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氧化还原反应高考试题知识讲解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具体应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基本原理、常见应用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氧化剂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则相反,它能够提供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氧化,同时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电子的转移导致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电子的转移和能级的变化。
在反应中,还原剂的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被氧化剂的电子所接受。
这个过程导致了能级的变化,同时释放出能量。
因此,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燃烧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火柴和煤都是通过燃烧产生热能,这是燃料被氧化剂氧化的结果。
此外,电池也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工作的。
电池通过将还原剂和氧化剂隔开,使得氧化还原反应逐步进行。
电子在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转移,从而产生电流。
常见的干电池和蓄电池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储存。
此外,高聚物的合成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例如,常见的聚合反应中,单体被还原剂的电子氧化,从而形成多聚物。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合成高聚物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解题方法在高考中,氧化还原反应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
要掌握解题的方法,首先需要了解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方程式。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等。
对于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氧化剂的变化程度。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各种金属离子等,还原剂则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精讲)(解析版)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导图】【目标导航】本专题内容为各种考试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点有四:一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辨析,包括判断所给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二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包括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合价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等;三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主要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书写产物,并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等;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主要是利用电子守恒进行相关量的计算等。
【重难点精讲】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律总结:分析电子转移数目的关键——标出元素化合价(1)基本方法: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一价氢、钾、钠、氟、氯、溴、碘、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CuFeS 2:Cu +2、Fe +2、S -2;K 2FeO 4:Fe +6;Li 2NH 、LiNH 2、AlN :N -3;Na 2S 2O 3:S +2;MO +2:M +5;C 2O 2-4:C +3;HCN :C +2、N -3;CuH :Cu +1、H -1;FeO n -4:Fe +8-n;Si 3N 4:Si +4、N -3。
概括为“氧、氧、得、降、还、还、还”。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间的关系 根据下图,将下面反应类型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反应实例 反应类型 CO +CuO=====高温Cu +CO 2____________ CaCO 3=====高温CaO +CO 2↑ ____________ 2FeCl 2+Cl 2===2FeCl 3 ____________ NH 3+HCl===NH 4Cl ____________ Zn +H 2SO 4===ZnSO 4+H 2↑ ____________ HCl +NaOH===NaCl +H 2O ____________ 2KClO 3=====MnO 2△2KCl +3O 2↑____________根据上表总结: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精讲—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精讲—氧化还原反应一、考情考纲二、思维导图三、考点提炼高频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图解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氧化剂Cl 2(X 2)O 2Fe 3+酸性KMnO 4、K 2Cr 2O 7HClO 浓H 2SO 4HNO 3H 2O 2还原Cl -(X H 2O/O 2-/Fe 2+/Fe Mn 2+、Cr 3+Cl -SO 2NO 2/N H 2O产物-)OH -O(2)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原剂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Fe2+H 2S/S 2-HI/I -NH 3CO SO 2/SO 2-3氧化产物金属离子非金属氧化物Fe 3+S 、SO 2I 2N 2、NO CO 2SO 3、SO 2-4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典例剖析】【例1】(2022·浙江省6月选考)关于反应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 ↓+SO 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SO 4发生还原反应B .Na 2S 2O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1mol Na 2S 2O 3发生反应,转移4mol 电子【答案】B 【解析】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 ↓+SO 2↑+H 2O ,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上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S 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
A项,H2SO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不正确;B项,Na2S2O3中的S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0价)和SO2(+4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C项,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为S,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不正确;D项,根据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mol Na2S2O3发生反应,要转移2mol电子,D不正确。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母题来源】2022年北京卷【母题题文】某MOFs 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24N O “固定”,实现了2NO 与24N O 分离并制备3HNO ,如图所示:己知:2242NO (g)N O (g)Δ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24N O 的固定B .24N O 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2NO 的去除C .制备3HNO 的原理为:242232N O O 2H O=4HNO ++D .每制备30.4mol HNO ,转移电子数约为226.0210⨯ 【答案】D 【试题解析】A .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所以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四氧化二氮的固定,故A 正确;B .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小,所以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有利于二氧化氮的去除,故B 正确;C .由题意可知,被固定后的四氧化二氮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232N O O 2H O=4HNO ++,故C 正确;D .四氧化二氮转化为硝酸时,生成1mol 硝酸,反应转移1mol 电子,则每制备0.4mol 硝酸,转移电子数约为0.4mol×6.02×1023=2.408×1023,故D 错误; 故选D 。
