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围棋与现在围棋的规则
围棋的规矩

围棋的规矩
围棋,又称“对弈棋”,是一种中国传统棋类游戏,至今已有二
千多年的历史。
围棋的规则最早记载于春秋时期的《洛书说局第十六》,从此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和传播,流传至今,已经形成完整的围棋规矩。
一、局面构成
围棋棋盘由一百一十六个小棋子和九九十六个棋子组成,取九九八子棋长方形九九格称为一局,本局金棋落在法定九宫内,即本棋盘中心,其余两个棋子分别落在本局左右两个外宫,即中轴线两侧。
二、棋子种类
围棋的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分别表示两个对弈方。
除
以上小棋子外,围棋还有称为“金子”的棋子,它是一步走定胜负的决定性标志。
三、规则
1.局:开局者先手,两者以五指拨开棋子;
2.手:围棋有三种禁手,分别是重复禁手、跳过禁手和自杀禁手;
3.子:若一方的棋子被对方翻转,则表示已提子,将被提的棋子收入棋盒,不放在棋盘上;
4.后一步:最后一步双方都不能落子,双方棋子无法相遇,此时双方算和棋;
5.负:最后一步除外,双方算作围棋一局,最终以棋子数多少来
确定输赢,棋子数多者胜。
四、礼仪
围棋不仅有规则,还有一套完整的礼仪。
围棋中要求双方有礼貌待人,严格遵守棋艺规矩,做到文明棋艺,尊重对手。
围棋是一门令人难以置信的棋类游戏,它的规则既完善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就会发现围棋的深奥和魅力,是一种令人深刻而独树一帜的游戏。
这种神奇的游戏通过围棋的规则,给予了每一个人精彩的体验,也启发着每个人不断追求发现的严谨性思考。
围棋的不同规则.doc

围棋的不同规则身边的一些场合都是可以看到人们在下围棋,并且现在许多家长都会在位孩子选择兴趣班是考虑围棋。
那么对于围棋的规则与一些术语你知道吗?下面是有围棋的不同规则,欢迎参阅。
围棋规则基本下法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
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
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古代规则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则无法判断胜负(除了中盘胜),只不过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计入谱中,这和古人对棋的概念有关。
古代黑棋不贴目。
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
还棋头,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古代围棋的下法分为敌手棋、饶子棋、先两棋。
位尊的,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
围棋从古至今的规则

围棋从古至今的规则围棋,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
流行于东亚国家,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围棋从古至今的规则,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总则第1条围棋的棋具1、棋盘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
形成361个交叉点,在围棋中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
中央的圆点又称“天元”。
2、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
正式比赛以黑181、白180子为宜。
第2条围棋的下法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枰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第3条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
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提子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禁着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
这个点叫做“禁着点”。
第6条禁止全局同形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第7条终局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活棋与死棋1、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9条计算胜负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
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2024年围棋的起源及规则

2024围棋的起源及规则简洁介绍在围棋的棋盘中横方向有着 19 条线,竖方向有着 19 条线,一共加起来是 38 条线。
这横竖的 38 条线相交成 361 个点(19 乘 19 等于 361)。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围棋的起源及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围棋的起源围棋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帝饶时间起先流传。
最早在先秦典籍《世本》中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在古代围棋被称之为弈,在西方又被称为 GO。
在东亚地区比较流行,是隋唐时代经过朝鲜传进日本后,又流传到欧美的各个国家。
围棋至今已经有了 4000 年的历史,它蕴含了很多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也是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最好体现。
围棋规则是什么围棋在下棋的时候是下在棋盘的交叉点上面,棋子落下之后就不能移动位置了,黑棋先下子,始终下到最终,哪一方占据棋盘的地方多,就是哪一方获胜。
棋子连接的交叉点就是围棋中的“气”,下一个子之后把自己的两个子或两部分子连在一起,下的子就是“连”,下一个子把对方的子分隔成两部分就是“断”。
下一个子之后使对方的子只剩下最终一口气就是“打吃”,紧连着自己的子向上或向左右延长一个棋子就是围棋中的“长”,下棋的过程中对方的子处于无气状态,并且将对方无气的子从棋盘上面拿下来就是“提”。
围棋的特点围棋是追求最大效率和最经济的嬉戏。
在围棋嬉戏中,实力最强的棋手是用最少的棋步获得最少空间的棋手。
因此,围棋把经济性原则体现得特别清晰。
围棋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围棋的乐趣不分等级。
棋手依据自己的特长体验围棋的乐趣和教训。
围棋是一项精打细算的运动,但在竞赛中,高水平的棋手有高水平棋手的乐趣,低水平棋手有低水平棋手的乐趣。
围棋简介围棋在中国古代称为弈,现在在西方称为“Go”,到现在已经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了,《大英百科全书》把围棋的准确年头定在公元前 2356 年,是依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的“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有记载的,到了隋唐时期,经朝鲜传入日本,然后再流传到欧美各国。
围棋规则的比赛规定

