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闭环管理

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闭环管理摘要目的:探讨无完善电子系统落后地区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
方法:通过仅限于本院使用的《癌痛、慢性疼痛专用门诊病历本》进行备案建档,由疼痛科门诊和门诊西药房管理,严格执行国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各项管理规定为患者开具此类药品,并在专用门诊病历本上详细记录,患者携此专用病历本到门诊西药房进行审核取药。
结果:未发生药物滥用和流弊情况,增强了患者和家属对这类药的管理意识和正确使用率,使癌痛治疗规范化,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闭环管理的应用,改变了门诊麻醉药品的传统管理模式,优化和创新管理内容,提高了门诊麻醉药品的管理和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增强了安全性和可回顾性,有效防止流失。
关键词:门诊;癌痛;麻醉药品;闭环管理作者简介:李永翠(出生:1978年3月-),性别:女,民族:汉族,名族:汉族,籍贯: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癌痛护理原国家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癌痛的发生率为61.6%,其中50%的疼痛级别为中度至重度,30%为难以忍受的疼痛〔1〕。
世界卫生组织推行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中、重度疼痛选择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治疗,阿片类药列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癌痛病人镇痛多以口服阿片类药物为主。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国家麻醉药品管制政策平衡原则》,提出各国政府制定的阿片类药品管理政策,必须符合药品供应与管理平衡原则,以确保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医疗需求,并防止药物滥用和流弊。
同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调整政策,实行麻醉药品“备案供应”管理制度。
2005年,国务院颁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强调加强麻醉药品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对麻醉药品的采购、贮存、使用、空安瓿、用过的贴剂、剩余药品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管理要求。
闭环管理是通过将整个管理过程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从而使得管理系统成为连续且循环的良好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对管理方式和各项决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来更好的提升管理质量〔2〕。
癌痛的全程管理ppt课件

详细记录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如活动、 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行走能力、 与他人的关系、睡眠、对生活的热爱。
疼痛评估方法
《疼痛药物治疗学》徐建国2007年11月第1版
情绪评分(ES)
简化的麦-吉疼痛问卷 (SF-MPQ)
综合治疗
患者自我管理
随访记录
前24小时剂量总量的10%-20%
*增加幅度是在前24小时OXY和处理爆发痛总量
注:OXY为奥施康定的简写;FDA对阿片类药物耐受定义是指持续1周或更长时间每日口服吗啡60mg,口服羟考酮30mg或等效剂量其他阿片类药物
疼痛全程管理的主要环节3—临床路径精细化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癌症疼痛管理指南 2015流程图
采用即释吗啡滴定几轮、获得阿片用药剂量后,适时转换为羟考酮缓释片
使用羟考酮缓释片作为背景用药辅以即释吗啡处理爆发痛,首次用药后12小时加量或调整用药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姑息治疗
.
图1 与基线比,12周时,两治疗组TOL均数变化情况
均数变化
标准护理
早期姑息护理
得分
-2.3
2.3
4.6 P=0.04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
癌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速肿瘤的发展(影响睡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
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癌痛全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慢性病治疗中,对患者实行全程管理理念(从诊断—治疗—副作用处理—随访—生命终结),对其制定长期系统的规范诊疗方案,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全程管理模式(Continuum of Care)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提供连续且协调的医疗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全程管理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是预防和筛查,通过宣传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鼓励女性进行定期乳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免费或低价的乳腺癌筛查和教育活动,并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乳腺癌风险评估、乳房超声、乳腺核磁共振等。
第二个阶段是诊断和治疗,当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时,全程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医疗机构可以建立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团队,包括乳腺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放射治疗师、化疗师、心理咨询师等。
这个团队可以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康复护理等。
全程管理模式还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康复护理。
第三个阶段是术后康复和生存管理,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生存管理。
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提供综合的康复护理服务,包括乳房重建手术、康复训练、营养咨询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全程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定期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协助患者管理疾病风险,预防复发和转移,并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乳腺癌患者的需求,并提供更加个性化、连续和协调的医疗服务。
通过信息科技的应用,全程管理模式还可以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建设,提高乳腺癌治疗的效果和效率。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王敏 周学健 吉爱军 单靖眙 张赟 刘德林 金陶Nursing effect of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on outpatient cancer pain patients WANG Min, ZHOU Xuejian, JI Aijun, SHAN Jingyi, ZHANG Yun, LIU Delin, JIN Tao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Nanjing 210009,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algesic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for outpatient cancer pai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ho were first diagnosed at the analgesic clinic of Jiangsu Cance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June 2020 and were treated with opioids (oxyco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for analgesia were col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 closed-loop management model, including first consultation, follow-up consultation, regular follow-up, education, medication records, guidance, etc. During the same period, pain clinic specialists, pharmacists, and nurses formulated individualized and reasonable standards for patients, effective analgesic programs and follow-up plans, focusing on solving problems in patients' analgesic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follow-up feedback.