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广州复合地层与盾构施工(竺维彬)

合集下载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

由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汇编的《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监控技术》一书汇集了国内外48项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实例的照片、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40篇相关的论文,10余项行业规范、指南、指导意见。

全书共590页,图文并茂,是从事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技术人员的必备工具书。

地址:汉口路193号334室邮编:200002 电话:63211298 传真:63234579Email:tmxhsh@ 联系人:黄静袁薇银行账号:310066661018000334901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业务部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2009-5-24征订回执地下及隧道工程事故和风险控制技术资料汇编目录第一篇、地下工程事故实例、原因分析、处理方法1 基坑坍塌事故1.1 新加坡地铁车站基坑坍方事故1.2 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1.3 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1.4 宁波水底隧道北岸引道基坑坍塌事故1.5 上海中环线过街地道引道段基坑坍塌事故1.6 上海广东路基坑工程坍塌事故1.7 广州地铁车站塌方事故2 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1 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土体滑移事故2.2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12.3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2.4 上海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32.5 杭州地铁车站基坑内土体滑移事故2.6 北京某饭店基坑工程土体滑移事故3 地下墙或围护桩间漏水、涌砂3.1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13.2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23.3 地铁车站地下墙渗漏水33.4 钻孔灌注桩支护渗漏水13.5 钻孔灌注桩支护渗漏水23.6 地铁站出入口SMW围护桩间渗漏水4 基坑外周边管线渗漏水导致地面坍塌4.1 广州地铁基坑外管线渗漏水4.2 广州市某大厦基坑工程淹水事故4.3 南宁某大酒店基坑工程淹水事故4.4 北京某建筑基坑淹水工程事故5 基坑围护结构破坏事故5.1 南京某大楼基坑工程事故5.2 上海某工程车站风井事故5.3 基坑支护桩断裂事故5.4 长沙某大厦深基坑断桩事故6 其他深基坑事故6.1 北京地铁10号线车站基坑倒塌6.2 北京西城一基坑工程连续塌陷6.3 深圳地铁1号线继建工地大面积塌方6.4 基坑周边超载风险-上海某地铁车站事故6.5 上海地铁某车站工程险情7 暗挖法施工引起的土体坍塌事故7.1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7.2 广州地铁联络通道施工中突发涌水引发上百平米塌陷7.3 上海某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工程事故7.4 台湾高雄捷运地铁工程坍塌事故7.5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联络通道事故7.6 北京地铁10号线隧道暗挖引起京广中心主干道塌陷7.7 北京市地铁10号线2标段苏州街车站重大塌方事故7.8 广州暗挖施工隧道引起地面大面积塌陷8 盾构隧道掘进施工发生的土体沉降和坍塌事故8.1 拆除封门后出现涌土、流砂,洞口土体流失8.2 南京地铁盾构进洞事故8.3 台北地铁某通风竖井涌水、涌砂事故8.4 广州地铁泥水盾构越江施工塌方处理8.5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磕头事故8.6 上海某隧道漏水事故8.7 南京地铁工地渗水塌陷引发天然气爆炸事故8.8 广州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陷事故8.9 上海地铁双圆盾构隧道施工沉降过大9 盾构隧道其他施工事故9.1 广州地铁盾构换刀引起的爆炸事故9.2 西安地铁隧道的两起火灾事故9.3 上海地铁隧道施工火灾第二篇、地下工程安全和风险控制技术论文集隧道和地铁工程建设的风险整治与管理及其在中国的若干进展孙钧英法海底隧道的安全作业及事故处理地铁工程施工事故与风险管理莫若揖黄南辉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工程安全控制与远程监控应用刘朝明杨国伟深基坑工程事故的防范和现场处置杨磊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承压水风险及其控制李晴阳刘万兰黄毅谈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安全的施工要点史剑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宜山路车站深基坑施工沈尉蒋岳成张金涛南京地铁2号线元通站深基坑涌水施工王学武特殊环境条件下的上海地铁4号线修复工程综述白廷辉王秀志毕湘利地铁中间风井渗漏险情的处理、分析与建议王庆国董惠涛李月蕾杭州地铁秋涛路站深基坑的时空效应法施工及管涌处理李长山武汉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深基坑施工技术王光辉上海铁路南站南广场基坑施工技术杨晨孙九春用作深基坑围护的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研究陈永康周吉天津地铁营口道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崔颖哲范鹏军工路越江隧道浦西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深基坑施工张叶青上海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难题及对策白廷辉大直径泥水盾构进出洞施工的风险和措施傅德明周文波盾构进出洞的风险控制顾眩曜吴列成盾构穿越中间风井施工技术杨武张亮地铁盾构小净距(1.7m)平行施工技术钱新杨志勇乔雪垠盾构切削穿越钢筋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王弘琦盾构穿越新建桥梁及拔桩区施工技术卓发成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桩基处理技术张曙赵峻泥水盾构越江施工塌方处理黄威然竺维彬复杂地段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李胜新刘广仁都会区捷运潜盾隧道工程灾害防制之探讨高宗正游澄发台北捷运新庄线隧道受毗邻建物深开挖影响案例探讨朱旭谢宇珩古鸿坤基坑施工时下方近距离隧道保护王如路上海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护工程王如路蔡轶是盾构施工中的地面建筑物沉降分析与控制莫暖娇盾构近距离穿越危旧砌体建筑的控制李志明廖少明陈丹锡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技术的探索和突破许少辉竺维彬袁敏正SEW工法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应用陈令强朱晨阳盾构隧道在不利地层开仓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黎向平大口径长距离钢顶管在长江水域复杂土层中的施工杨景敏长距离水平冻结孔施工技术在广州地铁的应用朱径马进第三篇、地下工程规范、指南、指导意见汇编1 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2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3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4 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DG/TJ08-2041-2008 J11317-20085 圆隧道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DG/TJ08-902-20066 地下车站基坑工程变形计算建设指导意见STB-DZ-0100017 上海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承压水控制指导意见STB-DZ-0100038 上海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风险控制指导意见STB-DQ-0100029 地铁隧道重叠穿越段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STB-DZ-01000310 旁通道冻结法融沉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STB-DQ-010004。

