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缝匠肌神经标本制备
蟾蜍坐骨腓肠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观察并分析坐骨神经刺激对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影响。
3. 探究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的混合神经,由腰骶神经根合并而成,主要负责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腓肠肌是人体下肢的主要肌肉之一,负责小腿的屈曲和踝关节的屈伸。
本实验通过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探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蟾蜍2. 实验仪器:刺激器、放大器、示波器、张力传感器、计算机、剪刀、镊子、电极、玻璃皿、任氏液等四、实验方法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蟾蜍处死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及小腿的腓肠肌。
将神经和肌肉两端结扎,剪去无关分支,保留膝关节,剪去腿骨,将标本离体。
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保持湿润。
2. 连接实验装置:将坐骨神经连接刺激器输出端,腓肠肌连接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连接放大器,放大器连接示波器和计算机。
3. 设置刺激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4. 进行实验: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记录张力变化。
5. 数据分析:分析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反应,探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
五、实验结果1. 在不同刺激强度下,腓肠肌的收缩反应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直至达到最大收缩。
2. 在不同刺激频率下,腓肠肌的收缩反应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强,直至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
3. 当刺激强度和频率同时增加时,腓肠肌的收缩反应更为明显。
六、实验结论1. 坐骨神经刺激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说明神经肌肉之间存在兴奋传递。
2.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腓肠肌的收缩反应有显著影响,说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
3. 本实验结果为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刺激坐骨神经可以引起腓肠肌的收缩反应,说明神经肌肉之间存在兴奋传递。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实验材料与器械
按实验一制备的坐骨神经标本 神经屏蔽盒 BL-420生物机能系统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CH1 CH2 CH3 CH4 刺激
神经屏蔽盒
123 456 7
坐骨神经
+-
注意接地,防止干扰
实验步骤
一、观察双向动作电位
1、单击“神经干动作电位” 2、“设置刺激参数”设定刺激强度等参数 细电压,单刺激,刺激强度2V 3、单击“启动刺激”按钮开始记录 4、改变刺激强度,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动作电位
产生兴奋以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依次 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 再回到正常的兴奋水平。
采用双脉冲刺激,先给予一个中等强度的阈上刺激, 在神经发生兴奋后,按不同时间间隔给予第二个刺激, 通过调节两刺激脉冲间隔,可测得坐骨神经的绝对不应 期和相对不应期。
实验原理
神经不应期 将两刺激脉冲间隔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开始只有第
方法二: 1、只连接1对传导电极 2、固定两个电极间的距离 3、记录动作电位,记录动作电位峰值间的时间差 4、计算传导速度
实验步骤
四、测定不应期
1、选择“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2、固定两个刺激电压强度为2V 3、选择程控方式 4、双刺激,刺激间隔设定为1ms,自动间隔增量
为0.2ms 5、单击“启动刺激”按钮开始记录
实验材料与器械
蟾蜍,蛙板,蛙类手术器械(毁髓针、金冠剪、手术 剪、手术镊、玻璃针、固定针、棉线),培养皿
锌酮弓: 由铜片和锌片两种金属制成。锌酮弓在极性溶液
中形成回路时,锌与铜两极产生约0.5~0.7V的直流电 压,因此可用来刺激神经和肌肉,使神经或肌肉兴奋。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 蟾蜍坐骨神经

实验一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目的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动物与器材〕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解剖针、咬骨钳)、蜡盘、蛙板、玻璃板、蛙钉、铜锌弓、培养皿、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
〔方法与步骤〕1、双毁髓方法:左手握蟾蜍,让蟾蜍趴在左手掌内,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划触及两耳后腺间的凹陷处即枕骨大孔的位置。
将毁髓针垂直刺入,即进入枕骨大孔。
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捣毁脑组织。
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动物四肢瘫软,为双毁髓动物。
如动物仍表现为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必须重新捣毁。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入蜡盘内。
左手捏住背部的脊柱,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脊柱。
左手持手术镊提起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用手术剪沿脊柱两侧剪开体壁,再剪断下腹壁肌肉,自基部剪断内脏。
然后用蘸有任氏液的左手捏住断开的脊柱后端,右手向后方撕剥皮肤。
将剥干净的后肢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清洗手术器械。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放于玻璃板上,左手固定,右手持手术剪剪开耻骨联合。
将分开的后肢,一只继续剥制标本,另一只放入任氏液中备用。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标本的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反转,使足底向上,用固定针将标本固定在玻璃板下面的蛙板上。
用玻璃解剖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
股部在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基部有梨状肌盖住,用玻璃解剖针轻轻挑起此肌肉,便可看清下面穿行的坐骨神经。
剪断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与其相连的脊神经。
用玻璃解剖针轻轻挑起神经,自前向后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将坐骨神经分离至腘窝处。
用剪刀剪去脊柱骨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8、检验标本
01.
