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DLC输入信号的确定 输入信号的确定
只有在实际电流过零时,才开始反向, 只有在实际电流过零时,才开始反向, 因此,需要检测零电流信号作为DLC的另 因此,需要检测零电流信号作为 的另 一个输入信号
系统进行逻辑切换的充分必要条件
逻辑切换的必要条件: 逻辑切换的必要条件: 电流给定信号Ui* (称之为转矩或电流 电流给定信号 称之为转矩或电流 极性鉴别信号) 改变极性。 极性鉴别信号 改变极性。 逻辑切换的充分条件: 逻辑切换的充分条件: 零电流检测信号Ui0过零 过零 零电流检测信号
DLC的内部逻辑要求 的内部逻辑要求
对输入信号进行转换, 对输入信号进行转换,将模拟量转换为 开关量。 开关量。 根据输入信号,做出正确的逻辑判断。 根据输入信号,做出正确的逻辑判断。 为保证两组晶闸管装置可靠切换, 为保证两组晶闸管装置可靠切换,需要 有两个延时时间: 有两个延时时间:
DLC的内部逻辑要求 的内部逻辑要求
DLC的内部逻辑要求 的内部逻辑要求
开放延时 tdt :从封锁原工作脉冲到开放另一组脉 冲之间的等待时间。对于三相桥式电路来说, 冲之间的等待时间。对于三相桥式电路来说,开 放延时的时间常取5-7毫秒 毫秒, 放延时的时间常取 毫秒,一般应大于一个波 头的时间。 头的时间。
作用:以确保被关断的晶闸管已恢复阻断能力, 作用:以确保被关断的晶闸管已恢复阻断能力, 避免环流短路。 避免环流短路。
可逆系统对DLC的要求 的要求 可逆系统对
DLC的主要任务是:当正组晶闸管VF工作 时,封锁反组触发器脉冲,当反组晶闸管 VR工作时,封锁正组触发脉冲
DLC输入信号的确定 输入信号的确定
能否用Un*作为 的输入信号? 能否用 作为DLC的输入信号? 的输入信号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由电机、电源、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组成。
电机是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转换电能为机械能,根据外界要求来调节转速。
电源为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控制器则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1.电机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根据负载特性、转速要求、功率等因素来确定电机的型号和参数。
2.控制策略选择:根据系统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可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或者最优控制等方法,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高效控制。
3.传感器选择:根据需要监测的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例如转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以实时获取电机的运行状态。
4.控制算法设计:根据选定的控制策略和传感器数据,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节。
5.电路设计:根据控制算法设计相应的电路,包括功率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反馈电路等,以实现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
6.程序设计:根据控制算法和电路设计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实现控制器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仿真验证,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个模块的参数调整和优化,以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对系统进行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设计,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总之,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机的选择、控制策略的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控制算法的设计、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等多个因素,并进行实验和仿真验证,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试,可以使系统达到高效、精确的调节性能和快速的响应速度。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综合性实践报告
实践项目名称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践日期2008.3.19—2008.3.24
班级电气05-10班
学号
姓名
成绩
气工程实践与实践中心
实践报告说明
1.实践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践的内容。
要求与实践指导书中相一致。
2.实践类型: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践还是设计型实践,是创新型实践还是综合型实践。
3.实践目的与要求: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符合实践指导书中的要求。
4.实践原理:简要说明本实践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5.实践环境:实践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6.实践方案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践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概括整个实践过程。
对于操作型实践,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实践,要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来实现其操作。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践,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对于创新型实践,还应注明其创新点、特色。
7.实践过程(实践中涉及的记录、数据、分析):写明具体上述实践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实践过程中的记录、数据和相应的分析。
8.结论(结果):即根据实践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做出结论。
9.小结:对本次实践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
10.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报告内容,用简练语言给出本次实践报告的评价和价值。
注意:
实践报告将记入实践成绩;
每次实践开始时,交上一次的实践报告,否则将扣除此次实践成绩。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导书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导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机电工程系2007年10月目录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 (1)实验二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 (6)实验三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9)实验四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3)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8)实验六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 (22)实验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的结构及布线情况。
2.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3.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阻R2.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感L3.测定直流电动机的飞轮惯量GD24.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T d5.测定直流电动机电势常数C e和转矩常数C M6.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时间常数T M三.实验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三相调压器,晶闸管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等组成。