复合地层盾构机刀盘结泥饼成因及预防措施

复合地层盾构机刀盘结泥饼成因及预防措施

第16卷增刊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16 2020年11月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Nov.2020复合地层盾构机刀盘结泥饼成因及预防措施*傅鑫晖,莫涛,张晨,林清阳,魏永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州350015)摘要:复合地层盾构掘进中,盾构机刀盘结泥饼问题是影响地铁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

泥饼的存在,不仅会造成盾构机刀盘扭矩和推力的增大,推进速度减慢,施工效率降低,还会造成刀具磨损,进而导致盾构机损坏,甚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本文以福州地铁某区间隧道工程为例,从区间隧道的地质条件、盾构机刀盘的开口率、刀具的启动扭矩与复合地层不同土层强度变化较大的矛盾、土仓长时间充填黏性土、渣土改良及掘进模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泥饼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了防止泥饼形成的施工措施,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及途径。

关键词:盾构;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结泥饼结构;土压平衡盾构中图分类号:U4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20)增2-0864-06Formation and Precautions of Mud Cakes in Mixed StrataFu Xinhui,Mo Tao,Zhang Chen,Lin Qingyang,Wei Yongming(CSCEC Strai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Ltd.,Fuzhou350015,P.R.China) Abstract:Mud cakes may become a big challenge when shield machine excavates in the mixed strata condition.It is easy to form mud cake on cutter head,which not only increases the torque of cutter,leading to lowering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but impairs the process and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mud cakes from geotechnical conditions,the aperture ratio of cutter head,the problems of shield tools break-out torque and the soil strength of compound stratum,the soil bin filled with viscous soil,sediment improvement and control of shield construction,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guidance to prevent the mud cakes and counter measures for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shield machine;mixed face ground condition with soft and hard rock;mud cake;EPB shields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加快,为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现象,掀起了地铁建设的热潮。

盾构开仓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盾构开仓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盾构开仓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发布时间:2021-03-12T07:25:38.1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5期作者:曹井林[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盾构工法由于不受河道、季节等条件的影响,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修建隧道的重要施工方法。

在软硬不均地层、断裂带、大粒径卵石、孤石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中,很容易发生盾构机刀盘和切削仓结泥饼、滞排等问题,造成盾构刀盘、刀具的磨损和损伤,甚至产生大粒径石块卡住刀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盾构的施工,因此开仓检查处理将变得更为频繁。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盾构工法由于不受河道、季节等条件的影响,具有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已成为修建隧道的重要施工方法。

