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案例及参考答案
增值税经典例题

1.位于县城的某筷子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8 年4 月份发生以下业务:(1)月初进口一批优质红木用于生产红木工艺筷子,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0 万元,另向境外支付包装材料和包装劳务费用合计折合人民币1 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杂费和保险费折合人民币2 万元。
企业按规定缴纳了关税、进口增值税并取得了海关开具的完税凭证。
为将货物从海关运往企业所在地,企业支付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其他杂费共计5 万元,尚未取得货运发票。
(2)委托某商场代销红木工艺筷子5000 套,双方约定,待5000 套全部售出并取得代销清单后,企业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商场。
本月底尚未收到代销清单,但已收到其中的3000 套的不含税货款30 万元。
(3)将红木工艺筷子4000 套按100 元/套的不含税价格赊销给某代理商,双方约定,下个月的25 日付款,届时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将自产红木工艺筷子1000 套在展销会上作为样品,在展销会结束后无偿赠送给参展的其他客商。
(5)向林业生产者收购一批白桦木原木用以生产木制一次性筷子,给林业生产者开具了经主管税收机关批准使用的农产品收购凭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合计为50 万元,收购款已支付。
该批原木通过铁路运往企业所在地,企业支付运输费5万元,建设基金1 万元,装卸费1 万元,保险费1.5 万元,有关费用已在货运发票上分别注明。
(6)将成本为20 万元的原木移送给位于某市市区的一加工企业,委托其加工成木制一次性筷子,木月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加工费及辅料费金额共计5 万元。
本月将其全部直接用于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40 万元。
(7)外购低值易耗品、自来水、电力,支付含税价款合计 6 万元,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
(8)销售本企业已使用了半年的某台机器设备,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1 万元。
购买该设备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0 万元,本月账面净值为19 万元。
会计经验: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2013年11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①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③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④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0.9万元。
⑤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⑥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
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计算该企业2013年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①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80x17%+5.85÷(1+17%)x17%=14.4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29.25÷(1+17%)x17%=4.25(万元) ③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20x(1+10%)x17%=3.74(万元) ④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1.04÷(1+4%)x4%x50%x5=0.1(万元) ⑤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10.2+6x7%=10.62(万元) ⑥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30x13%+5x7%)x(1-20%)=3.4(万元) ⑦该企业11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4.45+4.25+3.74+0.1-10.62-3.4=8.52(万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增值税习题及答案

增值税习题1.某电视机厂为一般纳税人,2016年2月发生以下经营业务:(1)批发销售电视机一批,取得销售额600万元,开具专用发票;同时提供运输服务,收取运费4.68万元,开具普通发票。
(2)向个体户销售电视机一批,价税合并收取销售额234万元。
(3)将不含税价5万元的电视机作为礼品赠送给客户。
(4)购进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和进项税额分别为250万元、42.5万元,专用发票本月已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
另外支付运费8万元,并取得承运单位开具的专用发票。
(5)购进生产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款分别为120万元、20.4万元。
(6)本企业免税项目领用原材料一批,价款10万元。
要求:计算电视机厂2016年2月应纳的增值税。
2.某电器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发生以下经营业务:(1)购入冰柜500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款分别为96万元、16.32万元(发票已认证)。
另外支付运费2万元,承运单位开具了专用发票。
(2)批发空调一批,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50万元,采用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结算,货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货款尚未收回。
(3)零售电视机取得零售收入总额23.4万元,货款已收回。
(4)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微波炉468台,每台零售价0.1万元,另支付顾客每台旧空调收购价0.05万元。
(5)商场将11月份购进的自动榨汁机50台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款分别为4万元、0.68万元。
要求:计算电视机厂2015年12月应纳的增值税。
3.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7月购销业务情况如下:(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运费专用发票,注明运费金额3万元;(2)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收购发票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运费4万元,取得运费专用发票;(3)销售A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未到,向买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82万元;(4)销售B产品一批,采取分期收款方式结算,合同约定货款自2010年7月底开始分五次结算,每期结算金额为含税价格5.85万元,应购货方要求,企业于7月30日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最新)增值税案例题

(4)计算本月应纳增值税额。 本月应纳增值税额=5100-1700=3400 (5)实际上交增值税40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6)将未交增值税转出。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600
