课程也提上了日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生涯规划要教给学生哪些内容呢?这是、生涯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生涯教育贯穿人生的整个历程,按照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阶段,15至24岁处于探索期,其中15至17岁是试探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考虑需要、兴趣、能力与机会,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
高中生正处于这个时期。
因此,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涯发展任务相契合。
笔者认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展开:生涯唤醒,自我认知,生涯探索,生涯決策和生涯素养。
一、生涯唤醒作为贯穿人生始终的教育,生涯教育本应从小就开始,让孩子明白生涯规划的意义,发展自我形象,形成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了解工作的意义。
然而,我国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小学、初中阶段并没有涉及到生涯方面的知识,高中生对生涯一无所知。
因此,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让学生明白生涯的意义,生涯发展阶段与主要任务以及为什么要进行生涯规划。
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当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时,生涯才开始“如影随形”。
二、自我认识生涯发展的三大要素是知己,知彼,决策,认识自我是生涯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既是生涯教育的目标,也利于学生的自我成长。
学生自我认识的第一大方面是探索个人兴趣,从探索生活兴趣开始,进一步探索职业兴趣,根据霍兰德兴趣理论,通过兴趣岛的活动帮助学生澄清自己可能的职业类型偏好。
发现自己的兴趣能促进潜能得到较好发挥,全面调动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专心致志沉浸在某种活动中的时候,能感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第二大方面是探索个人能力,向学生介绍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学生对能力认识的误区,人的能力是包括多方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发掘自己的优势,并且将自己的优势不断扩大,成功的机率就会更高。
新高考下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

新高考下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是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而随着新高考的到来,学生更需要准备更全面的能力去应对生活。
无论是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还是学习上,让学生都有一个全面的立体化学习。
首先,学生们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
学生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安排好,强化复习,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及时补充。
考试前,要利用好考前突击提高一下自己的成绩。
其次,去学习兴趣所在,好的学习方式也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
要积极学习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科目,建立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框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自学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学会自学,学习新的知识体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
如果学生可以做到以上几点,他们一定会取得最大的成功。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是一个全面的过程,要做好学习,做好实践,欣赏生活的美,勇于接受挑战,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塑造未来的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2016—今
10.00% 0.00%
物理
化学
生物
3.20% 3.20% 5.40% 政治 历史 地理
一般来说,《教育部指引》的选考要求中提及物理 的专业类,高校在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时,也会允许选 考物理的学生报考此专业类。
一、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2016—今
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一、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广东“3+1+2”方案组合模式
主选其一: 物理 历史 任现其二: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2011-2013
共12种组合
物理+化学+生物 历史+地理+政治
2013--2016
物理+化学+地理 历史+地理+化学 物理+化学+政治 2016—今 历史+地理+生物 物理+地理+生物 历史+政治+化学 物理+生物+政治 历史+政治+生物 物理+地理+政治 历史+化学+生物
政、史、地、物、化、生6科每年考2次,在1月 和6月开考。(每人考6门而非现在的3门);
信息、通用、美术、音乐、体育5科由各地市教 育局组织实施,统筹时间、进度。 3) 成绩呈现方式有三种:合格/不合格、等级、分数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总结:改革前后对比 1)科目增加:9科 — 14科 2)类型增加:1类 — 2类(合格考和选择考) 3)考试时间不变:1月和6月
一、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70.00% 60.00%
64.50% 62.40%
50.00%
40.00% 30.00%
31.20%
2011-2013 2013--2016
在《教育部指引》的93个专业类的选考要求中,提 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个专业类提及(不 含允许无要求的专业类),占专业类总数的64.5%; 其次是化学,被58个专业类提及,占62.4%;再次 是生物,被29个专业类提及,占31.2%。
120.00% 100.00% 95.70% 93.50%
80.00% 60.00% 40.00% 20.00%
2011-2013
62.40%
2013--2016
34.40% 34.40% 36.60%
2016—今
0.00%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对于选考了物理的同学来说,可以报考“要求选考 物理”的这60个专业类,另外,允许“不设选考要 求”的29个专业类也可以报考,所以一共可以报考 89个专业类,即占专业类总数的95.7%。
4、招生录取方式变化:招生按“物理生”和“历史生”分数线 录取志愿按“院校专业组”
5、学业水平考试变化:考试分合格考和选择考两种
一、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作为改 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生成长、 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2.到2021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 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 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 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 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 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重要变化在此点)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即“变化五”)
1、考试类型:
现高考 1种
学业水平考试
新高考 2种
合格性考试和 选择性考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合格性考试: 1) 考试科目:所有14门(9门文化科+5门非文化科) 2)考试时间:语文、数学、英语3科每年考1次,在1月开考;
一、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录取原则
两依据
2011-2013
统一高考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
2013--2016
一参考 2016—今
综合素质评价
思想品德 学业水平 身心健康 艺术素养 社会实践
二、主要任务
(三)改革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5、招生录取方式(即“变化四”) 1)5个“分”:夏季高考,分别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
方案分为四个部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加 强管理”和“保障措施”。其中,重点内容在第二部分。
概括来说,与现有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五大变化——
1、高考分两次:春季高考(1月,专科为主、本五科为辅) 夏季高考(6月,本科为主、专科为辅)将分
2、考试科目组合变化:夏季高考“3+1+2”
3、计分方式变化:“3+1+2”的“2”采取等级分
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 所以,新高考,有人理解为,不分文理,但分开了 物理考生和历史考生。
一、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新高考选科
考生在进行选科时除了要看自己的优势学科,最为重要的参考信息就是高校出 具的选科要求,考生的最终选科必须满足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选科要求,才能
结论: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
二、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 目与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二、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未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广东“3+1+2”方案
2011-2013
广东省新高考模式为 “3+1+2”的12种组合模式。 “3”完全确定为:语2013--2016 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1” 为物理、历史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为生物、
新高考背景下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
一 新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新高考背景下你所选的科目与未
二 来在大学所选的专业
目录
CONTENT
三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要做什么?
四
生涯规划与新高考背景下未来 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新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广东新高考”(全国第三批,8省之一)
2019年4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东省深化 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从 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现高二)开始实行,你们是第二届。
2011-2013
成功报考。
那么,方案中“1+2”该如何选? 2013--2016 考生有什么可以参考或借鉴的?高校对考生 选专业时又有什么要求呢?
2016—今
教育部在2018年年初制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 行)》(以下简称《指引》)。
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必考物理 的19个专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