在软硬不均地层、断裂带、大粒径卵石、孤石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中,很容易发生盾构机刀盘和切削仓结泥饼、滞排等问题,造成盾构刀盘、刀具的磨损和损伤,甚至产生大粒径石块卡住刀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盾构的施工,因此开仓检查处理将变得更为频繁。

但不同的地质条件适应不同的开仓方法,不同的工况开仓时会碰到不同的情况,因此总结了盾构开仓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对盾构开仓方法选择与风险管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盾构施工;常压开仓;带压开仓;风险管控引言随着城市地铁工程的飞速发展,盾构施工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在盾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施工重难点项目;特别是在深圳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地区。

盾构机在带砂层的复合地层掘进过程中,如因刀盘贯入度不够,刀具偏磨,渣土改良效果不好等问题,极易造成刀盘结泥饼,导致盾构机掘进速度缓慢、推力和扭矩增大和渣温高等问题,从而造成出渣超方,地面沉降和塌陷等重大风险。

但是,在砂层中开仓,土仓保压一直是盾构施工中重难点问题。

盾构始发台车宽度与车站净空冲突的解决措施

盾构始发台车宽度与车站净空冲突的解决措施

盾构始发台车宽度与车站净空冲突的解决措施摘要: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北延段燕塘站~梅花园站区间施工中,盾构始发时遇台车宽度与车站净空发生冲突案例的分析、解决,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中类似问题的解决措施,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盾构机台车净空弯轨偏移Abstract: Pass to the three Guangzhou subway numbers lines north postpone Yu trolley width and the station headroom conflict case analysis happened , solve in Duan swallow pond station ~ plum garden station siding-to-siding block construction, when shield structure begins getting rich, discuss city orbit traffic shield structure being under construction being h it by the similar problem’s resolving measure , be follow-up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be under construction up to the certain drawing lessons and directive function.Key words: The shield constructs machine;Trolley;Headroom;Bend a track;Displacement引言盾构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技术成熟的土建与机械电器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各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始发施工中,盾构机设备后配套台车宽度与车站净空宽度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盾构始发困难,阻碍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wgf-强差异风化强差异球状风化地层预处理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wgf-强差异风化强差异球状风化地层预处理盾构隧道施工技术
申报单位审查意见:
盖章
2013年3月6日
一、国内外现状
1、球状风化体研究
在国外,RUXTON和BERRY对香港地区的花岗岩球状风化现象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和研究,并将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形成过程分为孤石阶段一碎砂砾阶段一高岭土阶段一红土阶段,将风化球体划分为未风化—强烈锈染—弱锈染、弱锈染—强锈染-弱锈染、弱锈染-未锈染—强锈染—弱锈染三种形式,并认为随着风化作用的进行风化球体外部物质逐渐被剥蚀和淋熔掉,风化球体因此越来越小;BROCK教授在对香港地区花岗岩球状风化现象进行分析时则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手段,从元素迁移的角度对球状风化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花岗岩的风化与主要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及矿物的相对含量是有十分重要关系的.
(2)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技术
针对建筑物基础形式的不同,对邻近建筑物工况下的盾构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地面变形分析、建筑物受力分析和衬砌受力分析来反映隧道、土体和建筑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盾构掘进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影响的主动控制和被动控措施,结合实时监测,将盾构掘进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减到最小。
Jenck等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盾构施工和建筑物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对盾构施工进行了简化,考虑了地层损失,并研究了建筑物刚度对地表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存在的区域,地表沉降有着明显的变化,有必要对这一区域进行防护措施。国内学者如于宁等运用有限元法对双线平行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对于建造在隧道上方的天然地基上的建筑物有较大影响,并且右边隧道由于建筑物的作用而产生较大的内力,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但其在模拟分析中并没有考虑基础的存在,使得建筑物的内力变化明显过大,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刘丽等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盾构掘进对单根桩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盾构机掘进位置、注浆压力、土仓压力等因素,得出了桩基位于隧道上方和侧面两种不同方位时的位移规律,但没有考虑隧道纠偏和盾尾空隙的影响。李坤采用了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隧道开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土和衬砌、土和桩体之间的接触面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桩情况下隧道工程施工对于周围土体的影响和有桩情况下隧道工程施工对邻近桩体的影响,并把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用弹性解析解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但其把盾构掘进的三维过程简化成二维平面状态,且没有考虑注浆等因素的影响。