用经任氏液蘸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 神经,观察腓肠肌是否收缩!
02.
此标本用于神经干兴奋传导、神经-肌肉 接点的传递以及骨骼肌收缩等实验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意:
1. 保护标本——神经和肌肉:不用赃的皮肤碰标 本,不用自来水冲洗标本,不用金属接触神经以 及损伤肌肉。
2. 注意标本的完整,尤其注意保存股骨头一定的长 度
202X
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的制备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 • 方法
目的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毁髓的方法 学习掌握蛙类腓肠肌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步骤:
双毁髓
剥离后肢标本
分离两后肢
分离坐骨神经
分离股骨头
游离腓肠肌
检验标本
完整的神经肌肉标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首先准备手术所需的用品
动物瘫软如泥。
3、剥离后肢标本
动物腹面向上放置于蜡盘,手术镊轻轻提 起耻骨联合上方,剪开皮肤,再剪开体壁 肌肉,然后轻轻提起内脏,自耻骨部剪断 (勿伤脊神经),把内脏拨向头端,剪断 脊柱。然后一手捏住脊柱后端,另一手向 后撕剥皮肤,并除去头端肢体和内脏
4、分离两后肢
把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玻璃板上, 于耻骨联合处按压刀刃,切开耻骨联合。 然后用金冠剪剪开两后肢相连的肌肉, 并纵向剪开脊柱。
5、分离坐骨神经
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 侧翻转,使其足底向上,用固定针将标本 固定在玻璃板下面的蛙板上。用玻璃分针 分离坐骨神经。股部的坐骨神经在股二头 肌与半膜肌之间。
6、分离股骨头或胫腓骨头
动物小,留股骨头 1cm
动物大,留胫腓骨 头1cm
7、游离腓肠肌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 破坏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头部前端使 头前俯,右手持刺蛙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图 1-1),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 后将刺蛙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插入椎管 时,蟾蜍后肢立即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出现尿失禁。若脑脊髓破坏完全,可见蟾蜍四 肢松软,呼吸消失。
5. 游离坐骨神经和剪断股骨 认清坐骨神经沟和腓肠肌的部位(图),用剪刀剪断梨状肌 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左手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右手持剪刀或玻璃分针沿坐骨神经沟细 心剥离,直至将坐骨神经剥离到腘窝。将游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放在下腿上,沿膝关节的 周围将大腿的所有肌腱剪断,并用剪刀刮净股骨下段附着的肌肉,在股骨上三分之一处 剪去上段股骨及所附的肌肉,这样制成的称为坐骨神经下腿标本(图 1-4)。
图 1-1 破坏蟾蜍脑脊髓
图 1-2 剪除躯干和内脏
图 1-3 剥除后肢皮肤
4. 分离两腿 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两侧游离出两条坐骨神经,并于近脊柱处各扎一细线,然 后在扎线与脊柱之间剪断神经。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将两条坐骨神经分别置于两条大腿 上,左手持脊柱,将骶骨翘起,将下位脊柱全部剪除。捏着两侧骼骨向反方向分离,使 耻骨联合脱臼后,沿耻骨联合正中将两下肢剪开,将一条腿浸于任氏液中备用,另一条 置于浸有任氏液的玻璃板上。
6. 游离腓肠肌 在坐骨神经下腿标本的基础上,用剪刀将跟腱的下端剪断,在跟腱与肌肉 交界处扎一条细线,左手提线,右手用剪刀游离腓肠肌,直到膝关节。最后用粗剪刀在 膝关节下将小腿剪去,留下的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 1-5)。做好的标肌立即收缩,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然后将标本 放入任氏液中,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 1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2.学习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3.了解急性离体器官,组织实验二.动物与器材1.动物:蟾蜍2.器材: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玻璃分针)、辣盘、锌铜弓、培养皿、蛙钉、滴管、烧杯、棉线3.试剂:任氏液――提供母液,需按1:10稀释三.原理把蟾蜍的腓肠肌和连同它相连的坐骨神经从体内剥离出来,制成“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在神经的游离端一侧轻轻的触动神经,或者通以适当的电流作为刺激,那么在经过一个极短的时间后,可以看到肌肉出现一次快速的缩收和舒张。
