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选择(20190906135101)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一、药理学研究中的选择1、临床药物代动物学研究:首选动物及性别,应尽量与药效量或毒理学研究所用动物一致。
药物动力学参数测定:最好使用犬、猴子等大动物,可在同一动物上多次采样。
药物分布实验:大、小鼠较方便。
药物排泄试验:一般首选大鼠,胆汁采集可在乙醚麻醉,胆管插管引流。
2、一般药理研究主要药效作用以外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
动物:小鼠、大鼠、猫、犬等性别不限。
3、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研究:促智药:成年大小鼠一般应用幼年、老年鼠。
镇静催眠药:成年小鼠便于分组。
抗痛药:成年大小鼠,以雄性为宜。
镇痛药:需在整体动物上进行,常用成年小鼠、兔,也可用豚鼠、犬等,雌雄兼用。
中枢性肌松药:小鼠、猫。
解热药:首选兔。
兔:品种、年龄、室温、动物活动情况等不同,对发热反应速度和程度有明显影响,应按药典规定进行。
神经节传导阻滞影响药物:首选猫,最常用的是颈神经节,因其前后部易于区分。
4、心血管系统的药物研究:抗心肌缺血药:狗、猫、兔、大小鼠。
抗心率失常药:豚鼠。
小鼠不便操作。
降压药:狗、猫、大鼠。
不宜用兔:外周循环对外界环境刺激极敏感,血压变化大。
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狗、猫、豚鼠、兔。
一般不用大鼠。
降血压药:大鼠、兔。
模型动物:遗传性高脂血症WHHL兔。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一般用兔、鹌鹑。
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大鼠、兔,个别也可用小鼠。
5、呼吸系统药物:镇咳药筛选:首选豚鼠,对化学刺激或机械刺激都很敏感。
猫:生理条件下很少咳嗽,可用于刺激喉上神经诱发咳嗽,在初筛基础上进一步肯定药物的镇咳作用。
犬:适用于观察药物的镇咳作用持续时间。
兔:对化学、电刺激不敏感。
大小鼠:实验可靠性差。
支气管扩药:常用豚鼠:气道平滑肌对致痉剂药物反应敏感。
大鼠:某些免疫和药理学特点与人类较近。
祛痰药:一般用雄性小鼠,兔、猫。
6、消化系统药物:胃肠解痉药:大鼠、豚鼠、家兔、犬等,雌雄均可。
催吐、止吐:犬、猫、鸽等。
兔、豚鼠、大鼠,无呕吐反射,故不选用。
实验动物的选择应

2.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要求 的实验动物、充分利用不同品种品系实 验动物存在的某些特殊反应。
如:
开胸和心脏实验----适宜选用兔做实验
发热、解热和检查致热源实验-----适宜 选用兔做实验
编辑课件
观察药物对排卵的影响,进行避孕 药研究-----适宜选用兔、猫。
动脉粥样硬化实验-----适宜选用兔、 猪、猴。
编辑课件
微生物级别选择
普通级----一般为教学示范用;
清洁级----国内科研工作要求的 标准动物,适合于大多数科研课 题,目前我国正逐步取消;
SPF级----国际标准实验动物;
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仅在特 殊课题需要时使用。
编辑课件
4.选用与实验要求相适应的 实验动物规格
年龄----年龄不同,其生物学特性往往不同,
遵循国际上的3R规则-----减少动物用 量、实验要精细优化、尽量采用替代物。
编辑课件
3R的含义?
3R即
替代(replacement) 减少(reduction) 优化(refinement)
编辑课件
1.替代(replacement) :原意是指应用 无知觉材料的科学方法替代活的有知觉 的脊椎动物的方法,其含义是任何的科 学方法,只要是使用非生物材料或无知 觉的低等动物(如无脊椎动物)材料来 代替使用活的脊椎动物的方法都属于替 代。其范围包括组织学、胚胎学、细胞 学或计算机等方法取代整体动物实验, 以低级动物代替高级动物等。
F1杂交群----在一定程度上,兼有近交系 和封闭群的特点;
突变动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人类疾病模 型特征。
编辑课件
实验动物具体品种品系选择
如果实验结论只针对某一品系则使用 一个品系。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1. 最小化使用动物:尽量使用最少的动物来获得足够的数据。
使用教育和计算机模型等方法来替代动物实验。
2. 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动物,并考虑它们的生理特点和缺陷。
3. 选择健康的动物:仅使用健康的动物进行实验。
如果动物患有疾病,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4. 应用最佳的实验方法:选择具有最佳实验方法的实验动物种类进行实验。
最佳实验方法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 最大限度减轻动物的痛苦和痛苦:在实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和痛苦。
尽量使用无创伤性的实验方法。
6. 定期审查使用动物的方案:为保证动物受到妥善对待和使用,定期对使用动物的方案进行审查。
7. 尊重生命:在面临使用动物的决策时,必须尊重生命,并认真考虑是否有替代方案。
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使用相应的种属、品系和个体实验动物,是实验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
教学实验的动物用量较少,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尤为重要。
一、种属的选择实验动物选择,应注意影响,动物实验效果的的各种因素。
大多数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类服务的。
因此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
尽可能选择其结构、功能和代谢特点接近于人类的动物。
不同种属的动物对于同一刺激的反应也不同。
例如,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的研究宜选用豚鼠。
因为豚鼠易于致敏。
因家兔体温变化灵敏,故常用于发热、热原检定、解热药和过热的实验。
狗、大自鼠、家兔常用于高血压的研究。
肿瘤研究则大量采用小白鼠和大白鼠。
二、品系的选择同一种属动物的不同品系,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异。
例如,津白2号小鼠容易致癌。
津白1号小鼠就不易致癌。
再如,以嗜酸性粒细胞为变化指标,C57BL小鼠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敏感性比DBA小鼠高12倍。
在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有时要考虑到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布类型相似的动物类别。
主要是一些封闭群动物,如:KM小鼠,Wistar大鼠,毕格犬等。
封闭群动物虽然能较好地代表自然群体,但群与群之间有时存在有差异。
因而在重现性上都有一定问题。
三、个体的选择同一品系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物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
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和健康情况不同,往往导致对同一刺激的不同结果。
1.年龄年幼动物一般较成年动物敏感。
应根据实验目的选用适龄动物。
动物年龄一般可按体重大小来估计。
急性实验选用成年动物。
大体上,成年小白鼠为20~30克;大白鼠180~250克;豚鼠450~700克;兔2.5~2.5千克;猫1.5~2.5千克;狗为9~15千克。
慢性实验最好选用年轻一些的动物。
减少同一批实验动物的年龄差别,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2.性别不同性别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也不同。
在实验研究中,对性别无特殊需要时,在各组中宜选用雌雄各半。
第三章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方法

群体分布的相似性 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要考