浅谈盾构施工中的硬岩处理

浅谈盾构施工中的硬岩处理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在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难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硬岩。

主要表现:一是遇到上浮基岩,在隧道内形成上软下硬地层,掘进过程中掘进速度慢,各项掘进参数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地面沉降,严重时引起地面坍塌。

二是由于岩石覆土浅,为满足设计线路要求,必须进行岩层盾构施工,所致的长距离硬岩掘进。

这种地层虽然盾构隧道上方有一层厚厚的岩层做保护,不会产生沉降及坍塌风险,因其岩层强度高,导致掘进时间长、掘进温度高、刀具磨损快,如遇到地下水丰富,将更加恶化,易发生喷涌,从而使得施工工期不可控、成本成倍增加。

三是因掘进地层中存在球状风化体或漂石,这类情况最难处理,前期勘探不易发现,或者发现但没能有效进行处理,在掘进过程中如遇到此类问题,将导致刀具严重损坏,盾构无法掘进,风险极高。

1盾构施工中硬岩处理的总体思路为了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盾构施工中上软下硬地层、全断面硬岩地层、孤石地层的施工难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及对近年来各城市相关案例的学习,总结盾构施工中硬岩的处理总体思路为:第一步应认真研究详勘资料,结合详勘情况,合理开展补充勘察工作。

第二步应根据补充勘察情况,积极同设计方做好沟通工作,通过调坡调线,尽量使盾构避开硬岩区域或减少硬岩区域的施工。

第三步是针对剩余的硬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爆破处理、钻孔处理、人工挖竖井处理、换刀处理等方法。

第四步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盾构掘进模式。

2地质补充勘察地质补充勘察是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中硬岩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硬岩处理的效果,同时地质补充勘察也讲究方式方法,方法的选用是地质补充勘察效果好坏的直接表现。

在进行硬岩处理的地质补充勘察中重点关注区间硬岩起伏的三个方面:一是在隧道范围内有硬岩起伏斜面的位置加密钻孔进行补充勘察,通过勘察详细了解岩层的起伏面位置,通过精确的岩土交界面位置确定,可以有效指导盾构掘进在进入岩层前合理调整掘进参数,避免因进入岩层时掘进参数调整不合理,导致盾构一进入岩层就出现刀具损坏严重、刀具使用率降低,增加带压进仓次数、风险及刀具更换带来的成本费用。

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技术

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技术

1前言广州地铁复合地层盾构技术原作者:许少辉竺维彬袁敏正1997年10月,广州地铁一号线采用的3台盾构机在广州复合地层中成功修建了8.9km地铁隧道,结束了当时能否在广州市区复合地层中使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争论,使盾构法在广州的地位得以确立,并为1999年以后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大幅度采用盾构技术修建地铁隧道奠定了基础。

至今,在广州使用盾构法已修建地铁隧道约80km(见表1)。

在此过程中大量技术难题的处理着实为在复合地层的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广州地区复合地层的概念与特点广州地区复合地层最重要的特点是工程范围内的岩性变化频繁,物理力学特性差异大,基岩风化界面起伏大,断层破碎带分布密集,含水量差异明显。

具体表现为:同一里程隧道横断面表现为上下或左右软硬不均,在隧道纵剖面上表现为软硬相间,其中隧道断面地层的复合特性,对盾构施工的影响尤为明显。

盾构隧道埋深一般在l0~30m,隧道断面及上覆的地层从地表至下依次为:上部:第四纪软土层,主要由杂填土、流塑~软塑淤泥层和富含水砂层组成。

中部:第四纪残积层,该层是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三大母岩地层风化后残积形成,可塑、硬塑~半固结状态粘土和砂质、砾质粘性土。

下部:大部分地区是由不同风化程度的白垩系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少量泥灰岩组成;少部分是由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及混合花岗岩组成。

2.1根据施工实践,对盾构机掘进有不利影响的典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1.1残积土的粘土以及泥岩类岩石经研磨后形成的粉粒状矿物质,在受压、受热、受湿环境条件下,会在刀盘表面或土仓内形成泥饼。

2.1.2上软下硬或上硬下软的不均匀地层难以全天候进行动态平衡控制,易导致顶部坍塌。

2.1.3软硬地层突变及花岗岩地区的球状风化体,会使刀盘变形和刀具崩裂(见图1)。

2.1.4富水断裂带和岩石破碎带等地层会导致螺旋输送机出土口涌水涌砂,造成施工困难;2.1.5过江河或砂层、淤泥层,易失水和扰动引发大的沉降;2.1.6土压平衡状态施工遇到石英含量的地层时,刀具磨损严重。

