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化分析201512(复习)
土壤农化分析题库

土壤农化分析(题库)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1.土壤、植物和肥料样品的采集原则是:待测样品必须有________,随机取样后,均匀混合,缩分,组成平均样品。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常用淋洗法或_________法处理土样,中性和酸性土壤用醋酸铵溶液处理,而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则用_________溶液处理土样。
3.中性、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氮常用_________水解后测定,所以也叫__________氮。
4.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用____________溶液浸提后,用部颁_____________测定。
5.玻璃器皿分的和三种。
6.玻璃器皿洗涤的原则是,。
7.粗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精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
8.土壤农化分析一般用________试剂,标准溶液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
9.酚二磺酸法测定硝态氮有干扰,应加来消除干扰。
(2)10.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试剂质量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1.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砂性土壤有机质测定一般采用________,粘质土和壤质土一般采用________。
13.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时,当消煮液颜色变绿后,应该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加以解决。
14.包括硝态和亚硝酸态氮的全氮测定,消煮前需用________将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再用________将硝态氮还原为铵态氮。
15.酸性土壤测定有效磷,一般用________为浸提剂;石灰性土壤则用________为浸提剂。
16.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磷,适用于________土壤。
17.土壤、植物全硫都可用_______法氧化,_________法测定溶液中的硫。
18.水溶性糖主要是指单糖和双糖,可用重量法,容量法或旋光法,还可用________法直接测定。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1.纯水的制备分为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2.蒸馏法原理: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制得。
特点:分离不完全,有自来水中原来的离子(特别是金属离子)和蒸馏器中的离子;无活的微生物,耐储存。
3.离子交换树脂法原理:利用阴阳离子对不溶性树脂的亲和力而分离。
特点:离子可除得较完全,但对气体,有机物,微生物排除率低,不能长期存放,易长霉4. 试剂规格按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GR,绿色)、分析纯(AR,红色)、化学纯(CP,蓝色)7种。
5.试剂选用原则:以满足实验需要为原则选用低等级的试剂。
常规分析中一般都选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标准溶液和标定试剂通常都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精密分析用的标定剂等有时需选用更纯的基准试剂,光谱分析用的标准物质有时须用光谱纯试剂。
6.试剂保藏原则:按照酸、碱、盐(阳离子顺序)、单质、指示剂、溶剂、有毒试剂分别存放。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易燃品、剧毒品、异臭和易挥发试剂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
试剂橱中不能放氨水和盐酸等易挥发药品。
7.试剂的配置分为粗配和精配,粗配保留1-2位有效数字,精配保留4位有效数字。
8.玻璃器皿分为软质玻璃(普通玻璃)和硬质玻璃(硬料、硼硅玻璃)。
洗涤原则:用必即洗。
注意事项:少量多次。
9.瓷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2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0.石英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0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1.玛瑙器皿的性能:坚硬易碎。
耐磨不能敲打,不能加热。
不能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洗,不能用水浸泡。
12.铂质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700℃),质软,土壤全量分析用,能用于碱熔融。
13.塑料器皿的性能:硬度较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好。
14.对照试验:用标准方法或物质的测定结果来衡量测定方法的准确程度的实验,分为标准方法试验和回收率试验。
土壤农化分析(完整)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前言为了适应教学、科研和生产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包括土壤、肥料、植物及农产品分析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作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实验教材或工具书。
考虑到分析条件等原因,书中有时在同一分析项目中并列了几个方法,可根据分析项目和要求等选择应用。
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土壤分析主要为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
肥料分析主要为有机肥料、单质化学肥料及复合肥有效成分的分析。
植物分析主要为植物营养诊断、植物体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
