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新标准)
艾条灸法评分标准

(3)闪罐:将罐即叩在所选部位上(不需灭火),吸附后随即拔下,再吸、拔,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呈红紫色
(4)走罐:先于走罐部位及罐口涂上润滑剂,待罐吸附后,将火熄灭,以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固定皮肤,用手平推罐体向下、向上、向左、向右,慢慢来回推动几次至局部皮肤呈红紫色
(4)告知患者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5
未指导扣5分;一项指导不全扣1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语言、态度不符合要求各扣1分;
沟通无效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2分
回答问题5分
目的:
1.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防病保健、治病强身
艾条灸法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20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
(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热的忍耐程度
(4)心理状况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拔罐法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20分
艾条灸

艾条灸的概念
❖ 是用纯净的艾绒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 在穴位皮肤表面反复熏烤,以达到过经通络, 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为目的的一种防病治病 的技术操作。
艾条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适用于虚寒型疾病,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一 些病症(胃脘痛,泄泻,哮喘,月经不调, 胎位不正,风寒湿痹等)。
❖ 禁忌于热证和阴虚发热者:面部,大血管 处,孕妇腹部与腰骶部不能施灸。
❖ 用物的准备
❖ 治疗盘,艾条,酒精灯,打火机,小口瓶,治疗巾,治疗卡,必要 时准备浴巾和屏风。
操作流程
❖ 1.备齐用物,做好解释,核对病人。 ❖ 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 3.施灸部位应向上后下,先头顶,胸背,后腹部四肢。 ❖ 4.施灸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防止烫伤,观察病情及
艾条灸的施法灸
❖ 温和灸(20分钟) ❖ 回旋灸(20-30分钟) ❖ 雀啄灸(15分钟)
❖ 温和灸:与皮肤保持1寸左右距离,使患者局 部温热而无灼痛,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这 种灸法的特点是温度比较恒定和持续,对局 部气血阻滞有散开的作用,主要用于病痛局 部灸疗。
❖ 回旋灸:与皮肤保持1寸距离左右,平行往复 回旋施灸。特点是温度渐凉渐温互相转换, 处对局部病痛的气血阻滞有消散作用外还能 对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促进作用,故对灸点 远端的病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雀啄灸:对准穴位,似鸟雀啄米状,一上一 下地进行艾条灸,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特 点是温度突凉突温对唤起腧穴和经络的功能 有较强的作用,因此适用于灸治远端的病痛 和内脏疾病。
施灸前的准备
❖ 对病人的准备
❖ 1.评估 ❖ 当前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 患者的体质及施灸处皮肤情况。 ❖ 对疼痛的耐受度及心理状况。 ❖ 2.告知 ❖ 治疗中可能出现皮肤烫伤,水泡等情况。 ❖ 艾灸有中药燃烧的味道。 ❖ 治疗时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时,立即告知停止治疗。
艾条灸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项目考核内容分值评分要求1.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姓名。
3一项未核对或核对不准确扣2分,扣完为止。
评估10分2.评估患者:体质及艾灸处皮肤情况;既往病史,目前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心理状况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5一项未评估扣1分,扣完为止。
3•评估环境:环境整洁、舒适、安静。
有条件的病房应调节室温22-24 C, 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1.预期目标各种寒症,如头痛、2回答漏一项扣1分,回答不完整酌胃脘痛、泄泻、风寒痹痛、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解除或缓解;预防疾病,保健强身。
2准备情扣0.5-1分。
计划(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鞋穿4前4项不到位每项扣1分,未洗手着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或洗手方法不正确扣2分,扣完为15分止。
(2)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7每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柴、弯盘、卫生纸、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3)患者准备:缓解糸张情绪,适量进食,排空大小便。
2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医5一项不合要求扣1分,未与患者解嘱、床头卡、治疗卡、床号、姓名,释交流全扣,解释不到位酌情扣1-4做好解释。
分。
2.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6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扣完为止。
防寒和保护患者隐私。
3.取穴,做好标记。
6取穴不止确全扣,未做标记扣3分。
实施60分4.撕开艾条的外包装,将艾条点燃① 温和灸: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3cm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出现红晕为度。
一般每穴或患处施灸10-15分钟。
②雀啄灸: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施灸,给施灸的局部一个变量刺激。
每处5分钟左右。
③ 回旋灸:施灸时与施灸部位皮肤保15一种方法实施不正确扣5分。
扌寸定的距离,并向左右或上卜方向反复旋转或移动施灸。
可灸20-30分钟。
艾条灸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艾条灸(新标准)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
A B C D
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核对 2 核对医嘱 2 1 0 0
评估7 临床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 4 3 2 1 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 3 2 1 0
告知 4 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0
用物准备6
洗手,戴口罩 2 1 0 0 备齐并检查用物 4 3 2 0
环境与
患者准备7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 2 1 0 0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 0 0 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3 2 1 0
操作过程58
核对医嘱 2 1 0 0 确定施灸部位 4 3 2 0 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艾条与皮
肤距离符合要求
5 3 0 0
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15 10 5 0 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8 4 0 0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感受,以病人温热感
受调整施灸距离
4 3 2 1
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5 4 3 0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 4 2 0 0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 5 4 3 0 洗手,再次核对 2 1 0 0
操作后处置8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医医疗技
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处理
4 3 2 0
洗手 2 0 0 0 记录 2 1 0 0
评价 6 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
感受
6 4 2 0。
中医艾灸(艾条、艾柱)法评分标准

