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骨骼肌收缩PPT演示课件

六、结果分析(作业)
3、观察和记录单收缩和复合收缩曲线(不完全强 直和完全强直收缩)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刺 激神经或肌肉任选一种),测出复合收缩的临 界刺激频率
35
直收缩现象
21
二、原理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 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肌肉不发生收缩反应,刺激为阈 下刺激。而能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刺激的强 度称为阈强度,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引 起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2连接实验装臵将张力换能器和肌槽固定在铁支架上肌肉标本的股骨固定于肌槽侧面的小孔中腓肠肌跟腱的结扎线连于张力换能器的受力片上连线应松紧适宜并与桌面垂直张力换能器的输入端与第四通道相连步骤3调节刺激器改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刺激强度变化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步骤步骤4单收缩的分析电极直接刺激腓肠肌测量单收缩的3个时程
实验一 第一部分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
目的和原理
• 蛙类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 乳类动物有相似之处,而且其离体组织的 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来 源也较丰富,由此在生理学实验,尤其是 细胞生理学的某些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 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的 特点等。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 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的基 本操作技术之一。
15
16
• 6、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已
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 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有大 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处剪断股骨。 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
17
简述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步骤

简述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步骤
1、取材:从新鲜的成年能鼠死亡的腹部或颈部部分取出支配双腿的坐骨神经及其腓肠肌。
2、清理材料:洗去血清、脂肪、臀神经和肌纤维,只保留神经路径及肌肉纤维。
3、固定:将取出的神经和肌肉泡入4%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以固定神经肌肉。
4、浸泡:将固定的标本浸泡在硝酸甘油溶液中,以去除表面的脂肪和蛋白质。
5、染色:将固定好的材料放入硝酸胆红素油溶液中,以对不同组织标记其区分度。
6、切片:将显色的材料放入冷冻机中,以切成薄片状,并加以处理,使染色物能牢固地粘结在薄片上。
7、培养:将处理过的固定薄片置于玻片上,再加入培养基以促进细胞生长。
8、包埋:将培养的材料包埋于涂有胶或塑料的玻片上,以便对样本进行后续处理。
9、切片:将包埋的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样本的形状和细胞特征。
10、观察:将薄片浸入染色剂中,并进行实时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观察样品的细胞结构及形态特征。
11、分析:利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样本的内部细微结构,以深入研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2、保存:将完成制备的腓肠肌标本用脱脂性液体物质覆盖起来,以便保存并达到常温下稳定性。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了解人体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同时,通过对标本制备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操作,掌握标本制备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原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是指将动物或人体组织切割成薄片并进行染色处理,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从动物或人体中取出需要观察的组织样品。
(2)固定:将组织样品放入固定液中进行固定处理。
(3)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样品放入包埋剂中进行包埋处理。
(4)切片:将包埋后的组织样品切成薄片。
(5)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2. 坐骨神经腓肠肌结构原理坐骨神经腓肠肌是人体下肢的一部分,由坐骨神经支配。
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大腿后侧的半膜状肌、半腱状肌和小腿后侧的胫长伸肌。
这三个部分都是由肌纤维束组成的,每个束内又包含有许多个单独的肌纤维。
三、实验步骤1. 取样:从动物或人体中取出需要观察的组织样品。
2. 固定:将组织样品放入10%福尔马林液中进行固定处理,固定时间为24小时。
3. 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样品放入包埋剂中进行包埋处理,包埋时间为48小时。
4. 切片:将包埋后的组织样品切成厚度为5微米左右的薄片。
5. 染色:将切片进行染色处理,常用染色方法有HE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等。
本次实验采用HE染色法进行染色处理。
6. 封片:将染好色的切片放入玻璃片上,加上封片胶,用玻璃片盖住,使其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的操作,制备出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肌纤维束组成的三个部分:半膜状肌、半腱状肌和胫长伸肌。
每个束内又包含有许多个单独的肌纤维。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并且通过观察标本结构,掌握了人体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
