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楼板体系中楼板的合理设计方法上

合集下载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

高大模板及支撑体系主要搭设方法及工艺流程一、施工准备(1)高大模板方案要求完成公司流程后需上报监理通过,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并修改后才可施工。

(2)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

(3)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4)高大模板支撑搭设前应按照方案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搭设过程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系统局部坍塌。

二、放线测量(1)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2)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三、模板制作(1)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2)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放线→垫脚板/清理立杆位置→立杆→水平拉杆→接驳立杆→水平立杆至顶托→剪刀斜撑→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装(1)安装前,先在楼板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4)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杆设于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用扣件与立杆连牢。

(5)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关于应用YJK软件梁板协调计算的探讨

关于应用YJK软件梁板协调计算的探讨

关于应用 YJK软件梁板协调计算的探讨摘要:地下室顶板结构体系中,无梁楼盖经济性好但对施工要求高;而常规的主次梁体系施工容易但经济性差。

本文应用YJK软件,分析讨论考虑楼板平面外刚度的梁板协同设计方法和传统刚性楼板算法的差异,提供了一种较优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梁板协同1.应用背景地下室顶板,常规的楼盖形式有无梁楼盖、框架梁加腋大板、框架梁大板、十字次梁、井字次梁、单向单次梁、单向双次梁等。

综合考虑层高因素,无梁楼盖经济性能优越。

比较其它楼盖形式,无梁楼盖体系层高要求低,配筋和砼要求低,有较好的经济性;其安全富余度不及其它形式,对现场施工要求高。

鉴于某些地区对无梁楼盖形式抵触较大,且要求顶板执行《地下室防水技术规范》和人防区域顶板厚度不小于250mm的要求,则可充分利用最小板厚要求,设置框架梁+大板(或者加腋大板)。

在此条件下,采用YJK软件,分析讨论了考虑楼板平面外刚度的梁板协同的设计方法和传统刚性楼板算法的差异。

1.梁板协调原理梁板协调(即弹性板计算),盈建科设计软件说明如下:关于地下车库楼盖,从力学模型的角度看,弹性楼板 6 相对最符合楼板的真实受力情况,可以应用于任何工程。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看,在采用弹性楼板6 假定时,部分竖向楼面荷载将通过楼板的面外刚度直接传递给竖向构件,导致梁的弯矩减少,相应的配筋也会减少,这样可以起到优化设计的作用。

1.梁板协同与刚性楼板假定的合理性比较:1.变形比较:刚性楼板假定下,因不考虑梁板协调变形,将梁定义为板的刚性支座之后,不能考虑梁板截面的相对刚度,板在支座位置板变形为零,有限元计算下,考虑梁、板的之间相对刚度,板支座在梁跨中的位置有竖向位移。

这种情况在梁截面小(即梁支撑刚度较小)时,梁跨中位置变形尤为明显。

1.板内力比较:刚性楼板假定下,梁作为板的刚性支座,板支座在梁跨中处出现最大的弯矩值;梁板协同下,在板角位置负弯矩最大,这更符合实际情况。

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要求

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要求

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要求1.设计依据和要求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方案要求、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等级和抗震设防要求,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梁柱结构的受力计算标准和设计参数,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结构布局和构件选型在进行梁柱方案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荷载传递路径,合理确定梁柱结构的布置和空间位置。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梁柱截面尺寸和材料,确保梁柱结构能够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并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

3.受力计算和分析在进行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时,需要进行梁柱结构的受力计算和分析。

通过对梁柱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梁柱结构的内力大小和分布情况,评估梁柱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确保梁柱结构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能。

4.节点设计和连接方式在梁柱方案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和细部构造。

通过对梁柱节点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节点连接方式和构造形式,确保梁柱结构的节点能够满足受力和变形要求,并保证梁柱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5.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在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梁柱结构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

合理确定梁柱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确保梁柱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减少施工难度和提高施工效率。

总结:主体工程梁柱方案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合理的梁柱结构方案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能。