【命题意图】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判断为基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运用情况。
是一道基础性试题,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能力。
【命题方向】该考点为高中化学的常考点,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另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某物质含量。
十年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一)——氧化还原反应●考点阐释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包括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
命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综合应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命题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还需要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
3.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或还原)剂的氧化(或还原)性强于氧化(或还原)产物的氧化(或还原)性。
●试题类编(一)选择题1.(2003年上海春季,18)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2.(2002年江苏综合,25)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0075 mol·L-1B.0.0018 mol·L-1C.0.075 mol·L-1D.0.08 mol·L-13.(2002年河南,5)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常见化合价均为+2,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R2+>X2+>Z2+>Y2+B.X2+>R2+>X2+>Z2+C.Y2+>Z2+>R2+>X2+D.Z2+>X2+>R2+>Y2+4.(2002年河南,12)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H2O2)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B.2∶2∶1C.2∶3∶1D.4∶3∶25.(2001年全国,8)将NO-3+Zn+OH-+H2O−→−NH3+Zn(OH)-24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是A.2B.4C.6D.86.(2001年全国,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2Cl-;HNO2→NO。
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精选及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1.高温下焙烧CuFeS2的反应之一为: 2CuFeS2+7O2CuSO4+CuO+Fe2O3 +3S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CuFeS2中硫的化合价为-1B. CuFeS2发生还原反应C.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3 mol电子D. CuSO4和SO2既是氧化产物, 又是还原产物[答案] D[解析]CuFeS2中Cu为+2价, Fe为+2价, S为-2价, A选项错误; CuFeS2中S、Fe化合价都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B选项错误; 1 mol CuFeS2完全反应转移14 mol电子, C选项错误; D正确。
2.三氟化氮(NF3) 在微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 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有HF、NO和HN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 N> FB. 在与水蒸气反应中, 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D. 在潮湿空气中反应,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D[解析]原子半径: N> F, A正确; 三氟化氮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F、NO和HNO3, 三氟化氮中氮元素为+3价, 部分N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HNO3, 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NO, 所以N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正确; 石灰水可除去HF、HNO3, 所以若NF3泄漏, 可用石灰水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C正确; 根据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相等, 可得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错误。
3.已知: ①Na3N+3H2O3NaOH+NH3↑, ②NaH+H2O NaOH+H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 Na+> > H+B. 反应①和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②每生成1 mol H2, 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Na3N和NaH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答案] C[解析]离子半径: N3-> Na+> H+, A不正确; 反应①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不正确; 根据反应①可知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铵两种盐, D不正确。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详解

氧化还原反应一、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反应过程中有特征是反应前后有2.把握好两条线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2.常见还原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步骤:“二选、二标、三定”1.二选:选定物质:升高线、降低线中各选定一个物质2.二标:选定物质算变价原子化合价差值x变价原子角标3.三定: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一定选定物质化学计量数,观察配另外两个物质计量数;二定电荷守恒,三定其他物质和化学计量数。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归中规律高变高,低变低题组一1.高炉炼铁中存在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氧化剂B.CO是还原剂C.C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C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工业上制备硝酸的一个重要反应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是还原剂B.NH3是氧化剂C.O2失去电子D.NH3发生氧化反应3.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 l-B.I-→I2C.SO2→SO32-D.CuO→Cu4.下列物质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5.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7.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8.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双选](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说明: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B. 1 mol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D.2Na2O2+2H2O= 4NaOH+O2↑与Cl2+H2O= HCl+HCI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2Cu2++ 5I-= 2Cul↓+ I3-,中的氧化剂为10.Fe2O3与FeS2混和物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 n(Fe2O3)=题组二1.[16全国11,28]写出“煅烧“偏钒酸铵(NH4VO3)得到V2O5的化学方程式:2.[15全国1,27]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制备硼酸(H3BO3)的化学方程式:3.[15全国I ,27]以硼酸(H3BO3)和金属镁为原料在加热条件下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4.[15全国1I,37] 单质Cl2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Cl2O,其化学方程式为:5.[17全国I ,27]钛铁矿(FeTiO3)用盐酸“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18全国II, 28] 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18全国1,27] 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可用碘标准液滴定。