生理学实验 坐骨神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实验一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目的】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为以后有关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两栖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相似, 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 比较简单,易于建立、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 察兴奋与兴奋性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特点等。
所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是生 理实验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材料】两栖类手术器械 1套(粗剪刀、组织剪、眼科剪、组织镊、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 分针、蛙板)、手术线、蛙尸缸、滴管、平皿、锌铜弓、任氏液。
【实验步骤】1. 破坏脑和脊髓取蟾蜍 1 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住蟾蜍,用拇指按压背部,食指按压头部 前端使其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在头前缘沿正中线向尾端触划,所触划到的头部后 端的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所在部位。
在此处将金属探针垂直刺入皮肤,有突破感后再 将金属探针折向前经枕骨大孔刺入颅腔,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金属探针回抽至 枕骨大孔处,转向后刺入脊椎管,反复提插捣毁脊髓。
此时如蟾蜍的四肢松软,呼吸运 动消失,表示脑和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应按上法再行捣毁。
2.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如图 1-1 所示,在骶髂关节位置用左手将蟾蜍提起,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 0.5~l 厘米处用粗剪刀剪断脊柱,然后将粗剪刀尖向下深入体腔沿躯干两侧剪开皮肤,使蟾蜍 头、上肢与内脏自然下垂,将其一并剪除弃去,仅留后肢、骶骨、脊柱及紧贴于脊柱两 侧的坐骨神经。
在整个剪除过程中注意勿损伤神经。
3. 剥皮左手用组织镊夹紧或用手直接捏住脊柱断端(注意:不要夹住或接触神经),右手捏,将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 住其上的皮肤边缘,用力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皮肤(见图 1-2)的平皿中。
将手及用过的粗剪刀、组织镊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进行下述步骤。
4. 分离两腿用镊子从背位夹住脊柱将标本提起,剪去向上突出的骶骨(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然后沿正中线用粗剪刀将脊柱分为两半,并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大腿,然后将分离的两条腿浸于盛有任氏液的平皿中备用。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二、动物与器材: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蛙板、锌铜弓、娃
钉(或大头针)、培养皿、纱布、玻璃分针、 万能支架(或铁架台)、粗棉线、任氏液、 张力换能器、BL-420F生物实验机能系统
三、方法与步骤
(一)标本的制备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向上,食指按其头 部,拇指压住躯干背部,右手拿解剖针由 两眼之间沿中线象后方划触至两眼后腺之 间的凹隙处观察——即枕骨大孔的位置。 针刺入颅腔,捣毁脑组织,针转向后后方 捣毁脊髓。
2.在荐椎上方剪断皮肤和脊柱,弃其 头部和内脏,然后左手握住断开的脊柱 后部,右手向后撕裂皮肤,接着将两后 肢一分为二,即剪断耻骨联合(尾杆骨 留在一侧)纵向剪开脊柱。
辨认蛙后肢主要肌肉,找出腓肠肌。
3.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 端腹面向上,趾端向外侧翻转,使其 足底朝上。用娃钉(大头针)将标本 固定,在蛙板上用玻璃分针分离坐骨 神经。 4.分离股骨
每改变一次刺激频率后,应休息0.5-1 min, 每次刺激 不要超过3-4 秒,以免标本疲劳。 选择刺激时,选程控刺激 刺激时注意观察肌肉的反应
实验结果
1. 记录肌肉与神经的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并比较
二者的兴奋性;
实验结果
2.记录在最适刺激强度下,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思考题
1. 2.
5.游离腓肠肌 6.用锌铜弓检验标本
7、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于蛙板上, 把跟腱端的接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调节 高度与张弛度。
(二)刺激强度与反应关系
① 刺激腓肠肌:调节刺激参数,选择单刺激,改
变刺激强度(从弱到强),观察刺激强度变化
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找出意事项
在制备标本时,避免过度牵拉、手或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1. 破坏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压住头部前端使 头前俯,右手持刺蛙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图 1-1),左右搅动捣毁脑组织,然 后将刺蛙针退到枕骨大孔,不拔出而是将其尖转向后插入脊柱管中捣毁脊髓,插入椎管 时,蟾蜍后肢立即失去紧张性,多数情况出现尿失禁。若脑脊髓破坏完全,可见蟾蜍四 肢松软,呼吸消失。
5. 游离坐骨神经和剪断股骨 认清坐骨神经沟和腓肠肌的部位(图),用剪刀剪断梨状肌 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左手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右手持剪刀或玻璃分针沿坐骨神经沟细 心剥离,直至将坐骨神经剥离到腘窝。将游离干净的坐骨神经放在下腿上,沿膝关节的 周围将大腿的所有肌腱剪断,并用剪刀刮净股骨下段附着的肌肉,在股骨上三分之一处 剪去上段股骨及所附的肌肉,这样制成的称为坐骨神经下腿标本(图 1-4)。
图 1-1 破坏蟾蜍脑脊髓
图 1-2 剪除躯干和内脏
图 1-3 剥除后肢皮肤
4. 分离两腿 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两侧游离出两条坐骨神经,并于近脊柱处各扎一细线,然 后在扎线与脊柱之间剪断神经。提着神经上的细线,将两条坐骨神经分别置于两条大腿 上,左手持脊柱,将骶骨翘起,将下位脊柱全部剪除。捏着两侧骼骨向反方向分离,使 耻骨联合脱臼后,沿耻骨联合正中将两下肢剪开,将一条腿浸于任氏液中备用,另一条 置于浸有任氏液的玻璃板上。
