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尿液由肾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增高,造成肾盂扩张和肾实质压迫性萎缩,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可由泌尿系统内、外,先天和后天性各种病变引起。

正常妊娠自第3个月起,由于黄体酮的分泌使肾盂输尿管肌肉松弛,同时子宫对输尿管压迫,因此可有轻度肾盂输尿管扩张,以右侧为明显。

这是一种可恢复的生理性改变。

除此以外肾积水都是一种病理状况。

肾积水在儿童常见,男性更多,双侧占20%。

本病与先天发育有关,如见于成年患者,病变多较重。

梗阻多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属机械性梗阻者有:①异位血管(迷走血管)压迫;②纤维索条;③膜性粘连;④高位肾盂输尿管连接;⑤连接部狭窄或瓣膜;⑥节段性无动力性功能失调。

肾积水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

患者往往长时期无症状,直至出现腹部肿块和腰部胀感时才被注意。

肿块多在无意中发现,一般有囊性感。

疼痛一般较轻,甚至完全无痛。

但在间歇性肾积水病例(由于异位血管压迫或肾下垂引起)可出现肾绞痛,疼痛剧烈,沿肋缘、输尿管走行放射。

多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尿少。

一般在短时间或数小时内缓解,随之排出大量尿液。

检查时可触到增大的肾。

如为巨大肾积水,其张力可不很大。

肾积水并发感染,则有脓尿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寒颤、发热、头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有的患者以尿路感染为最初症状,凡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梗阻因素的存在。

梗阻严重时,炎性渗出物不能经尿排出,尿内无白细胞,但此种情况下局部疼痛和压痛都更明显。

胀大的肾积水较易受到外伤的影响,轻微损伤即可能引起破裂和出血。

尿液流入腹膜后间隙或腹膜腔即引起严重反应,包括疼痛、压痛和全身症状。

在诊断中除确定有无肾积水,并须查明梗阻的原因和肾损害的程度。

超声检查对确定有无肾积水最为简便,对患者无任何损害,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这一检查已可用作发现胎儿有无肾积水或严重尿路梗阻的手段。

必要时可配合其他检查方法,如静脉泌尿系造影,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输尿管镜检查等。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提示 肾盂输尿管壁 内部损伤 、 扭转 、 皱褶 : 肾盂输尿管交界 处
腹 腔途径虽操作空间较小 , 肾盂暴露及 寻找 、 但 显露 狭窄段 较易 , 对腔 内缝合 、 打结等操作并无明显影响 ; 目前应用多 于
腹腔入路。临床 中经常采 用 的腹 腔镜 。 肾盂成形 术有 A dr n e— snH n s o— y e 成形 术 、 oe — 成 形术 、 状 肾盂 瓣 成 形 术 、 F l YV y 舌
盂成形 术 , 关键是建立 下垂 的斜槽 , 作要点 为于输 尿管狭 操
窄段之下切 断并剪成压舌板形之后 , 在肾盂输尿管交 界处作