农产品分析主要为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糖分、淀粉、粗纤维、粗脂肪、Vc及氨基酸等的分析。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目录第一篇土壤分析 (8)1—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8)1—1.1土壤样品的采集 (8)1—1.2土壤样品的处理 (9)1—2土壤水分的测定................................................ (10)1—2.1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 (10)1—2.2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 (10)1—3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1—4土壤中氮的测定......................................................... (13)1—4.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 (13)1—4.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14)1—5 土壤中磷的测定.................................................................................. .15 1—5.1 土壤全磷的测定 (15)1—5.2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17)1—6 土壤钾素的测定 (18)1—6.1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18)1—6.2 土壤全钾量的测定 (18)1—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19)1—8 土壤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21)1—8.1 待测液的制备 (21)1—8.2 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 (21)1—8.3 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 (21)1—8.4 氯离子的测定 (22)1—8.5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2)1—8.6 钙和镁离子的测定 (23)1—8.7 钠和钾离子的测定 (24)1—9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25)1—9.1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25)1—9.2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25)1—9.3 土壤中铜、锌、锰、铁的测定 (27)1—10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 (27)1—10.1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 (27)1—10.2 电位测定法 (28)1—11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环刀法) (28)1—11.1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28)1—11.2 土壤孔度的测定 (29)第二篇肥料分析 (31)2—1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1.1 化学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1.2 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2 肥料含水量的测定 (31)2—2.1 常见化肥中含水量的测定 (31)2—2.2 有机肥料中含水量的测定 (29)2—3 氮素化肥分析 (32)2—3.1 氮素化肥总氮量的测定 (32)2—3.2 氮素化肥中铵态氮的测定 (33)2—3.3 氮素化肥中硝态氮的测定 (33)2—3.4 尿素中氮的测定 (34)2—4 磷素化肥分析 (34)2—4.1 磷素化肥全磷量的测定 (34)2—4.2 过磷酸钙中游离酸的测定 (35)2—4.3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36)2—4.4 碱性热制磷肥有效磷的测定 (36)2—4.5 磷矿粉中全磷量的测定 (37)2—4.6 磷矿粉中有效磷的测定 (37)2—5 钾素化学肥料全钾量分析 (37)2—6 复合肥料的分析 (38)2—7有机肥料的分析 (38)2-7.1 有机肥料全氮量的测定(铁锌粉还原法) (38)第三篇植物分析 (40)3—1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40)3—1.1 植物样品的采集 (40)3—1.2 植物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41)3—1.3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41)3—2 植物营养诊断 (41)3—2.1 植株汁液和浸提液的制备 (41)3—2.2 试剂配制 (42)3—2.3 植物组织中硝态氮的测定 (42)3—2.4 植物组织中磷的测定 (43)3—2.5 植物组织中钾的测定 (44)3—3 植物水分的测定 (45)3—3.1 风干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 (45)3—3.2 新鲜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 (45)3—4 植物粗灰分的测定 (46)3—5 植物常量元素的分析 (47)3—5.1 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47)3—5.1.1 植物样品的消煮 (47)3—5.1.2 植物全氮的测定 (48)3—5.1.3 植物全磷的测定 (48)3—5.1.4 植物全钾的测定 (49)3—5.2 植物全钙、镁的测定 (50)3—6 植物微量元素分析 (51)3—6.1 植物硼的测定 (52)3—6.2 植物钼的测定 (53)3—6.3 植物铁、锰、铜、锌的测定 (53)3—7 植物全碳的测定 (54)第四篇农产品分析 (55)4—1 农产品样品的采取制备与保存 (55)4—1.1 籽粒样品的采集、制备与贮存 (55)4—1.2 水果蔬菜样品的采集、制备与贮存 (55)4—2 水分的测定(植物产品) (56)4—3 蛋白质的分析 (58)4—3.1 开氏法测定粗蛋白质 (58)4—3.2 铜盐沉淀法测纯蛋白质 (59)4—4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60)4—4.1 糖分的分析 (60)4—4.1.1 果蔬含糖量的测定 (61)4—4.1.2 作物可溶性糖的测定(蒽酮比色法) (62)4—4.2 淀粉的测定 (64)4—4.2.1 谷物中淀粉的测定(酸水解法) (64)4—4.2.2 酶水解法 (65)4—4.3 植物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洗涤重量法) (66)4—5 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 (67)4—5.1 油重法 (67)4—5.2 残余法 (68)4—6 植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2%草酸浸提—2,6—二氯靛酚滴定法) (70)4—7 农产品酸度测定(滴定法) (72)4—7.1 总酸度测定(滴定法) (73)4—8 农产品氨基酸的测定 (74)4—8.1 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75)4—8.2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 (75)4—8.3 茚三酮比色法 (76)4—9 果品硬度的测定 (77)4—10 果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折射仪法) (77)附录A (79)第一篇土壤分析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转载土壤农化分析复习题

转载土壤农化分析复习题原文地址:土壤农化分析复习题作者:夏天的风_道明一、名词解释(20分)1.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
例如方法本的缺陷、计量仪器不准确、试剂不纯、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人员恒定的个人误差等。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某些偶然因素,例如气温、气压、湿度的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外因引起的误差。
