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髓炎是一种由牙髓感染引起的疾病,中医在治疗牙髓炎方面有以下方法:
1. 清热解毒:中医认为牙髓炎主要是由于热毒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等,可通过煎汤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2. 利湿化痰:湿热是导致牙髓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医也常采用利湿化痰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茵陈、藿香等,可以通过口服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3. 暖阳回阳:中医认为牙髓炎是由于牙髓受寒气侵袭导致的,因此可以采用暖阳回阳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附子、干姜、砂仁等,可以通过煎汤或者外敷等方式应用。
4. 打通经络:中医认为牙髓炎与相关经络的阻塞有关,因此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来打通相关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牙髓炎通常是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草药煎汤、外用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同时,中医治疗牙髓炎一般适用于炎症尚未严重蔓延或病情较轻者,对于炎症已经扩散、伴有严重疼痛或者牙髓已经坏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者牙齿拔除等西医手段。
因此,
在治疗牙髓炎时,最好在中医与西医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发生在牙齿受损、蛀牙或外伤后。
当牙髓受到细菌感染后,患者疼痛感明显,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而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通过清除牙齿内的感染组织,并填充根管,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传统的根管治疗需要多次就诊,过程繁琐,而一次性根充治疗则可以减少就诊次数,更快速地完成治疗过程。
一次性根充治疗是近年来在牙科领域中新兴的治疗方法,它将根管治疗的所有步骤集中到一次就诊中完成。
本文将探讨一次性根充治疗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
一、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1. 有效清除感染组织一次性根充治疗可以通过洞齿进行根管的完整清理和消毒,确保将牙髓腔内的感染组织清除干净。
一次性根充治疗可以在一次就诊中完成,避免了多次填充的过程,减少了细菌再次感染的机会,有效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2. 填充材料可靠一次性根充治疗在填充牙齿的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填充材料和技术,填充效果更加可靠,可以有效防止根管内的细菌再次滋生,减少了感染再次发作的概率。
3. 疼痛感明显减轻相比于传统的根管治疗,一次性根充治疗在一次就诊中完成,治疗过程更加迅速,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1. 缩短治疗周期传统的根管治疗需要多次就诊,患者需要多次前来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周期较长。
而一次性根充治疗可以在一次就诊中完成,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2. 减少疼痛和不适感3. 降低感染复发风险一次性根充治疗可以更加彻底地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组织,填充效果更加可靠,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复发的风险,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4. 提高患者满意度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快速、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和心理负担。
在应用一次性根充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患者的牙周情况在进行一次性根充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的牙周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牙周病变或感染。
3种应急治疗方法对急性牙髓炎止痛效果比较

3种应急治疗方法对急性牙髓炎止痛效果比较朱银保【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的急诊止痛的方法。
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首诊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8例(患牙168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开髓失活法(A组)、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B组)及牙髓摘除术(C组)进行应急治疗。
5-7d后复诊,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并进行根管治疗。
结果 B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8%、94.64%)均高于C照(71.42%),差异有统计学和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和C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3组发生急性根尖周炎例数无显著差异。
结论对于急性牙髓炎的急诊止痛,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与牙髓摘除术的止痛效果好,疗效相当,值得临床选择。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6(051)009【总页数】2页(P957-958)【关键词】急性牙髓炎;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牙髓摘除术;开髓失活法;止痛效果【作者】朱银保【作者单位】江西景德镇市中医院,景德镇 3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31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及时止痛是治疗的首要问题。
开髓引流是缓解疼痛的主要方法。
