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鲁教版必修2

[例1] (2012·浙江高考)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
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quánqiú)知名IT
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
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全球(quánqiú)知名IT企
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
A.软件产业发达
境的影响。
3.应用: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对某
一地区的工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第一页,共44页。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yīn sù) 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yīn sù)有哪些? 答案: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交通运输、劳动 力、市场和政策等。
第二页,共44页。
2.区位(qū wèi)因素 的变化
厂、火电厂、
钢铁厂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
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 印染厂、造纸
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 钢铁厂、火
区
电厂
第十五页,共44页。
[例2] (2012·吉林质检)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 布示意图”,东部(dōnɡ bù)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 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 列问题。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规范答题能力——不失分”系列之(四)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题型特点] 工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两类:一是直 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bāokuò)评价地理事像的影响、 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此类问题设问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 从多角度分析利弊。一是给出限制性条件,比如“与XX相比,评价 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XX方面进行评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设计思路】学生在高一学习时已经了解了关于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但还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更没能形成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部分的复习,拟采用案例和典型例题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梳理、深化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和辩证思维方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通过变式训练、问题探究、总结提升等环节引领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相应的思维方法。
通过师生相互评价、生生评价,深化学生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工业的区位选择【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具体要求就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剖解开来,其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其二是在主导因素影响下的主要工业类型;其三是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其框架结构如图1【教学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掌握主要工业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区位特点。
2.掌握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的思维方式,能综合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3.掌握工业区位模式图的阅读方法,提高获取、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4.学会运用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重难点分析】1、复习重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业类型。
2、复习难点: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灵活运用和对工业区位、工业布局的正确分析与评价【课前准备】教师需根据《考试说明》、教材、学生的学情精心编制导学案,认真批阅导学案,查找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进行归类,决定课堂策略,学生阅读《考试说明》和教材,完成教师编制的导学案,提前梳理主要知识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和疑难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活动设计】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业类型。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有原料、燃料、地形(土地)、水源等;二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经济政策、国防安全等)、农业基础、原有的工业基础、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三是环境因素,既考虑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见图2),又考虑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工业、感光器材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2021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单元 第2讲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讲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
(3)环境标准: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2.主导区位因素的开展变化因素开展变化原料早期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其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和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知识、技术和劳动力素质成为现代社会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环境标准、政策环境、文化环境为不可无视的工业区位因素工厂应中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本钱获得最高利润。
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能有一个或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如下表:指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那么典例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本钱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本钱较高接近消费市场啤酒、家具制造业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接近能源供给地电解铝工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接近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兴旺地区飞机、集成电路、精细仪表1.工业区位选择分析的根本要求(1)总体要求工业布局总体要求⎣⎢⎡⎦⎥⎤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要求⎣⎢⎢⎡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2)明确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各方面进展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开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开展变化的评价分析。
(4)工业区位因素的判定除按一般原那么外,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2)考虑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典例规模小,根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机械厂、仓库缘或近郊区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图示如下:(3)考虑污染类型①大气污染工业部门的区位要求a.风向: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有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布局要考虑风向,有以下三种情况:风向与工业分布示意图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那么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右图中A处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右以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最大风频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b.城郊热力环流: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之外,如图中的A、B两处。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二4.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40张PPT

(3)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不断提高,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 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科技人才密集、通信与交通便捷的地区形成了一 批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
环境标准也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此外,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 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工业生产活动(第一课时)
(一)、工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在工厂里, 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 、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工业 是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部门。