6. 游离腓肠肌 在坐骨神经下腿标本的基础上,用剪刀将跟腱的下端剪断,在跟腱与肌肉 交界处扎一条细线,左手提线,右手用剪刀游离腓肠肌,直到膝关节。最后用粗剪刀在 膝关节下将小腿剪去,留下的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 1-5)。做好的标肌立即收缩,表示标本的兴奋性良好,然后将标本 放入任氏液中,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实验 1 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目的】掌握蛙类的捉拿和破坏脑

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验目的】掌握蛙类的捉拿和破坏脑脊髓的方法,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技术、获得兴奋性良好的标本。
【实验原理】蟾蜍及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哺乳动物相似,又因其离体组织在短时间内所需的生活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和兴奋性、刺激与反应及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
因而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对象】蟾蜍或青蛙。
【实验用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普通剪刀、手术剪刀、眼科剪、组织镊子、眼科镊子、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蛙板、玻璃板、蛙钉)任氏液、方瓷盘、培养皿、棉线、纱布、滴管等。
【实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端沿中线向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的所在。
将探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2~3mm,刺破皮肤即入枕骨大孔,这时将探针尖端水平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方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
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水平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入椎管,来回抽动探针以彻底破坏脊髓。
当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完全消失时,提示脑和脊髓完全破坏(见图2-1)。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在骶髂关节水平以上1~1.5cm处剪断脊柱。
左手握止蟾蜍后肢、用拇指压止骶骨,使蟾蜍头与内脏自然下垂,右手持普通剪刀(严禁用手术剪剪骨骼),沿脊柱两侧剪除一切内脏及头胸部,留下后肢、骶骨、脊柱以及紧贴于脊柱两侧的坐骨神经。
剪除过程中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3.剥皮左手握紧脊柱断端(注意不要握住或压迫神经),右手捏住其上的皮肤边缘、用力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图2-2 )4.清洗把剥皮后的标本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继续下面步骤。
注意剥皮后的标本不能用自来水冲洗。
5.分离两腿用镊子夹住脊柱标本背面朝上,剪去向上突起的尾骨(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第九章实验内容实验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实验目的】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方法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 俯式捣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左手持蟾蜍,将其腹面朝向手心,前肢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固定,后肢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固定,并用拇指按压蟾蜍头部使之下俯30~40度角;然后右手持金属探针沿蟾蜍头部的中线下划,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图9-lA)。
将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1~1.5mm,再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可感觉到探针与颅骨壁的碰击),破坏脑组织;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但不拔出而是转向后方刺入椎管,破坏脊髓。
(2) 仰式捣毁法:将蟾蜍仰卧于蛙板上,拉开下颌,右手持探针在颅底两眼之间向前下刺入颅腔,用探针在颅腔内向四周捣毁脑组织,然后将探针退至粘膜下,针尖向后平行刺入椎管内以破坏脊髓。
(3) 横断脊柱后捣毁法:左手持蟾蜍,右手持粗剪刀,在两腋窝稍下横断脊柱,然后在脊柱呈白色的脊髓断面处,向上插入探针破坏脑,再向下插入探针破坏脊髓。
以上方法破坏脑和脊髓成功后,蟾蜍出现四肢(尤其是后肢)瘫软,并常有尿失禁现象。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用粗剪刀在两侧腋部稍下(或在骶髂关节以上1.5 ~ 2cm处)剪断脊柱(图9- 1B),用左手握住蟾蜍后肢,拇指按压骶骨,使蟾蜍头部及内脏自然下垂;避开腰骶神经丛后,右手用粗剪刀沿脊柱两侧剪开腹壁,在耻骨联合处将躯干上部及内脏剪掉,弃入废物缸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目的和原理
• 蛙类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类 动物有相似之处,而且其离体组织的生活条件 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来源也较丰富, 由此在生理学实验,尤其是细胞生理学的某些 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 及肌肉收缩的特点等。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 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生理学实验 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方法和步骤】
• • • 1.制备在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实验装置(如图) 3.仪器设置
(1)不同刺激强度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 逐渐增大刺激强度,找出刚能引起肌肉出现 微小收缩的刺激强度(阈强度)。继续增强 刺激强度,观察肌肉收缩反应是否也相应增 大。继续增强刺激强度,直至肌肉收缩曲线 不能继续升高为止。找出刚能引起肌肉出现 最大收缩的最小的刺激强度,即最适刺激强 度。
注意事项
1.在制备离体神经肌肉标本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适