近年根据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不断有学者对开髓引流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止痛效果。
有报道开髓失活法、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或牙髓摘除术)等方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开髓失活法[1]。
我院口腔科近年对3种应急方法的止痛效果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首诊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8例(患牙168颗)纳入研究,其中男86例,女82例;年龄27-68岁;所有患牙均为前磨牙或磨牙,牙根尖X线检查基本正常,排除急性根尖周炎及全身系统性疾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开髓封失活法,B组采用开髓去冠髓封失活法,C组采用牙髓摘除术,每组56例,3组年龄、性别构成等无显著差异(P>0.05)。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急性牙髓炎是由于牙髓组织受到感染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牙痛以及其他不适症状。
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次性根充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次性根充治疗通过将根管内的感染物清除干净,并进行根管内充填来达到治疗效果。
那么,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急性牙髓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是什么呢?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次性根充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根管治疗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根管内的彻底清理和消毒、根管内的填充等。
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来说,一次性根充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效果。
一次性根充治疗能够对根管内的感染进行有效清除。
急性牙髓炎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受到损伤等,治疗中需要对根管内的感染物进行有效清除,以达到治疗效果。
一次性根充治疗中可以通过化学药剂和机械手段对根管内的感染物进行有效清除,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的效果。
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急性牙髓炎的应用效果显著。
在临床实践中,一次性根充治疗已经被证实对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患者在接受一次性根充治疗后,可以显著减轻牙痛、牙髓组织的炎症等不适症状,恢复牙齿功能。
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根管的长期预后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减少牙齿再次感染的风险,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
一次性根充治疗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施一次性根充治疗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根管治疗材料,填充牙髓腔,以确保牙齿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与其他根管治疗方法相比,一次性根充治疗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患者的牙齿和身体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一次性根充治疗对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来说,患牙周围的烦躁和痛苦会显著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影响到患者的饮食和睡眠。
而一次性根充治疗的有效应用,可以让患者迅速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急性牙髓炎是由于牙齿受到刺激、内部感染或损伤等因素引起的炎症。
急性牙髓炎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牙痛、牙龈肿胀和红肿,有时伴随着口臭、咬合疼痛等症状。
由于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常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牙髓挖除等治疗方法。
传统的根管治疗需要分多次进行,且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患者需要多次到医院就诊,耗费时间和费用较多。
而近年来,一次性根充治疗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应用。
一次性根充治疗是指在牙齿根管内填塞材料的过程中,只进行一次操作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相较于传统根管治疗,一次性根充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拯救率高等优点。
该方法逐渐成为急性牙髓炎的治疗首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具体过程和根管治疗类似,首先对患牙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通过切开龈缘和牙冠层进行根管清理和扩张,然后利用旋转仪器或挖掘器将牙髓组织全部清理干净,接着进行根管充填材料的填充。
该方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在填充根管材料时需要进行紧压和碰头,以保证根管填充的效果。
一次性根充治疗方法的优点之一在于操作简便。
相较于传统根管治疗,一次性根充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了各种操作和准备过程,如减少了多次拆卸和再安装根管填充器的时间和步骤,减少了需要进行的X光图像和其他检查。
同时,该方法适用于多种牙齿问题,如单根及多根牙齿、较大和较小的牙髓炎等问题,较为方便且适用范围广。
此外,一次性根充治疗方法的治疗时间较短,只需要一次牙医就诊,不需要多次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减少了患者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浪费。