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received continuous management for one month.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number rating scale(NRS), number of burst pains,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peripheral blood β-endorphin(β-EP), prostaglandin E-2(PGE-2), endothelin-1(ET-1) and physical status(KPS) scores were used to recor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are after manage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that occurred dur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NRS, number of burst pains, β-EP, PGE-2, ET-1 and KP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management(P >0.05). After management,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analgesia satisfaction, β-EP,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KP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 NRS, PGE-2, ET-1 and degre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9)【摘要】 目的 探索闭环式管理模式对门诊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可行性。
门诊癌痛管理意义和作用

门诊癌痛管理的现状
阿片类药物门诊处方的执行不足
• 大部分患者仅能获得一周或不 到一周的强阿片控缓释剂的处 方量
• 获得15天处方量的比例不到三 分之一
您所在的医院强阿片控 例数 缓剂每张处方的最大量 (%)
15天
68(31.34)
10天 7天
9(4.15) 46(21.20)
7天以下
86(39.63)
8
疼痛
癌痛的影响
肿瘤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 显著影响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
EPIC调查结果(n=573): 67% 发现疼痛与癌症导致的心理痛苦相关 33% 患者表示疼痛有时很难忍以至于他们想死亡 69% 患者报告日常活动方面有困难 41% 患者表示疼痛影响了他们与家人的关系
European pain in cancer survey, 2013. Available at: /fileadmin/user_upload/Issues/EPIC_Survey/EPIC_Report_Final.pdf
癌痛治疗工作体会
患者误区多
• 阿片类药物一用就上瘾, 停不下来?
• 癌痛代表疾病晚期? • 某种药物不管用? • 副作用很大不能耐受? • 癌痛治疗全靠医生? • 其他
临床诊治困难
• 医护人员对癌痛治疗重视 不足,癌痛诊疗不规范
• 目前门诊癌痛诊疗流程较 复杂
不易为医生掌握 主要适用于病房患者
医嘱,有义务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效管理疼痛的知识 对计划出院的病人,宣教控制病人症状的必要性
癌痛控制现状及影响 门诊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门诊癌痛管理中解决策略-简化滴定
门诊癌痛的规范化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住院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全程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医疗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多学科团队和多层次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全程的医疗服务、进行跨学科的协作和及时的沟通等手段,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乳腺癌患者中,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全程管理模式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乳腺癌的治疗通常需要经历手术、化疗、放疗等多个环节,而且治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全程管理模式能够将这些不同的医疗环节进行整合,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加细致的关怀和支持,减轻治疗的负担。
全程管理模式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患者存在不同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因此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全程管理模式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结合临床病例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可以得到详细的解释和指导,提高治疗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全程管理模式能够提供跨学科的协作和及时的沟通。
乳腺癌的治疗需要涉及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影像等多个学科的协作。
全程管理模式可以将这些学科进行整合,建立多学科团队。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作,避免了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治疗延误或错误。
患者和家属也可以通过接触多个专业人员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提高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
全程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乳腺癌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恢复期,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可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全程管理模式可以在治疗期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提高其生存质量。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进展一、全程管理模式的概念及意义全程管理模式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关怀,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术后护理等各个环节。
全程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全程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身心困扰,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1. 诊断阶段在乳腺癌的诊断阶段,全程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方案。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乳腺癌的亚型,进而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还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经济需求,进行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提供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2. 治疗阶段3. 康复阶段在乳腺癌的康复阶段,全程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功能的评估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功能状态。
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复发和转移。
全程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建立患者的康复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康复问题,保障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
三、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全程管理模式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医疗服务,从而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规范的管理和跟踪,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问题,确保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全程管理模式还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合作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2. 挑战全程管理模式需要医护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才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
全程管理模式需要医疗机构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设备设施,才能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支持。