在梁柱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要求,合理确定梁柱结构的布局和构件选型,进行受力计算和分析,设计合理的节点连接方式和细部构造,考虑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确保梁柱结构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施工需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梁柱方案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施工质量,促进建筑结构的科学发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 概念和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材料,通过一定的构造形式 将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和抗震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 计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3)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数量和长度应适当增加,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楼板设计
楼板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承重构件,对于楼板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楼板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2)楼板跨度较大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提高板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3)对于结构边缘和转角部位,应适当增加配筋和板厚,以提高结构的抗裂 性和延性。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注 意事项
1、合理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和 整体性具有关键作用。在剪力墙布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剪力墙的位置应均匀分布,避免集中布置在某一轴线上,以减小结构的 扭转效应。
1、刚度适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度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刚 度过大可能导致结构变形能力下降,而过小则可能导致结构失稳。因此,设计 时需对结构的刚度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荷载合理:荷载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类型和大 小,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提高结 构的抗震烈度指标。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1.高层建造有哪些常用结构体系?试述每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1) 框架结构优点:平面布置灵便,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

缺点:抗侧移刚度较小,主要用在层数不多、水平荷载较小的状况。

2) 剪力墙结构优点:抗侧移刚度较大,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用于层数较多,水平荷载较大的状况。

缺点:墙体多,难于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主要用于住所、公寓、旅馆等对室内面积要求不大的建造物。

3)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点:综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较大的抗水平力能力,又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和较灵便的平面布置。

4) 筒体结构优点:具有更大的抗侧移刚度。

缺点:框筒体系在水平荷载下外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较大,结构的潜能和空间效应发挥较差。

2.高层建造的结构平面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外形宜容易、规章,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匀称。

不应采纳严峻不规章的平面布置。

否则会产生过大的偏心,导致扭转过大。

3.分离讲述何时需设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宽如何确定?伸缩缝:高层建造结构未实行牢靠的构造或施工措施来防止建造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时,需设伸缩缝。

沉降缝:在高层建造中,当建造物相邻部位层数或荷载相差悬殊或地基土层压缩性变化过大,从而造成较大差异沉降时,宜设沉降缝将结构划分为自立单元。

防震缝:当建造物平面外形复杂而又无法调节其平面外形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章的结构时,宜设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容易的几个结构单元。

伸缩缝宽度由线膨胀系数经计算求得。

沉降缝宽度由沉降转角计算后,建造顶部不接触求得。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是按照地震中缝两侧的房屋不发生碰撞的条件确定的。

框架,当H≤15m时,δ=100mm设防烈度为6 7 8 9度H每增强5m 4m 3m 2m防震缝宽度增强20mm框架--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70%,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50%,缝宽均应≥100mm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当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的不利体系确定。

一层网梁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设计方案

一层网梁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设计方案

一层网梁楼盖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1、分项工程概况***工程一层采用网梁楼盖结构,网梁楼盖厚度分别为600mm和800mm,网梁楼盖分明箱和暗箱两种,暗箱网梁楼盖上部设60mm叠合现浇层,预制叠合箱几何尺寸分别1000㎜×1000㎜×800㎜(暗箱为1000㎜×1000㎜×740㎜)、1000㎜×1000㎜×600㎜(暗箱为1000㎜×1000㎜×540㎜)及边缘区非模数箱,肋梁截面尺寸为120㎜×600mm及120㎜×800mm,600mm厚明箱折算实心厚度为186mm,结构自重为4.65KN/㎡,600mm厚暗箱折算实心厚度为234mm,结构自重为5.85KN/㎡,800mm厚暗箱折算实心厚度为274mm,结构自重为6.85KN/㎡,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为180mm。

地下室层高为 3.9m,搭设支架前将地基土回填至地下室设计地面标高以下200mm,模板支架高度为3.3m。

地下室回填土为粉质粘土,压实系数按≥0.94控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130Kpa。

2、施工平面布置图(由项目部按现场实际布置情况绘制)3、施工要求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是经施工现场调研,并采集了现场实际工况和公司现有材料规格、型号和质量情况及设备现有能力进行的结构设计与验算,支撑体系满足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符合安全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变更。

1)支撑体系施工所用钢管、扣件、方木和模板等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技术保证条件和技术参数选用,以满足支撑体系设计材料强度和刚度要求。

2)施工程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以满足支撑体系设计刚度和快捷施工的要求。

3)支撑体系的地基处理方法、立杆和主、次楞间距、水平杆件步距必须按照设计尺寸施工,以防变形值超限而倒塌。

电大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地答案解析

电大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地答案解析

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形考答案形考任务一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梁板结构体系)主要承担楼(屋)面上的使用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竖向承重结构,再由竖向承重结构传至基础和地基。

2.(框架结构体系)由梁和柱连接而成,其中梁柱连接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

3.(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较大,缺点是结构抗侧刚度较小、易产生较大侧移,主要应用于10层以下多层建筑。