同时,该方法也具有较高的拯救率,能够有效缓解急性牙髓炎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结合上述优点,一次性根充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流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过,该方法也需要注意操作技巧和技术要求,需由专业牙医进行操作,严格控制感染风险和治疗质量,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优势。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髓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表现为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疼痛。
中医治疗牙髓炎主要通过调理全身气血,改善局部炎症,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牙髓炎的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牡丹皮、三七等。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改善牙髓炎的症状。
治疗时,可以将中药煎煮后进行漱口,或者将中药炒炭磨成细粉,涂在患牙周围。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患牙周围的穴位,刺激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常用的穴位有迎香、承浆、合谷等。
治疗时,可以选取相应的穴位,用细针刺入穴位进行治疗。
3. 中医草药外敷:中医草药外敷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另一种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薄荷、板蓝根、茜草、冰片等。
将这些中药研磨成粉末,用水调成糊状,然后敷在牙齿周围。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牙髓炎的炎症和疼痛。
4. 中医膏方:中医膏方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常见的中药膏方有螟蛉散、玉屏风散、龙纹膏等。
这些中药膏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改善牙髓炎的症状。
治疗时,将中药膏涂抹在患牙周围,用纱布覆盖,保持一段时间后清洗。
5. 足浴疗法:足浴疗法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一种辅助疗法。
将热水倒入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中药调剂,如川芎、红花、牡丹皮等。
然后将双脚浸泡在水中,使药物成分通过足底的穴位渗透入体内,起到调理气血、消炎止痛的作用。
总结起来,中医治疗牙髓炎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草药外敷、中医膏方以及足浴疗法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调理全身气血、改善局部炎症,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牙髓炎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牙髓炎属于口腔疾病,综合治疗的效果更好,应将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

探讨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优势【摘要】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疼痛、肿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根充治疗在治疗急性牙髓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探讨了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定义、作用机制、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临床效果和优势。
通过研究发现,一次性根充治疗能有效治疗急性牙髓炎,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根充治疗、一次性、应用效果、临床优势、定义、作用机制、步骤、注意事项、临床效果、有效治疗、明显优势。
1. 引言1.1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引起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疼痛、肿胀、热敏感、冷敏感等。
患者在进食、咀嚼或受到温度刺激时常常感到剧痛,这是由于牙髓组织受到了感染和炎症引起的。
除了疼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牙齿敏感度增加、口腔异味、胸口酸呕等不适症状。
局部检查时,牙髓炎患者的牙龈可能肿胀发红,甚至伴有脓液排出。
长时间不治疗会导致症状加重和严重合并症,因此及时就医对于治疗急性牙髓炎非常重要。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病例症状较轻,有些病例症状较重,但共同点是患者感到牙齿异常疼痛,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
急性牙髓炎患者应尽早就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疼痛、控制感染,恢复口腔健康。
的内容到这里结束。
1.2 根充治疗在牙髓炎中的重要性根充治疗在牙髓炎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剧痛、牙齿敏感、牙齿松动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不适。
根充治疗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作用是清除感染源、减轻疼痛、保持牙齿功能和美观。
根充治疗通过对牙髓、根管和根尖的消毒和填充,可以有效清除病变组织和细菌,阻止感染的扩散,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观察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观察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
一、急性牙髓炎的定义和症状急性牙髓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牙髓组织急性炎症。
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疼痛,常伴随着牙龈肿胀、局部发热、咀嚼困难等。
二、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就是通过开放牙冠的方式,将牙髓组织内的脓液引流出来,以达到减轻疼痛、消除炎症、防止感染扩散和保护牙髓组织的目的。
其理论基础是通过减轻牙髓组织内的压力,改善牙髓血液循环,促进牙髓组织的修复,达到治疗的效果。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范围包括:牙冠内感染、牙髓坏死、急性牙髓炎、牙槽脓肿等多种疾病。