(三)、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对比
比较项目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生产对象
动植物、微生物 自然资源和其他原材料
(6)西 将工厂、铁路与城市隔开,可减轻大气污 染和噪音污染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课时)
工业联系
生基 信 产础 息 联设 联 系施 系
联 系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工业地域
(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
形成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
②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__上__风__向____ (2)污染水源的工业部门布局的原则: 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或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部门布局 的原则___远__离__农__田__和__居__民__区___。
2、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 力发电站、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进 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如何合理布 置上述建设项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7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

接近能源 供应地(火 电厂或水 电厂)
动力的影 响已经减 弱
普通服装、电 子装配、包带 、制伞、制鞋 等工业
接近具有 大量廉价 劳动力的 地方
劳动力素 质对工业 区位的影 响在逐渐 增强
集成电路、卫 星、飞机、精 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 教育和科 学技术发 达的地区
越来越取 决于人才 和便捷交 通
应用指南: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 地区进行分析,如:
考点二 工业地域的形成 图说考点
图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扩散与工业地域四者间的 关系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 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 利润。目前,世界工业联系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和分散现象。在 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时,应结合不同的情况具 体分析。
传统工业发展中 的工业分散
新兴工业发展中 的工业分散
由跨国公司形成 的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 地价、工资上涨,资 源紧张,污染严重
产品轻、薄、短、小 且价格昂贵,适宜空 运
现代工业的标准生产 和运输技术的新发展
利用廉价土 地、原材料 ,占领市场 ,寻求最优 区位,利于 环境保护
不少企业由 美国东北部 向西部、南 部迁移
第2讲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知识点2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主导因素的本质实际上是投入因素,或者生产分布最 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从影响因素的依赖程度判 断工业部门,依赖程度高的为其主导因素。
图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其目的均为利 用各地优势条件发展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 益。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02
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
自然资源条件对工业布局限制
01
02
03
矿产资源分布
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 质量和分布状况,直接影 响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 业布局。
水资源条件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用水, 水资源的分布和供应状况 也会影响工业布局。
土地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和 质量,以及土地价格等因 素,也会对工业布局产生 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分析时事热点中涉及的工业生产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工业污染
、资源枯竭等问题。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时事 热点的能力,提高解题水平。
多做真题模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多做历年高考真题和 模拟题,熟悉考试题 型和难度。
注重对错题的分析和 总结,避免重复犯错 。
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度。
崛起原因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同时,该地区 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特点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涉及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含量 高;企业竞争激烈,创新能力强。
04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重工业产品主要用于 生产资料和国防建设,如钢铁、机械、能源等;轻工业产品主要用于生活消费 ,如食品、纺织、家电等。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工业生产布局原则
遵循市场导向原则、资源导向原则、技术导向原则和环境导向原则等。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等。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如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社 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等;技术条件如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环境条件如环境保护要 求和生态平衡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工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
(1)特殊工业
•
(2)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
• (3)不同污染类型的工业
•
方法技巧
图示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方法
•
(1)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 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图1中A处。 • (2)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图2为我国华北 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A、B两处。 • (3)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如图3,从风向玫瑰 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空气污染企业布局在A 处。
• 1.图1和图2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 地,图3是“每冶炼一吨钢所消耗煤铁量变化示意 图”。读图回答问题。
•
(1)甲、乙钢铁工业基地都是符合当时工业布局原则的。 据图推测________(甲、乙)钢铁基地建设的较早,判断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钢铁工业这种布局的变化得益于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 • (3)图2中建材厂邻近钢铁基地布局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造船厂的有利区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 三、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 2.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 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 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 坏环境。
答案 (1)甲 早期炼钢需要的煤炭多,甲钢铁厂靠近煤炭产地 (2)科学技术(冶炼技术) 交通运输(便利的海运) (3)废弃物资源化(综合 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接近原材料产地,降低运费;靠 近港口,接近消费市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26讲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26讲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等。
(2)社会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
2.区位因素的变化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2)污染程度5.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联系包括产品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
2.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近距离集聚的现象。
(2)意义: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微点1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市场、科技、劳动力素质、信息等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原料、燃料、劳动力数量等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在减弱。
微点2 科技进步带动其他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微点3 几种易混的工业指向型判断(1)电子制造工业不同于电子装配工业。
集成电路电子制造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电子装配工业生产耗用劳动量大,技术要求并不高,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靠近原料产地,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靠近市场。
(3)瓶装饮料厂一般要靠近消费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微点4 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1)“风”: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水”:有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