4.(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将框架结构中的部分跨间布置剪力墙或把剪力墙结构的部分剪力墙抽掉改为框架承重。

5.(结构选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筑物选择安全经济的受力体系,主要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及结构材料的确定等。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6.混凝土结构是由基础、柱(墙)、梁(板、壳)等混凝土基本构件组成的一个空间骨架受力系统。

(√ )7.混凝土结构设计,就是根据建筑功能或生产要求,依据一定的力学原理,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并确定各组成构件的尺寸、材料和构造方法的过程。

(√ )8.梁板结构体系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竖向结构体系,被广泛用于建筑中的楼、屋盖结构、基础底板结构等。

(× )9.框架结构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侧向水平力。

(√ )10.在剪力墙的墙体内,侧向荷载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竖向荷载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

(× )1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 )12.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守的程序。

(× )13.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基础结构设计、上部结构设计和构造细部设计。

(√ )14.结构设计一般可分三个阶段:方案阶段、结构分析与计算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有梁板和平板

建筑工程有梁板和平板

有梁板和平板有梁板:只要是那道梁同板是同时现浇且梁不是圈梁,即可以套有梁板的定额子目!定额站的解释就是这样,不是断章取义!板式楼板是将楼板现浇成一块平板,四周直接支承在墙上,这种楼板称为板式楼板。

板式楼板的底面平整,便于支模施工,但当楼板跨度大时,需增加楼板的厚度,耗费材料较多,所以板式楼板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及走廊等,还具体可分为单向和双向板。

无梁楼板是在楼板跨中设置柱子来减小板跨,不设梁的楼板在柱与楼板连接处,柱顶构造分为有柱帽和无柱帽两种。

当楼面荷载较小时,采用无柱帽的形式;当楼面荷载较大时,为提高板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抗冲切能力,可以在柱顶设置柱帽和托板来减小板跨、增加柱对板的支托面积。

无梁楼板的柱间距宜为6m,成方形布置。

由于板的跨度较大,故板厚不宜小于150mm,一般为160~200mm。

无梁楼板的板底平整,室内净空高度大,采光、通风条件好,便于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式,适用于楼面荷载较大的公共建筑(如商店、仓库、展览馆等)和多层工业厂房。

经过施工与设计的综合经验调查,框架建筑一般主梁在柱间距在7.2~8米之间最经济,因为这样不但材料比较合适,而且对与空间的分割和功能的使用都比较好.砖混结构的建筑主梁一般在3.0~3.9之间较为合理.对建筑整体的成本比较合适.建筑的设计应该从整体的结构体系分析,不能单纯的从数据看,因此对待一些特殊工程还要经过精密计算才能得出经济合理的结果.有梁板的板下梁是有主次梁之分的,它们截面大小一般不同,而板下肋梁则指井字梁之类的梁,截面是相同的有梁板是指由梁和板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板,它包括梁板式肋形板和井字肋形板。