而且,只要刺激不造成组织的损伤,上述反应可以重复出现。
这说明,神经或肌肉表面受到刺激的点,一定产生了某种信号,他们沿着神经纤维或肌细胞传导,最后导致整个肌肉发生受挫。
按该信号的传导速度和可重复性分析,只能是电信号。
用近代精密的电测量设备,即可确定在神经被刺激的点产生了一个微弱的电信号,它以一定的速度传向肌肉,而肌肉的收缩则发生在这种电反应之后。
上述神经-肌肉标本实际是整个体内反射弧的一部分,后者在进行正常活动时,先由感受器细胞对外在环境变化进行跨膜信号传导,随后才发生电信号在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而肌肉运动主要时由于产生的动作电位。
四.方法与步骤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无名指和小指夹在其后肢,中指抵制前肢,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找到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枕骨大孔位置,垂直刺入约1~2mm,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数下,捣毁脑组织(可感觉针触及颅骨)。
此时为单毁髓动物。
再将毁髓针退回垂直刺入状态,扔留1~2mm的针尖位于枕骨大孔处,将针尖转向右方,与脊椎平行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只蟾蜍后肢瘫痪,不再动弹。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于蜡盘上,左手拿眼科镊轻提起两前肢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眼科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耳后腺后缘水平的脊柱。
实验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六、注意事项
1、制备标本过程中,应随时用林格液润湿神经和肌 肉,防止干燥。 2、游离神经时,切勿用玻璃分针逆向剥离,以防损伤 神经干,又要避免金属器械对神经的不必要触碰。
3、避免蟾蜍皮肤分泌物和血液等污染标本,也不能用 水冲洗标本。
4、有时标本兴奋性过高,可放置20min待其稳定后再 用于以下实验。必要时可接地予以分流。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腋部用铁剪刀剪断脊柱, 将头、前肢和内脏一并弃去,仅保存一段脊柱和后肢。脊 柱的两旁可见坐骨神经丛。
3、去皮:先剪去肛门周围皮肤,然后用左手捏住脊柱断端,右手捏 住断端边缘皮肤,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标本放入盛有林格液的小烧 杯中,将手及用过的器械、蛙板洗净,以免皮肤分泌物污染神经-肌肉 标本。 4、分离标本为两部分:沿脊柱正中线将标本均匀地分成左右两半, 分别作进一步剥制。 5、游离坐骨神经:用玻璃分针在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之间分离出坐骨 神经。注意分离时要仔细用剪刀剪断坐骨神经的分支,勿伤神经干,前 面分离至脊柱坐骨神经丛基部,向下分离至膝关节。保留与坐骨神经相 连的一小块脊柱,将分离出来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去除膝关节周 围以上的全部大腿肌肉,用铁剪刀刮净股骨上附着的肌肉,保留下半段 股骨。 6、分离腓肠肌:在跟腱上扎牢一线,提起结线,剪断结扎线外的跟 腱,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将膝关节以下小腿其余部分全部剪去。至 此,标本制成。 7、标本的检验:将标本置于蛙板上,用锌铜弓(或电子刺激器)刺激 坐骨神经,若腓肠肌收缩表明标本的兴奋性良好。将标本放入林格液中 待用。
实 验 三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破坏蟾蜍脑和脊髓的方法. 熟悉并掌握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二、试验器材
两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三、实验步骤: 1.破坏脑脊髓:左手握蟾蜍,食指下压吻端,拇指按压背 部,其余三指紧贴腹部。找到枕骨大孔刺入1-2mm,分别 捣损脑组织和脊髓(脑和脊髓完全破坏的标志是:呼吸停 止,四肢松软并处于对称位置)