UJ P O手术治疗 的 目的在于解 除梗 阻 , 避免 肾积水 进一
步发 展 。
切 1弯向肾门 , 3 然后 向上弯 向肾盂上缘 , 以后 向下 张开在
肾盂成形术 , 切除狭窄段 , 除梗 阻及发育异常 的肌细胞 ; 去 目 前其 已成为治疗 U J P O所致 肾积 水 的主要术 式 J 。李惠 长 等 报道 , 断性 双叶舌状 肾盂瓣成形术 既能充分切除 肾盂 离
输尿管连接部病变组 织和病理 改变 明显的扩张 肾盂及缩 小
肾 内腔 , 又能 使 肾盂瓣 与输 尿管 在无 张力 下 吻合 。金 讯波 等 采用离断倒转肾盂瓣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 长段 U J PO 所致 。 肾积水 , 中沿扩 张 的肾盂纵 轴前 后剖 开 至 。 底部 术 肾盂 2 0~ . m处翻转。 . 2 5c 肾盂壁瓣 , 形成新 的肾盂及 上段 。术后 检查示肾积水明显减轻 , 吻合 口通畅 。开放手术的不足之处 是 手术 创伤大 , 患者恢复慢 。在无腹腔镜设备的基层单位或
利尿可 引起 明显 的腰 腹痛 , 因肾盂多在第二腰椎上缘水 平移 行 为输 尿管 , 在此处多方位多切面扫查 向下追踪可 明确 梗阻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ue rp l c u ci bt ci h de o ee e 0 3t u 0 9w r o etd l o tec i rn rt o e i jn t no s u t ni c i rnf m D cmbr2 0 Jn2 0 eecl c . l fh hl e e v o r o n l r o l eA d
3 6月后 再 行 肾盂 输 尿 管成 形 术 。  ̄ 结果 :7 7 6 例 4只肾积 水 均 为 肾 盂输 尿 管 连 接 处狭 窄所 致 , 尿 管瓣 膜 3 。 后 B超 随 访 , 输 例 术 均
示 积水 消 失 或 不 同程 度 改 善 , 肾盂 前后 经 缩 小 , 实 质增 厚 ;3例 3 肾术 后获 得 I P随访 , 证 实 肾盂 输 尿管 吻 合 口通畅 , 肾 3 7只 V 均 且
u d r n u t s u d s a s a n t ld a n si meh d, e n e e t i t v n u y lg a h .h d h n e we t l a o n c n a n i i a ig o t t o t n u d r n n r e o s p e o r p y T e wi t r i c h w a o e vs w s b g e a n n a l a e C so c p c x mi a in a d s c e su u ee a e r s i e i t b t fp li a i g rt n 2 o i l h c s s. y ts o i e a n t n u c s f l r tr lr g e sv n u a — o e v s aia in w r a p id n 4 c s s w t e a t e VP r s l ,n n 6 c s s w t p s i e y lg a d iu l t e e p l i a e i n g ai I e u t a d i a e i z o e h v s h o i v p e o — t r p y b t n g t e u e e ag a h 5 o h 2 c i r n h u e a i r tr l r p .5 f t e 6 h l e wi s g l fe td k d e r n t l n e e t v d t a i a a fc e i n y we e i i al u d r n h n i y w An e s n Hy e s mb r d p e o lsy , c i r n w r n l n e w n d ro - n s Dime e e d ro — n s Dime e e y l pa t 5 h l e e e f al u d r e tAn e s n Hy e s mb r d d i y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
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 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行开放或经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ICD-9-CM-3:55.87)。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疾病编码(ICD-10:N13.000)。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型、尿常规、

期注意事项
及注意事项
工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

同意书

□ 观察病情 □ 观察引流量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嘱患者可以下地活动,
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14 天
时间
住院第 1-3 天
住院第 4 天 (手术日)
住院第 5 天 (术后第 1 天)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主 □ 完成医嘱
□ 术后标本送病理
诊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 □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1
但无扩张; (3)如有条件可行肾核素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肾功
能和梗阻肾引流情况; (4)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用于肾盂输尿管显影不佳病
例,可明确积水程度、病变部位、显示远端输尿管通畅情况; (5)CT 和 MRI 可用于积水较重及复杂病例检查; (6)有尿路感染史者需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

肾积水的治疗方法

肾积水的治疗方法

肾积水的治疗方法肾积水的原因: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先天性的梗阻:①节段性的无功能:由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有节段性的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影响了此段输尿管的正常蠕动,造成动力性的梗阻.此种病变如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处,则形成先天性巨输尿管,后果为肾、输尿管扩张与积水.②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囊肿、双输尿管等.③输尿管扭曲、粘连、束带或瓣膜橛结构,此可为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儿童与婴儿几乎占2/3.④异位血管压迫约1/3,为异位的肾门血管,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前方.其他有蹄铁形肾和胚胎发育时肾脏旋转受阻等.⑤输尿管高位开口: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在术中不能发现狭窄.⑥内在性输尿管狭窄: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通常为1~2mm,也可长达1~3cm,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在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有过度的胶原纤维,久之肌肉细胞被损害,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无弹性的狭窄段阻碍了尿液的传送而形成肾积水。

以上就是关于肾积水的原因,需要提醒的是,肾积水一旦并发感染,若梗阻不及时解除,感染难以治愈,感染又加速肾脏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形成脓肾。

;治疗肾积水,要根据病因确定具体治疗方法。

消除阻塞,基本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消除感染,尽可能修复其正常的生理结构。

自然疗法:是通过日常饮食来缓解肾积水的一种症状。

在得到肾积水,许多病人都希望通过自然疗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天然疗法,三例肾积水。

