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分析及教育转化措施上1

转化 1、定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2、发现不完成作业立即让其补 措施 上;3、保持家校联系。
家庭 有空多检查家庭作业;经常和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表 教育 现;多抽查背书情况。
辅导 及转 1、每周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2、每月和家长交流;3、 化情 班干部督促完成课堂作业。
况
实际 转化 成绩有所进步,但习惯仍然较差。 效果
辅导 及转 1、每周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2、每月和家长交流;3、 化情 班干部督促完成课堂作业。
况
实际 转化 效果
效果不明显,学习还是很不自觉。
问题学生分析及教育转化措施
姓名
年龄
6
性别
男
爱好
看动画片
家庭
联系电
住址
话
存在 的主 要问
作业书写不够工整,有时不按时完成作业,有时和同学玩不 安全的游戏。
主要 优点
对人有礼貌,尊敬老师,热爱劳动。
转化 1、定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2、班干部督促背书;3、保持 措施 家校联系。
家庭 有空多检查家庭作业;经常和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表 教育 现;多抽查背书情况。
辅导 及转 1、每周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2、每月和家长交流;3、 化情 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况
实际 转化 有所好转,但学习进步不大。 效果
问题学生分析及教育转化措施
姓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龄
6
性别
女
爱好
口语交际
家庭
联系电
住址
话
存在
的主 贪玩好耍,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要问
主要 优点
能及时认识错误,不耻下问。
问题学生分析及教育转化措施
利用契机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利用契机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对教学秩序的维护、教学管理的正常化、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带来不利因素的学生。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不是没有机会,往往是我们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
这是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最深的感受。
教育贵在得法,得法就在于敏锐地抓住契机。
抓一次机会可能起不到特别明显的作用,但当你抓住的契机如繁星满天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些“问题学生”也是很美的。
一、“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家庭原因:①“残缺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
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变得尤为紧迫。
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成为父母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
②“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
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孩子被迫交于祖父母或成了孤儿。
③“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
“残缺家庭”、“过失家庭”造成了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品行。
至使这些学生的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或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
2.学校原因:一是受硬智育、软德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办实验班,只重视尖子生,使得大批的学困生生活在无助无望的世界里,助长了问题学生的产生。
二是部分教师重智轻德,只教不导,喜欢优生,歧视差生,使本身没有问题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对教育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
三是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育人方法简单粗暴,校园人际关系紧张,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无意间的伤害。
3.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不力,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中暴力与色情泛滥,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在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时,便先入为主地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最大享受,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7篇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学校内出现问题学生的及时帮助与引导,帮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
本文将总结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经验与教训,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一、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学生往往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原因导致其行为出现异常。
在进行转化工作时,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耐心倾听、正确引导和及时帮助,帮助学生放下内心的包袱,从而重拾自信和勇气。
二、建立学生问题档案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档案中记录学生的问题行为和表现,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
也可以通过档案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家校合作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进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为学生的改变努力。
只有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为了提高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转化机制。
包括问题学生的识别机制、帮助与引导机制、监督与评估机制等。
通过机制的运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及时干预和及时跟踪学生的改变,确保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五、加强师生沟通学生与老师是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
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是问题学生转化工作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与支持。
只有通过全校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问题学生走出困境,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希望通过今后不懈的努力,学校的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更多的学生带来希望与阳光。
第2篇示例: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推进,教育机构对学生转化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及方法

币 斗 教论坛
浅谈 “ 问题学生’ ’ 的转化及方法
刘 爽
( 西华 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 摘
要】 所谓 “ 问题学生”是心理存在缺陷和品行有障碍的学生。问题学生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几乎每个班级都
存 在着这一 类学生 ,也是教 师最头疼 的问题 。教 育者针 对不 同类型 的问题 学生 ,提 出教育及转化 问题 学生的方法 ,才能在 实 践 中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具体转化 问题 学生的方法 包括 :对他们 充满爱心 ,尊重 ̄4 J ' 1 的人格 ,善 于发 现他 们的优点 ,激发他 们的兴趣 ,树立转化 的信 心,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结合等。