某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塌陷分析及防控

某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塌陷分析及防控

某地铁盾构施工引发地面塌陷分析及防控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地铁区间地表塌陷的原因分析,从工程地质、地表监测、盾构掘进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针对地面坍陷控制的建议,以期为减少或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有益参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盾构施工;地面坍陷;土洞1 工程概况某地铁AB区间里程范围左线为ZDK6+707.950Z~ZDK7+721.950,左线全长1001.457m,右线为YDK6+707.950Z~YDK7+721.950,右线全长1020.539m两线总长2021.996m,线间距为12m(线路中线距离),本工程段采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分别进行左右线隧道掘进施工,隧道衬砌采用“3+2+1”预制管片错缝拼装,盾构隧道净空直径5400mm,衬厚度为300mm。

2 地面塌陷情况2014年6月5日16:30左右,左线正推进426环时(刀头位置430环),刀头位置地面发生沉陷,沉陷面积约10平方米,塌陷深约10m,地表无建筑物,属于城市道路行车路面。

发现隐情后,施工单位随即封闭塌陷位置,并通知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

从下午到晚上约10点,共有约21辆混凝土搅拌车参与救援。

期间大暴雨,对混凝土灌注影响很大。

至晚上10点基本把塌陷位置填充完毕。

由于塌陷位置旁边为排水箱涵,在灌注混凝土时部分混凝土会进入排水箱涵,凝固后将堵塞。

本次事故直接损失约10万元,因发现及时并立即采取围蔽措施,所幸无人员伤亡。

3地面塌陷原因分析1.1地质水文和掘进参数分析从地质断面图看出刀盘前方开挖面为灰岩微风化带层,洞顶上覆土层依次为可塑粉质粘土层、、,在隧道434环上方有粉细砂层。

从掘进参数分析,根据左线盾构机掘进参数原始记录显示,盾构机在415环至426环切口水压在170~180kpa 之间波动,推力均在16000~18000KN之间,刀盘在转速1.23rpm左右,刀盘扭矩1200KN·m左右,每环同步注浆均在5.0~5.8m3,二次注浆在1.8~2.6m3之间,所有参数未出现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地层与盾构施工技术竺维彬鞠世健广州地铁总公司摘要:中国采用盾构法已有45年的历史,但前35年国内只有少数承包商掌握了在均一软土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

1995年至今,广州地铁业主率先开放盾构工程市场,培育盾构施工队伍。

随着大批盾构承包商的成长,随着40台次盾构机在广州和深圳复合地层100多公里的实践,复合地层的概念逐步形成,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亲历了100多公里复合地层施工过程的作者,有义务对复合地层的概念做出定义,对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的进展做出概述,以便与同行一起推动盾构工法在全国隧道施工中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均一地层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与其它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工法一样,其终极目标是完成一特色的地下工程,比如一条地下隧道或地下车站,它的不同点在于,盾构法采用了特殊的施工工具盾构机。

盾构机是根据施工对象而“度身定做”,正如裁缝要根据具体的人进行“量体裁衣”一样,否则缝制的衣服就不合身。

盾构机制造所依据的对象,称之为施工环境,它是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特征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详细研究施工环境,也就造不出适应性强的盾构机,也就谈不上顺利地进行盾构施工。

在施工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盾构机选型及采用盾构施工工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在实践当中,对地质特征的研究往往是一件被忽视的工作。

殊不知,几乎没有哪一项盾构施工技术不是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尤其是在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

1 复合地层的概念在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围岩岩土力学、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等特征的各向均匀性直接影响盾构机的选型、盾构施工工艺的选择等关键性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宏观地将围岩地层区分为两类,一是均一地层,一是复合地层。

1.1均一地层1)均一地层的概念严格意义的各向同性的均质地层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本文定义的均一地层是指在开挖断面范围内和开挖延伸方向上,由一种或若干种地层组成的,但其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特性相近的地层或地层组合。

均一地层有两种情况:①单纯的软土地层:从地质图(图1)中可以看出,地铁隧道穿越了Ⅱ层,主要为粉砂质土和Ⅲ层为粉质粘土。

这两种地层的物质组成,其结构和构造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岩土力学性质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就盾构机的选型和盾构施工而言,差别并不大。