3.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
4.对照试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
5.土壤有效氮:包括无机氮和部分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的有机氮。
它是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通常也称水解氮,它能反映土壤近期内氮素供应情况。
6.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7相对偏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8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试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9稀释热法:直接利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2:1)溶液迅速混和时所产生的热(温度在120℃左右)来氧化有机碳,称为稀释热法(水合热法)。
10好气培养法:好气培养法为取一定量的土壤,在适宜有温度、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培养,测定培养过程中释放出的无机态氮,即在培养之前和培养之后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总量,二者之差即为矿化氮。
11厌气培养法:即在淹水情况下进行培养,测定土壤中由铵化作用释放出的铵态氮。
12后煮:有机杂环态氮还未完全转化为铵态氮,因此消煮液清亮后仍需消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后煮"。
13土壤全磷:土壤中各种形态磷素的总和二、填空题(20分)1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0.3)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农化分析复习与习题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O1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catalogue
O2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目 录
农化分析基础知识
O1
农化分析概念及意义
农化分析是研究土壤、肥料、水、植物等农业相关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农化分析定义 通过农化分析,可以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植物生长状况、肥料效应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化分析意义
生物肥料
如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这些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平稳、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类型。
新型肥料
农药残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O4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 质谱法 将物质离子化后,利用质谱仪测量离子的质荷比,从而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含量。 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施肥原则与建议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因地制宜
平衡施肥
有机无机结合
科学施肥
遵循“适量、均衡、全面”的施肥原则,确保作物获得适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
在施用化肥的同时,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和需肥规律,合理安排基肥、种肥和追肥的施用时期和比例。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
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

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基本知识1、名词解释:空白试验回收率有效数字精密度准确度绝对误差对照试验相对偏差平行性重复性2、应掌握内容:1)、误差来源问题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采样误差、称量误差和分析误差,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误差,其次是分析误差;其中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系统误差决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由偶然误差决定。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
2)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检验和校正方法3)有效数字的保留问题4)我国试剂的规格: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1、名词解释:风干土烘干土土壤质量含水量2、土壤样品采集中应注意的问题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
各点都是随机决定的,在田间观察了解情况后,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形线路采样。
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
一个混合样品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的,各点的差异不能太大,不然就要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使分析结果更能说明问题。
一个混合样品重在1kg左右。
3、土壤样品的保存时样品瓶上的标签应包含的内容4、耕层混合样品采集的原则5、样品采集与制备的方法6、掌握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与条件7、风干样品处理时,测定项目与土壤过筛粒径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测定1、土壤有机质的概念2、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干烧法、湿烧法、容量法、比色法、直接灼烧法)3、干烧法和湿烧法的优缺点4、重铬酸钾容量法可分为几种?重铬酸钾外加热法与的稀释热法比较优缺点。
5、两种容量法原理,测定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指示剂的选择及颜色变化、校正系数、注意事项等)第四章土壤氮素分析1、名词:土壤有效氮土壤无机氮、土壤碱解氮开氏法2、开氏法原理及优点3、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消煮时的条件1)加速剂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所起作用,成分选择,用量等。
