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构建硕士论文分析

合集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需要对其职业胜任力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从自我认知、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自我激励等五个方面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模型进行差异分析。

一、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人格、价值观、特质、弱点和优点等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电子商务专业领域中,自我认知对职业发展和职业胜任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自我评估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足。

同时,应该提高自我意识,根据自己的职业志向和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努力实现。

二、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具体技能、知识和经验。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广,需要掌握多种专业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能、网络应用技能和市场营销和管理实战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财务和法律知识,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和快速学习能力,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在一起工作的一组人员共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电子商务领域的职业需要团队合作,需要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善于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理解和协调团队中不同成员的角色和贡献,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动团队实现共同目标。

四、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指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从事社会活动、完成工作任务时,通过语言、文字、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态度和情绪的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听取能力,善于使用各种沟通工具和渠道,与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传达自己的意图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论文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论文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论文
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摘要:胜任力模型是企业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在描述胜任力模型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岗位员工动态的岗位胜任力构建过程,并根据二者差距探讨了如何建立动态培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培训课程体系胜任力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逐步开展了培训工作,但是效果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培训内容不能符合企业、岗位及员工的具体需求,缺乏有效的培训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培训长期发展的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对培训项目的实施具有指导性、引领性。

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符合企业、岗位以及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的培训课程已经提到企业各级培训管理者的工作日程上来。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建构的培训课程体系特点
培训与发展是胜任力模型最核心的作用之一,胜任力模型是企业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据胜任力模型来构建新的培训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课程体系分析,以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指导,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以系统、持续地提升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标,构建较为系统、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构的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使培训更具有战略导向性。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9级题目: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研究学生姓名:向采凤学号:09122028 指导教师姓名:陈芳职称: 讲师2013年5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绪论 (3)(一)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3)(二)相关理论综述 (3)1、国外培训、胜任力以及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 (3)2、国内的培训、胜任力以及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 (5)3、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对比与不足 (6)(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6)二、传统培训体系的特点和弊端分析 (7)(一)传统培训的特点 (7)(二)传统培训的案例 (7)(1)国内外石油公司管理人员培训现状 (7)(2)国内某润滑油公司管理人员培训的现状 (8)(三)传统培训的弊端 (8)1、培训体系存在的不足 (8)(四)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发展方向 (9)三、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特点 (9)(一)关于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 (10)1、胜任力的概念 (10)2、胜任力模型的提出 (10)3、胜任力的作用 (10)(二)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特点 (11)1、突出针对性和个性化 (11)2、注重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隐性特征的培训与开发 (11)3、具备战略性和全局性 (11)(三)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人员培训的应用范围 (11)(四)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与传统培训体系的差异分析 (11)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 (11)2、两个培训体系对比 (12)(五)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案例 (13)1、案例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组织培训体系 (13)2、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构建思路 (13)3、新员工培训的其他重要环节 (14)四、基于胜任力培训体系的实施 (15)(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实施流程 (15)(二)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实施步骤 (16)1、建立胜任力模型 (16)2、培训需求分析 (16)3、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16)4、培训效果评估 (16)(三)基于胜任力培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7)1、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前应重视培训的需求分析 (17)2、员工胜任力培训不同于岗位技能培训 (17)3、培训行为不能短期化、孤立化 (17)五、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作为一个企业,必须随时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A公司研发人员甄选技术改进研究论文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A公司研发人员甄选技术改进研究论文

摘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互联网竞争,研发人员成为科技公司创新的主体,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如何引进优秀人才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上世纪末,中国胜任力模型理论的引进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

胜任力模型开始成为企业招聘的主流,代表着未来招聘工作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A公司为例,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方法,运用胜任模型理论,对A公司研发人员甄选工作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A公司以及研发人员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研发人员的甄选现状和甄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符合A公司研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以研发人员招聘为例,论述了该模型在招聘甄选中的应用,为A公司甄选体系的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研发人员;甄选ABSTARCT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n the Internet, researchers have become the subject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 companies, leading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How to introduce excellent talents becomes the key to win in the competition.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 began to introduce the competency model theory,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Competency model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enterprise recruitment and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cruitment.In this paper, A company as an example,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questionnaire survey me thod, the use of competency model theory, A company r & d personnel selection work was studi ed.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A company and its r&d personnel. Seco ndly,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in the selection of r & d personnel were analyzed through a qu 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through literature a 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r & d personnel of A company is con structed. Taking r & d personnel recruitment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in recr uitment selection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A company's s election system.Key words:competency model; R&D personnel; select基于胜任力模型的A公司研发人员甄选技术改进研究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型研发人才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体。