工程量按梁、板体积总和计算。

有梁板是指由一个方向或者两个方向的梁(主梁、次梁)与板连成一体的板称为有梁板。

有梁板包括主、次梁及板,工程量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现浇有梁板混凝土工程量=图示长度×主梁宽度×板厚+主梁及次梁体积砖混中圈梁带板应算有梁板还是无梁板应该是平板,因为下面有墙支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主次粱楼板体系;板格;主次粱刚度比;弯矩调整系数
[中田分类号]Tu3 J2+I
[文献标识码]A
ReaS0nable Design Methods Of SIab in R(:Floor Svstem
LAN Z口"gj,l口月1,w4 NG Zhj一)Rl口月。,HONG Li2,ⅥJE,Li口∞。
比较主次粱搂扳体系与无次梁楼扳体系的变形可以明 显看出.由于次粱对楼板局部加强作用的存在,主次梁楼板 {奉系的最大挠度远小于无次粱楼板体系,即当柱网跨度较大
时,设置次粱可有效碱小楼板的变形。 3.2内力分布规律
图3、图4分别列出了不同类型楼板体系在竖向荷载作 用下各截面的弯矩分布困。
为便于对比分析,笔者还对主次梁楼板体系中的单块板 格在四边固支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其支座负弯矩和跨中正弯 矩分布如图5所示。
不断改变主次梁楼板体系中的板厚、主梁截面尺寸、次
裹l 竖向荷麓作用下不同类型主次粱楼板体系的基本计算●数
娄月Ⅱ
柱网柱截面 板厚 丰粱截面 次粱截面 荷载(含自重)
(m) (fr瞄) (nun’ (rrlm)
(nun)
(kN/h2)
主次粱楼
9×9800<80( 120 400×800 300×600
10
[摘要】制筋混凝土主次梁楼板体系中,主粱、次粱与楼板作为直接承担竖向街载的构件,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共同J二作:本文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000,对工程实践中常用的主次粱楼板体系进行大量计算,分析各构件之间
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及其影响因索,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结构体系中楼板的结构设计提出台理建议。
在主次梁楼板体系的结构设计中,我们如忽略次粱的竖 向变形对楼板内力分布的影响,将次粱视为楼板的不动支座 (同主粱一样).则楼板在次梁位置处的计算结果明显偏于保 守,而在主梁位置处则偏于不安全(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主次粱楼板体系中.次粱竖向变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 增加丁某些板格的跨中正弯矩,特别是靠近中间板格,其值 约是相同条件下四边固支板格相应位置的两倍(如JI型板中 a截面)。因此在主次粱楼板的设计中,楼板中间区域的板格 在跨中位置处的配筋宜适当加强以承担较大的正弯矩。
(Ⅱ1m)
(kN^n2)
300×400
10
300×500
10
300x 600
10
300×800
10
图6为次梁刚度变化时主次粱楼板体系中楼板跨中截 面较大时(与主粱刚度相当),次梁对楼板的约束作用较强, 楼板除存在由主粱变形引起的整体向下平移外(该变形对楼
(1 oufE增埘dr2增(Ⅻf馏P0,S叫fh阻站Lh2嘟时,N口聊2醒210096,西I加;2岛跏曲删^缸n叱imzWD地踟咖In5m“把,
s』I州dI州518028.(*lM;3船帆动们Bm耵^Ins£i£“押.o,柏AcⅡ出7wJ。,B“2埘i唱R咖rc^,s‰勘518028,西i眦)
bear州i∞i [Ak打actj~“mbeanl、sub_be邮and甜ab of Rc n∞r syst锄,whIch
3主次梁楼板体系的变形特点与内力分布规律
3 1变形特点 竖向荷载作用下主次粱楼板体系不同截面的竖向位移
曲线如图2(a)。虽然次粱作为楼板的支撑会对楼板形成局 部加强,但楼板的变形在其全跨(主粱跨度)范围内仍保持一 定的整体性,即各板格的变形并非因次梁的存在而相互独 立.而是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间板格的变形是在其 周边板格变形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角板格、边板格的变形又 受中间板格的影响,楼板中各板格变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 了各板格的内力分布必然会相互影响。从各单块板格的变
第18巷第5期 2002年10月
[文章编号]I∞2—8528(2002)05—0(105—06
建采科学
BUILDING SCIEN(E
V0l 18.No.5 oct 2002
钢筋混凝土主次梁楼板体系中 楼板的合理设计方法(上)
蓝宗建1,王志远1,红莉2,魏琏3
(1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210096;2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深圳5】8028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澡圳分院,深圳5】802s)
d蚓gn merhods of』ab in the stnJctⅢe沪t锄;s pre5印ted.
o{删n—be帅and 【KEy w竹凼]Rc no。r systern;sIab g打d:蛔d ratio
subbeaTIl;c。efnd鲫t of mdn虹lt adjustm朗t
1前言
钢筋混凝土粱板体系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 在各类建筑的设汁中都会遇到,其材料用量约占整个建筑物 的40%左右。随着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发展,人们对钢筋 混凝土粱板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改善粱板体 系的受力性能,节约楼板体系的材料用量尚需研究。
4次粱刚度变化对结构变形和内力分布的影响
次梁作为支撑楼板的弹性支座,其刚度变化与结构的内 力分布及变形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分析次梁刚度对结构 工作性能的影响.现仍以上述模型为例,通过改变次粱高度 来调整其刚度(其它计算条件不变),分析此时结构变形及受 力的变化规律。计算参数列于表2。
寰2竖向荷t作用下次渠刚鹰变化时主次粱槛板体系的计算◆救
(a)主次鬃棱板体秉
(”无敬架棱板体系 图2不同类型楼板体系中各截面的蛏向位移曲线
万方数据
第5期
蓝宗建,等:钢筋混凝土主次粱楼板体系中楼板的台理设计方法(上)