围棋规则的比赛规定围棋规则的比赛规定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
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
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第10条先后手的确定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竞赛规程对此应作明确表述。
猜先的顺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
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
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
双方段位相同时,由年长者握子。
第11条贴子正式比赛采用黑棋贴子制度,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棋贴还3又3/4子。
例如黑方总共得185子则黑胜3/4子,得184子则黑负1/4子,得184.5子则为黑胜1/4子。
第12条计时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均应采用计时制度。
1、计时器提倡使用电子语音计时器。
允许继续使用指针式机械钟。
正式比赛时,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
人工读秒提倡使用秒表,允许使用其他计时器。
高等级的由专职裁判员负责计时的比赛,由主办方另行规定计时器种类和放置方式。
2、时限不同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基本时限。
3、读秒读秒是强制性的延续比赛的办法。
在采用规定基本时限外加读秒制的比赛中,应事先明确,在规定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
此类慢棋比赛的读秒每手棋限时为60秒,不足60秒的着手不予计时。
达到60秒的视为已使用保留时限之中的1分钟。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
60秒一手的读秒方式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还剩×分。
用至最后一分钟时,读秒方式变为:30秒、40秒、50秒,此后随即以准确的语音逐秒报出:1、2、3、4、5、6、7、8、9、10。
裁判员读出“10”而棋手同时落子或尚未落子,均应判为已使用1分钟。
采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读秒办法的快棋比赛,可根据上述原则,事先规定读秒实施细则。
清朝围棋规则

清朝围棋规则清朝围棋规则是一项古老而精妙的棋类游戏,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围棋以其简单的规则和复杂的策略而闻名于世,它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艺术和智慧的体现。
在清朝围棋规则中,棋盘是一个19x19的方格,棋子分为黑白两色。
游戏的目标是在棋盘上下子,通过围住对方的棋子来获取更多的领地。
棋局的胜负取决于谁能够占领更多的领地,或者在争夺过程中成功地杀死对方的棋子。
在游戏开始时,黑子先行。
双方交替下子,每次只能在空白的交叉点上下子。
当一方下子后,如果对方的棋子被围住,则会被从棋盘上移除,并且占领的领地也会归属于下子的一方。
围棋的规则简单明了,但其中的策略却极为复杂。
在围棋中,有一种特殊的手法叫做劫。
当一方下子后,对方可以选择在原来的位置上提子,但是被提的棋子不能立即在原地下子。
这样的规则设计使得围棋更加有趣,也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性。
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既考验玩家的智慧,又能培养玩家的耐心和思考能力。
在对弈过程中,玩家需要不断思考对方的意图,寻找最佳的下子位置,同时也要防止自己的棋子被对方围住。
围棋的策略极为复杂,需要玩家有长远的眼光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围棋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文化。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文化艺术之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围棋的智慧和哲学思想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决策分析、人工智能等。
清朝围棋规则是一项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游戏。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和文化传承。
通过围棋,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也可以感受到古代智者的智慧和智慧。
在围棋的世界里,每一步都是一种思考,每一局都是一场智力的较量。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高手,都可以在围棋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和挑战。
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的区别