提问
专家就操作环节要点进行提问
5
总分
100
协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并注意防寒
10
手法
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艾灸方法,定位准确合理
10
2.根据病证选择施灸部位、方法(艾条灸/艾柱灸考察其一即可)艾条灸:点燃艾条对准穴位。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根据病情更换手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①温和灸:艾火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2-5cm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出现红晕为度。一般施灸10-15分钟。②雀啄灸:对准施灸部位的皮肤,像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施灸。一般每处施灸5分钟左右。③回旋灸:施灸时艾火悬于施灸部位上方,与施灸部位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向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移动或旋转施灸。一般施灸20—30分钟。艾柱灸:①直接灸(常用无疤痕灸):先在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放置艾炷后点燃,艾炷燃至2/5左右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取走余下的艾炷,放于弯盘中,更换新炷再灸,一般连续灸5—7壮。②间接灸(常用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施灸部位涂凡士林,根据病情,放上准备好的鲜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上置艾柱炷,点燃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移动姜片或垫高,艾炷燃尽则更换新炷,一般灸5—7壮。达到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30
3.随时询问患者对灸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10
后期处理
1.艾灸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
5
2.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做好记录
5
评价(15分)
评估效果
1.患者体位合适、安全舒适,皮肤无烫伤,衣物无烧损,症状改善
2
2.所选穴位与灸法符合病情,部位准确,操作熟练。艾灸时间合理
针灸技法——艾条灸

针灸技法——艾条灸
艾条灸是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熏烤或熨烫的方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病人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
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cm高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一般每穴灸5分钟。
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棉纸或棉布,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每次每穴约按灸5~7下,至皮肤红晕为度。
3.回旋灸
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cm髙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
4.实按灸
用加药艾条施灸。因临床需要不同,艾条里捧进的药品处方亦异,又分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百发神针等。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药艾条实按在穴位上,犹如针刺故名。
药艾条执行标准

药艾条执行标准
一、外观检测
1.药艾条的外观应整洁、光滑、无明显的瑕疵和破损。
2.药艾条的直径和长度应符合规格要求,无明显差异。
3.药艾条的印刷应清晰、端正,无脱色、掉字等现象。
二、湿度检测
1.药艾条的湿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保持其干燥、易燃的特性。
2.药艾条的湿度检测方法可采用称重法或相对湿度计进行测量。
三、艾草含量检测
1.药艾条中艾草的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药艾条的质量和效果。
2.艾草含量检测可采用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测定。
四、重金属检测
1.药艾条中不得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以确保使用安全。
2.重金属检测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等进行分析。
五、防腐剂检测
1.药艾条中不得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以确保使用安全。
2.防腐剂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析。
六、成分含量标准
1.药艾条中各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药艾条的质量和效果。
2.成分含量标准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原料质量和配比来实现。
七、污染物限量标准
1.药艾条中的污染物限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使用安全。
2.污染物限量标准可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和执行。
艾条灸操作规程

精品文档
. 艾条灸操作规程
注意事项
1、施灸部位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灸后用手按穴以聚真气为补,不按其穴使邪气散去为泄。
2、灸时注意弹艾灰,防止艾火脱落烧灼皮肤及衣被。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防止复燃致火灾。
3、施灸部位皮肤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须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4、对热症、实证、重要器官,大血管处、颜面部及孕妇的腰腹部不宜施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
A B C D
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核对 2 核对医嘱 2 1 0 0
评估7 临床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 4 3 2 1 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的耐受程度 3 2 1 0
告知 4 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0
用物准备6
洗手,戴口罩 2 1 0 0 备齐并检查用物 4 3 2 0
环境与
患者准备7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 2 1 0 0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 0 0 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3 2 1 0
操作过程58
核对医嘱 2 1 0 0 确定施灸部位 4 3 2 0 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艾条与皮
肤距离符合要求
5 3 0 0
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15 10 5 0 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8 4 0 0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感受,以病人温热感
受调整施灸距离
4 3 2 1
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 5 4 3 0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 4 2 0 0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 5 4 3 0 洗手,再次核对 2 1 0 0
操作后处置8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医医疗技
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处理
4 3 2 0
洗手 2 0 0 0 记录 2 1 0 0
评价 6 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
感受
6 4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