例题3:进项税额转出
借:库存商品 16000 贷:生产成本 16000 (3)本月生产的商品全部出售,全部为内销。销售 额为30000元,增值税为5100元。收到款项并存入 银行。 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
借:其他应收款 17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700
(5)实际收到出口退税1700元。 借:银行存款 1700 贷:其他应收款 1700
例题5:出口退税——调低出口退税率
(1)2008年4月3日购入原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 17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假定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其 中直接材料费用1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4000元,制造费 用2000元。 借:生产成本 160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付职工薪酬 4000 制造费用 2000
(1)2008年4月3日购入原材料,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 17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假定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其 中直接材料费用10000元,直接人工费用4000元,制造费 用2000元。 借:生产成本 160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付职工薪酬 4000 制造费用 2000
增值税例题范文10篇

增值税例题范文10篇一、基本概念例题。
例题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5月销售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
已知该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
计算该企业5月的销项税额。
解析:销项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根据题目,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销项税额 = 100×13% = 13(万元)。
二、含税销售额换算例题。
例题2:某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23年6月取得含税销售额为51.5万元。
增值税征收率为3%。
计算该商店6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解析:首先要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征收率)。
所以不含税销售额 = 51.5÷(1 + 3%) = 50(万元)。
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 50×3% = 1.5(万元)。
三、进项税额计算例题。
例题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7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
另外支付运输费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3万元,增值税税额0.27万元。
计算该企业7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解析:企业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这里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为6.5万元,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为0.27万元。
所以该企业7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 6.5+ 0.27 = 6.77(万元)。
四、应纳税额计算(一般纳税人)例题。
例题4: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8月销售产品取得含税销售额为226万元,当月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购进生产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
计算该企业8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解析:1. 先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增值税税率)这里增值税税率为13%,不含税销售额 = 226÷(1 + 13%)=200(万元)销项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 200×13% = 26(万元)2. 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购进原材料进项税额为13万元,购进生产设备进项税额为2.6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 = 13+2.6 = 15.6(万元)3. 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 26 15.6 = 10.4(万元)五、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计算例题。
增值税筹划案例(含答案)

案例5-1某投资者依据现有的资源欲投资于商品零售,若新设成立一家商业企业,预测每年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30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210万元,符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若分别新设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预测甲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6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112万元;乙企业每年度可实现的销售商品价款为140万元,购进商品价款为98万元.甲、乙企业只能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缴纳率为3%.分析要求:采用增值率筹划法为该投资者进行纳税人类别的选择.1.该企业不含税增值率<R>=<300-210>÷300=30当企业的实际增值率<30%>大于平衡点的增值率<23.53%>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2.该企业不含税抵扣率<R>=210÷300=70%当企业的实际抵扣率<70%>小于平衡点的抵扣率<76.47%>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3.该企业不含税成本利润率<R>=<300-210>÷210=42.86% 当企业的实际抵扣率<42.86%>大于平衡点的抵扣率<30.77%>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企业应当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以降低税负.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300×17%-210×17%=15.30<万元>.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160+140>×4%=12.00<万元>.因此,成立一家商业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5.30万元,分别成立甲、乙两家商业企业共计应纳增值税额12万元,可降低税负3.30万元.