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肩颈的方法
艾灸直接灸的方法

艾灸直接灸的方法
1. 准备艾条和火源,将艾条点燃,等待约15秒,使其燃烧出一小段灰色的烟。
2. 把艾条拿起来,将它的一头焚烧,使其产生一些烟雾和温度。
3. 把燃烧的那一头的艾条靠近皮肤,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保持一定距离(约2-3厘米)。
4. 移动艾条,进行艾灸。
5. 对于需要多次进行灸疗的部位,可以适当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达到最好的效果。
6. 灸疗时不要离开,以确保安全。
灸疗时间约为10-15分钟。
7. 灸疗后,可以使用清水或酒精擦拭,消毒和清洁皮肤。
需要注意的是,灸疗前要确保艾条是干燥的,没有潮湿和发霉,以免造成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
还要避免艾条直接接触皮肤,并保持艾灸时的卫生和安全。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灸疗,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

艾灸的具体操作方式及三个阶段很多人都认为中医艾灸就是针灸,其实不是,艾灸只是针灸的一种方式,而艾灸养生的显著效果使很多人都喜欢上了这种保健方式,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1、艾条灸艾条灸的主要原料就是艾绒,优质的艾绒决定了艾条灸的效果是否显著,除了艾绒,在艾条灸里我们也会放入一些药物,不同的药物针对不同的病症,能够帮助人缓解及治疗病症,这称为药艾条。
灸治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并与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用者感觉温热为宜。
2、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做成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皮肤上,从上端点燃。
如果直接放在皮肤上,艾炷燃尽后才换炷再灸,皮肤局部就会烫伤起疱以产生无菌性化脓,称为化脓灸,又叫瘢痕灸。
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说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处的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间衬隔某些药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饼、食盐等,不但能防止烫伤皮肤,还能发挥这些衬隔药物的作用,增强灸疗效果。
如隔姜灸可治疗虚寒性腹痛、腹泻,隔蒜灸可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等。
3、温针灸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将一团艾绒缠绕于针柄或将一小截艾条套置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绒或艾条,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体内,从而同时起到针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最基本的身体反应就是出现热感的传递。
这种热感可能会出现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级阶段在艾灸过程中,施灸部位也就是对应的病毒部位会出现一些症状,这些反应是由于艾灸对人体病症的刺激而产生的的。
如果我们其他部位也会有这种反应那就需要重视了,这往往是身体潜在病症的艾灸反应,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当理性的分析,同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身体热力传感仍然存在,特定区域会出现跳动,冒水泡的感觉,均属正常的艾灸反应。
慢性病人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会有数月的时间。
病症较轻的病人,则很短,可能数天或者十几天就会消失。
中医艾灸疗法舒缓人体肩颈疼痛的功效

中医艾灸疗法舒缓人体肩颈疼痛的功效肩颈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过度使用肌肉的情况下。
中医艾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认可为缓解肩颈疼痛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艾灸疗法的原理、应用及其对人体肩颈疼痛的功效。
一、中医艾灸疗法的原理中医艾灸疗法由艾蒿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对人体穴位进行刺激,起到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艾灸可通过热量传递和经络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肩颈疼痛症状。
二、中医艾灸疗法的应用中医艾灸疗法广泛应用于肩颈疼痛的治疗中。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艾灸可通过热量的传导和经络的刺激,激活肩颈部位的经络,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舒缓肌肉的紧张与疼痛。
三、中医艾灸疗法舒缓人体肩颈疼痛的功效1. 缓解肌肉紧张:艾灸热量的作用能够促进肩颈部位的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的紧张。
肩颈部位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肌肉紧张减轻,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2. 活血化瘀:中医理论认为,肩颈疼痛往往与气血运行不畅以及瘀血有关。
艾灸对肩颈部位的经络进行刺激,能够促进气血的循环,化解瘀血,改善局部营养供应,从而减轻肩颈疼痛。
3. 调节阴阳平衡:中医认为,肩颈疼痛常与阴阳失调有关。
通过艾灸的热能刺激,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气血的正常循环,缓解肩颈疼痛症状。
4. 提升免疫力:艾灸疗法还具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在艾灸的过程中,通过热量和烟气的刺激,可以促进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轻肩颈疼痛与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中医艾灸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艾灸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方式,有效舒缓人体肩颈疼痛。
然而,在尝试艾灸治疗肩颈疼痛时,仍需个体差异考虑,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艾灸的用法教程