第一:生吃核桃冷诱导febride核桃为长服轻身益气,延长了高档的生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及治疗问题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及治疗问题

产程进展 ,勿使产程过快 ,胎头娩 出应在官缩间歇期 、慢用力 、缓出
头 ,宫 口未开全则不做 阴道手术。
参 考文 献
[ 董悦 , 丽惠 . 产科学 [ . : 1 ] 魏 妇 M】 北京 北京大 学 医学 出版社 , 0 : 5 2 3 3. 0 2
死腔 如有低血容量 ,应及时输血 ,抗生 素预 防感染 。
可明确梗阻程度 以及 中下段 输尿管膀胱有无病变 。MR 能较准确地 判 J
断梗 阻病变 的性质 ,并清楚显示尿路外的相关病变 ,其 中 U MR 检查尤 其适合对对 比剂过敏者 ,它能直观地显示 肾输 尿管膀 胱的梗 阻状 况及
肾盂积水情况 。 J
旋 转不 良;④纤 维束带 :可发生在U J PO的前方 、后方 或侧方 ,可纵 行 亦可呈 帆状粘 连,可压 迫、牵拉输尿管而致输尿管扭 曲、成 角或扭 结导致狭窄 尿管跨越 肾下极处 也可受压 ,而导致蠕动 障碍和通过 不畅 ,多为双侧 ;⑥输尿管瓣膜形成 :可为先天性 ,亦可为炎性瓣膜 形成 先天性瓣膜形成 发生在 上段 输尿管约 占6 %,系胚胎发育早期 0 输尿管 比躯干增 长快 ,管腔 内形成横褶 ,出生后4 个月应消失 ,如不
输尿管肿瘤 、炎症 、结石 等造成U J P梗阻… 。
肾盂输尿管连 接部梗 阻手术治疗原则应 为彻底切 除病变 的U J P, 同时尽量 切除扩大 的肾盂 ,重建一个新 的漏斗状的U J P 。切 除的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 已被 电子显微镜证实为大量胶原组织沉积在狭窄段 的平 滑肌 细胞 间 ,使细 胞相互 分离 ,缝 隙连接断裂 ;平滑 肌细胞 呈椭 圆 形 ,胞 内基质丰富 ,核 为圆形,核膜尚规则 ,胞质 内可见肌 丝、密体 和多量 的线 粒体及 糖原 。肌纤维母 细 胞体积大 ,核 长形 ,核 膜欠规 则 ,胞质丰富 ,有较多线粒 体;大 部分线粒体肿胀 ,脊消失 ,有空泡 变 性 ,胞质 内糖原 分布不均 匀,密集成堆。病变 以U J P处最 为明显 ,

小儿肾积水

小儿肾积水

小儿肾积水的诊治小儿肾积水多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所致,其中约2/3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3为膀胱输尿管返流或梗阻。

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日益进步的产前超声检查,使胎儿期肾积水即可明确诊断;内镜和腹腔镜下手术也得以逐步推广,实现微创解除梗阻和改善肾功能。

但是,在选择影像学诊断时机及制定治疗策略方面,尤其是婴幼儿肾积水,仍不规范和存在争论。

一、诊断(一)临床诊断产前超声检查即可发现胎儿肾积水,新生儿或婴幼儿肾积水常因腹部肿块、年长儿肾积水多以反复间断性腰腹疼痛或伴有血尿而初步诊断。

无症状肾积水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而行超声检查时发现。

肾积水仅仅是描述尿液收集系统扩张的解剖形态学术语,为进一步明确肾积水的病因、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措施,需做相应的影像学辅助检查。

(二)病因诊断尿液输出不畅或尿液从膀胱内返流,潴留于肾盂及收集系统导致肾积水。

小儿肾积水多因先天性发育畸形所致。

临床常见病因包括:非病理性短暂或一过性肾积水,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0),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输尿管末端梗阻,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异位,后尿道瓣膜、神经源性膀胱等继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等。

