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图说明
C01D01_施工图总说明

施工图总说明一、工程范围本工程总设计范围为鄂尔多斯市伊旗阿镇中心城区内道路,共十条道路,分别为3主4次3支路,主干道东西向为文明路,南北向为公园街、腾飞街;次干道东西向为柳沟路、扎萨克路,南北向为达尔扈特街、环城西路;支路为西山规一街、西山支路、西源路。
工程总长度为14.73km。
文明路:西起公园街,桩号为K0+044.60,接公园街西侧已建文明路,向东至东外环街,桩号为K3+898.07,与东外环街东侧已建文明路衔接,沿线与公园街、达尔扈特街、阿吉奈巷-宝彦巷、通格朗街、布尔台格街、阿腾席热街、腾飞街、札萨克路-东山西路、东山北街、查干庙街、东外环街11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3853.47米,红线宽度50米。
公园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1+969.90,接札萨克路北侧已建公园街,向南至阿四公路-新可汗路,桩号为K2+143.38,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商业巷、体育路、民族路、掌岗图路6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2173.48米,红线宽度50米。
腾飞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0+000,向南至新可汗路,桩号为K1+648.19,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富源路、旧可汗路、新可汗路5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648.19米,红线宽度40米。
札萨克路:西起西山规二街,桩号为K0+336.97,向东至阿腾席热街,桩号为K2+977.61,沿线与西山规二街、环城西路、公园街、达尔扈特街、柳沟巷-阿吉奈巷、通格朗街、布尔台格街、阿腾席热街9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2566.27米,红线宽度30m。
柳沟路:西起公园街,桩号为K0+46.18,向东至通格朗街,桩号为K1+120.38,沿线与公园街、达尔扈特街、柳沟巷、通格朗街4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074.2米,红线宽度50m。
达尔扈特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0+026.78,向南至民族路,桩号为K1+263,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商业巷-宝彦巷、体育路、民族路5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153.38米,红线宽度30米。
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及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迎宾路改造工程,起于朝阳广场,终于欧阳海大道,道路呈东西走向,全长2641.154m,起点接朝阳广场桩号为K-0-363.917,终点接欧阳海大道桩号为K2+277.237,沿线与春陵大道相交成”T”路口,与金叶路、向阳路相交成“Y型路口”,定义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红线宽度朝阳广场至春陵大道段为60m、春陵大道至金路广场(金叶路)段为40m、金叶广场至欧阳海大道段(向阳路段)为26m。
[注:K1+967.541(金叶广场)-K2+277.237(欧阳海大道)段路名为向阳路)。
受桂阳县政府委托,我司于近期对迎宾路改造工程进行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本阶段为施工图设计。
本次改造设计范围为:K-0-363.917(朝阳广场)至K2+277.2378欧阳海大道段。
2、地理位置与交通区位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游。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东邻郴州市北湖区,西接嘉禾县、永州的新田县,北面与耒阳、常宁、祁阳、永兴县相接,南面毗邻临武县,境域总面积为2953.67平方公里,是郴州市面积最大的县。
桂阳县是郴州至嘉禾、临武、出永州、往广西的交通要道,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县境内有过境省道3条,分别是S214(常宁-临武)、S322(郴-桂-嘉高等级公路)、S323(桂阳-新田),总长161.843公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气候条件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因高低差别大,气候各异。
桂阳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节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6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7.5摄氏度,南北山区与中部丘岗山地气候略有不同。
县境内降水量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以舂陵江为界,南多北少较明显,南部降水量为1200-1600毫米,北面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时间分布也不均匀,春少、夏多、秋干、冬旱的特点比较突出。
施工图说明(王岗东路)

8.1盲道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2)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
3)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化带时,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0.25-0.5m处。
5)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行进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m处。
Z1匝道为三环路右转至王岗东路匝道,Z2匝道为王岗东路下穿三环路后左转,与三环路相接匝道。主线工程范围为K0+082.873~K2+180,全长2097.127米;Z1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539.513,全长359.513,Z2匝道工程范围为K2+180~K2+815.848,全长635.848米。为了与Z1、Z2匝道相接,同时对三环路K17+580~K17+760路段进行双侧帮宽。
6.1.2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30MPa,设计弯沉值:311(1/100mm)。
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见下表:
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值)
压实度(%)
填料最大粒径(cm)
6
-
纵坡最小长度(m)
150
455.095
极限最小纵坡(%)
0.3
0.35
凸形竖曲线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m)
1200
-
一般最小半径(m)
1800
6000
凹形竖曲线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m)
1000
-
一般最小半径(m)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一、施工图纸概述道路工程施工图纸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文件,是工程施工组织的依据,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细部内容和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图纸的编制标准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图纸内容1. 总图总图是对整个工程的布局和整体情况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工程的位置、范围、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是施工单位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重要依据。
2. 平面图平面图是对工程在水平面上的布局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线型、宽度、坡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铺设的重要依据。
3. 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是对道路在垂直方向上交通道路的布置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高程、坡度、边坡、绿化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修整和排水的重要依据。
4. 剖面图剖面图是对工程的各部分构造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施工和设施安装的重要依据。