问题学生的界定 “ 问题学生 ”并非 指那些有犯 罪经历或者精 神上有严 重 疾病 ,必须经过 医治才能正 常生活的学 生 ,而是 指那些 与同 年龄段学生相 比,由于受 到学校 、社会 、家庭等方 面不 良因 素 的影 响以及 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 , 从 而导致在思想 、 行 为、认识 、心理 、学 习等方 面存 在偏 离常态的现象 ,需要 别人 的帮助 ,才能解决问题 的学生 。 二 、转化 问题学生的方法 ( 一 )要对 他们充满爱 心。爱学生才 能教育好学 生。面 对那些 受家庭乃至社会不 良影响而行为表现异样的孩子 ,要 站 在朋友 的立场与之谈 心 ,发 自内心关心他们 ,鼓励他们 , 让 他们感到无 比的温暖 ,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 ,努力奋斗 的希望之 火。“ 晓之以理 ,动之 以情”是教 师在教育 转化 问 题学生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培养问题学生 的是非观念 的前提 是要提高他们 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 ,必须坚持 以理服人 ,从 正面诱导 ,切忌简单 粗暴 ,强行压制 。 ( 二) 尊重他们的人格 。教师应 当尊重 、信任问题学生 , 逐步消除他们 的疑虑 。问题学生往往学习不好或纪律差 ,因 此长期受 到老师 和同学 的冷 落和歧视 ,他们 对外界极 敏感 , 封闭 自己来保护 自己的 自 尊心 。但在 内心深处他们也仍渴望 得到老师和 同学 的尊重 、理解 、谅解和信任 。教师应严格要 求 自己,尊重 问题学生 的人格 ,切忌伤害学生 的 自尊 ,如批 评 、斥责 、嫌弃 、挖苦或者变相体罚 的行 为。尊重学 生的人 格是转化 问题学生 的重要方法 ,只有 当他们被 尊重 的需 要得 到满足 ,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 自我实现的需 要。 ( 三) 善于发 现他们 的优 点。对待 问题 学生 ,教育 者应 该 以平等 的眼光看待 , 问题学生也希望别人对 自己加 以赏识 。 虽然他们有很 多缺 点 ,但教 师要 善于发现和捕捉他们 身上的 闪光 点 ,适 时表扬和鼓励 。法 国教育 家卢梭 曾经说过 : “ 表 扬学 生微小 的进步 ,要 比嘲笑其显著 的恶迹 高明 的多 。 ”作 为教育者 , 及 时肯定和表扬 , 能 满足其 自尊和正常的赏识心 理需要 ,可以为转化创造有利 的条件 。 ( 四) 激发他 们 的学 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要求 我们在教学 中,要用 良好 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创 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的环境氛 围,对问题学生 以 鼓励教育为主 。在课堂上 ,积极关注 问题学生 ,适 当的关注 能激发学生 的希望 ,促使他们 向更高 的 目标奋 斗。针对 问题 学生的学 习个性 ,教师还要经常 和问题学生谈 心,让师生 间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关键词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关键词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关键词”石军①(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的过程艰巨,充满了复杂性。
由于长期从事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深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六个关键词:一是情境、二是文化,三是体验、四是感悟、五是改变、六是内化、七是外生。
七个关键词,实质上也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七个重要阶段,有效地把握这七个关键词,对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将会起到很好的转化成效。
关键词: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关键词一、关键词:情境教育转化“问题学生”,首先要创设优化的情境,只有为“问题学生”创设优化的情境,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情境中,接受教育,濡染品德。
为此,创设优良的情境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最基本,最首要的前提。
教育理论中较早使用“情境”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把传统教育的失败归根于没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认识“思维取决于直接经验的情境”。
“情境”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说的基本或者是核心概念,尤其是情境认知论表达的①石军:男,广州市新穗学校教师,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中山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与问题青少年研究。
本文为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中心十二五课题《工读学校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二、关键词:文化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就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
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人者见仁,智见见智”。
真正从文化学的学术意义上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
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康德还特别指出了文化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并认为只有教育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化,才能塑造真正的文化人。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下面,本人就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缺点或错误。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平常心,从内心深处给他们肯定、关爱、鼓励、疏导和改正的契机。
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分析问题学生,相信他们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的意念,思想上也有进取的精神等。
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
问题学生并非永远是问题,也有可塑性和成才的可能。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狡辩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以此树立信心,挖掘问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抬起头走路。
二、深究形成“问题”原因问题学生形成主要在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失调和社会、家庭、教育的失衡。
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根除。
教师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仔细、深入地触及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
二要与学生多谈心、多换位思考,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
三要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的环境和背景。
四要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约会、家访等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
只要教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就能有针对性的采取转化策略及手段。
三、讲究解“问题”方法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的综合过程,需要通过各方的密切配合才能解决。
(一)建立教育网络。
要使学校教育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网络。
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提倡大教育观,确信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多层次性,让各方挑起担子,不推诿,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时代要求。
另一方面优化教育环境,倡导社会各部门为学校教育开辟锻炼、实践基地,使理论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显示在帮助操作能力的提高上。
对问题学生的处理

对问题学生的处理
在日常的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有问题的将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该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点儿见解。
1、尊重问题学生,多与他们沟通谈心,建立相互信任。
问题学生平时往往受到的表扬比较少,教师的训斥,同学的轻视,家长的打骂,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对教师有疑惧,产生对立情绪,因此,要转化他们,首先要尊重他们,与他们多沟通谈心,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2、关注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对问题学生进行及时引导。
问题学生往往比别的学生更需要成功的体验,为此,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使他们同时也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觉得他们一样可以成为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同学,家长眼里的好孩子。
3、建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使全班同学帮助问题学生改正缺点,融入集体。
班级的正确舆论,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班级中的同学有和老师一样的看法,对问题学生的进步能够扩大化的看待,那么,才能让问题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有转化的动力。
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

问题学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如下:
1、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学困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落下的,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学困生上课时经常提问他们。
2、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课后对学困生进行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掌握.