其操作方式为先用局部麻醉将患牙表面麻醉,然后利用牙钻开放牙冠或者冠根较深的部位,将脓液排出。
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急性牙髓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疼痛: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能够有效缓解牙髓炎引起的剧烈疼痛,让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
2.减轻炎症: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能够让牙髓内密闭的脓液得到有效排出,从而减轻了炎症反应,防止感染扩散。
3.促进修复: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能够改善牙髓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免疫力,从而使牙髓组织得到修复,减少再次感染的风险。
4.降低并发症: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如口腔感染、颌骨髓炎等。
五、小结综上所述,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牙髓炎的保髓治疗一直是牙髓病学领域所研究的重点,其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目前已取得较好进展,但由于人具有主观反映的特异性,如对疼痛感觉,尤其是隐痛的反映,是动物所无法表达的,而牙髓炎对人类最直接、最强烈的反应是疼痛,或由于疼痛而引起的焦虑现象。
因此,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临床。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在经过开髓引流后即可消除自发痛,如果给予适当地盖髓充填,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为了科学地了解适合牙髓保存治疗的适应证和最佳治疗方法,并探讨炎症牙髓保存的可能性,作者进行了急性牙髓炎保髓治疗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于它的动物实验正在进行中。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患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史俊南分类法[2])的患者30例为实验组作保髓治疗,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龄10~55岁。
发病时间(急性发作或加重)0.5~30d。
另选20例作常规直接盖髓术,即作点状开髓后直接盖髓充填,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药物配制安抚药粉(简称Ⅰ号粉),其主要成分按重量比为头孢唑啉钠99%、地塞米松1%。
盖髓剂(简称Ⅱ号糊剂),其主要成分的重量比为头孢唑啉钠33%、氢氧化钙 66%、地塞米松10g/L,加1%丁卡因液适量调成糊状。
药物配制是依据其药理性质及有关报道[2]筛选配制而成,但上述配制是否为最佳配制将另题研究。
1.2.2 设计治疗方法在局麻下作一约1mm大穿髓点(或扩大穿髓点),以利于髓腔引流、缓解疼痛,用蘸10g/L丁卡因之棉球放置于髓腔并开放1周。
患者无自发痛后于穿髓点放置沾有Ⅰ号粉的干棉球,用丁香油水门汀暂封。
1周后若患者无自发痛,则去除原干棉球,于穿髓点处放置Ⅱ号糊剂,用丁香油水门汀暂补。
1月后若患者无自发痛及其它不适,进行永久性充填,随诊3~6月。
1.3 疗效评价 1.3.1 主观评价随诊3~6月后观察疗效,评判标准为,好:无自发痛或刺激痛。
良:无自发痛但有可忍受之刺激痛。
差:无自发痛,有明显的刺激痛。
失败:有自发痛。
以好、良为有效。
1.3.2 客观评价牙髓电活力测验,仪器为丹麦产牙多功能测试仪(Odontometer instruction),厂家建议正常值为3~12。
本组结果仅在治疗后观察3~6月的疗效,远期疗效尚在继续观察之中。
2 结果(表1,2)
表1 实验组牙别与疗效的关系(个)
牙数好良差失败有效率(%)
后牙27 20 2 2 3 82
前牙3 2 0 1 0 67
表2 两组的疗效
n 好良差失败有效率(%)
实验组30 22 2 3 3 80*
对照组20 6 2 8 4 40
* 与对照组相比P<0.01
对实验牙在盖髓和永久充填后,用牙多功能测试仪进行牙髓活力对比检测,所有治疗有效的牙,其牙髓活力均在厂家所建议的范围内,并与邻牙的牙髓活力值接近。
说明患牙经保髓治疗后,其牙髓活力存在,无过敏现象。
3 讨论
3.1 急性牙髓炎保存治疗方法的探讨本组仅选择部分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和急性牙髓炎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在按原设计的治疗方法进行操作时作者发现,当患者因急性牙髓炎而就诊时,给予开髓引流即可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但如果单纯地置棉开放,可增加牙髓污染的机会,不利于炎症的恢复和牙髓的保留,患者也无法用该牙咀嚼食物,因此改为在局麻下点状开髓后,清理、消毒窝洞,于穿髓点处放置沾Ⅰ号药粉干棉球,用丁香油水门汀封住窝洞,患者可用该牙咀嚼软食。
失败原因分析:①髓腔引流不充分。
对照组中失败率较高的原因主要可能为髓腔内压力未得到充分缓解而直接盖髓充填所致。
②盖髓后补料脱落或松动,使牙髓再次受到外界的污染和不良刺激。
③盖髓时穿髓点处仍有明显渗血。
④洞型浅,导致置棉开放时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使髓腔充分减压。
⑤发病时间长,形成不可逆性牙髓炎。
3.2 牙髓炎保髓治疗的疗效评价问题文献报道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观察表明,部分炎症牙髓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保存活力和功能的[3~5],但在何为治疗成功的疗效评价上有一定的分歧[6]。
一般认为,成功的保髓治疗应该是牙髓无急、慢性炎症,牙本质桥形成,患者无自发痛和刺激痛。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患者对患牙髓炎牙的治疗目的,主要为无自发痛和刺激痛,并能行使正常的功能。
而一些患牙在得到适当的开髓引流后,给予盖髓充填,能达到这种治疗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作者提出牙髓炎保髓治疗的临床评价问题,认为:患者主观上无自发痛及刺激痛的感觉;患牙能行使正常的咬合功能;检查牙周无红肿、牙髓活力检测正常即可认为保髓成功。
通过临床30例牙髓炎保存治疗的研究,建议对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患者的保髓治疗方法和操作步骤为:
①局麻下点状开髓后,清理、清毒窝洞,于穿髓点处放置沾Ⅰ号药粉干棉球,用丁香油水门汀封住窝洞,嘱1周复诊。
②若患者无自发痛和刺激痛,检查穿髓点无渗血、有探痛,则于穿髓点处置盖髓剂、垫薄层丁香油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充填窝洞。
③观察1月后改为永久充填。
总之,使髓腔得到充分引流、防止细菌和外界不良刺激的再次侵犯是保髓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