胜任力模型论文1000字

胜任力模型论文1000字

胜任力模型与人事测评人事测评就是在人事管理领域里,依据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原理,设计和应用专门手段和工具,针对特定的人事管理目的,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对人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的系统测量和评价,进而为人事管理、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而言之,便是对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以便正确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

人事测评的主要流程包括前期人员招聘、中期绩效评价、后期人员培训。

在现代人事测评中,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是前期人员招聘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整个人事测评的重要基础。

胜任力模型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科学地判断员工是否具备并达到某岗位所要求的各项胜任力标准,能够体现员工最有效行为或潜能的发挥。

关于胜任力,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

在管理界得到广泛使用,是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服务信息官的研究开始的。

McClelland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力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但是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总结前人的研究,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①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业绩;②与工作情景相关联,具有动态性;③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征都被认为是胜任力,只有满足这三个重要特征才能被认为是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是识别胜任力的主要方法,它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结构。

它能将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

建构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方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因为大多学者们认为它在胜任力要素的揭示上非常有效。

McClelland和Boyatzis开发了一个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基础的胜任力模型的开发程序,Spencer则在此基础上完善了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方法:①通过销售额、利润率等硬指标和上级、同行、下级、顾客评价等软指标确定绩效有效标准;②选择优秀业绩组和普通业绩组为校标样本;③通过实地观察、行为事件访谈、主题分析、360度评价、专家系统数据库等方法收集资料;⑤建立初步的胜任力模型;⑥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评价中心来验证胜任力模型;⑦应用胜任力模型。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培训应用分析研究-毕业论文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培训应用分析研究-毕业论文

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培训应用分析研究学生姓名班级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本人郑重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培训应用分析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的生产模式已经渐渐地由追求生产原料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利润值,转变为追求资源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因此,科技以及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何实现对员工的高效管理成为现如今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顶端阶层,在员工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高层管理人员能否发挥积极有效的领导与管理作用,是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胜任力素质模型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学术界对胜任力的定义(二)胜任力的特点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 (4)(一)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二)如何促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培训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6)(一)洋葱模型与冰山模型(一)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的特点(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的重要作用四、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与应用 (11)(一)如何加强对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一)如何加强对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总结 (14)致谢 (15)文献 (16)一、浅谈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胜任力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伴随着现代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于市场运行的干预程度不断降低,企业逐渐成为了市场运行的最重要的参与者,这样的市场现状,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减少了阻力,市场环境更加公平。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本文对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进行了模型构建和差异分析。

首先,本文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构建了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模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知识与技能、体验与实践、综合素质、个人特质和职业道德。

其中,知识与技能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互联网技术、市场营销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体验与实践包括实习、实训、社会活动等方面;综合素质包括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个人特质包括责任心、领导力、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等方面;职业道德包括诚信、责任、尊重、公正等方面。

然后,本文对不同背景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进行了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的结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体验与实践、综合素质、个人特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职业胜任力表现更为出色。

不同学历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加全面。

此外,本文还发现,在不同学校类型、家庭背景和实习经历的学生之间,职业胜任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211高校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体验与实践、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拥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学生在个人特质方面表现更出色;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体验与实践、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更为优秀。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模型包括知识与技能、体验与实践、综合素质、个人特质和职业道德等五个方面。

在不同背景下的学生之间,职业胜任力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为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差异分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胜任力。

本文将从模型构建和差异分析两个方面探讨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一、模型构建:1. 知识技能: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大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和推广等。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创新能力: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创新是关键。

大学生需要具备探索和创造的精神,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还需要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能够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3. 团队合作能力:电子商务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团队合作。

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4. 业务能力:电子商务行业涉及众多的业务领域,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

对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与管理,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制定运营策略等。

二、差异分析:1. 不同学校的差异:不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内容和质量可能存在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一些知名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往往会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一些一般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的培养。