5. 细部图细部图是对工程各部分重点细节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交叉口、排水口、桥梁、隧道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关键部位施工的重要依据。
三、施工图纸注意事项1. 各类图纸之间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各图之间的衔接关系要清晰明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2. 施工图纸要与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相关资料相互协调,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标注材料、尺寸、偏差等内容,保证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4. 施工图纸中应详细标注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等内容,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
四、施工图纸的保存和使用1. 施工图纸应由设计单位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更新,以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供参考。
2.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施工图纸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
3.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发现施工图纸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共同协商解决。
道路施工图说明标准版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本次设计的道路总长:3319。
580m,路面宽度为6m。
2、设计依据及选用的技术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2。
1。
1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2。
2选用的规范及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
2。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
2.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2。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
2.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21)2.2。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
2.8《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012。
2。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
2。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2。
1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2。
2.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00]202号)3、建设条件4、道路工程设计6.1总体设计原则道路平面设计应按片区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同时满足建筑布局的总体要求.道路平面设计结合道路两侧已有建筑等控制因素,在满足地块建筑排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征地拆迁及土石方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躲避沿线重要结构物,减少拆迁数量.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参照片区规划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6。
1.4 平纵结合考虑道路总体排水走向,满足总体规划排水要求。
6。
1.5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美观、合理”的原则。
6。
2采用的技术标准序号项目名称道路施工图设计1 道路等级四级公路2 路面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5年3 设计行车速度20km/h4 标准路幅宽度6米=3米车行道+3米车行道5 车行道宽度2ⅹ3米(双向两车道)6 道路长度3319。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沥青路面)

.. XXXXX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况XXX位于XXX市的北面;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实行高效能管理、培育高品位文化、体现高文明素质为目标,着力建设科技园区、生态科技产业园、文明园区。
园区内现有西南通道——高速公路、三环线——西北绕城高速公路、210国道等多条主干公路从园区内穿过,交通优势明显。
作为一个生态科技产业园,园区内除镇中心以外,基本无市政道路和配套管网设施,根据片区的总体规划,片区内部主骨架路网将为“一纵一横”。
为了园区的发展建设,首先应尽快启动实施园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因此,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就迫在眉睫。
XXXXX道路工程是园区即将开发的南部园区内“四纵五横”路网中横向主干道之一,它与多条道路一起,构成园区前期开发地块的骨架路网。
本工程是园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对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XX路由西向东横穿生态园区,全长3963.789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40m,计算行车速度60km/h,按城市Ⅰ级主干道设计。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1、《工程设计合同》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参照)5、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参照)6、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20-2004)7、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81-2006)8、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9、部颁《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10、《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三、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Ⅰ级主干道,2、计算行车速度60Km/h3、路面结构设计使用车限:15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20年4、荷载等级:BZZ-100 型标准车5、路幅宽度道路红线宽度为40m,其横断面布置为:6.5m(人行道含非机动车道)+12m(车行道)+3m(中央分隔带)+12m(车行道)+6.5m(人行道含非机动车道)=40m城市主干道路缘带0.5m外侧大、小型车道宽3.75m内侧小型车道宽3.0m交叉口渠化拓宽3.5m公交车港湾停靠站宽3.0m6、道路净空道路主线:≥5.0m人行道:≥2.5m7、平纵指标..8、路基设计要求:路基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路基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得小于30Mpa,换算计算弯沉值0.361mm,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不得小于100Mpa,换算允许允许弯沉值0.113mm。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一、施工图的内容1.1 设计图纸施工图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的详细化工作,设计图纸中包括了道路线型、横断面、纵断面、交叉口以及其它相关的标高、标线等内容,施工图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说明。
1.2 施工范围施工图应清晰地标注出道路的施工范围,包括起止点、断面范围、边坡范围等内容。
1.3 施工标准施工图对道路的施工标准应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路基的厚度、材料的质量标准、路面的厚度和材料要求等内容。
1.4 施工工序施工图应对道路施工的工序进行详细的安排,包括开挖、填方、压实、基层处理、面层处理等工序的要求和顺序。
