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蛋白质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只要认真的为自己活过,只要为生命中重要的人,努力奋斗过,这本身已是一种完美。

一. 教学案例:1.创设教学情境开场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图片。

用多媒体展示精美的丹顶鹤舞蹈、可爱的婴儿、健美运动员图片,配上悦耳音乐。

教师问:这些图片美吗生齐答:美。

教师再问:你们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片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吗等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丹顶鹤的羽毛、人的头发、肌肉的组成成分中都含有蛋白质。

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请一位同学观看教师带来的护发素说明书,找出其添加的物质是什么。

学生观察,找出添加的是维他命、氨基酸等。

(过渡)组成头发的蛋白质有赖氨酸、半胱氨酸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们的结构简式。

(1)学习活动一:比一比展示赖氨酸、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请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归纳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设计意图:从前面熟悉的赖氨酸、半胱氨酸开始分析,从心理上学生觉得自然;通过对比,找出异同点,学生印象比较深刻。

(2)学习活动二:装一装教师介绍氨基酸的分子模型,指出代表氨基、羧基、R基和H的部分;指导学生动手组装甘氨酸的分子模型,体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甘氨酸的模型。

3.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过渡)教师手中拿着氨基酸模型,指着大屏幕展示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图片质疑:氨基酸的分子比较小,蛋白质的分子却很大,氨基酸是怎样组成分子量巨大的蛋白质呢学习活动三:看一看连一连教师播放氨基酸脱水缩合的FLASH动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请前后两个小组把刚才组装的甘氨酸脱水缩合成二肽。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组装。

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大组的同学把氨基酸连成多肽。

4 .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我们能否自己合成蛋白质呢教师展示我国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的有关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我国在蛋白质合成方面的巨大成就,学习科学家们团结、协作、无私忘我的精神。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案
社会责任: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人体需要补充必需氨基酸以维持生命活动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32练习与运用
网络学习
拓展资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相关课程
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氨基酸结构、脱水缩合和蛋白质多样性的模型构建,这对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使用演示法将这一抽象的模型转化为直观,继而由学生自行完成模型的构建。但本节课模型的构建较多,学生对模型的构建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帮助,并在从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
呈现鱼、肉、蛋、奶、豆类等蛋白质食品的图片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的数据。提问“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水平,往往用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来衡量,蛋白质在我们身体中起着什么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糖类、蛋白质、脂质、核糖”“蛋白质”
复习引入,点出“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在借由“蛋白质的摄入影响生活与健康水平”引出蛋白质的作用。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教师使用PPT动画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提问“这一过程发生在氨基酸的哪两个基团上”。教师讲解“脱水缩合、二肽、肽键”的概念,并由此引导学生提出“三肽”、“四肽”、“多肽”的概念。
教师使用多肽的示意图提出“肽链”的定义。
教师提出“蛋白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条或多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相互结合在一起”,讲授“二硫键”。
教师指出不同的部分为侧链基团(R基),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教师使用甲烷的结构模型,将其上3个代表“H”的小球换成氨基酸的基团,让学生理解氨基酸的空间结构。
提问“一个氨基酸中能否出现两个氨基或两个羧基”。

高中化学有机蛋白质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蛋白质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蛋白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
2.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 蛋白质的结构和分类
2. 蛋白质的功能
3.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蛋白质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学生需要仔细理解
2. 学生需要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然后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20分钟)
1. 蛋白质的结构和分类
- 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结构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的链状结构
-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可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结构蛋白质、酶、激素等几类
2. 蛋白质的功能
- 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反应、参与运输、构建细胞器等
三、实验与示范(15分钟)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有关蛋白质的实验,如鸡蛋白的凝固实验,或者展示一些蛋白质的结构模型,以加强学生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

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
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并向全班汇报结果
2. 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提醒学生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注重蛋白质的摄入。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再次总结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加强实验与练习环节,同时建立良好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生物教案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 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3 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

生物高中蛋白质的分类教案

生物高中蛋白质的分类教案

生物高中蛋白质的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蛋白质的分类方法及特点;3.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二、教学重点:1. 蛋白质的定义和组成;2. 蛋白质的分类方法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蛋白质;2. 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概念和组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有机大分子之一。

2. 蛋白质的分类方法及特点:(1)按形状分类:- 线性蛋白质:由氨基酸按顺序连接而成的链状蛋白质,如胶原蛋白;- 卷曲蛋白质:在氨基酸之间形成螺旋结构的蛋白质,如肌动蛋白;- 叠式蛋白质:由若干段氨基酸链之间形成β-折叠结构的蛋白质,如核糖核蛋白。

(2)按功能分类:- 结构蛋白质:主要构成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如胶原蛋白;- 酶类蛋白质:参与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如淀粉酶;- 激素类蛋白质:调节生理机能的蛋白质,如胰岛素;- 免疫球蛋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抵御外界病原体;- 运输类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携带特定物质的传输蛋白质,如血红蛋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举例: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2.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蛋白质在实验中的重要性和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估:1. 完成蛋白质分类的填空题与选择题;2. 参与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3. 完成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促进学生对蛋白质的深入理解。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教案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教案

高中生物蛋白质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过程。

3.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定义和特点。

2.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过程。

3.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教学内容:一、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2.蛋白质的作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起着结构、酶、激素、抗体等多种功能。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过程1.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初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三、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重要性1.蛋白质在结构上的功能:蛋白质可以形成细胞器和细胞器官,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2.蛋白质在酶上的功能:蛋白质可以作为酶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和生理活动。

3.蛋白质在激素上的功能:蛋白质可以作为激素在生物体内传递信号,调节生理活动。

4.蛋白质在抗体上的功能:蛋白质可以作为抗体参与生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保护生物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二、讲解:介绍蛋白质的定义、结构和合成过程。

三、示范:通过实验或观察,展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

四、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态度、思维能力和互动情况。

2.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蛋白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蛋白质的概念、结构和作用,加深对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功能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科书(2019) 生物学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中的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是“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因此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尤其氨基酸结构的学习为第2课时学习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以及学习蛋白质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阐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 归纳概括氨基算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3. 归纳概括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四、教学策略与手段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层层递进地获得有关氨基酸的知识。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情境引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

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

通过人体组织缝合线的吸收,建立“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设问】(1) 为什么这种动物胶原蛋白的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2) 这种胶原蛋白缝合线能直接被人体组织吸收吗?若不能, 那如何被吸收?结合初中课本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引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位”的基本观念2. 总结氨基酸的种类与分类【设问】那么我们人体到底有多少氨基酸?有哪些氨基酸呢?【展示】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21种。

【总结】这21种氨基酸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

高一生物《蛋白质的鉴定》教案?篇一: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word版)人教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教案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物(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演示教学课件) 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2 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本节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法及教学程序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阅读法、观察法、分析法、谈话法和讨论法,多举生活事例,使课堂气氛能更加活跃。

这样也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过程的转变。

四、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适于学生记忆巩固知识。


组成元素
化学结构
结构特点 脱水缩合 空间结构 氨基酸蛋白质
结构通式 蛋白质的多样性
种类 蛋白质的功能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在一开始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开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讲述方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较好落实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

在新知识讲授过程中采用比较归纳、自主探究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习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增强直观性,分解了难点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主体性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情境—协作—会话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协作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