案例5-2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主要耗用甲材料加工产品,现有A、B、C三个企业提供甲材料,其中A为生产甲材料的一般纳税人,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17%;B为生产甲材料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够委托主管税局代开增值税缴纳率为6%的专用发票;C为个体工商户,只能出据普通发票,A、B、C三个企业所提供的材料质量相同,但是含税价格却不同,分别为133元、103元、100元.分析要求:该企业应当与A、B、C三家企业中的哪一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分别为120元、105元、100元.分析要求:该企业应当与A、B、C三家企业中的哪一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解题思路依据不同纳税人含税价格比率的基本原理,可知:B企业与A企业的含税价格比率R=105÷120=87.5%>86.80%,应当选择A企业.C企业与A企业的含税价格比率R=100÷120=83.33%<84.02%,应当选择C企业. 因此,企业应与C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数据检验:从A处购进材料的净成本为:120÷〔1+17%〕-120÷〔1+17%〕×17%×〔7%+3%〕=100.82〔元〕从B处购进材料的净成本为:105÷〔1+3%〕-105÷〔1+3%〕×3%×〔7%+3%〕=101.63〔元〕从C处购进材料的净成本为:100元案例5-3某建筑材料企业,在主营建筑材料批发和零售的同时,还对外承接安装工程作业.假定该企业某年度混合销售行为较多,当年建筑材料的销售额为200万元,购进项目金额为180万元,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均为17%,取得施工作业收入18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3%.分析要求: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分析该企业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哪一种税比较有利?企业实际增值率=〔200+180-180〕÷〔200+180〕×100%=52.63%而平衡点增值率=20.65%企业实际增值率〔52.63%〕大于平衡点增值率〔20.65%〕,因此,应选择缴纳营业税,可以减少纳税17.66万元,即〔200+180〕÷〔1+17%〕×17%-180÷〔1+17%〕×17%-〔200+180〕×3%].案例5-4某装饰材料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主要从事装饰材料的销售业务,同时又承揽一些装饰装修业务.某月该企业对外销售装饰装修材料获得含税销售收入14万元,增值税税率为4%;另外又承接装饰装修业务获得劳务收入5万元,营业税税率为3%.分析要求:该企业应当采取分别核算、还是采取混合核算?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和营业税时应纳增值税=14÷〔1+4%〕×4%=0.54<万元>应纳营业税=5×3%=0.15<万元>应纳税额=0.69〔万元〕当混合核算时,应合并缴纳增值税.应纳税额=〔14+5〕÷〔1+4%〕×4%=0.73<万元>因此,该企业应当采取分别核算增值税和营业税,可以减低纳税额0.04万元.案例5-5服装生产企业A委托棉线生产企业B加工棉线4吨,双方商定,如果采用经销加工生产,每吨棉线12 000元,供应棉纱5吨,每吨作价8 000元,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采用加工生产方式,每吨棉线支付加工费1 800元,供应的棉纱不作价,B企业电费等可抵扣的增值税税额为500元.分析要求:A、B企业应当如何选择加工方式?案例解题思路假设A、B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税率17%〕〔1〕A企业采取经销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额=8000×5×17%-12000×4×17%=-1360〔元〕收回成本=12000×4=48000〔元〕〔2〕A企业采取来料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额=-1800×4×17%=-1224〔元〕收回成本=8000×5+1800×4=47200〔元〕〔3〕B企业采取经销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额=12000×4×17%-500=7660〔元〕收益额=12000×4-5×8000-7660=340〔元〕〔4〕B企业采取来料加工方式应纳增值税额=1800×4×17%-500=724〔元〕收益额=1800×4-724=6476〔元〕因此,从收益额〔收回成本〕和增值税税负综合角度考虑,A、B企业选择来料加工方式较为合适.。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算例题和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计算例题和答案一、某企业某月发生以下业务。
销售给A货物1000件,单价1500元;销售给B同类货物2000件,单价1400元:销售给C同类货物500件,单价500元:将同类货物100件用于换取生活资料。
当月生产一种新产品500件,生产成本每件2000元,全部发放职工福利和赠送客户使用。
确定企业当月的销售额。
当月销售额=1000×1500+2000×1400+(500+100)×(1000×1500+2000×1400)÷(1000+2000)+500×2000×(1+10%)=1500000+2800000+860000+1100000=6260000(元)二、某一般纳税人某年8月经营情况如下,试确定其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税率17%)1、外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100万元,税额17万元。
2、进口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已纳增值税额25万元。
3、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入一批原材料,经核准价值为50万元。
4、外购免税农产品,支付价款100万元和农业特产税10万元,另外支付运费5万元、保险费5万元、建设基金2万元。
5、将货物运往外省销售,支付运费50万元。
6、从废旧物质经营单位购回一批免税废旧物质,支付价款15万元。
7、上月尚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余额2万元。
三、某果酱厂某月外购水果10000公斤,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增值税额分别是10000元和1300元(每公斤0.13元)。
在运输途中因管理不善腐烂1000公斤。
水果运回后,发放职工福利200公斤,用于厂办招待所800公斤。
其余全部加工成果酱400公斤(20公斤水果加工成1公斤果酱)。
其中350公斤用于销售,单价20元;50公斤因管理不善被盗。
确定当月该厂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300-【1000(腐烂)×0.13+200(福利)×0.13+800(招待所)×0.13+50(被盗)×20×0.13】*=910(元)。
增值税计算题习题(附详细答案)

【例2—4·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 年4 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 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4)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例2-5·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05 年6 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 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68万元通过认证。
上期末留抵税款5 万元。
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 万元,收款117 万元存入银行。