1.5 施工材料施工图应对道路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详细标注,包括路基材料、路面材料、边坡保护材料等内容。
1.6 施工标准施工图应对施工中可能涉及到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说明,如路基的厚度、材料的质量标准、路面的厚度和材料要求等内容。
二、施工图的作用2.1 指导施工施工图是道路施工的详细指南,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2 管理施工施工图是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根据施工图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理。
2.3 审查验收施工图是审查验收的重要依据,可以根据施工图进行道路施工过程的监督和验收。
2.4 维护养护施工图是道路维护养护的重要依据,根据施工图可以进行维护养护工作的调查和计划。
三、施工图的要求3.1 明确性施工图应清晰明确,不能存在歧义和模糊之处,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3.2 详细性施工图应详细具体,包括施工范围、工序、材料、标准等内容的详细说明,确保施工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3 规范性施工图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不能存在与规范不符的情况,确保施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4 实用性施工图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施工,不应过于复杂和繁琐,确保施工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3.5 可维护性施工图应具有可维护性,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新和修订,确保施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图说明

一、工程概述XX路是南北向道路,本次拟建的XX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XX米,规划路幅宽度12m。
该段道路的排水工程为雨、污分流制。
本次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雨水系统、污水系统。
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资料;(2)相交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资料;(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5)《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64:2004);(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三、设计标准与参数1.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雨水管道计算参照淮南市的暴雨强度公式q =2034(1+0.71lgP)/ (t+6.29)0.71(l/s?ha)Q=q • F • ® L/s本次设计降雨重现期p取1年,综合径流系数取0.55。
3. 污水量计算,确定的污水量指标进行,在具体的管道设计流量确定时,根据服务用地的性质、规划指标,确定人口密度,对污水量进行校核。
1. 雨水工程雨水管按单排管布设,依据雨水规划、调整后的路网及道路设计图,本雨水工程共设1个雨水出口:(1)XX大道~xx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排入道路东侧引水渠,设计管径为d400〜d1200。
2. 污水工程污水管按单排管布设,依据污水规划和已实施的污水管网情况,本污水工程共设1个出口:(1)XX大道~XX路段,污水自南向北排入下游XX路现状污水系统,设计管径为d800。
五、施工及验收1. 图中所示单位除管径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米计;所标管径均为内径。
2. 管线位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 5.5米处,雨水预留井位于道路红线外1米处;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 5.5米处,因本段道路东侧为规划绿地,污水主管检查井距西侧红线0.5m,故本次设计道路污水不敷设预埋管;雨、污水管具体位置见平面设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一端用固定器固定,然后用机械或人工拉紧,并用固定器固定另一端,中间每隔150cm增加一个固定器,包括固定钉及固定铁皮,固定钉可用长6~8cm水泥钉或射钉;两搭接边缘处用尼龙绳双股或铅丝串为一体接头处绑扎牢固,防止搭接处开裂。
基层上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铺设固定后,再洒布粘层油。
具体位置在起、终与现状道路相接处。
3).其他
1)路基边线两侧各10m范围内禁止集中取土。
2)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3)若沿线的土质与设计所给情况不一致时,以实际计量为准;沿线若虚填段或垃圾土在施工前需将虚填土或垃圾全部清除干净后用素土分层碾压;
4)沿线若有水井则用砂砾进行填埋,最上面一米用C20混凝土填筑,具体的工程量以现场计量为准;沿线若有鱼塘则清淤换填素土,具体的工程量以现场计量为准。
5)其它未说明事项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和《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交公便字【2005】329号)执行。
3.车行道施工参数及检测标准
1).沥青面层
一般规定:
1)结构层配合比为目标配合比。
施工时应根据强度要求按实际进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试验。
2)基层施工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有关规定。
3)沥青路面的特殊处理
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耐疲劳以及柔韧性、抗剥落、抗磨耗和水稳性能,减少路面过早地出现反射裂缝或开裂,在车行道面层细、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加入0.3%车辙剂。
添加抗车辙剂施工时应注意:
a)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5~10度,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每盘料拌和温度差异应小于5度,拌和时间差异小于5s。
b) 、摊铺前将摊铺平板预热到120度左右,将沥青混合料从自卸车卸至摊铺机受料仓斗内摊铺,摊铺速度为2~3m/分钟,松铺系数一般为1.15s,摊铺温度控制在160~170度。
c) 、施工中,添加抗车辙剂时应以厂家工艺控制为准,应请厂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以保证工程质量。
2).水泥稳定碎石层
基层准备
按基层的有关检验标准进行复检,凡不合格的路段应进行整修,使其达到标准,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
一般规定
(1)配合比设计应按照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
混合料试件成型应采用振动成型方法,以有效减少水泥用量。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水泥剂量一般为3.5%~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
(3)水泥稳定碎石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2.5-4.0MPa。
(4)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在5。
C以上。
(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之间的延续时间宜控制在3~4h。
(6)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必须综合考虑系列因素:
①水泥的终凝时间
②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
③延缓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④施工机械的效率和数量
⑤操作的熟练程度
⑥尽量减少接缝
拌和方法和摊铺
a.混合料应在中心拌和厂拌和,可采用间歇式或连续式拌和设备
b.所有拌和设备都应按比例加料,配料要准确,其加料方法应便于监理工程师对每盘的配
合比进行核实。
c.拌和要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
佳值。
运距远时,运送混合料的车厢应加覆盖,。
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d.用平地机或摊铺机按松铺厚度摊铺,但摊铺要均匀,如有粗细料离析现象,应以人工或
机械补充拌匀。
整形
对道路所用混合料,在摊铺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平整。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