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合集下载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

顾名思意 销声匿迹 杂乱无张 藏污纳诟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 正. 确. 的一项是 ( ) A.那些慕名而来的人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托尔斯泰的接见。
B.央视春晚的小品、相声十分精彩,逗得观众们笑得俯.仰.生.姿.,简直乐开了花。
C.对于那些欺世盗名的人,但凡有点正义感的人都会深.恶.痛.疾.。 D.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 春. 笋.中的孤岛迟迟舍 ⇒ 不得上船离开。(交代来东溪的缘由及心境)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 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借景抒情)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 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像经过修剪一样,平坦的沙 岸,洁白的沙石比筛子筛过还干净。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累得精疲力竭。
主旨:诗中写出了东溪的秀丽风光,寄寓了诗人的闲情逸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 的向往。
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6.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叙写了诗人在东溪的游玩过程,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 B.“发船迟”写出了诗人来到东溪的时间较晚,与“薄暮”一词相互照应。 C.野凫、老树、蒲茸、沙石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的笔下都富有美感,可见诗人带着欣 赏的目光赏景。 D.“情虽不厌”的“情”是逸致闲情,但“住不得”却写出了诗人面对美丽的山水又 留有遗憾。
⑤毕竟在2016年之前,联合国制定的《国际道路交通公约》规定,汽车的控制者必须
是人而非电脑。
⑥尽管如此,现今的法律也只是有条件地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主要是测试。
A.②①③⑤④⑥ B.③①⑤②④⑥ C.③②⑥④⑤①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àng)遮天敝日2.(2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5.(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语文-江西赣州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语文-江西赣州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赣州市2018年中考教研联盟考试 语文答题卡
考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 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涂方式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识与运用(共10分,每小题2分)
1ABCD 5ABCD
2ABCD
3ABC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共24分) (一 )(4分)
6ABCD
7ABCD
(二)(12分)
8ABCD
4ABCD
9.(1)就( ) (2)阙( ) (3)素( )(3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五)

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及答案(五)

2018年江西中考模拟卷(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uè) 震摄恃.才放旷(shì) 引颈受戮B.牟.取(móu) 松弛根深蒂.固(dì) 重蹈覆辙C.炽.痛(chì) 狼藉鳞次栉.比(jié) 眼花潦乱D.逮.捕(dǎi) 嗔视面面相觑.(qù) 义愤填鹰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齐心协力抓项目,恪尽职守....优化投资环境,为超越式发展做贡献。

B.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支部24名党员,对草拟的17条标准逐一发表意见,咬文嚼字....地提出修改意见。

D.我们要慢慢地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对过去的事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接受、理解和掌握,才能成为我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公布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抗体只针对寨卡病毒,不针对与寨卡病毒同属黄病毒科的其他病毒。

②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用于寨卡病毒的诊断测试。

③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两种抗体识别的是寨卡病毒包膜蛋白的同一区域,这一信息对开发基于抗体的疫苗很重要。

④目前,世界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有效疫苗,不过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能有效阻止寨卡病毒的抗体。

⑤在细胞与小鼠实验中,有两种抗体可同时有效预防和治疗亚洲株、非洲株和南美株的寨卡病毒感染。

⑥他们利用寨卡病毒感染一种转基因小鼠,使其免疫系统产生寨卡病毒的抗体,然后从中筛选出了6种候选抗体。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

主旨:这首词写的是闺中女子的怀人念远之情。闺中女子早上醒来,窗外阳光明媚, 想想昨夜梦往江南,然而,事实却是离别之后杳无音信。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上片前两句,叙写昨日花朵经雨,今晨还挂着露珠;一觉醒来,窗外却阳光明媚。 B.上片后两句意思是说虽然江南远隔千里,但在醉梦中感觉近在咫尺。 C.下片前两句承上启下,是说主人公目送船载客离去,希望自此不要杳无音信。 D.下片后两句是说忽见楼外垂柳如此碧绿,才想起问春天:你是何时来到这里的?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栽种、观察、研究,袖手旁观是得不到知识的。 . . . . B.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 ,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 . . . C.公使席上的他忽地起立,语无伦次地痛斥一些美国议员毫无人道、不讲法理的行 . . . . 径。 D.脚手架上的工人们全程几乎没有交流,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 . . .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补之①文集》序 曾 肇② ④一见,异之,归以其妹⑤。其后历抵⑥数公, 补之始起穷约③之中,未有知者。我伯氏 . 而从王文公游最久,至弃官,积年不去,以迨于卒。今其见于集者,质疑问难于数公为多, 因其言可以知其学也。补之之于斯文⑦,非苟然而已。盖其于书无所不读,于圣人微言 奥旨,精思力索,必极其至;于诸子百家、历代史记,是非得失之理,必详稽而谨择之。本 . 茂华 ⑧,源深流驶。故其为文贯彻古今,反覆辨博,而卒归于典要,非特驰骋虚辞而已。 充补之之志,盖将著书立言,以羽翼六经⑨。 补之,南城人,姓王氏,讳无咎。补之,字也。平生喜饮酒,遇酒辄醉。稍醒,虽暮夜,众 人熟寝,必自起吹灯,读书达旦 . ,终身常然,不为寒暑辍也。盖其勤苦自奋,故其成就如此。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序跋卷》,有删改)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江南的风景真是美轮美奂 . . . . ,充满了诗情画意。 B.波音公司近日推出自动驾驶巨型无人机,庞大的体型让其他无人机相形见绌。 . . . . C.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俩形影不离 . . . .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D.如果绿色蝈蝈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 . . .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他的父亲喜欢跑农村解决问题、研究问题,并且喜欢自己动手写讲话提纲。 B.回到故乡,我又看到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却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D.过去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极地已出现绿色苔原,其原因是气温上升、积雪层减少 所造成的。
•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语文· 第一模拟 数学 · 第一模拟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唐多令 [南宋]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②,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③,乌衣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释】①邓剡: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②水明霞:指彩霞照亮了水 面。③豪华:代指金陵。④乌衣:即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 飞透窗纱。
黄昏雨过,彩霞映照得水面格外明亮;潮 ⇒ 退后,江岸边留下了几许沙痕。落叶声 声,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寒冷,意 识到时令已由夏入秋了。(寓情于景)