本实验中,整流装置的主电路为三相桥式电路,控制回路可直接由给定电压Ug作为触发器的移相控制电压,改变U g的大小即可改变控制角,从而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和转速,以满足实验要求。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3.NMEL—03组件4.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5.直流电动机M036.双踪示波器7.万用表五.注意事项1.由于实验时装置处于开环状态,电流和电压可能有波动,可取平均读数。
2.为防止电枢过大电流冲击,每次增加U g须缓慢,且每次起动电动机前给定电位器应调回零位,以防过流。
3.电机堵转时,大电流测量的时间要短,以防电机过热。
六.实验方法1.电枢回路电阻R的测定电枢回路的总电阻R包括电机的电枢电阻R a,平波电抗器的直流电阻R L和整流装置的内阻R n,即R=R a+R L+R n为测出晶闸管整流装置的电源内阻,可采用伏安比较法来测定电阻,其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运动控制系统--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一、原理图逻辑无环流系统的主电路由二组反并联的三相全控整流桥组成,由于没有环流,两组可控整流桥之间可省去限制环流的均衡电抗器,电枢回路仅串接一个平波电抗器。
控制系统主要由速度调节器ASR,电流调节器ACR,反号器AR,转矩极性鉴别器DPT,零电流检测器DPZ,无环流逻辑控制器DLC,触发器,电流变换器FBC,速度变换器FBS等组成。
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9所示。
正向起动时,给定电压Ug为正电压,无环流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Ubif为1态,即正桥触发脉冲开通,反桥触发脉冲封锁,主回路正组可控整流桥工作,电机正向运转。
减小给定时,Ug<Ufn,使Ugi反向,整流装置进入本桥逆变状态,而Ubif,Ubir不变,当主回路电流减小并过零后,Ubif,Ubir输出状态转换,Ubif为“1”态,Ubir为“0”,即进入它桥制动状态,使电机降速至设定的转速后再切换成正向运行;当Ug=0时,则电机停转。
反向运行时,Ubir为1态,Ubif为0态,主电路反组可控整流桥工怍。
无环流逻辑控制器的输出取决于电机的运行状态,正向运转,正转制动本桥逆变及反转制动它桥逆变状态,Ubif为0态,Ubir为1态,保证了正桥工作,反桥封锁;反向运转,反转制动本桥逆变,正转制动它桥逆变阶段,则Ubir为1态,Ubir为0态,正桥被封锁,反桥触发工作。
由于逻辑控制器的作用,在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中保证了任何情况下两整流桥不会同时触发.一组触发工作时,另一组被封锁,因此系统工作过程中既无直流环流也无脉冲环流。
二、接线图1、按图接线,未上主电源之前,检查晶闸管的脉冲是否正常。
(1)用示波器观察双脉冲观察孔,应有间隔均匀,幅度相同的双脉冲(2)检查相序,用示波器观察“1”,“2”脉冲观察孔,“1”脉冲超前“2”脉冲600,则相序正确,否则,应调整输入电源。
(3)将控制一组桥触发脉冲通断的六个直键开关弹出,用示波器观察每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极,应有幅度为1V—2V的脉冲。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自编)-(2)-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自动化系2005年9月目录实验须知----------------------------------------------------------------------2实验一系统调试-----------------------------------------------------------3实验二参数测试-----------------------------------------------------------9实验三双闭环系统的静特性研究-------------------------12实验四双闭环调速系统动特性研究----------------------------------15实验五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研究----------------------------17实验六错位选触无环流可逆系统-------------------------------------22实验七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26实验八双闭环三相绕线型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29附录1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连线图--32附录2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连线图--33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培养、锻炼和提高对实际系统的调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作风,以达到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本领,因此要求每个学生不必须认真对待实验课,要求作到:一:实验前预习,要求:1、了解所有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2、明确实验目的,各项实验内容、步骤和做法3、拟定实验操作步骤,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x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x姓名: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成绩: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电流环、转速环调节器及其限幅电路的设计)The Design of Logic Non-loop-current DC SR System SR System--Speed Regulating System (The Design of Current Loop, Speed Loop Regulator and It’sAmplitude Limiter Circuit)学生姓名:xxxx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课程设计量化评分标准答辩记录摘要从生产机械要求控制的物理量来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有调速系统,位置随动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多电动机同步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而各种系统往往都是通过控制转速来实现的,因而调速系统是最基本的拖动控制系统。
在许多生产机械中,常要求电动机既能正反转,又能快速制动,需要四象限运行的特性,此时必须采用可逆调速系统。
本文介绍了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了计算和设计。
运用了一种基于Matlab的Simulink和Power System工具箱、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新方法,实现了转速电流双闭环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本文重点介绍了以芯片TC787为主的晶闸管触发电路,其如何根据DLC发出的指令正确驱动和停止正组反组晶闸管的开闭,以实现无环流系统。
