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合集下载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它的结构由光源、物镜、目镜、准直镜、台架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光源:光学显微镜一般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灯作为光源,通过透明物体上方的准直镜照射样品,使其被照亮。

2.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0倍之间。

3. 目镜: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物镜的上方。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样品。

4. 准直镜:准直镜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它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提高样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5. 台架:台架是光学显微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6.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是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用于快速和精细调节焦距。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开启光源:首先需要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 调节准直镜:通过调节准直镜,使光线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和目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调节样品台的位置使其与物镜对齐。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洁: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该及时清理物镜、目镜和样品台等部件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以用纯净的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或者特定的清洁剂进行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光学元件。

2. 防止霉菌:光学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一、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

二、用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或小绸布、二甲苯、任意一种植物切片或临时装片。

三、方法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通常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现说明如下:1. 机械部分(1)镜座:即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与镜臂相连。

(3)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4)倾斜关节:镜柱与镜臂相连的关节,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要倾斜,以防玻片上的水流出,一般观察时,倾斜度不宜超过30°,以免显微镜因倾斜跌倒。

(5)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

中央有一圆孔,既通光孔,光线即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6)镜筒:为一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转换盘。

(7)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

(8)焦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小的是细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mm。

2. 光学部分(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

“5×、16×”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聚光器下装有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4)反光镜:在聚光器下,安在镜臂下端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的一个镜片,通过它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面,凹面反射的光较强。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普通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光学显微镜简介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它可以通过放大镜头来观察细微的物体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由光源、凸透镜、载玻片、物镜组成。

其中,光源提供光线,凸透镜折射并放大光线,载玻片放置待观测的物品,物镜接收透过载玻片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形成目视放大的物像。

通常情况下,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400倍左右。

显微镜安全操作
安全操作对于使用显微镜至关重要,以下是几条保证安全的规定:
1.在使用前,应该先检查各个部件是否牢固,避免出现松动
可能导致的意外事故。

2.操作时应避免将头部或眼镜腿卡在物镜、鼓风手轮下方,
动作要轻缓稳定。

3.操作完毕后,关闭电源,将物镜旋转至最低层,将载片残
渣清除,将器具放置整齐。

显微镜的保养
显微镜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保养,如下:
1.在使用之前,应先清洁整个器具,避免一些灰尘影响到观
察结果。

2.需要在使用之后,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将器具清洁干净,
以防灰尘、渗透湿气等杂质渐渐影响观察效果。

3.如发现镜面变得不清晰或发生抖动、高低错位等,应该及
时向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需要更换的部分。

结束语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应用极为广泛,此文档主要着重讲解如何进行安全操作以及保养,希望能够对显微镜使用者有所帮助。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同时要做好器具的保养,在维护显微镜基础上提高观察的效果和质量。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安全操作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e,SNO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可以在纳米尺度下观察材料的特性和表面形貌。

为了确保您的安全,以下是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的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规定:–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仅限于在合适的实验室条件下使用。

–在使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时,应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2.设备检查:–在使用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之前,检查所有设备的连接情况是否正常。

–确保设备的电源和调节器处于关闭状态。

3.样品准备:–准备样品时,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整洁。

–使用适当的工具处理样品,避免直接用手触摸。

–检查样品是否与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兼容。

4.样品安装:–使用显微镊子小心地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确保样品稳定。

–不要施加过大的力量,以免损坏样品。

5.光源设置:–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导设置光源参数。

–避免直接观察光源,以免眼睛受到损害。

6.近场探针检查:–使用显微镊子小心地安装或更换近场探针。

–检查近场探针是否清洁,并保持其完整性。

–确保近场探针与样品的接触精确。

7.系统调整:–打开电源并进行系统初始化。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系统调整。

–调整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以获得所需的图像。

8.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并确保每个步骤的顺利进行。

9.关闭系统:–关闭电源之前,设置设备参数回初始状态。

–将近场探针小心地取下并妥善保存。

–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

二、设备保养为了确保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设备的保养规程:1.定期清洁:–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软布清洁设备的外部表面。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腐蚀性物质清洗设备。

2.近场探针维护:–定期检查近场探针的状态,并根据需要更换探针。

–清洁近场探针时,使用特殊的清洁液和纯净水。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用于观察微小样本的形态、结构和组成。

下面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流程以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光学显微镜之前,首先需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使其底座稳定。

确认显微镜电源安全连接,并将光源打开。

检查目镜和物镜是否清洁,并准备好玻片、载玻片、显微镜盖玻片等试验所需的材料。

2.调整光源和聚焦将准备好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涂抹适量的显微镜封片液(如果需要)。