我,落天涯。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箫索荒草萋萋拮.据(jié) 惟妙惟肖.(xiāo)B.和煦瘦骨鳞峋啮.齿(niè) 难辞其咎.(jiù)C.挑衅囊萤映雪阴霾.(mái) 毛骨悚.然(sǒng)D.愧诈因地治宜乙醚.(mí) 顶礼膜.拜(mú)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对于这样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D.她和人吵起架来可谓是精神抖擞、气冲斗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看了看他,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B.只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收获知识的硕果。

C.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

D.游览者当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⑤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③①②④⑤B. ③①②⑤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③②⑤④5. 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

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等见识,正所谓:万贯钱财如粪土,。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2018年江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如果把世界各国比作一本书,那么中国便是这本书中最灿烂的一页。 B.我们能否敬畏自然、敬畏宇宙,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C.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代利益为代价。 D.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 前景。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原句:“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改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不是错误的。 B.原句: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改句:人,要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么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 C.原句:他们应该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改句:他们应该有新生活,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D.原句:我们会超过前人,创造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 改句:难道我们还不如前人,创造不出比前人更辉煌的业绩吗?
2018江西中考猜题卷
语文· 第二Βιβλιοθήκη 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语文· 第二模拟 数学 · 第一模拟
分)
.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 ) 换然一新 不言而喻 黯然失色 哀草连天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ì) 愧怍 强聒不舍(ɡuā) . . B.归省(xǐng) 焦酌 锲而不舍(qì) . . C.殷红(yān) 殉职 味同嚼蜡( jiáo) . . D.蓦然(mù) 提防 妇孺皆知(rú) . .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该词主要通过重阳即事,写出了词人身处被贬谪之地的处境及其 胸怀。 B.上片前两句写黔中气候,以表明贬谪之地环境之恶劣。 C.上片后三句写虽然重阳节天气放晴,但词人仍意志消沉,借酒消愁。 D.下片后三句写词人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 填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箫索荒草萋萋拮.据(jié)惟妙惟肖.(xiāo)B. 和煦瘦骨鳞峋啮.齿(niè)难辞其咎.(jiù)C. 挑衅囊萤映雪阴霾.(mái)毛骨悚.然(sǒng)D. 愧诈因地治宜乙醚.(mí)顶礼膜.拜(mú)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对于这样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D. 她和人吵起架来可谓是精神抖擞....、气冲斗牛。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看了看他,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B. 只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就一定能收获知识的硕果。

C.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

D. 游览者当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③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④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⑤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A. ③①②④⑤B. ③①②⑤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③②⑤④5.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当下这人,不以拾银为喜,反以还银为安。

衣冠君子中,多有见利忘义的,此人却有这等见识,正所谓:万贯钱财如粪土,。

A. 千两纹银不以喜B. 一分义气传千古C. 一分仁义值千金D. 千里还银义气存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6.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子在川上曰:“______ ,不舍昼夜。

”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兔从狗窦入,______ 。

______ ,悠然见南山。

会当凌绝顶,______ 。

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 ,不宜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丢失的乡村夏夜我一直在想,到底是谁丢失了孩子的乡村夏夜!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乡村的夏夜是孩子的。

我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乡村乡村夏夜的模样,我张耳就能听到乡村夏夜的声音,我只要耸耸鼻,乡村夏夜里所有的气息就统统被我逮住了,泥香禾香桃香梨香,以及各家各户在牛栏猪圈门前烧起的赶蚊子的艾叶香,甚至牛鼻孔里呼出来的淡淡的青草味,哪一样能从我鼻子底下溜走呢?那时候,我也是一个孩子。