关键词:直流调速系统;逻辑无环流控制;触发电路; TC787AbstractThe control of physical quantities from the production machinery, 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has a speed control system, position servo system, tension control system, multi-motor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types, a variety of systems are often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to achieve, and thus the speed control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drag control systems. In many production machinery, and often require the motor not only rotating, but also rapid braking, you need four-quadrant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reversible speed control system.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ogic without circulation reversible DC drive system and its components, and control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design. Use based on Matlab Simulink and Power System Toolbox, system-oriented electrical schematic block diagram simulation new method to achieve the speed of current dual closed-loop logic circulation DC SR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ip TC787-based thyristor trigger circuit, how to properly drive DLC directives issued by the group against group and stop the thyristor is opened and closed in order to achieve free circulation system.Keywords:DC speed control system; Logic without circulation control; Trigger circuit; TC787目录摘要 (I)Abstract ......................................................................................................................................................... Π1. 绪论.. (1)1.1无环流调速系统简介 (1)1.2 设计任务和要求 (1)2. 系统组成原理 (3)2.1 逻辑无环流调速系统总概 (3)2.2 主电路原理 (4)2.3 触发电路原理 (5)2.4 检测电路原理 (6)2.5 电源电路原理 (7)2.6 保护电路原理 (8)2.7 逻辑控制器原理 (9)3 设计内容 (10)3.1 设计要求 (10)3.2 设计原理 (11)3.3 电路的选择 (11)3.4 触发电路 (14)3.5 元器件的连接与参数的选择 (14)4.仿真或实验结果分析 (15)5. 总结 (20)参考文献 (21)1. 绪论1.1无环流调速系统简介许多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既能正转,又能反转,而且常常还需要快速的启动和制动,这就需要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四象限运行的特性,也就是需要可逆的调速系统。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苌城专业班级:自动化0706 指导教师:饶浩彬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初始条件:1.技术数据:晶闸管整流装置:R rec=Ω,K s=40。
负载电机额定数据:P N=,U N=230V,I N=37A,n N=1450r/min,R a=Ω,I fn=1.14A,GD2=系统主电路:T m=,T l=2.技术指标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2, 调速范围D≥10)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8%,(按退饱和方式计算)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技术要求:(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8%,电流超调量δi<5%,动态速降Δ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 s≤1s(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2.设计内容:(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包括有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平波电抗器与保护电路等)(3)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4) 绘制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半,共分为三个阶段:(1)复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约占总时间的20%(2)根据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完成设计计算。
约占总时间的40%(3)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苌城专业班级:自动化0706 指导教师:饶浩彬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初始条件:1.技术数据:晶闸管整流装置:R rec=Ω,K s=40。
/负载电机额定数据:P N=,U N=230V,I N=37A,n N=1450r/min,R a=Ω,I fn=1.14A,GD2=系统主电路:T m=,T l=2.技术指标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2, 调速范围D≥10)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8%,(按退饱和方式计算)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技术要求:(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8%,电流超调量δi<5%,动态速降Δ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 s≤1s(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2.设计内容:!(1) 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包括有变压器、电力电子器件、平波电抗器与保护电路等)(3)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4) 绘制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5)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半,共分为三个阶段:(1):(2)复习有关知识,查阅有关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约占总时间的20%(3)根据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完成设计计算。
约占总时间的40%(4)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
约占总时间的4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4)1设计任务及要求 (5)设计任务 (5)设计要求 (6)2系统结构设计 (6)`方案论证 (6)系统设计 (6)3调节器的设计 (7)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7)确定电流调节器的时间常数 (7)设计电流调节器结构 (7)校验近似条件 (8)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9)…速度调节器的设计 (9)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 (9)确定转速调节器的时间常数 (10)转速调节器结构设计 (10)校验近似条件 (11)计算调节器的电阻和电容值 (11)4系统主电路设计 (12)主电路原理及说明 (12)"主电路参数设计 (13)保护电路设计 (14)5控制及驱动电路设计 (15)调节器结构组成及说明 (15)逻辑控制器的设计 (16)触发电路设计 (18)6 电气原理总图 (20)7总结与体会 (21);参考文献 (22):摘要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的电枢可逆线路是可逆调速系统的典型线路之一,这种线路有能实现可逆运行、回馈制动等优点,但也会产生环流。
为保证系统安全,必须消除其中的环流。
所谓逻辑无环流系统就是在一组晶闸管工作时,用逻辑电路封锁另一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使该组晶闸管完全处于阻断状态,从根本上切断环流通路。