2.减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骶髂关节水平上2cm 处剪断脊柱,去除头、前肢和内脏,保留部分脊 柱和下肢。用任氏液小心冲洗坐骨神经及其周围 组织上的血液。
腓肠肌向上将标本固定于蛙板上由脊柱仔细将坐骨神经分离至膝关节处并在脊柱旁结扎
设计性试验: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方法,并掌握坐 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 法
二、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牛蛙 实验器材:常用手术器械,蜡盘,蛙板,固定针, 锌铜弓,培养皿,滴管,粗棉线,任氏液,纱布
3.剥皮:剪去尾骨,剥去余下组织的皮肤,沿脊 柱正中到耻骨联合将标本剪开,标本放到盛有任 氏液的烧杯中。
4.有利坐骨神经:腓肠肌向上将标本固定于 蛙板上,由脊柱仔细将坐骨神经分离至膝关 节处,并在脊柱旁结扎。
5.制作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剪断膝关节 周围所有大腿肌肉,剪断股骨(保留约1cm), 在跟腱处结扎并剪断腓肠肌,将膝关节以下 小腿部分全部剪除,剩下即为坐骨神经—腓 肠肌标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缝匠肌神经标本制备一、实验目的1、急性动物实验(与慢性动物实验的区别)2、离体标本实验(与在体标本实验的区别)3、掌握锌铜弓导致生物电产生的原理4、掌握离体标本的制备及手术训练5、掌握剪刀的技用和双毁髓的意义二、实验原理1、急性动物实验与慢性动物实验,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急性动物实验可分为离体和在体实验两种方法。
离体实验:是从活着的或刚处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所需要的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成分。
置于一个能保持其正常功能活动的人工环境中,观察某些人为的干预因素对其功能活动的影响。
例如,对离体蛙心或动物血管条进行灌流,可用于研究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对心肌或血管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应用膜片钳技术可研究细胞小片膜上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特性。
在体实验:是在动物麻醉条件下,手术暴露某些所需研究的部位,观察和记录某些生理功能在人为干预条件下的变化。
例如,以动脉插管记录动物血压,可用于观察某些神经或体液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将玻璃微电极插入脑内某些部位进行细胞外或细胞内记录,观察神经元在接受某些刺激时放电活动的变化,以了解这些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急性动物实验的优点是实验条件比较简单,条件较易控制,便于进行直接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离体实验则更能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中最为本质的基本规律。
但急性动物实验的结果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完整机体的功能活动有所不同,尤其是离体实验的结果,此时被研究的对象,如器官、组织、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成分已经脱离整体,它们所处的环境已发生很大的改变,实验结果与在整体中的真实情况相比,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慢性动物实验:慢性动物实验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且尽可能保持外界环境接近于自然,以便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
实验前一般需对动物作某些预处理,待动物康复后再进行观察。
例如,研究唾液的分泌调节时,可预先将唾液腺导管开口移至颊部体表,观察时就能方便地从体表收集到唾液腺分泌的纯净唾液;研究某种内分泌功能时,常先摘除动物某个内分泌腺,以便观察这种内分泌激素缺乏时以及人为替代后的生理功能改变,用以了解这种内分泌激素的生理作用。
慢性动物实验适用于观察某一器官或组织在正常情况下的功能以及在整体中的作用地位,但不宜用来分析某一器官或组织细胞生理功能的详细机制。
与急性动物实验相比,慢性动物实验的干扰因素较多,实验条件较难控制。
2、锌铜弓的作用及原理锌铜弓:在生理学实验中,锌铜弓是检验标本机能活性最常用而简易的刺激器。
由铜片和锌片两种金属制成。
锌铜弓具有刺激作用,是因为金属与溶液之间产生电位差,即电极电位。
通常将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如Zn便溶解而成Zn离子。
而在Zn的里面则形成负离子。