不同病因所致肾积水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明确病因的关键是正确选择影像学检查。

(三)影像学诊断技术的选择1.超声成像:是肾积水最基本和首选的检查,可清楚显示肾实质和扩张的收集系统,以及肾血流指数等参数。

完整的尿路超声检查还应包括膀胱厚度,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膀胱内喷尿现象,膀胱颈和邻近的尿道,以及输尿管扩张程度,尤其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和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的表现。

此外,超声检查发现肾盂集合系统内漂浮絮状物时,可为尿路感染提供间接证据。

利尿超声可判断肾盂扩张是否由梗阻引起或肾盂低张力所致,但是,利尿超声仍不具有客观、直观的参数来判断非梗阻性肾积水,尤其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合并膀胱输尿管返流或梗阻者。

因此,不能仅根据单一超声辅助检查确定病因,应选择性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

胎儿肾集合系统扩张中,PUJO约占48%,先天性PUJO 的发生率为1/600-1/800,可见于胎儿至出生后各年龄段,除经产前超声检出者外,25%见于1岁以内,少数在青少年或成人期明确诊断。

多见于男性及左侧。

约2/3的病变在左侧,双侧发病率仅为10%-40%。

输尿管起源于胚胎第4周发生的输尿管芽,胚胎第4周时,中肾管在弯向泄殖腔弯曲处背侧突出一个盲端,即输尿管芽。

输尿管芽向背侧方向伸展,长入中胚层的生后肾组织中,输尿管芽主干发育成输尿管,顶端膨大成为肾盂、肾盏,与后肾组织一起形成肾脏。

输尿管芽在由中段向近端和远端生长的过程中,起初是闭塞的,随后中肾萎缩、活力丧失而再通形成官腔。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是整个管腔最后再通的部位,其再通于胚胎第15周。

该部位再通过程中出现意外,很可能是先天性PUJO(如连接部狭窄、输尿管瓣膜等)形成的重要原因。

病因1.PUJ狭窄及高位输尿管口:PUJ狭窄(占绝大多数)、多处输尿管狭窄、全长输尿管狭窄。

病理见PUJ及输尿管上端肌层增厚和纤维组织增生。

光镜下见局部平滑肌细2.PUJ及输尿管上段缺乏蠕动:因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于狭窄段,导致自肾盂至输尿管的正常蠕动波消失。

决定了切除PUJ的必要性。

3.PUJ瓣膜:4月龄以上胎儿输尿管上段常见先天性皱襞,先天皱襞发育停滞,造成输尿管最近端的黏膜、肌肉折叠形成瓣膜。

4.输尿管外部的索带和粘连:有些病例的输尿管外膜有桥联现象,这可以解释输尿管外部的索带和粘连导致梗阻。

但多数病例输尿管外部粘连是伴随输尿管内部狭窄存在的,所以应做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5.PUJ息肉:位于输尿管上端造成梗阻。

6.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PUJ:来自肾动脉主干或直接来自腹主动脉供应肾下极的迷走血管或副血管跨越输尿管使之受压。

7、其他:胎儿血管压迫输尿管引起局部发育停滞;胚胎输尿管空心化不全。

临床表现分型(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息肉(4)迷走血管或副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口病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左肾大小约37mm×19mm,肾盂肾盏分离,最大前后径约14mm,肾实质最薄处厚约3.7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诊疗指南【概述】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UPJO)指尿液不能顺利从肾盂进入输尿管,引起肾脏集合系统进行性扩张。

UPJO是新生儿肾积水最常见病因,占85%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

【诊断】
(1) 临床表现
孕期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肾脏积水,生后需定期随访B超。

其他患儿早期多无特殊症状,梗阻严重者主要表现为:
1)腹部肿块: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儿。

肿块光滑,无压痛,大量排尿后包块缩小是重要诊断依据。

2)腰腹部间歇性疼痛:大年龄患儿可明确指出疼痛来自患侧腰部,可在大量饮水后诱发。

3)血尿:外伤、合并尿路感染或肾髓质血管破裂均可导致血尿。

(2) 辅助检查
1)首选泌尿系统超声检查,B超发现肾脏集合系统分离大于1cm或肾内多个相通液性暗区即可诊断肾积水。

2)静脉尿路造影(IVP)是诊断UPJO的必要补充,表现为肾盂肾盏扩张,造影剂突然终止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或不显
影;但IVP肾脏不显影并不一定代表患肾无功能,可能与重度积水、肾盂内压力高等有关。