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的区别不同点的话,主要是规则和下法吧,棋盘都是一样的。
1先说现代围棋数目a棋盘上有归属的点都算,一个一子,数完之后减去180又1/2,即得出赢或者输的目数了,注意一子等于两目。
中国古代说“等子比空”,也是一样的。
注意,日本围棋由于在从中国传过去的时候有点遗漏,它是只数“目”的(也就是围起来和吃掉的部分,自身下的子是不算的。
现在日本依然如此,但这种规则会导致一些问题,就不详细谈了)b现在的围棋要贴目,原来贴目4.5和5.5都有过,现在中国是7.5目,韩国和日本是6.5目,应氏杯比较特殊(应昌期办的比赛,采用应式规则)贴8点也就是8目(这种不带小数的贴目可能导致和棋)古代不贴目(当然,如果是双方棋力有明显差距,也可能贴一些目数来下,但就有让子棋的性质了),实际上,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很多不贴目的对局,贴目成为规则也就是那时在日本出现的。
c现在的围棋都是空棋盘,随便下。
古代中国围棋特有的座子,也就是棋盘先放上4个子,黑白各2,放在对角(相当于对角星布局)。
日本最早也有过座子的棋谱,但后来就都不用座子了。
d古代座子特有的,下完之后,棋盘上每多出一块棋要贴出2目,理由是古人认为两只眼是活棋的条件,不能算作目数。
因此棋分出的块数越少越好。
e下法。
现代围棋可以说发源于日本,因为中国都是用座子的(让子棋除外),因此主要说日本。
原来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而且占角的时候,三三、星、五五是不占的(认为不好),小目和目外比较多。
占角后认为最大的是缔角(相应的挂角也被认为很大),然后才拆边。
不过吴清源(中国的天才,一代宗师,少年时去了日本,其后取得“空前绝后”的成就)东渡后,与木谷实共同开发了“新布局”,掀起了速度布局的风潮,星位、三三、五五都在这个时候活过来了,布局理念完全革新。
――这个时间大约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昭和),这是个动乱又辉煌的年代。
直到现在,速度更是为尊,并且讲究紧凑行棋,压迫感和紧迫感都远胜古代围棋,也算是时代的特征吧。
古代围棋与现在围棋的规则

古代围棋与现在围棋的规则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是两种不同的游戏规则体系,在发展历程中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的规则。
古代围棋是指中国古代玩的围棋游戏。
其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00年左右。
在古代围棋中,主要包括棋盘、棋子、落子规则和胜负判定等方面。
首先,古代围棋的棋盘是由19条平行线和19条垂直线组成的,共有361个交叉点。
而现代围棋的棋盘同样由19条平行线和19条垂直线组成,但不同的是,现代围棋的棋盘上还有边界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棋盘尺寸。
其次,古代围棋的棋子有两种,分别是黑子和白子。
黑子先行,落子的方式是将棋子放在任意一个交叉点上。
而现代围棋的棋子同样有两种,但规定了每局比赛轮到黑子先行,之后双方轮流落子。
然后,古代围棋的落子规则主要有“气”的概念。
任何一个围棋棋子都需要依靠相邻的空交叉点,即气,来保持存活。
如果一个围棋棋子没有气,就会被对方围住,从而被吃掉。
而现代围棋的落子规则相对复杂一些。
除了考虑气的概念外,还要考虑对局的整体局势和影响,甚至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推演。
最后,古代围棋的胜负判定主要以“围”为依据。
当一个或多个对方的棋子完全被黑子或白子围住,且没有气,就会被吃掉,对方就输了。
而现代围棋的胜负判定则是根据最终的棋局形势来判断。
通过计算每一方的棋子在棋盘上的地盘和势力来进行判定,哪方的势力更大,谁就是胜利者。
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的规则有较大的不同。
古代围棋规则相对简单,强调局部,只考虑气和围的概念。
而现代围棋规则则更加复杂,强调整体,考虑了更多的战略和计算。
这也导致了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在玩法和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
现代围棋更加注重整体局势和长远打算,而古代围棋更加注重局部实力和近期收官。
这使得现代围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需要高智商和战略思维的竞技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围棋与现在围棋的规则
古代围棋的规则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则无法判断胜负(除了中盘胜),只不过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计入谱中,这和古人对棋的概念有关。
古代黑棋不贴目。
1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
2还棋头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最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3古代围棋的下法分为敌手棋、饶子棋、先两棋。
位尊的,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
古人计算胜负的规则和的中国规则是一样的,子目皆空,即棋盘上的活子,目就是围住的空点。
“空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总指你围的地盘,不单单表示围住的空点。
现代围棋的基本规则1吃子两人轮流落子,棋子(单个的或者紧挨着连成一片的)如果完全被围住,就会被吃掉2数地围棋的结果是数双方,占据面积大的一方为赢。
3半条规则:打劫吃子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反复对杀,导致棋局
无法进行的情况。
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按规定是必须先在其它地方走一步棋,才允许继续对杀。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比较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基本相同,但本质区别在于:古代围棋是以子多为胜(参考《敦煌棋经》),唐宋数路法(参考《忘忧清乐集》日本规则即由此变来)数空需扣除眼位、公气不计,明清数子规则有还棋头(眼位不是子,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古代围棋和现代围棋的其他区别第一,古代围棋一般白先黑后;第二,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第三,古代围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对角星位分别放黑白两子,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看了“古代围棋与现在围棋的规则还会看:1.下围棋的规矩和礼仪讲解2.关于围棋比赛的心态与经验3.了解围棋的竞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