打开光源,调整光源亮度适宜。

然后,选择物镜放置在物镜架上,将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样本夹固定。

轻轻转动焦点调节手轮,使样本处于大致焦距附近。

3.调整目镜和物镜通过调整目镜来获得清晰的视野。

如果是配备有可调焦的目镜,可以通过旋转焦点调节手轮来实现。

通过观察目镜视野中的样本,移动样本或样本架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改变放大倍数根据需要,可以改变放大倍数。

在光学显微镜上,通常有多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可供选择。

可以旋转物镜切换手轮,将样本镜头更换为所需放大倍数的物镜。

注意,每次更换物镜后,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焦距。

5.观察样本一旦获得清晰且放大的视野,可以开始观察样本。

使用目镜的调节手轮移动焦点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可以旋转样本,调整视野,以便观察样本的不同区域。

6.照明和对比调节在观察样本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源的亮度以及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对于透射光显微镜,可以选择使用偏光器、消光器或调整光源的角度来改变对比度。

对于反射光显微镜,可以调整照明角度和方向来改变样本的外观。

7.记录结果记录下观察到的样本形态、结构和组成等信息。

可以使用相机连接到光学显微镜上,以便保存图像和视频,以供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8.清洁和存储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将样本从载玻片中取出,清洁玻片和载玻片,以备下次使用。

关闭光源和电源,将显微镜的保护罩关闭,以避免灰尘和损坏。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轻放,并避免碰撞和摔落。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如何做好保养1、镜检前的准备室内应清洁而干燥,试验台台面水平,稳固无震动,显微镜相近不应放置腐蚀性的试剂。

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取出显微镜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取出,放置在试验台桌面上,置于操左前方,距试验台边缘约10cm,镜臂朝本身,镜筒朝前。

试验台右侧放绘图用具.2、调整光源如需利用外置光源,宜接受散射的自然光或柔和的灯光。

直射的太阳光会对察看者的眼睛造成损害。

①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凝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察看画图。

转动反光镜,看到光亮视野。

3、低倍镜察看1)把所要察看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楚。

4、高倍镜察看转动转换器,选择较高倍数的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到物像清楚为止。

5、油镜察看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很短,一般在0.2 mm以内,且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油浸物镜没有“弹簧装置”,因此使用油浸物镜时,调焦速度必需放慢,避开压碎玻片,并使物镜受损。

1)在低倍镜下找到察看目标,中、高倍镜下渐渐放大,将待察看部位置于视野中央,调整光源和虹彩光圈,使通过聚光器的光亮达到最大。

2)转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上旋(或将载物台下降)约 2 cm,加一小滴香柏油于玻片的镜检部位上。

3)将粗准焦螺旋缓缓转回,同时注意从侧面察看,直至油镜浸入油滴,镜头几乎与标本接触。

4、从目镜中察看,用细准焦螺旋微调,直至物象清楚。

5、镜检结束后,将镜头旋离玻片,立刻清洁镜头。

一般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滴。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6 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 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 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 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 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 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 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 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 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 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下图表明了物镜选择与光圈大小的关系:
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 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 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油镜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 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 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 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 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 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普通光学显微镜维护和保养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 普通光学显微镜维护和保养
油镜使用后,一定要擦拭干净。香柏油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就 会变稠和干涸,很难擦拭。镜片上留有油渍,清晰度必然下降。
仪器出了故障,不要勉强使用。否则,可能引起更大的故障和不良 后果。例如,在粗调旋钮不灵活时,如果强行旋动,会使齿轮、齿 条变形或损坏。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3、光学系统的擦拭
➢目镜和聚光镜允许拆开擦拭。 ➢物镜因结构复杂,装配时要专门的仪器来校正才能恢复原有的精度, 故严禁拆开擦拭。 ➢拆卸目镜和聚光镜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 小心谨慎 • 拆卸时,要标记各元件的相对位置、相对顺序和镜片的正反面, 以防重装时弄错 • 操作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4、机械部分的擦拭 表面涂漆部分可用布擦拭,不能使用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擦,以免脱 漆。没有涂漆的部分若有锈,可用布蘸汽油擦去。擦净后重新上好防护 油脂即可。
5、闲置显微镜的处理
当显微镜长时间不使用时,要用塑料罩盖好,并存放在干燥的地方,防 尘防霉。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放些干燥剂。
6、定期检查
为了保护显微镜的性能稳定,要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7、机械故障的排除 ➢粗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物镜转换器故障的排除
谢谢!
• 防热:避免胀冷缩引起镜片 的开胶与脱落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2、使用注意事项
微调是显微镜机械装置中较精细而又容易损坏的元件,拧到了限位 以后,就拧不动了。此时决不能强拧,否则必然造成损坏。调节焦 距时,遇到这种情况,应将微调退回3-5圈,重用粗调调焦,待初 见物像后,再改用微调。
使用高倍镜观察液体标本时,一定要加盖玻片。否则,不仅清晰度 下降,而且试液容易侵入高倍镜的镜头内,使镜片遭受污染和腐蚀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维护保养
一、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