艾灸的用法教程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来热敷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效果。
下面是艾灸的使用方法教程:
1. 准备艾灸具:将艾草装入艾绒或艾条中,绑成适合手持的艾条或艾包。
2. 准备艾灸器具:使用专业的艾灸器具,如艾灸盒或艾灸炉,放置在防火的平稳表面上。
3. 清洁皮肤:将需要进行艾灸的部位进行清洁,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4. 燃烧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待火苗燃烧至适宜的大小后,吹灭火焰,让艾草继续冒烟。
5. 点燃艾灸器:将点燃的艾条放入艾灸器中,让烟雾逸出。
6. 艾灸穴位:将艾灸器的温热部位对准需要艾灸的穴位,进行温热烟熏。
7. 控制时间和温度: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耐受能力,控制艾灸的时间和温度。
通常每个穴位艾灸5-15分钟,每次艾灸的总时
间不宜超过30分钟,温度不宜过高。
8. 注意安全:在进行艾灸时,注意防火和用具烫伤。
艾灸完毕后,确保将艾灸器熄灭,等待冷却后再进行清洁和存放。
9. 结束艾灸:艾灸结束后,可以再用温水清洗艾灸部位,用毛巾擦干,也可以涂抹保湿的草本霜等,以舒缓皮肤。
10. 注意事项:在艾灸前要注意自身的身体情况,如女性经期、孕妇、疲劳过度等情况慎用或避免艾灸。
在艾灸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疼痛明显,应立即停止使用。
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艾灸的穴位,如常用的足三里、关元、气海、大椎等。
艾灸的频率和次数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医师建议来确定。
同一穴位连续艾灸一周左右后,可以适当休息,让身体得到调整。
上班族的艾灸法

艾灸是个慢功夫,我们只要做艾灸,少则半 小时,多则2~3个小时,对于上班族来讲很难 在一天之中挤出这么些时间,那么就只有晚间下 班艾灸。很多上班族的孩子们和我诉苦,灸完了 已经是11~12点,这样既影响了休息,艾灸的 效果也不如白天好,怎么办呢?
治疗疾病应该是上午较好,在lO~ll点以后, 阳气开始升发。涉及到的是一个升发的概念,最 好是上午的ll时和夜里子时。这两个时间段,对 于上班族来讲治疗和保健都不可能,上午的这个 时间段,也正好是我们工作的繁忙时刻,夜间的 子时是睡眠的最佳时间段。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艾 灸的时间,那么我只好说,闲时最好,要心安神静, 效果最好。
44 中华养生保健2011年1期1月1日出版
万方数据
上班族治病,发病率最高的当属颈椎病,我 们可以选用艾灸盒和艾灸罐,就可以边治疗边工 作,还可以边治疗边干家务。
治疗颈椎病,主要取穴:大椎、肩井、颈夹脊。 主要围绕患处施灸。
Ⅱ方法口可以用双眼艾灸盒,或双罐艾灸罐, 绑在大椎部位,热后移动到肩颈部位进行艾灸。 每次可以使用大艾炷两个,或用艾灸盒艾灸30分 钟。这个艾灸不需要什么体位,可以坐着艾灸,
&工具Ⅱ背部俞穴,用方四眼艾灸盒,可以做 移动艾灸,由上往下移动,30~40分钟。
腹部穴位,也肢体卫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每穴10~20分钟, 如果为了节约时间,那么您可以多买几个艾灸盒, 一起操作。
这个艾灸,最好是在床上施灸,可以躺着或 趴着,这样艾灸才会舒服。
可以走动艾灸,很随意。 胃肠疾病也是上班族易患的疾病,往往因为
赶时间,不能按时吃饭,很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还有的上班族应酬较多,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用艾灸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匝取穴目艾灸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肝俞, 胆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等胃经反应点,背部 穴位一共30~40分钟,可以移动艾灸,腹部穴 位也是30~40分钟,肢体可以lO~20分钟。
中医调理艾灸疗法的应用指南

中医调理艾灸疗法的应用指南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艾叶的特殊成分刺激人体经络,调理身体健康。
艾灸疗法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并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理方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中医调理艾灸疗法的应用指南。
一、什么是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一种运用燃烧艾叶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的疗法,主要通过艾叶的特殊成分与热效应来调理身体。
艾叶通常由艾蒿制成,经过干燥后点燃并放置在距离皮肤一定距离上的穴位上,通过艾叶的温热刺激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经络运行。
二、艾灸疗法的原理艾灸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热刺激:艾灸时,艾叶的温热能够直接渗透至皮肤和穴位,产生刺激,使身体局部温度升高。
这种温热刺激可以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加速新陈代谢,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2. 药效刺激:艾叶中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萜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通过燃烧和温热作用释放出来,可以刺激穴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气血循环。
3. 经络调理:中医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艾灸疗法的温热刺激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调理经脉的阴阳平衡,恢复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
三、艾灸疗法的应用指南1. 艾灸的选择在选择艾叶时,应选择成熟的艾蒿茎叶,并经过晾晒至干燥状态。
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还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艾叶,如滋阴降火的白艾叶、温热通经的黑艾叶等。
2. 艾灸的方法在艾灸前,应对皮肤进行清洁,并准备好艾香和艾灸器具。
然后将艾叶点燃后,保持一定的距离将艾灸头对准穴位进行温热刺激。
刺激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3.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调理,如寒痹、经络不畅、气血不足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肩颈疼痛、腰酸背痛、关节炎、经期不调、失眠等。
艾灸疗法还可以用于美容养生,如祛斑祛痘、延缓衰老等。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艾灸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烟尘对呼吸系统的刺激。
艾灸如何调理颈椎病