3、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学困生厌烦学习,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厌烦心理,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谓的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行为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首先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
问题学生多数成绩不好,但成绩不好一般不是他们问题的起始原因。
二、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1、厌学型:这类问题学生比较常见,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听讲,不爱写作业,对考试成绩无所谓,这一类学生的品德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讨厌学习,甚至害怕学习。
2、品德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品德方面。
比如打架骂人,破坏公物,欺负同学,撒谎,小偷小摸等。
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
3、心理障碍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
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
外向的学生有纪律问题,内向的学生一般不会违犯纪律。
4、纪律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逃课,打架,喜欢去网吧,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
5、“好学生”型: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能力极差等,一旦违纪就是比较严重的事件。
三、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以上类型的问题学生,让各位班主任头疼不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呢?以下,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研究他们
作为班主任遇到问题学生,都会非常生气,头痛。
和他们谈话就会用命令的口气告诉学生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用自己熟悉的一套方法,软硬兼施,使学生就范,用“管理代替教育”。
这样做的效果一般会很不理想,有时还适得其反。
因
为每个问题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当我遇问题学生时,首先会了解他的家庭状况,成长背景。
08年的学生李某某动辄打架骂人、周末喜欢去网吧或和同学酗酒,抽烟,上课捣乱。
经了解他的父辈兄弟姊妹四个,他是子女中唯一的男孩,几代人的娇惯、溺爱,要钱要多少家里就的给多少,不然就哭闹,使他养成了自私和放纵,无所畏惧。
09年的学生王某某,因父母离异,父母两人对他是不闻不问,也不给钱,由爷爷和奶奶抚养。
他在学校打架,敲诈,做事不计后果,破坏欲望极强。
针对李某某先和家长沟通配合,让家长充分认识这样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然后家长先从经济上限值,周末限值其自由外出。
在学校和他多次谈话,从思想上纠正他的错误认识,让他明白在学校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让班干部加强对他的监督,帮助。
针对王某某的情况首先从生活上关心,帮助,嘘寒问暖,在班上让他担任小组长,压上担子,有一点进步就表扬,让他感受到爱和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两个人的变化都很明显。
(二)了解情况,制定方案,工作讲究实效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不要急于去考虑“怎么收拾他”。
大多数老师往往喜欢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这样做并不利于问题学生的纠正。
09年我班里有个女生何某,不但在学校喜欢和异性来往打闹,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往不断。
我先采取强制性的手法管理她,限值她,让家长周末也限值其自由外出。
然后和她交流了解情况,由于她以前的不良表现,经常受到的是批评,班里的很多学生不和她来往,同学的家长也不让同学和她来往,家长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说她活着害人不如死了。
使其在学校被孤立,在家庭得不到爱和温暖。
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形成我行我素,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喜欢和社会上的闲散人来往。
她认为那些人不嫌弃她,能得到温暖。
为此我让团干部首先主动和她来往,帮助她学习。
我和她谈话,关心她的学习生活,告诉她的行为的危害和不良后果,有进步就表扬她。
她心里的冰慢慢被溶解了。
(三)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一般和其的家庭教育不当有密切关系。
由于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有的母亲在家,因或溺爱或经常唠叨,使孩子根本不听家长的话。
有的留守学生,因是“隔代教育”,或亲戚帮忙监管。
大部分是溺爱远大于严教,放纵远大于约束。
慢慢形成对孩子是素手无策,只剩下唉声叹气。
有的学生为了讨得家长的喜欢,在家里很乖,在学校问题不断。
在学校和家里形成了双重人格。
2
他,并且让同学们要学习他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从此,他变了,很少违纪,他告诉我他会爱惜他的那份荣誉的。
(五)坚持不懈,总有收获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此教育他们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他们有反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班主任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他们身上出现反复的时候要及时的提醒,告诫他们该怎么改正身上的问题。
比如我告诉自习爱说话的学生,每当他们想说闲话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的提醒自己:说闲话不好,会影响同学的学习,我要克制自己。
慢慢的他们就会养成好的习惯。
09年的时候有个学生因家庭的原因,家长对他谈不上一点关心,一直是亲戚代管。
他慢慢的变得特别的顽劣,结伙打架、上网、敲诈,课堂捣乱。
老师家长都对他彻底的失去了信心。
到我班后我就从小事情上关心他,比如吃饭的时候问他吃饱没有,有病带他去看医生,给他倒开水喝药,有了进步及时表扬,感到了他,他给我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争气的,不会再给你惹麻烦。
他说道也做到了。
并且他的变化还影响了好几个问题学生的转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
前者告诉我们,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后者提醒我们,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灵活的方法。
让我们在问题学生面前,都做一名智慧型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