2. 不同课程设置的差异: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会对职业胜任力产生影响。

一些学校可能会增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电商实践、网店运营等,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3. 学生个人的差异:不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也会存在差异。

一些学生可能在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表现优秀,而在业务能力方面较为薄弱。

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积极主动地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胜任力。

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业务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任力模型构建硕士论文分析
09人力1班 郭园明 2009132020109
作者 题目 步骤 过程 采方法用 存在问题
齐婷婷 M公司 HR胜任 素质模型 构建研究 1.简写中 英文摘要 和关键词 2.引言 3.胜任力特征研究理论综述 4.HR胜任素质模型在M公司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5.研究结论 6.分析讨论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7.参考文献 1.联系国内外环境说明论文的写作背景 2.关于胜任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构建的方法介绍 3.M公司采用的胜任力模型,具有哪些优势以及存在什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在几种方案中选出可行方案,用选出的方案解决M公司的问题 5.方案应用成果及其评价 归纳法 修订法 实证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1. 达不到人的
满负荷运载,
个人能力与
岗位说明书
不符,造成人
力资源的浪
费。
2. 各个胜任力
素质模型等
级之间要求
的差距比较
大,不利于人
员的升职,令
公司结构不
够合理

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 1. 简写摘要,关键词和引言 2. 基本理念的界定 3. 职位经理人胜任力研究现状 4. 中国职1. 说明职业经理人产生的背景 2. 职业经理人的理念界定,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理念界定等一些概念的说明 3. 归纳世界归纳法 修订法 推到法 实证分析法、 1. 国内与国外
的联系比较
太少,不足以
说明我国与
外国职业经
理人胜任力
的差距和优

2. 没有提出我
国胜任力改
进和提升的
方法
业经理人胜任力要素分析 5. 中国职业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 6. 结束语以及参考文献 10种最
主要的胜
任力和中
国的胜任
力要素
4. 构建胜任
力模型以
及用表
5. 结束语

宋倩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1. 编写中英文摘要 2. 引言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4.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5.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 6.讨论并得出结论 1. 对高校教师进行测试 2. 构建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并具体验证 3. 考察教师实际的胜任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归纳法、 系统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修订法 1. 模型的六个
维度所包含
内容不能完
全说明教师
的胜任力
2. 针对高校教
师胜任力与
工作绩效的
关系差异没
提出明确的
解决方法,不
利于教师提
高工作绩效
3. 问卷调查范
围小,不具有
代表性
基于战略视角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比较分析 1. 简写摘要以及关键词 2. 研究的背景与思路和基于战略视角的HR人员胜任力模型和量表设计 3. 基于战略视角的我国HR的胜任力模型的构建1. 研究胜任力的背景以及思路 2.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构建胜任力模型 3. 完成战略视角我国HR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构建加快企业发展 归纳法、 系统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1. 我国的地区
发展水平不
同,不能使用
一个胜任力
模型,设计应
该体现地区
的差异性
2. 实证举例有
一定片面性,
不能说明整
体的企业都
会存在这样
的问题
探索性因
素统计处
理与因子
提取
4. 结果与分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 简写摘要和关键词 2. 引言 3. 文献综述 4. 研究方法 5. 中国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6. 结论和参考文献 1.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以及中国就业状况的介绍 2. 胜任力研究溯源以及关于胜任力的一些概念的介绍 3. 创业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起源和创业胜任力的界定 4. 基本胜任力词典,胜任特征核检表 5. 中国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归纳法、 系统分析法、文本分析法 修订法 1. 没有具体说
明大学生自
主创业应该
具有的胜任
力素质
2. 没有具体行
业构建大学
生胜任力素
质模型
3. 没有为大学
生自主创业
提出具体的
建议
4. 没有成功人
士的例子作
为例证,缺乏
说服力,同学
们没有可以
参考的例子

综合以上分析对比,五篇论文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参考价值都很高,但其中最后一篇
论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最好。
1. 这篇论文具体指出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关注大学生创业,为以
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值得我们学习。大学生创业胜任力
的模型对于研究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有创业意愿的在校
大学生进行创业准备提供了一个参考,这个胜任力模型对我们自主创业具
有指导性意义。
2. 本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一针见血的说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明确提出
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3. 运用图表项结合的例证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更加一目了然。
4. 论文取材较好,抓住了当代大学生主要关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