我不喜欢冬天的夜晚,天那么冷,孩子们又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人都变成球了,叫我们怎么玩;我也不喜欢春天的夜晚,天气确实暖和起来了,但稍微动一下就出汗,孩子们干脆脱了棉衣棉裤,却弄得大人满院子追着喊,加衣,加衣!烦都烦死了,哪能玩得尽兴?夏天就不同了,夏天的夜晚才是孩子的夜晚啊!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

你看,黄昏,最后一缕炊烟消失在乡村的茫茫夜空,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戏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

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守着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

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多美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

夏夜的孩子就是这么弄月亮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的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

夏夜里,孩子抬着一只小小的木桶去村后的山脚下,不远的山脚下蓄着一泓泉,泉里养着圆圆的凉凉的一轮月亮。

去时一只空桶晃悠悠,轻飘飘,回来却哗啦啦,沉甸甸,孩子竟然抬着月亮走,月亮在水桶里扮鬼脸,一会儿拧鼻子,一会儿歪嘴巴,一会儿又眯眼睛,逗得孩子们笑偏了脚下的路,一朵一朵月光酒泼凉了乡村夏夜。

水桶抬到晒谷坪正中央,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你一瓢我一瓢,就着月光咕咚咕咚喝下肚,孩子心里也住进了一轮这样的月亮,亮堂堂的,甜丝丝的。

夏夜,孩子们一人一把枪,油菜杆镶的,一人一顶草帽,青菜绿叶织的,这边一伙才占了高地,那边一伙开始打扫自己的战场了,除了孩子,谁能将战争弄得这般温馨?夏夜,孩子们捉迷藏,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我的伙伴,他们能在我的眼皮底下藏得无影无踪,却没本事在月亮的注视底下隐形,这么深邃这么神秘的乡村夏夜,哪个黑角旮旯月亮不曾关照,月光不曾探访?夏夜,我有一个专用的火柴盒,我一蹦一跳地从晒谷坪这头撵到那头,我在追我的萤火虫呢,它却提着一盏小小的灯笼飞到南瓜叶上一闪一闪,我赶也赶不上。

我打开火柴盒,月光倏地钻了进去,这意外的收获,心里不照样美美的?夏夜,我那还没开窍的小弟,要过祖母手中的大蒲扇,竟将祖父和周围的大人们扇得东倒西歪。

月亮都笑了,夏夜怎不乐淘淘?但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一幕接一幕,记忆在闸门就是关不住,现实呢,现实是我的乡村夏夜丢失了!河床枯了,溪水着浊了,月亮还来扎猛子么?村后的山脚坍了一大片,泉眼半睁半闭,自身难保,叫它如何养月亮?煤气灶一打就燃,哪来的火柴盒,拿什么盛月光?蒲扇老土,那点可怜的自然风,在空调制造的冷气面前,还不羞死?还有,还有,仿真枪也玩腻了,塑料的又没兴趣,油菜杆脏兮兮的,哪双手愿意去拨去镶?孩子们在哪儿呢?孩子们在水泥楼房里看卡通,在镇上和自己的亲爹亲娘一起吃夜宵,又坐上火车去了爹娘打工的城市,火车顶壁上上的夜视灯好刺眼,但那不是月亮,也不是星子,城市从来就是没有夜晚的,城市的天空都被一幢接一幢一片连一片的摩天大楼割得稀巴烂了,夜空没了,星星月亮住哪儿,萤火虫又该把小小的灯笼往哪挂?我一遍遍叩问灵魂,谁弄丢了我们的乡村夏夜!在文章开头几个自然段中,作者具体从哪几个角度写出了“我”对乡村夏夜的迷恋?“我”喜欢乡村夏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文章着重描写了夏夜孩子们喜爱的哪四个游戏?现实的乡村生活发生了哪些方面变化?文章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写乡村夏夜的几段文字,试选择两处赏析。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创造宣言陶行知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

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拿来崇拜。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

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

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的帕斯加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

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

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仑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恶是枯干。

”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写于凤凰山这是一篇驳论文。

文章批驳了哪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是怎样批驳的?作者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什么的观点?说说下面句子中“神”和“石像”的含义。

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②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③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请以文章最后一段为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9.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各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⑤,莫令炎瘴⑥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⑦一半加。

【注】①张十一:人名。

此诗是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的作品。

②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④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⑤死所:死的地方。

⑥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⑦霜毛:白发。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叙事抒情。

B.诗歌首联勾画出了春江明净、春山空阔,人烟稀少的空寂景象。

C.诗歌颔联写竹子长的蓬勃,花开得鲜艳,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D.诗歌后四句是写诗人想到皇恩未报,头发都愁白了。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诗歌前四句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

B.诗歌颔联对仗工整,“竞”与“闲”两个词语传神生动。

C.诗中景物体现了“闹”和“闲”的特点。

D.诗歌含蓄深沉中透露出了压抑激愤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0.阅读两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

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