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知识点解析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知识点解析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多个方面,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深入解析一下这部分内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氧化,自身被还原,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还原剂则是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还原,自身被氧化,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例如,在反应 2H₂+ O₂= 2H₂O 中,氢气(H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氢气被氧化,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氧化产物;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2 价,氧气被还原,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还原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分别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同一种元素,桥上标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总数以及化合价的升降情况。
以 2KClO₃= 2KCl + 3O₂↑为例,从氯酸钾(KClO₃)中氯元素指向氯化钾(KCl)中的氯元素,桥上标明“得到6e⁻,化合价降低6”;从氯酸钾(KClO₃)中氧元素指向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桥上标明“失去 12e⁻,化合价升高12”。
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从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桥上标明转移电子的总数。
比如在反应 Fe + 2HCl = FeCl₂+ H₂↑中,从铁(Fe)指向盐酸(HCl)中的氢元素,桥上标明“2e⁻”。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氧气(O₂)、氯气(Cl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2011·全国卷I·13)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 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 molB. 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mol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 在FeO·Fey CrxO3中,3x=y答案:选A。
2.(2011·江苏高考·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B。
3.(2012·四川高考·13)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 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 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 mol·L-1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 mol答案:选B。
4.(2012·上海高考·11)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氨气完全反应。
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答案】选D。
5.(2012·上海高考·13) 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该反应采用450 ℃~500 ℃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答案】选A。
6.(2012·上海高考·15)下图所示是难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 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 d处立即裉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答案】选D。
7.(2012·上海高考·20)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即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 molCu2S,有4 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答案】选A、D。
8.(2012·上海高考·22)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 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答案】选A、D。
9.(2012·广东高考·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答案】选D。
10.(2012·海南高考·6)将0.195 g锌粉加入到20.0 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B.M2+C.M2+D.MO2+【答案】选C。
11.(2012·安徽高考·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 mol H2O放出2.24 L的H2【答案】选B。
12.(2012·山东高考·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答案】选C。
13.(2013·上海高考·16)已知氧化性Br2>Fe3+。
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2++bBr-+cCl2dFe3++eBr2+f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6 B.02101 2C.201202D.22221 4【答案】选B。
14.(双选)(2013·上海高考·18)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2.0 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答案】选C、D。
15.(2014·上海高考·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答案】选A。
16.(2014·上海高考·16)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 mg,则( )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 【答案】选C 。
17.(2014·上海高考·19)下列反应与Na 2O 2+SO 2Na 2SO 4相比较,Na 2O 2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B.2Na 2O 2+2SO 32Na 2SO 4+O 2 C.Na 2O 2+H 2SO 4Na 2SO 4+H 2O 2 D.3Na 2O 2+Cr 2O 32Na 2CrO 4+Na 2O【答案】选D 。
18.(2015·四川高考·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答案】选D 。
19.(2015·海南高考·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 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 【答案】选D 。
20.(2015·海南高考·6)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 -+4OH-2R +3Cl -+5H 2O 。
则R中R 的化合价是 ( )A.+3B.+4C.+5D.+6 【答案】选D 。
21.(2015·江苏高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CCO+H 2CO 2+H 2O 途径b:CCO 2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答案】选C 。
22.(2015·江苏高考·4)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C 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 、MgO 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 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 的还原性强于C 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答案】选C 。
二、非选择题1.(2012·上海高考·五大题) 二氧化硒(SeO 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 ,2SO2+SeO2+2H2O−−→Se+2SO42-+4H+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①SeO2+KI+HNO3Se+I2+KNO3+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配平方程式①,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 0 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的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Se+2HNO3(浓)H2SeO3+NO↑+NO2↑(2).H2SO4(浓)>SeO2>SO2(3).(4).0.9252.(2012·安徽高考·25)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
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Z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