养生圈康复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部、颈部、肩部、背部、手臂酸痛,脖子僵硬,活动受限,有的患者肩颈酸痛可放射至后脑勺、胳膊等部位,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头晕、视物旋转,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卧床不起、猝倒等。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伏案工作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导致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
艾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较好,本文将带您了解颈椎病的艾灸调理知识。
艾灸是最合适用来调理颈椎病的方法。
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颈椎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本质上是因为经络堵塞“不通”。
艾灸调理颈椎病是依靠艾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力来疏通经络,淤堵化解后,自然就不再痛了。
在艾灸治疗中,先要确定好穴位,然后用燃烧的艾条在穴位处距离皮肤一寸左右的位置进行艾灸,时间为5~10分钟,灸至皮肤微微发红为止。
每个穴位每日灸1~2次。
艾灸大椎穴大椎穴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且大椎穴具有强身保健、疏风散寒、镇静退热等作用。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低下头,颈背部有一个高突的骨节,此为第七颈椎,其下就是大椎穴。
艾灸肩井穴在中医古书上有记载:肩井穴主肩背痹痛,臂不举,因此艾灸肩井穴能够治疗颈椎问题。
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艾灸天柱穴天柱穴是治疗肩膀酸痛、肌肉僵硬的重要穴位,艾灸天柱穴,能够充盈肩颈部的气血。
天柱穴位于颈后区,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
艾灸后溪穴后溪穴有宁神、利窍、舒经的功效,对于正在发育的孩子、电脑前的上班族等人群,艾灸后溪穴能有效预防颈椎疼痛、腰腿部疼痛,还能预防驼背,也有缓解疲劳的功效。
后溪穴位于小指外侧,手掌和手指交界处。
艾灸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艾灸合谷穴能够调节身理气。
合谷穴位于手的背侧,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位置。
艾灸外关穴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位之一,有解毒清热、止痛解痉、通经活络的功效。
夏天养阳祛病的中医艾灸法

夏天养阳祛病的中医艾灸法1、空调病夏至时节,很多人会选择躲在冷气充足的室内,然而走到室外时又瞬间感受强烈的热流,冷热交替,温差极大,很容易引发感冒及周身酸痛,这种情况以肩颈部最常见。
因为颈部正中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
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所以,当人受寒时,肩颈部最先出现不适,且此处不适的感觉最重。
建议不要一味贪凉,空调温度最好调到25°C或25°C之上,当在室内感觉有凉意时,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并适当按摩肩颈部。
艾灸温阳法取穴:大椎穴作用:温阳散寒。
操作: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大椎穴进行回旋灸。
施灸者将艾条对准大椎穴,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2、咳喘对于慢性咳喘患者来说,如果患者有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者。
也可以在夏至时做艾灸或三伏贴来进行治疗。
不少患者因在此时治疗而获得明显效果,甚至痊愈。
艾灸温肺法取穴:肺俞穴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操作: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肺俞穴进行回旋灸。
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cm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耐热较好的患者,还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的达到温肺散寒的目的。
具体操作:将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5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相应的穴位处,再取适量艾绒做成柱状,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艾柱燃尽,可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穴重复灸2-3壮。
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3、暑湿证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肩颈的方法
1、艾灸肩颈的方法
1.1、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1.2、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1.3、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手持艾灸罐在肩颈处施灸。
1.4、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肩颈处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2、艾灸的功效
2.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艾灸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
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务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
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
的发生。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3、常见的艾灸疗法
3.1、头痛可灸通天、悬钟、太冲和阿是穴。
3.2、感冒可灸大椎、肺俞、膻中、风门和足三里。
3.3、风湿性关节炎可灸大椎、足三里、阴陵泉和阿是穴。
类风湿关节炎可灸大杼、曲池、血海、足三里、大椎至腰俞段。
3.4、月经不调可灸关元、血海、三阴交。
痛经可灸关元、地机、三阴交,带下病可灸隐白、气海、关元、带脉、子宫。
闭经可灸关元、三阴交、归来、气海、子宫。
3.5、颈椎病可灸天柱、大椎、合谷、后溪、风池。
肩周炎可灸肩髎、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灸后溪、足三里、命门、腰阳关、肾俞。
艾灸的常用方法
1、艾灸的常用方法
1.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1.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1.3、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
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1.4、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
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1.5、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2、艾灸的禁忌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2.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
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
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
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
瓶内,以利于熄灭。
4、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
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
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