虑到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布类 型相似的动物类别。
操作实感的相似性
二、特殊性原则 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
要求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
为实验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等提供了 很多便利条件。前面已介绍了各种常用 实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熟悉这些特 点,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实验动物能简化 操作,使实验易于成功。
第三章 动物实验中实验 动物的选择
首先应从生物医学研究的目的和实验要求来选 择实验动物,进而考虑实验动物是否容易获得、 是否经济、是否容易饲养。一切实验动物应具 有个体间的均一性,遗传的稳定性和容易获得 三个基本要求。
充分查阅与实验相关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两 方面的文献,积极与实验动物科学工作者进行 实验相关内容的交流
长期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而
且实验动物的高、中剂量组是给予中毒剂 量的药物,如要获得真正的药物毒性作用 结果,就必须保证动物的质量和适宜的环 境。
需要两种以上的动物,才能比较正 确地预示受试药物在临床上的毒性反应, 常用的一种是啮齿类的大鼠,另一种是狗、 猴或小型猪。
生殖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目的是判 断雄性、雌性动物连续用药后,一般生殖行为和 生育力的变化。
鼠,它们的生命期尚不及致癌试验所要求的周期。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 五、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 六、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 七、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研究中的选择 八、抗炎与免疫试验研究中的选择 九、微循环试验研究中的选择 十、其他研究中的选择
八、实验动物的选择应用应注意有关国际 规范
GLP SOP “3R”
第二节 常见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试述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试述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是指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包括:
1. 目的:实验动物应能满足实验研究的目的,可以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实验动物。
2. 数量:实验动物的数量应根据实验研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数量。
3. 健康:实验动物应该是健康的,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且没有任何疾病。
4. 年龄:实验动物的年龄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
5. 性别:实验动物的性别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雌雄各半。
6. 体重:实验动物的体重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在同一体重阶段。
7. 品种:实验动物的品种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同一品种。
8. 环境:实验动物应该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应符合实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要求。
生物医学研究课题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31
16
一、年龄与体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生物量,实验动物的机体反应性 随年龄而有明显变化。幼年动物往往较成年动物敏感。 不同年龄尤其是年龄差距较大的动物,对药物的毒性 反应亦有差异。因此,急性毒性试验规定小鼠体重在 18—22g,其目的在于减少由体重、年龄差距造成的影 响。
同一实验中,动物体重应尽可能一致,若相差悬 殊,则易增加动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影响实验结果的 正确性。
12
四、相容或相匹配原则
在设计动物实验时,所选用的动物质量等级要与实 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者的技术、方法及试剂性能 等相匹配。避免应用高精仪器、先进的技术方法、高 纯度的试剂与低质量、非标准化、反应性能低的动物 相匹配,或利用低性能的测试手段、非标准化的实验 设施与高质量、高反应性能的动物相匹配。如果将经 过微生物控制的SPF动物或无菌动物购回后,饲养在普 通环境中进行实验,无疑也是对实验动物资源的一种 浪费。
8
4. 操作实感的相似性
为临床操作打基础的动物实验,应选用与 临床操作较接近的动物。如模拟人类心脏移植, 练习手术操作的动物实验,可选择猪器官作实 验材料,因为猪的心脏形态大小与人很接近。
9
二、差异性原则
利用各种实验动物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 型、易感性等特点上的差别,选用不同种系实 验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更适合于不同研究目 的的需求。
13
五、可获性原则
实验大鼠、小鼠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用量多, 用途最广的实验动物。而灵长类大型实验动物, 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由 于繁殖周期长,繁殖率低,饲养管理困难,价 格昂贵等因素而影响了其易获性,不能得到普 及使用。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最 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管理的动物是实验 研究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很多,生理性状也不同,为保证动物试验的准确性,必须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做试验。
常用的有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及绵羊等。
通常按实验目的、要求选择实验动物,选择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根据实验的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如在分离、鉴定病原菌时选用最敏感的动物作实验对象。
如小白鼠对肺炎链球菌、破伤风外毒素敏感、豚鼠对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易感;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幼猫最敏感等。
2.选用动物的数量必须符合统计学上预计数字的需要。
3.根据实验的性质也可选不同品系的动物:其目的在于使动物试验结果有规律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如测定对病原体的感染性,最好选用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
4.由于同一种实验动物存在着个体差异,还应注意个体的选择:(1)年龄:一般均选用成年动物来进行实验。
动物年龄常按其体重来估计,选用的动物体重大体上小白鼠20~30g、豚鼠500g左右、家兔2kg左右。
(2)性别: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如无特殊需要,一般宜选用雌雄各半。
(3)生理状态:实验动物应证明确实健康外,雌性动物若处于怀孕、授乳期不宜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