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 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解析】(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2)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6)6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2)如果出口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免、抵、退”办法如下:【例2-6·计算题】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资料:华宇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7%,按月缴纳增值税,3月份增值税留抵税额为2 756元。
存货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包装物单独核算。
2009年4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4月3日购入A材料50 000千克,每千克单价10元,运输费用1 500元(其中运费1 000元,其他杂费5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为85 000元,材料已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专用发票月末已到税务机关认证。
(2)4月4日从外省购入B、C两材料,其中购入的B材料80 000千克,每千克单价8元,运费3 000元,取得的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为108 8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专用发票月末尚未认证,运输发票尚未申报抵扣。
购入的C材料15 000千克,合同规定单价4元,尚未收到专用发票等结算单据,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到达,验收入库。
(3)4月5日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包装箱一批,取得的普通发票注明金额为3510元,货物验收入库,货款已全部支付。
(4)4月6日外购机床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00 000元,增值税为17 000元,发生运输费用3 000元,取得运输发票。
专用发票月末已认证,运输发票已申报抵扣。
机床当即投入二车间使用,全部款项已支付。
(5)4月8日用支票直接向农场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已验收入库,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买价为100 000元。
(6)4月9日从外省购入的B材料已到,验收入库,B材料的专用发票月末已认证,运输发票进行了申报抵扣。
(7)4月10日委托乙加工厂加工K材料(非应税消费品),材料上月已发出,本月用支票支付加工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2 000元,增值税340元,专用发票月末已认证。
(8)4月11日购入自用小轿车一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买价150 000元,增值税25 500元,价税合计175 500元,用支票支付。
(9)4月12日向小规模纳税人出售1 000千克甲材料,开出29 250元的普通发票,取得支票存入银行。
(10)4月13日向乙公司销售M产品一批,合同金额为600 000元,乙公司当日支付300 000元货款。
合同约定18日发货,同时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510 000元,增值税86 700元,要求公司收到货物和发票后补交剩余款项。
(11)4月14日向丙公司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W产品20台,每台60 000元,该产品成本为420 000元,货已经发出。
按合同规定货款分三个月付清,本月19日为一次约定付款日,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200 000元,增值税34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12)4月16日从友谊商城收到委托代销的清单,销售W产品5台,每台60 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对方按价款的5%收取手续费。
收到支票一张存入银行。
(13)4月17日销售M产品6台,每台42 000元,货款252 000元,税款42 840元;随同产品一起售出包装箱3个,不含税价格每个1 500元,货款4 500元,税款765元。
款项300 105元已存入银行。
(14)4月19日将W产品1台转为公司工程建设用,实际成本共计60 000元,税务机关认定的计税价格为80 000元,未开具发票。
(15)4月20日将价值80 000元的上月外购的A材料移送本企业修缮产品仓库工程使用。
(16)4月21日将V产品5台,价值160 000元(税务机关认定的计税价格为200 000元),无偿捐赠给希望工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17)4月26日机修车间对外提供加工服务,收取劳务费11 700元(含税),开具普通发票。
(18)4月27日公司上月销售的M产品3台发生销售退回,价款198 000元,应退增值税33 660元。
企业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以银行存款支付退货款项。
(19)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A材料3 000千克被盗,金额31 5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4 650元,上月均已认证并申报抵扣),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要求:计算华宇有限公司2009年4月份应纳的增值税税额。
案例二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09年3月份发生以下销售业务:(1)销售给某小型超市一批肥皂,销售收入1 330元。
(2)将本月所购化妆品销售给消费者,销售收入10 000元。
(3)销售给某制造企业货物一批,取得销货款15 000元,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计算该商业企业3月份的应纳增值税税额。
案例三某进出口公司,2009年3月进口一批化妆品,经海关审定的货物价款为360万元,运抵我国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包装费为14万元、运费为8万元,保险费为4万元。
已知:化妆品的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税率为30%,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计算该批进口化妆品应缴纳的增值税。
案例四华立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不含税价格,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
华立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
2009年2月,华立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情况如下:(1)2月1日,对A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
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A公司已承诺付款。
为及时收回货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60 万元。
2月1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扣除现金折扣金额后的款项存入银行。
(2)2月2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2009年1月10日所购商品在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华立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确认销售收入500万元,未收款)。
经查核,该批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
华立公司同意了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