形中不难发现,陈中间板格外,边板格、角板格的最大挠度并 非在其跨中,而是在其靠近楼板中部区域的角部,相应地边 扳格与角板格的受力与四边固支板格有较大的不同,这是我 们在进{j楼板设计中需适当考虑的。
柱网 编号
(m)
柱截面 (fnm)
板厚 主粱截面
(nlm) (rm)
Al 9×9 800×800 120 A2 9×9 800×800 120 A3 9×9 800×800 L20 A4 q×q 800×8【)0 120
400×800
400×800 400×800 400×800
改粱截面 荷载(古自重)
扳不产生内力).挂自身变形主要集中在各板格局部范围内, 且不同板格的变形相互独立,影响较小,此时,各板格可近似 接四边固盘进行计算,即次粱变形对楼板工作的影响可忽略 不计。随着次梁刚度的减小,次粱对楼板的约束作用也逐渐 下降.当次梁刚度很小时,楼板除了存在整体竖向位移,各板 格的变形也相瓦贯通,互相影响,此时楼板的变形更接近无 改梁楼板体系,楼板的分析宜按整跨(主粱跨度)四边固支进
负弯矩均远小于无次梁楼板体系中相应位置处的弯矩。这 表明当楼板的跨度较大时,设置适当数量的次梁町有效减小 楼板的内力。
万方数据

建筑卅学
第18卷
主次粱楼板体系中,次梁刚度远小于主梁刚度,其对楼 板的支撑作用也明显小于主粱。我们从主次粱楼板体系中 楼板在主梁支座与次梁支座的负弯矩分布图中可以发现.主 粱支座处楼板的负弯矩明显大于次粱支座处相应位置的负 弯矩;如果将各种类型主次粱楼板的内力分布与相同条件下 四边固支单块板格进行比较不难看出,主次梁楼板体系中楼 板在主粱位置处的负弯矩明显大于单块楼板相应位置处的 负弯矩,而在次梁处的负弯矩则小于单块楼板的负弯矩。这 主要是由次梁的竖向位移所引起.竖向荷载作用下次粱的竖 向变形相对于楼板已不能忽略,次粱的竖向位移对楼板在次 粱位置处所承担的负弯矩起到一定的卸载作用,同时相应增 加了楼板在主粱位置处所承担的支座负弯矩。
行,同时适当考虑次粱对楼板的加强作用。
“m)
d^
Hml
m-蕾面
1u
/焉\

一! -1 5
伯l b簟面
图4无趺粱楼板悻系各截面的弯矩分布

{\ / \
E 5\一I t
Z 苎
_o 5
一o s 一I
。./l
;鬈 \ 一s、E.z邑,E
.,
“m} (曲踌中正粤矩分布
(酌 支皇负穹矩分布
图5四边固支单块楼板的内力分布
对比丰次粱搂板体系和无次粱楼板体系不同截面的弯 矩分布困町以看出,主次粱楼板体系中由于次粱对楼板的支 撵作用.各板格的跨中正弯矩及支座(主梁支座和次梁支座)
当柱网尺寸较大时.钢筋混凝土楼板体系中一般需设置 ~定数量的次梁以减小楼板的跨度,降低楼板的厚度,从而 达到结构受力合理且经济节约的目的。目前结构设计中,这 种钢筋混凝土主次粱楼板体系中的主粱、次粱一般均视为楼 板无竖向变形的不动支座,从而将整块楼板(以主粱为支撑) 舒剂成多个以j:粱、次梁为支撑相互连接四边固支的小板 格,该楼板的设计相应分解为这些小板格单独进行。这种设
。i_ 17、\

一l 5


1.5
4-
厂~’
{乡’ 袋j. E

Z 苎

“m) (8)a、c蕾面
r/、\\;,
\一,/.4
\、/\/。
}s/^\。s/

V:
\“V/^\支?r


…d
v【m】 (b)b、dt面
图3 丰次粱楼板体系各截面的弯矩分布
釜。5\\
..。一:f -l 5
一I
。I 5
//4
0j / jj
kmd dtrectly,8ct on e8ch other 8nd wDrk
stfuctl蒯dc“ktj。n c。g烈her In the iMper,矗nlte d竹n朗t an甜ys诂pr。舒豇n Sf、P2000“used for
wh【ch isⅨ盯m∞fl】y used jn
practjce,the amj,裔s。f inter丑ctj∞ruj毋and;nnuence facto措of dlⅡe碑nt menlbe砖js“棚pleted[h the ba5e。f】t,∞rne ad如ce f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