这种系统不仅能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还能实现回馈制动。
本文对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进行了设计,并且计算了电流和转速调节器的参数。
关键词: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逻辑控制器、ACR、ASR !@【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设计一个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基本技术数据如下:1.技术数据:晶闸管整流装置:Rrec =Ω,Ks=40。
]负载电机额定数据:PN =,UN=230V,IN=37A,nN=1450r/min,Ra=Ω,Ifn=1.14A,GD2=系统主电路:Tm =,Tl=2.技术指标稳态指标:无静差(静差率s≤2, 调速范围D≥10)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8%,(按退饱和方式计算)直流电动机:PN =3KW , UN=220V , IN= , nN=1500r/min , Ra=Ω堵转电流 Idbl =2IN, 截止电流 Idcr= ,GD2=三相全控整流装置:Ks=40 , Rrec=1. 3Ω平波电抗器:RL=0. 3Ω,电枢回路总电阻 R=Ω,总电感 L=200mH ,电动势系数: (Ce = 系统主电路:(Tm= ,Tl=滤波时间常数:Toi = , Ton=,其他参数:Unm *=10V , Uim*=10V , Ucm=10V ,σi≤5% , σn≤10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确定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及其参数。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绘制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电气原理总图(要求计算机绘图)。
设计要求(1) 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 <8%,电流超调量δi<5%,动态速降Δn≤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1s(4) 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5)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并且有制动措施2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论证在可逆调速系统中,电动机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能改变旋转方向。
而要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电动机电枢电压的极性,第二种是改变励磁磁通的方向。
对于大容量的系统,从生产角度出发,往往采用既没有直流平均环流,又没有瞬时脉动环流的无环流可逆系统,无环流可逆系统省去了环流电抗器,没有了附加的环流损耗,和有环流系统相比,因换流失败造成的事故率大为降低。
因此,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在生产中被广泛运用。
系统设计@要实现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就要采用桥式全控整流逆变电路。
要达到电流和转速的超调要求就要设计电流-转速双闭环调速器;逻辑无环流的重要部分就是要采用逻辑控制,保证只有一组桥路工作,另一组封锁。
逻辑控制器可以采用组合逻辑元件和一些分立的电子器件组成,也可用单片机实现,本文使用PLC 来实现逻辑控制;触发电路要保证晶闸管在合适的时候导通或截止,并且要能方便的改变触发脉冲的相位,达到实时调整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实现调速。
保护电路有瞬时过压抑制,过电流保护和过电压保护,当过压或过流时封锁触发脉冲,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3调节器的设计电流调节器的设计3.1.1确定电流调节器的时间常数(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 : 三相桥式电路平均失控时间Ts = 。
(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1~2)Toi = 。
则Toi= …(3)、电流小时间常数i 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s T T T oi s i 0037.0=+=∑3.1.2设计电流调节器结构采用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模拟式PI 型电流调节器,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中*i U 为电流给定电压,d I β-为电流负反馈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c U 。
图1 PI 型电流调速器根据设计要求%5≤i 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PI 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ss K s W i i i ACR ττ)1()(+=[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243.30037.0012.0==∑ss T T i l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s T l i 012.0==τ取电流反馈系数:A V I U dbl im 0232.02875.110=⨯==*β电流环开环增益:取5.0=∑i I T K ,因此114.1350037.05.05.0-∑===s sT K i I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3495.00232.03015.0012.014.135=⨯⨯⨯==βτs i I i K R K K 3.1.3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114.135-==s K I ci ω 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ci s s sT ω>=⨯=-11.1960017.03131,满足近似条件。
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ci l m s ss T T ω<=⨯=-106.79012.012.01313,满足近似条件。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ci oi s s ss T T ω>=⨯=-18.180002.00017.0131131,满足近似条件。
3.1.4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Ω=k R 400,各电阻和电容值为:Ω=Ω⨯==k k R K R i i 98.13403495.00,取Ωk 14F F F R C iii μτ86.01086.01014012.063=⨯=⨯==-,取F μ86.0 F F F R T C oi oi μ2.0102.01040002.044630=⨯=⨯⨯==-,取F μ2.0速度调节器的设计3.2.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的一个环节,为此其闭环传递函数为:111)1(1)1()()()(2++=+++==∑∑∑*s K s K T s T s K s T s K s U s I s W II i i I i Ii d cli β)忽略高次项,)(s W cli 可降阶近似为:111)(+=s K s W Icli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s U i *,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111)()()(+≈=*s K s W s U s I Icli i d ββ 3.2.2确定转速调节器的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s s T K i I0074.00037.0221=⨯==∑ 转速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12.0=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s s s T K T on In 0194.0012.00074.01=+=+=∑电压反馈系数:r V r Vn U N nm min 0067.0min150010⋅===*α3.2.3转速调节器结构设计采用含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的模拟式PI 型转速调节器,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