时滴加任氏液,以防标本干燥而丧失正常生理活性。 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捏神经或夹伤神经肌 肉。 3.每次刺激之后必须让肌肉有一定的休息时间,特别是 在观察刺激频率的影响时。 4.找准最大刺激强度,不能刺激过强而损伤神经。 5.实验过程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
• 6、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已
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 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有大 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处剪断股骨。 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
实验二
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实验目的】
• 1.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理解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的概念; 理解收缩张力对刺激强度曲线形成的机理。 • 2.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理解强直收缩的机理。
材料
• 牛蛙;蛙板、金属探针、粗剪刀、细剪 刀、尖镊子、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 皿、滴管、 瓷碗、锌铜弓、任氏液。
步骤
• 1.毁脑脊髓 取牛蛙一只,用左手握住,以示指压其头 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自枕骨大孔 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 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 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逐 渐刺入整个椎管内,捣毁脊髓。此时牛蛙下颌 呼吸运动应消失,四肢松软,即成为一毁脑脊 髓的牛蛙)。否则须按上法再行捣毁。
• 4、分离两腿: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 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 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 (为保证两侧坐骨神经完整,应避免剪 时偏向一侧)。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 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 5、游离坐骨神经:取腿一条,先用玻璃分
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用大头 针将标本背位固定于干净蛙板上。再用玻璃分 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 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 腘窝胫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股二头肌腱、半 腱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 腱。自上向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 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
【实验原理-2】
• 刺激频率较低,每次刺激的时间间隔超过肌肉 单次收缩的持续时间,则肌肉的反应表现为一 连串的单收缩。 • 若刺激频率逐渐增加,刺激间隔逐渐缩短,肌 肉收缩的反应可以融合,肌肉的开始表现为不 完全强直收缩,以后成为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 牛蛙
【实验器材】
• 蛙类解剖手术器械、蛙板、任氏 液、铁支架、微调固定器、张力 换能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 处理系统。
【实验原理-1】
• 一条坐骨神经干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 的。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不变,刚能引起其中兴奋性较高 的神经纤维产生兴奋,表现为受这些神经纤维支配的肌纤 维发生收缩,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这些神经纤维阈强度, 具有此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 随着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加,有较多的神经纤维兴奋,肌肉 的收缩反应也相应逐步增大,强度超过阈值的刺激叫阈上 刺激。 • 当阈上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值时,神经中所有纤维均产生 兴奋,此时肌肉做最大的收缩。再继续增强刺激强度,肌 肉收缩反应不再继续增大。将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最小刺 激强度称为最适刺激强度。
思考题
• 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刺激强度, 骨骼肌收缩力增加? • 2.何谓标本的最适刺激强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用粗剪刀在颅 骨后方剪断脊柱。左手握住蟾蜍脊柱, 右手将粗剪刀沿两侧(避开坐骨神经) 剪开腹壁。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 下垂。剪除全部躯干上部及内脏组织, 弃于垃圾袋中。
• 3.剥皮 避开神经,用左手持圆头镊子 夹住脊柱,右手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 下牵拉剥离皮肤。拉至大腿时,如阻力 较大,可先剥下一侧,再剥另一侧。将 全部皮肤剥除后,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 液的培养皿中。
(2)不同刺激频率对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 选用最大刺激强度刺激,使刺激频率按 1Hz 、 2Hz、4Hz、6Hz、8Hz、12Hz、16Hz逐渐增加, 分别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曲线,观察不同 频率刺激时的肌肉收缩(曲线)变化,从而引导 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结果记录
1.记录下不同的刺激强度值对肌肉收缩的 幅度值,绘制不同刺激强度与腓肠肌收缩张 力的关系曲线。 2.分别记录下引起肌肉单收缩,不完全强 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时的刺激频率和收缩 幅度(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