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2月3日,与C公司签订预收货款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一批,销售价格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C公司应当于2月3日支付预付款30万元,华立公司必须于2月3日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C公司。
华立公司开具了发票,并将预收款存入银行。
该批商品的成本70万元。
(4)2月6日,华立公司销售给E公司旧设备一台,取得收入10.4万元。
该设备于2006年1月1日购进,原值50万元,已经提取折旧18万元。
(5)2月15日,从F公司购进不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
该设备除用于生产经营外,有时也会用于本企业医务室。
运输公司开具的运费发票注明运费10万元,装卸费2万元。
(6)2月28日,与G公司签订购销合同。
该合同规定,商品总价款为6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由华立公司代垫运费3万元,运输公司的运费发票开具给G公司,并由华立公司转交给G公司。
货物当日发出,运费通过银行付讫。
该批商品的成本价45万元。
(7)其他资料:当月期初增值税留抵税额为30万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华立公司2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华立公司2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并编制增值税结转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税款计算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参考答案案例一1、进项税额的计算(1)购进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认证,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同时,所支付的运费可按7%作进项税额抵扣,则: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 000+1 000×7%=85 070元(2)B材料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到,但专用发票月末尚未认证,运输发票未申报抵扣,所以发生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C材料已到达且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专用发票,因而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
(3)购进的包装物取得普通发票,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4)购进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认证,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同时,所支付的运费可按7%作进项税额抵扣。
则: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7 000+3 000×7%=17 210元(5)向农场收购农产品,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按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则: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00 000×13%=13 000元(6)B材料已到,专用发票已认证,运输发票已申报抵扣,则: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08 800+3 000×7%=109 010元(7)接受加工劳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认证,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则:允许抵扣进项税额=340元(8)购进应征消费税的固定资产小轿车,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2.销项税额的计算(9)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开具普通发票,其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则:销项税额=29 250/(1+17%)×17%=4 250元(10)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确定销售额,则:销项税额=510 000×17%=86 700元(11)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确定销售额,则:销项税额=200 000×17%=34 000元(12)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的为收到代销单位代销清单的当天确定销售额,则:销项税额=5×60 000×17%=51 000元(13)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销售收入是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按规定应计算缴纳增值税,则:销项税额=42 840+765=43 605元(14)、(16)以自产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无偿赠送他人为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按税法规定应当计算缴纳增值税,应按税务机关认定的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80 000×17%+200 000×17%=47 600元(15)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应税项目,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不得抵扣,则:进项税额转出=80 000×17%=13 600元(17)提供应税劳务开具普通发票,其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则:销项税额=11 700/(1+17%)×17%=1 700元(18)对手续完备的销售退回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可从发生销售退回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扣减,则:销项税额=-33 660元(19)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则:进项税额转出=(31 500-4 650)×17%+4 650/(1-7%)×7%=4 564.50+350=4 914.50元3.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合计=85 070+17 210+13 000+109 010+340=224 630元当期销项税额合计=4 250+86 700+34 000+51 000+43 605+47 600+1 700-33 660=235 195元当期进项税额转出合计=13 600+4 914.50=18 514.50元上期留抵税额=2 756元当期应纳税额=235 195-(224 630-18 514.50)-2 756=26 323.50元案例二先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即不含税销售额=1 330÷(1+3%)+10 000÷(1+3%)=11 000元本月应纳税额=(11 000+15 000)×3%=780元案例三应纳关税税额=(360+8+14+4)×20%=77.20(万元)组成计税价格=(386+77.20)/(1-30%)=661.71(万元)应纳增值税税额=661.71×17%=112.49(万元)案例四(1)会计分录①借:应收账款 23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0贷:库存商品 1600000借:银行存款 2320000财务费用 20000贷:应收账款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