Cu在溶液中则相反,金属与溶液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电极电位。
如果将Zn和Cu一端接触,则在接触部位电流由Cu向Zn方向流动;而在溶液中则相反,由Zn向Cu流动。
当锌铜弓接触组织时(注意:表面必须湿润),电流便沿Zn→可兴奋组织→Cu方向流动,而产生流动作用。
这样,锌铜弓好像一个电池,Zn如同其阳极,Cu好像阴极而发挥作用。
神经或肌肉的电刺激阈值非常小,所以仅用锌铜弓接触,即可构成刺激,以便检验组织的机能活性。
3、蟾蜍作为生理学实验模式生物的优点蛙或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生活条件易于掌握,在任氏液的浸润下,神经肌肉标本可较长时间保持生理活性,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离体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兴奋过程以及骨骼肌收缩特点等。
4、蟾蜍的毁髓及单毁髓和双毁髓及双毁髓的意义蟾蜍破坏脑脊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右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头部前端使头前俯,中指、无名指捏住两前腿,无名指以及小指捏住两后腿,左手持针,当触及到两耳中间的凹陷处时,持针手即感觉针尖下陷,此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
左手持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刺蛙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插入椎管时,蟾蜍后肢立即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出现尿失禁。
若脑脊髓破坏完全,可见蟾蜍四肢松弛,呼吸消失。
单毁髓:如毁髓针确在颅腔内,实验者可感到针尖触及颅骨。
双毁髓: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看到动物的后肢突然蹬直,而后瘫软如棉。
双毁髓的意义:这个实验主要是探讨神经纤维冲动产生、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与神经中枢无关。
为了制备这个标本需要首先处死青蛙,双毁髓的意义就在于此,这种双毁髓的处死方法,简单易行,关键是相对比较人道。
5、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1)剪除上肢和内脏:在骶髂关节上0.5~1.0cm处用粗剪刀剪断脊柱。
用镊子夹住后端脊柱,以剪刀沿脊柱两侧剪除所有内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骶骨、后端脊柱及紧贴于脊柱两侧的坐骨神经。
(2)剥皮:左手用镊子或直接用手捏住脊柱断端(注意不要压迫神经),右手捏住断端边缘皮肤,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皮肤,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3)分离两腿: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两侧游离出两条坐骨神经,并于近脊柱处各扎一细线,然后在扎线与脊柱之间剪断神经。
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将两条坐骨神经分别置于两条大腿上,左手持脊柱,将骶骨翘起,将下位脊柱全部剪除。
捏着两侧髂骨向反方向分离,使耻骨联合脱臼后,沿耻骨联合正中将两下肢剪开,将一条腿浸于任氏液中备用,另一条置于浸有任氏液的玻璃板上。
((2)、(3)两步可变为一手捏住脊柱后端,一手抓着蟾蜍头部向两侧拉开,可直接分离两腿,蟾蜍皮肤仍留在蟾蜍上身部。
若试验中当堂进行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实验,则不需浸泡入任氏液)(4)游离坐骨神经和剪断股骨:认清坐骨神经沟和腓肠肌的部位,用剪刀剪断梨状肌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左手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右手持剪刀或玻璃分针沿坐骨神经沟细心剥离,直至将坐骨神经剥离到腘窝。
将游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放在下腿上,沿膝关节的周围将大腿的所有肌腱剪断,并用剪刀刮净股骨下段附着的肌肉,在股骨上1/3处剪去上段股骨及所附的肌肉,这样制成的称为坐骨神经下腿标本。
(6)游离腓肠肌:在坐骨神经下腿标本的基础上,用剪刀将跟腱的下端剪断,在跟腱与肌肉交界处扎一条细线,左手提线,右手用剪刀游离腓肠肌,直到膝关节。
做好的标本用锌铜弓的两极轻轻接触坐骨神经,腓肠肌立即收缩,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