根据上述地层特点,南京地铁选用了适应软土地层的盾构机,其刀盘为平面直角型的,只安装刮刀(见图2)。

类似的均一地层,还普遍存在于上海地铁、天津地铁、北京地铁以及过长江隧道等的施工当中。

图1 南京A区间某段隧道地质剖面图图3 硬岩掘进机刀盘图2 软土盾构机刀盘②单纯的硬岩地层。

比如:西安~安康铁路秦岭I线隧道。

隧道断面范围内以两种岩石为主,一种是混合片麻岩,干抗压强度为78~137MPa,整体性较好,裂隙较少。

另一种是混合花岗岩,干抗压强度为122~162MPa,节理较发育,裂隙较多。

选用的盾构机(广义)是典型的硬岩掘进机,刀具全部安装滚刀,无需任何刮刀(见图3)。

2)均一地层中盾构工程的主要特点①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的模式基本上不需变化。

在软土地层中,若采用土压平衡模式,则一般无需变化成开胸模式;在硬岩地层,若采用开胸模式掘进,则一般无需变化成土压平衡模式。

通常,在均一地层中的盾构机,在设计和制造时,也没有考虑模式的变化。

②盾构机的结构不需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改变。

比如,在软土均一地层中,刀盘采用软土刀具,在施工过程中根本不需考虑是否会碰到硬岩而增加滚刀的问题。

反之亦然。

③尽管均一地层中其物性也会有较大变化,但只需在施工工艺上做出调整。

均一地层上述两特点说明,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无需或无法做出结构型式上的任何改变,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均一地层并不是绝对的均质地层,这样,在地层特性改变之后,必需在施工工艺或施工参数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同是在软土地层中施工,当地层是以砂层或砂砾层为主时,以土压平衡盾构机为例,则应适当添加膨润土或聚合物。

若地层以粘性土为主时,则需添加适量的泡沫。

如此等等,这一类的工艺或施工参数上的调整并不因均一地层而避免。

1.2 复合地层1)复合地层的概念将开挖断面范围内和开挖延伸方向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地层组成,且这些地层的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特征相差悬殊的组合地层,定义为复合地层。

复合地层的组合方式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断面垂直方向上不同地层的组合,一类是在水平方向上地层的不同组合,另一类是上述两者兼而有之。

①复合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最典型的垂直方向上的复图4 上软下硬地质剖面示意图合地层就是所谓“上软下硬”地层。

即隧道断面上部是第四系的松软土层,而下部是坚硬的岩石地层;或者上部是软弱的岩层而下部是硬岩层;或者是在硬岩层中夹软岩层,或软岩层夹硬岩层,等等。

比如图4所示的地层。

②复合地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

在一施工段当中,可能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岩性或不同风化程度,从而表现出不同岩土性质的地层。

比如广州地铁五号线草~陶区间的地层(见图5)。

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者兼而有之的更为复杂的变化。

2)复合地层盾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①经常变换盾构施工模式。

在软土地层或以软土地层为主的“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时,一般要采用“闭胸模式”,而在以岩石地层,特别是自稳性较好的(包括风化程度不一)岩石地层施工时则可采用半开胸式(欠土压平衡模式)或开胸模式;在以砂层或以砂层为主的“上软下硬”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施工时,可能需要通过加注膨润土等工艺转化为“泥水平衡”模式,如此等等。

需经常根据地层的变换来转换盾构机模式,是在复合地层中施工的一大特点。

②盾构机的配置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硬岩的段施工时,通常要采用全断面滚刀破岩模式,采用的刀盘开口率也会较小;当掘进在软岩或软土地段时,通常都要将部分或全部滚刀换成适应软岩或软土的刮刀,此时的开口率也相应增大。

③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也要根据地层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层需要的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需要的辅助设备(比如破岩机、超前钻机)的不同;盾构机姿态控制的不同等等。

④某些特殊的复合地层,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工法。

采用辅助工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盾构机本身的设计功能的局限性造成的,而这种局限性在目前的技术发展阶段还较难以克服。

比如,广州地区白垩系红层的粉砂岩、砂岩一般的单轴抗压强度最大为30~45MPa,但有时在这些区间会碰到几十米或几百米长的坚硬的花岗岩,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体,其强度一般达到80MPa以上,甚至会超过120MPa。