3)逆行肾盂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输尿管狭窄部位及长度,尤其对于IVP等方法显示不满意的有助于术前准确定位。

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当其他检查提示输尿管有扩张时,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有助于鉴别有无膀胱输尿管反流。

4)CT尿路造影(CTU)和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均可诊断肾脏大小、形态及肾实质的厚度,能显示输尿管粗细及走行方向,可选用。

5)核素肾扫描(ECT)有助于了解分肾功能,能提示有无肾盂梗阻表现,但是不能明确病变部位,可选用。

【治疗】
轻度肾积水,无明显临床症状的可随访观察,发现肾积水进行性增大者,以及有明显UPJO证据或肾脏进行性损害者应手术治疗。

胎儿期发现的肾积水,约1/3的患儿生后可恢复正常。

手术目的是切除病变段输尿管及少部分肾盂,重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使尿液能顺利流入输尿管。

(1) 手术年龄
需要手术者,一般不受年龄限制。

(2) 术前准备
抽血查肝肾功能、血凝五项等指标,术前一天常规备皮、配血,小年龄(<1岁)或低体重的患儿另抽血查电解质、血气分
析、血常规及血清蛋白等指标,若指标有异常者需纠正后手术。

术前2小时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术前半小时静脉输注头孢类抗生素。

(3) 手术方法
1)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麻醉后先行无菌导尿,患侧腰腹部横行小切口(3cm左右),经腹膜后入路,切除病变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和部分扩张的肾盂,进行肾盂输尿管吻合。

要求吻合口宽大、低位、呈漏斗形、缝合紧密而无张力,吻合部光滑无折叠、扭曲。

Fr6硅胶尿管作为输尿管支架管,2根Fr10硅胶尿管分别作为肾盂造瘘管和肾周引流管,均从切口下方皮肤戳孔引出体外。

或采用双J管作为输尿管支架管方式。

2)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已开展成熟,具有微创及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麻醉后先行无菌导尿,脐部2孔及下腹部1孔作为操作及腹腔镜戳孔,进入腹腔后于降结肠内侧或升结肠外侧入路切除病变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和部分扩张的肾盂,进行肾盂输尿管吻合。

缝合要求及引流方式同开放手术。

3)双侧肾积水均需手术治疗的患儿,如需同时手术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分次手术的需间隔1月以上,且在患儿体质允许情况下可行另一侧的手术。

(4) 术后治疗及护理
1)由于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可能长,CO2气腹对内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术后当天均抽血查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常规及
血清蛋白,明确患儿内环境是否稳定,异常者立即予以纠正。

术后第2天,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可进食;小年龄患儿进食时间可稍提前。

2)术后常规采用头孢+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预防伤口或尿路感染,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碱化尿液,直至拔管;止血药输注3天预防术后伤口出血;伤口敷料被尿液或血液浸湿的须及时更换敷料。

3)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或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3~5天无渗出,可拔除肾周引流管,术后8天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冲洗肾盂直至清亮;当天用美兰液体注入肾盂观察输尿管通畅程度,如排除的尿液深染,提示输尿管通畅良好,可继续拔除肾盂造瘘管。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复查尿常规,如无异常即可出院。

留置双J管的患儿,可在术后3~4周再入院,在膀胱镜下行双J 管取出术。

【诊疗流程】
图2-4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诊疗流程【并发症的处理】
(1)出血:多来自肾盂或膀胱出血,可用冰生理盐水+止血药局部灌注,保留半小时后再开放。

当出血不止以及复查凝血项发现APTT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显著降低时,用冷沉淀(1u/10kg体重)静脉输注。

(2)尿路感染:尤其对于术前有尿路感染的患儿,需定时多次用生理盐水和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肾盂,根据尿培养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直至尿常规正常。

(3)引流管堵塞:引流管可能被血凝块或尿液沉渣堵塞,需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

(4)造瘘管脱落:偶有造瘘管固定不稳或患儿暴力拉扯导致的造瘘管脱落,发生后密切观察膀胱内尿液及肾周引流情况,如引
流通畅可继续观察。

【手术预后】
梗阻解除后原有的症状消失,肾功能及肾实质的厚度可有一定的恢复,术后定期(每3个月)随访肾脏B超。

术后6个月恢复最明显,术后1年基本定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