6、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和缝匠肌神经标本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蟾蜍下肢背面向上置于蛙板上,剪去尾椎;标本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分离脊柱两侧神经丛,用线在近脊柱处结扎,剪断神经;将神经干从腹面移向背面。
标本背面向上固定,从大腿至跟腱分离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标本置任氏液中备用。
缝匠肌神经标本制备:缝匠肌:位于股部腹内侧面,起于耻骨联合,止于胫骨,为一肌纤维平行排列的长条肌肉(图2-4)。
缝匠肌受坐骨神经的分支支配。
此分支起于梨状肌的尾骨侧下面,沿途又向半膜肌、半腱肌等发出分支。
并由内大收肌和股内直肌之间穿过,到达股部腹面。
在缝匠肌内侧面下1/3处进入肌肉。
由于该神经在走行沿途中一再分支,到达缝匠肌时已很纤细,解剖时需倍加小心以免伤及神经。
制备过程:取一侧下肢,腹位置于蛙板上。
找到梨状肌,将其在尾骨的附着处剪断。
小心分离其下的坐骨神经,认清坐骨神经在此处发出的3个分支。
在分支的中枢端结扎坐骨神经,并在结扎线的中枢端以及3个分支的外周端剪断坐骨神经。
轻轻提起结扎线,细心地对3个分支略加分离,确认从内直肌和半腱肌之间进入大腿腹面的一支,注意:此分支为支配缝匠肌的神经。
再将其它两个分支自坐骨神经起始处剪断,将保留的一支神经置于由任氏液湿润的棉球下以保护之。
翻转下肢标本,将其背位置于蛙板上,找到缝匠肌。
用尖镊子在其胫骨附着点腱膜下开一小孔,穿线结扎。
提起结扎线,用手术剪将结扎线外侧的腱膜剪断。
轻轻提起结扎线,用眼科剪沿缝匠肌外侧缘仔细剪开肌膜,直至缝匠肌在耻骨联合的附着处。
为保护肌纤维,可在附着处剪下少量耻骨。
用玻璃解剖针将缝匠肌以内侧缘为轴翻转180°,使其内表面向上,即可清楚地看到支配肌肉的神经在其下1/3的内侧缘进入肌肉。
随后将肌肉翻正复原,用眼科剪沿内侧缘由前向后剪开肌膜。
注意:留下约2mm神经进入处的肌膜,以便在下一步操作中保护神经不被牵拉。
用玻璃解剖针分离内大收肌和股内直肌,将在背面已分离的神经由分离处穿至腹面,在此过程中需将支配其它肌肉的神经分支一一剪断。
注意:勿伤及支配缝匠肌的神经,这样即可把坐骨神经-缝匠肌分离出来。
用镊子分别夹住耻骨和结扎线。
将标本移至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用锌铜弓检查标本。
7、手术剪的分类及剪刀的技用手术剪的分类:根据其结构特点有尖、钝,直、弯,长、短各型。
据其用途分为组织剪、线剪及拆线剪。
组织剪多为弯剪,锐利而精细用来解剖、剪断或分离剪开组织。
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
如图1~7。
线剪多为直剪,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如图1~8。
线剪与组织剪的区别在于组织剪的刃锐薄,线剪的刃较钝厚。
所以,决不能图方便、贪快,以组织剪代替线剪,以致损坏刀刃,造成浪费。
拆线剪是一页钝凹,一页直尖的直剪,用于拆除缝线,如图1~9。
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无名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
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无名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
三、实验器材1、实验动物:蟾蜍1只/组2、实验设备:低等动物手术器械,锌铜弓,解剖盘等四、实验步骤1、掌握单毁髓和双毁髓的方法及生理意义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3、缝匠肌神经标本的制备4、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5、掌握剪刀的技用和标本的检验6、掌握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法和保护方法五、结果与分析1、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如下图: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则能感到用细线结扎的腓肠肌的肌肉收缩。
2、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和血液污染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操作过程中避免污染、损伤、过度牵拉神经和肌肉。
(3)、在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标本表面干燥,用水或任氏液润湿,以免影响标本的兴奋性。
(4)、标本制成后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5)、锌铜弓使用前应适当润湿,但锌、铜两极不可直接或间接接触,形成闭合回路。
(6)、如需定量测量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则每次刺激后必须让标本有相同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