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

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

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

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

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

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3)油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

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

香柏油滴加要适量。

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

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二)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与正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这样有利于观察时在上方对样品进行一些实时操作。

倒置显微镜操作过程基本与双筒的正置显微镜相似,需注意以下几点:观察时可调节铰链式双目目镜至舒适的位置。

组织培养液或水溅到载物台上、物镜上或显微镜镜架上可能会损伤设备。

如果溅上后,应该立即从墙上插座拔下电源线,擦去溅出液或水。

一定要轻柔转动光强调节钮,不要试图将旋钮转过终点位置。

使用后一定要先将灯的强度调至最小再关电源。

使用后要旋转三孔转换器,使物镜镜片置于载物台下侧,防止灰尘的沉降。

(三)实体显微镜又称体视显微镜或解剖显微镜。

操作步骤基本和双筒正置显微镜类似:取用解剖镜时,移动需用双手,保持稳重。

若需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

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并换上目镜及眼罩。

将样品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

拧开锁紧螺丝,把镜
体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锁紧镜体。

观察前可先转动目镜管以适合眼间距。

双眼视度差异可用视觉圈调节。

对焦时,转动升降螺丝不能太快或强行扭转,谨防损坏齿轮。

如需放大观察,再转动倍率盘直到所需放大倍率。

物像越大,光线越暗,必须调好光源选择好背景物。

用毕后,先将载物盘上的东西拿走,松开锁紧螺丝将镜体放下并锁紧。

取出目镜并换上防尘罩。

将元件全部放回,注意不要与其它镜互换。

用布把镜身擦干净,放入镜箱内,锁紧镜箱。

二、维护及保养工作
1、日常维护保养
(1)防潮光学镜片就容易生霉、生雾。

机械零件受潮后,容易生锈。

显微镜箱内应放置1~2袋硅胶作干燥剂。

(2)防尘光学元件表面落入灰尘,不仅影响光线通过,而且经光学系统放大后,会生成很大的污斑,影响观察。

灰尘、砂粒落入机械部分,还会增加磨损,引起运动受阻,危害同样很大。

注意保持显微镜的清洁。

(3)防腐蚀显微镜不能和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放在一起。

如硫酸、盐酸、强碱等。

(4)防热避免热胀冷缩引起镜片的开胶与脱落。

因此,生物显微镜要放置在干燥阴凉、无尘、无腐蚀的地方。

使用后,要立即擦拭干净,用防尘透气罩罩好或放在箱子内。

当显微镜闲置时,用塑料罩盖好,并储放在干燥的地方防尘防霉。

将物镜和目镜保存在干燥器之类的容器中,并防些干燥剂。

2、机械系统的维护保养滑动部位:定期涂些中性润滑脂油漆和塑料表面的清洁:顽固的污迹可以使用软性的清洁剂来清洗,建议使用硅布。

塑料部分:用软布蘸水就可以清洗了。

注意:不要使用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醚,稀释剂等)。

因为会腐蚀机械和油漆,造成损坏。

3、光学系统的维护保养透镜的清洁使用后用干净柔软的绸布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镜片。

聚光镜和反光镜只要擦干净就可以了。

有较顽固的污迹,可用长纤维脱脂棉或干净的细棉布蘸少些二甲笨或镜头清洗液(3份酒精∶1份乙醚)擦拭,然后用干净细软的绸布擦干或用吹风球吹干。

注意:清洗液千万不能渗入到物镜镜片内部,否则会损坏物镜镜片。

纯酒精和二甲苯容易燃烧,在将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时要特别当心不要引燃这些液体。

物镜和目镜的生霉生雾的处理办法准备30%无水乙醇+70%乙醚,将不同镜头单独分开放置干燥剂器皿中,最好用棉花棒,纱布,柔软的刷子等比较柔软的东西来擦拭油镜当时就要清洗。

特别是100X的油镜,处理不当的话,前片容易浸油或开胶。

目镜可以自己拆下来清洗,16X目镜注意别装反了,前片凹面在上。

物镜不要随便拆下。

注意:擦洗镜头时,不能过用力,以防止损伤镀膜层。

一般2个月最好能集中保养一次。

显微镜多时,各个镜头要标号以免弄错了搭配。

4、定期检查为了保持性能的稳定,建议做定期的检查,保养。

综上所述,对于生物显微镜的维护保养,主要做到防尘、防潮、防热、防腐蚀。

用后及时清洗擦拭干净,并定期在有关部位加注中性润滑油脂。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装配精密的零部件,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技能和专用工具,就不能擅自拆装,以免损坏零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