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
癌痛规范化的全程管理

NCCN Guideline 2013 v.1
1、提倡早期应用阿片类药物 2、恰当使用NASIDS类药物
Hale Waihona Puke 癌痛全程管理的主要环节6—合理选择镇痛药物
癌痛药物治疗的目标: 控制疼痛 改善功能 副作用最低
多种指南推荐: 阿片类药物可全程应用
合理选择阿片类药物
美国常用阿片类镇痛药物
羟考酮 吗啡 氢吗啡酮 芬太尼
癌痛的全程管理
• 癌痛:可发生在癌症的每一个阶段 • 慢性疼痛、爆发痛 • 2004年,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癌痛全程管理的目标: • 让“癌症患者全程充分无痛” • 生活舒适有质量 • 离世无痛苦、有尊严
癌痛对癌症患者及 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癌痛对癌症 患者的影响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 到缓解,会发展成 为顽固性癌痛,成 为一种疾病
每次后续随访时 重新筛查
疼痛全程管理的主要环节4—筛查与评估
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要求1 1
门诊癌痛评估 率≥ 95% 入院8h内评估 动态 评估率 ≥ 90% 患者知情同意
规范化诊疗率 ≥ 80% 要求 相关科室会诊 制度 随访率≥ 70%
4
2
5
3
治疗有效率 ≥ 75%
6
1.《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癌症疼痛管理指南 2013流程图
确定疼痛强度 和性质
疼痛
疼痛筛查
无痛
每次后续随访时重 新筛查
预计会出现疼痛的 事件或操作
临床操作相关的疼 痛与焦虑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 Adult Cancer Pain. 2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1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应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
结果:全程管理后患者的N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
结论:给予门诊癌痛患者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标签:门诊;癌痛;全程管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症状,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
据统计[1],在新发癌症患者、非转移患者、接受抗癌治疗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医疗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希望出院后在门诊或家中接受治疗,然而门诊患者对癌痛的治疗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认为可以忍受疼痛及自行停药;关于正确用药的基本知识缺乏,用药方法错误;且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视等。
与此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不足,癌痛相关诊疗不规范,流程较复杂,不易让医生掌握[2]。
因此,为了加强门诊癌痛患者的管理,保证患者在院外的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为本院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研究成立了癌痛护理小组,其职责是辅助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规范治疗及疗效随访,进一步规范了门诊癌痛管理,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癌痛控制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61例有癌痛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3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5.65)岁,其中胃癌18例,肺癌14例,乳腺癌10例,原发性肝癌7例,膀胱癌6例,骨转移癌3例,皮肤癌3例。
1.2 管理方法
全程管理前予常规护理,包括疼痛评估,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全程管理:癌痛门诊的建立:由肿瘤内科牵头,麻醉科,疼痛科,药剂科、心理科、及护理部各部门相互协作,加上医务处的统一协调,本院疼痛治疗门诊初步建立。
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营造出温馨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和便捷。
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管理。
并严格按照国
家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完善麻醉药品管理的相关制度。
2)规范疼痛治疗:按照WTO三阶梯止痛原则以及疼痛管理规范,规范门诊癌痛治疗,包括: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药物及辅助用药使用原则,止痛的非药物方法、及药物副反应的处理等。
3)人员培训:多次举办疼痛讲座,定期进行疼痛相关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疼痛治疗的规范、了解癌痛护理新进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4)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护士教会患者使用疼痛评估的工具,指导患者主动且正确报告疼痛。
用药之前要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止痛药的使用途径、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评价效果。
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给予病情危重的患者家庭治疗和护理,认真记录、集中保存评价资料内容,报告医生,便于及时调整方案。
此外,候诊厅设置了癌痛教育宣传栏。
制作癌痛问答手册、止痛药宣传手册,癌痛治疗流程,门诊领取麻醉药品流程,向患者发放。
5)加强随访:护士每周1次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家属,随访疗效并予用药指导,对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咨询。
与此同时,患者在家可拨打随访卡上的电话咨询用药相关问题,护士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示医生共同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门诊癌痛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后,其N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加强,其生活质量也随之降低[3]。
尽管我国在止痛药方面已取得进展,但癌痛仍未受到足够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门诊是最先接触病人的窗口,但是由于门诊患者流动性大,获得的健康教育不足,出现服药副作用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且疼痛控制不佳,生活质量受影响的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不高[4-8]。
因此,加强门诊癌痛患者全程管理,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癌痛的全面掌握,从而提高就医效率和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门诊癌痛患者全程管理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程管理后患者的NRS評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
可见止痛药物的合理选择,副反应的及时处理以及健康教育随访的加强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患者充分掌握疼痛相关知识和控制疼痛的方法,动态疼痛评估,及时调整用药,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多学科的协调合作,满足患者需求,癌痛门诊的制度更加规范,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升,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对门诊癌痛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如春,吉爱军.门诊重度癌痛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对策研究[J].护理研究,2015,10(29):10.
[2] 秦舒眉,顾枫琳,夏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4):41-43.
[3] 高颖.癌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75-76.
[4] 王静,江键,徐英切,等.门诊护士对癌痛相关知识认知的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1-3.
[5] 陆惠洁.浅谈门诊护士的角色功能[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05(02):22-24.
[6] 李敏,安媛,张涛.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04):149-150.
[7] 王文义,郭晓红,尚晓春.关于门诊癌痛患者随访工作的思考[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6):262-263.
[8] 王琼,张剑军,姚阳.护士参与门诊癌痛患者管理的临床实践[J].护理管理,2015,15(0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