在这种条件下,以软岩为主设计的刀盘和刀具,显然不能适应硬岩的要求,在无法更换新刀盘的情况下,采用其它可行的辅助工法,比如先采用矿山法,开挖通过坚硬岩石段,之后,用盾构机拼装管片完成隧道,事实证明,这将是一种比较好的辅助选择。

2 复合地层的分类及其对盾构施工技术的影响复合地层的组合是极其复杂的,仅以在广州、深圳地区常见的几种形式说明其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1)以第四系淤泥质土层(工程地层编号为<2>)或易液化的粉细砂层为主与其它松散地层的组合。

广州地铁一号线黄沙~长寿路区间最北端约80米地段,盾构机全断面通过<2>地层(见6),这是广州地铁已建和在建盾构工程中唯一的一段盾构隧道下部有淤泥层的地质剖面。

隧道建成后不久,下沉了近100 毫米。

在类似地层的盾构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和预防的主要问题有:①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沉降:隧道断面上部为<2>地层时,应注意土仓中土(水)压平衡的问题,因为<2>地层大部分呈软塑或流塑状态,有些还具有液化特性,对盾构机密封仓内的土压反映非常灵敏,而土仓内压力是否保持动态平衡,直接关系到地面及其建筑物是否发生沉降的问题。

② 隧道的后期沉降盾构隧道下部如果有一定厚度的淤泥或液化层﹤2﹥,一旦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失水发生淤泥层的重固结或液化,就会使已建好的隧道出现沉降,位移或变形。

2)以第四系砂层(工程地层编号为<3>)为主与风化岩层的组合。

第四系砂层有二种成因,一是陆相冲洪积形成的,一种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形成的,其特点是在河床及河漫滩内十分发育,其形态多呈透镜状,有些地段厚度大。

此层粉粒和粘粒成份低,渗透系数大,是盾构施工过程中也应十分重视的地层。

以隧道上部断面或隧道上方为<3>砂层的问题为例,这类围岩情况在广州地区的盾构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尤其是下部为较硬岩石的情况下会给施工造成较多的问题。

典型的例子是广地铁一号线盾构施工在长寿路-中山七路区间横通道地段时,干砂量变化发生异常,由于砂层流失很快,造成了较大的地面沉降,使三幢三层楼塌方(图7,8)。

图8 华贵路128-132号房倒塌(竺维彬 摄)图9地面塌方现场 (魏康林 摄)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三号线的大塘—沥滘区间,见图9。

3)以第四系残积层(工程地层编号为<5>)为主与其它地层的组合。

杂填土 淤泥 粉细砂 砾砂 淤泥2m2m 2.2m 6.4m 8.8m 隧道断面 图6 黄—长区间地质断面示意图杂填土 淤泥粘土 粗砂<7>强风化 <8>中风化砂岩 1.9m 4.6m 4.0m 5.65m 1.7m 8.95m 隧道断面图7 长—中区间塌方地区地质断面示残积层是其下伏基岩经过长期风化之后,其结构构造已全部消失了,部分岩石成份又经过风化和水化作用产生了新的物质,并在原地残积下来而形成的。

对盾构施工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有二种类型即残积粘土层和残积砂质或砂砾质粘性土。

① 残积粘土层。

母岩大多为沉积岩系列中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其全风化以后形成残积粘土层。

图10是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市二宫区间采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刀盘,41把滚刀。

而地层是白垩系上统三水组东湖段的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工程地层为残积粘性土层<5>,全风化和强风化<6>和<7>地层。

由于过江施工时多次严重结泥饼(图11),平均日进不足2米,掘进速度仅达到0-5.0mm/min 。

地铁四号线琶-仑区间过涌段与海-江区间是同一时代的地层,盾构施工过程中碰到了与海-江区间相同的问题。

② 残积砂质或砂砾质粘性土:残积层中存在坚硬的砂质或砂砾质颗粒,SiO 2质坚硬颗粒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刀具造成严重磨损。

比如,花岗岩形成的残积层,其原岩中的长石大部分都高岭土化了,而原岩中的石英颗粒,仍然保存下来,这种残积层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比较高,而同时非常坚硬的石英颗粒又较多,因此在盾构机推进的过程中若处理不好会同时发生二种问题:在结泥饼的同时,对刀盘造成严重磨损,刀具发生单边或多边严重偏磨(图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