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深刻的批判,一共10篇。

B.《范爱农》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性孤傲耿直的人,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

C.《藤野先生》一文,主要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东京留学时的生活。

D.《无常》一文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间。

文中的白无常又叫活无常,是为人们所喜爱的。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文段选自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篇名),文中“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1)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1)中“她”是_____________(填人物)(2)中“他”是_____________(填人物)4.(活动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读文回答问题。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5.《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含有温馨的回忆同时也有理性的批判。

请将下列内容进行分类。

A.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

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藤野先生》)B.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一)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诞生在浙江绍兴。

周家是一个大家族,到鲁迅祖父一辈,已日渐衰败。

鲁迅的父亲是个秀才,在仕途上终生不得意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12岁那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受此打击日渐病重,在他15岁那年病逝。

这段时间里,作为家中的长子,鲁迅计划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深深地感到事态的炎凉。

17岁,鲁迅离开家乡,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路矿学堂。

190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东渡日本深造。

两年后,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改变中国人麻木的精神比医治肉体更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回国以后,鲁迅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过书,后又去北京的教育部做事,其间目睹了辛亥革命从胜利到失败的整个过程,更加坚定了中国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国民性的改造的认识。

1917年前后,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已经开始提倡,鲁迅开始写作,随着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二、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带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精选题及答案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精选题及答案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写的 是__活__(_或__白__)无常,作者是__鲁__迅__(2分) (2)“遗老遗少”的意思是__留__恋__过__去__、__思__ __想__顽__固__、__陈__旧__的__人____。(2分) (3)文段主要运用了__外__貌__描写。 (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简述文段中无常的 形象。②请谈谈作者对他的情感态度。(5分)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
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 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 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以上文段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_藤__野__ _先_生__》。(1分)
(2)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肯定句。(2 分)
①范爱农的老师被害,同乡会的学生主张发 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清政府,写文章悼念。但 是范爱农反对。我们认为他冷酷,懦弱。
②范爱农是一个孤傲、倔强、正直、追求革 命的爱国者。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A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 ,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 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5分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 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 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 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 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 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 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 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精品】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精品】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精品】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朝花夕拾》班级姓名【导读】《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如陈莲河)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狗·猫·鼠》《五猖会》《二十四孝图》三篇文章都提到了“长妈妈”。

B.《琐记》中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衍太太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C.《范爱农》中提到范爱农和鲁迅起初相识的地点是横滨。

D.《父亲的病》中陈莲河给鲁迅父亲看病开的药有败鼓皮丸、一对原配的蟋蟀、平地木。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表达出了鲁迅希望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朝花夕拾》中还有多篇作品涉及到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请写出其中两篇作品的题目。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3.你的同桌是一位小说迷,他(她)觉得《朝花夕拾》故事性不强,所以不太有兴趣阅读。

你将向他(她)做推荐性介绍,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请按要求将下面篇目的选项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他的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 H。

《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4.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_____)(2)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_____)(3)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_____)5.下列选项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刻画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相匹配的分别是:衍太太:__________长妈妈:__________A.年轻时是“豆腐西施”,老了却尖酸刻薄,市侩俗气脸皮厚,一副“圆规”似的站姿。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参考资料带答案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参考资料带答案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参考资料带答案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以上文字选自于《朝花夕拾》中哪一篇?让“我”产生“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的是什么事情?2.下面是《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 ;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 J.《范爱农》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3.阅读《朝花夕拾》中的相关句子写出相应人物的姓名。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甲)、(乙)、(丙)三段话中提到的“她”、“他”、“他”分别指代什么人?请写出三个人物的姓名。

4.根据句子,写出《朝花夕拾》中相应的人物。

①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②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①中的“他”是______,②中的“她”是______,③中的“他”是______。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精选题附答案

七上语文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精选题附答案

(1)以上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篇目《_ __狗__·__猫__·__鼠___》。(1分) (2)就全篇而言,“我”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写出三点即可)(3分)
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 ,才吃下去; ②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 ③它老嗥叫,令人心烦; ④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朝__花__ _夕__拾__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___鉴__略_》“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 _被__父__亲__强__迫__背__书__的__扫__兴__、__无__奈__和__痛__苦的心情。 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对__ _“__我__”__要__求__过__于__严__格__,__完__全__不__顾__及__孩__子__的__心__ _理___的人。
2、名著阅读。(6分)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 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 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 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对一而且要背 出来。
(4)《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迎__ _神__赛__会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父亲让“我” 背《_鉴__略__》的痛苦,文章揭露了_封__建__教__育__对
儿童天性的压制。
(5)鲁迅在《_琐__记___》中记叙为了“寻别一 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_江__南___ _水__师__学__堂__。
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 ,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喊父亲的名字( 或鼓励孩子吃冰、打旋子,给“我”看 不健康的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1.在《朝花夕拾》中,提到鲁迅弃医从文原因的文章是()A.从《阿长与〈山海经〉》B.《藤野先生》C.《父亲的病》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青少年时期所写的散文作品集。

B.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东京求学时的老师。

C.长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不拘小节喜欢背后搞坏的人。

D.作者讨厌猫的原因之一是猫喜欢尽情折磨弱者。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意思是早晨坠落的花下午捡拾起来意味着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与情感。

鲁迅用它来命名自己的散文集意思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回忆他的童年故事。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要求强背《鉴略》的痛苦往事,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琐记》中作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有“肚子疼”绰号的是沈四太太。

D.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藤野先生。

4.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用《范爱农》一文深情地回忆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的朋友“范爱农”,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范爱农初识在日本横滨,那时就因为“绣花鞋”事件,我对他有了误会。

B.“杀的杀掉了,死的也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表现了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残忍杀害后的满怀激愤之情,他并非如我所想的那样无情无义。

C.《范爱农》一文的语言风格是平凡朴素而饱含深情的。

D.范爱农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正是他正直孤傲的性格使他不容于世而走上绝路。

5.《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这部散文集原题为“”。

6.根据以下描写,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名称。

(1)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名著阅读练习之二《朝花夕拾》
1.鲁迅,原名_______ ,字_______,_______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l926年所作的一本_____(体裁)集,共10篇。

3.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_______玩耍。

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5.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 。

6.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_______。

7._______是鲁迅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

8.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9.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_____________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0.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______。

11.“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

”这是作者笔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3.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______。

14.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_______。

1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
________。

16.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

17.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________和________。

18.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________的照片。

19.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___。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_____ ___》中提及。

2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______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_______ 》。

22.《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________,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的不合理。

23.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4.《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我们学过其中的《___ _____》、《____ __ __》、《_____ ___》等。

25.《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
26.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答案:
1.周树人;豫才;浙江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回忆性散文3.百草园4.弃医从文5.范爱农6.《无常》7.弃医从文8.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E埋_JL 9.无常10.《二十四孝图》 ll.无常 12.乌烟瘴气 13.《狗·猫·鼠》 l4.范爱农 l5.阿长;衍太太16.江南水师学堂17.《无常》;《五猖会》18.藤野先生19.拯救国民的精神20.琐记21.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4;《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以上8篇写出一篇篇名即可) 22.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无知和隔膜;封建思想习俗23.呐喊24.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25.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26.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