(3)“宝”:原料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考纲展示】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一、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二、工业指向类型意产业一般原则特殊案例三、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考虑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盛行风 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地和城市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2)考虑污染程度⎩⎨⎧ 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区轻度污染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近郊严重污染工业应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四、工业区位的变化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
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
据此完成1~3题。
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 .原材料 C.市场 D .劳动力2.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主要目的是(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3.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快速更新产品 B .改进生产技术 C.扩大生产规模 D .拓展国际市场(2019·高考全国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9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4~6题。
4.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5.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6.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2019·江淮十校模拟)一辆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是三大核心部件,代表汽车制造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各种零部件工厂往往分布在许多地方。
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加深,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格局重心向东亚、中东欧等地区偏移,而整车贸易格局却没有发生相应变化,而且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较多、生产更加分散,零部件贸易的全球化程度比整车贸易的更高。
2019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国,但中国的整车出口量一直不大,2019年中国整车出口额仅占世界的1.4%,据此完成7~9题。
7.整车贸易全球化程度低于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原因是整车()A.通关税率低B.运输费用低 C.生产门槛高D.生产成本低8.中国整车出口量小是因为()A.对外交通不便B.国内市场广阔 C.汽车质量较低D.限制整车出口9.中国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A.发动机组件贸易B.变速箱组件贸易 C.底盘组件贸易D.轮胎组件贸易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重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该地稀土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该地减少稀土的出口。
下图为包头附近矿产资源、交通及降水量分布图。
(1)指出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国家要求该地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3)说明包头发展钢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考点二工业地域一、工业地域1.形成工业联系—类型⎩⎨⎧ 生产上的联系:即产品与原料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共 用当地劳动力等信息上的联系――→引起 工业集聚—意义—⎩⎨⎧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应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形成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 2.工业集聚和工业扩散 (1)工业集聚⎩⎨⎧ 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发生的近距 离集聚现象目的:充分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2)工业扩散⎩⎪⎨⎪⎧ 原因: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 水电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 供应困难等条件: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 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 发展等二、传统工业地域 1.主要分布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主要特点: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3.德国鲁尔区1.主要分布地区: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
2.案例分析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1~2题。
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 .市场营销成本B .原料成本C .劳动力成本D .设备成本2.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B .价格低C .款式新D .质量优(2019·洛阳适应性测试)服装生产企业——美特斯邦威于1994年始建于浙江省温州市,服装面料以皮革、棉毛为主;2019年,其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当地服装加工企业;2019年,美特斯邦威开始在企业内部推广信息技术,将总部从温州迁到上海;2019年,又在新疆设立了服装代工厂。
读美特斯邦威生产区位变化图,回答3~5题。
3.服装代加工企业在区位选择上较灵活,其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技术的进步B .产品小型化,价值高C .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D .原料运输量减少4.与温州相比,美特斯邦威将企业总部选择在上海的主要优势是( )A .廉价劳动力丰富B .良好的信息网络C .位置优越D .水源充沛5.美特斯邦威在新疆设立服装代工厂的优势是( )A .原料丰富B .劳动力丰富C .交通便利D .技术先进(2019·池州质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吸引苹果、中兴和酷派等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累计生产手机4亿部,2019年手机产量达1.39亿部。
另有手机研发中心、生活小镇、准时达电子商务、苹果手机翻新维修、航空物流园等多个相关项目建成和推进。
据此,完成6~8题。
6.郑州航空试验区将力争打造成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作为发展目标,其主要得益于该地() A.自然资源丰富B.劳动力资源充足C.消费市场广阔D.协作条件优越7.郑州航空港吸引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能够()A.增加手机生产成本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C.减轻环境污染D.提高产品创新力8.目前手机可通过手机商务进行销售,可能导致()A.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B.削弱产品的市场开拓C.降低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要求D.增加产品的流通环节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9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第十四讲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答案考点一:答案:1.C 2.C 3.A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提示: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时装是市场变化影响大,所以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第2题,洛杉矶时尚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从事时装加工的分包企业大多分布在洛杉矶,距离时装设计、销售企业近,有利于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第3题,根据时装“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洛杉矶时装企业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快速更新产品,适宜市场需求的变化。
答案:4.D 5.C 6.B解析:第4题,分析原因要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情况与美国的差异入手。
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所以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从所给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我国是比较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美国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所以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从材料“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以看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以劳动力价格较低是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的原因。
第5题,由材料“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可以判断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的位置不会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因而原料价格对K企业选址影响不大;美国为发达国家,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发展中国家,所以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高,美国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制健全,基础设施、技术和各项政策条件好,投资环境好,吸引K企业建厂;由材料“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故市场需求不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6题,分析材料可以发现,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K企业没有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纱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用)量降低。
答案:7.C8.B9.D解析:第7题,由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远低于整车,且大部分零部件的生产门槛较低、运费也较低,促进了汽车零部件在少数国家和地区集中生产以降低成本,并通过贸易满足全球各地的消费需求,这使得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