土壤农化分析考试重要资料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土壤部分 (2)Chapter 1 土壤农化分析基础 (2)Chapter 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7)Chapter 3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Chapter 4 土壤氮的测定 (15)Chapter 5 土壤磷的测定 (23)Chapter 6 土壤钾的测定 (27)Chapter 7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apter 8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30)Chapter 9 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apter 10 土壤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Chapter 11 土壤中硅铁铝的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植物部分 . (32)Chapter 12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 (32)Chapter 13 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 (33)Chapter 14 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Course content:–土壤分析soil analysis•土壤特性的分析•土壤元素组成的分析–植物分析plant analysis•养分元素组成分析•农产品营养成分品质分析–肥料分析fertilizer analysis–环境分析Environmental analysis•水质分析•大气质量分析第二篇分析测试基本理Basic theories for testing 样品的采集Sample collection–氮的分析N analysis–磷的分析P analysis–钾的分析K analysis–中微量元素的分析Analyses of mediun and micronutrient–重金属元素的分析Analysis of heavy metals–水和大气的分析Analyses of water and air–农产品品质的分析Analyses of agro-products第三篇应用设计Experimental desig–分析实验室的建立Establishing a lab–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确立Standard for organic food–小型科研课题的设计Design for a research project实验课体系Experimentation➢规范化训练阶段Standarized training➢①常用器皿的洗涤、校正与使用;②常规仪器(如天平、烘箱、pH计、光度计、AAS仪等)的使用;③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准曲线制作。
实验课体系Experimentaton⏹验证分析原理,正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观察思维能力阶段。
–①样品的采集与制备;–②氮含量的测定;–③磷含量的测定;–④钾含量测定;–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⑥可溶性盐含量测定;–⑦污染元素的分析;–⑧可溶性还原糖的测定;实验课体系⏹综合设计实验(小型科研实验)阶段。
安排可供选择的综合设计实验有:–①菜园土壤与大田土壤肥力差异的研究;–②主要营养元素在植物各器官的分布;–③水系富营养化程度的研究;④不同待测溶液制备方法对植物样品钾含量测定的影响;–⑤蔬菜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调查;–⑥下水道口污泥重金属污染的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化学分析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20分)
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3.加标回收率
4.对照试验
5.开氏反应、开氏法
6.粗蛋白质
7 相对偏差
8 空白试验
9 稀释热法
10 好气培养法
11后煮
12 土壤全磷
13 土壤有效钾
14 粗灰分
15 粗脂肪
16 水溶性糖总量
17.肥料分析
18 土壤有效养分
二、填空题 (20分)
1 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 0.3 )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
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3 在开氏法中,加速剂的成分按其效用的不同,可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等三类。
常用的增温剂主要是硫酸钾和硫酸钠。
4 土壤全磷测定时, 样品分解有Na2CO3熔融法、HClO4—H2SO4消煮法、HF—
HClO4消煮法等。
目前HClO4—H2SO4消煮法应用最普遍。
5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包括: (1) 用水作提取剂。
(2) 饱和以CO2的水为提取剂。
(3)
有机酸溶液为提取剂。
(4)无机酸为提取剂。
(5)碱性液为提取剂。
6 NH
F—HCl法主要提取酸溶性磷和吸附磷,包括大部分磷酸钙和一部分磷酸铝和磷酸4
铁。
7 溶液中钾的测定,一般可采用火焰光度法、亚硝酸钴钠法、四苯硼钠法和钾电极法。
8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及旋光法等。
9 测定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方法有电导法和残渣烘干法。
10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
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
求出土壤全氮量。
11 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为: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防止污染.
三、选择题(20)
1 土壤有机质一般约含氮5%左右。
2 测定土壤有机质应采用邻啡罗啉氧化还原指示剂。
3 土壤有机碳换算成土壤有机质的换算系数为1.724。
4 碱解扩散法要用碱性阿拉伯胶密封。
5 土壤全氮测定开氏法中一般没有包括土壤硝态氮在内。
6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一个相对指标, 只有用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结果才有相对比
较的意义,不能根据测定结果直接来计算施肥量。
7 全磷含量较高的土壤,却不一定说明它已有足够的有效磷供应当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因为土壤中磷大部分成难溶性化合物存在。
8 DTPA浸提剂的试剂组成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 CaCl2。
9 直接测定油料作物籽粒中游离态油脂采用油重法 (国标法)。
10尿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成分是缩二脲。
11所用试剂和仪器可能含有微量待测成分时,可以进行空白实验扣除。
12土壤的吸湿水为5%,则10.000g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9.524g。
13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的。
14 精密度则是由偶然误差决定的。
四、简述题(10分,内含2个小题,每题5分)
1.土壤农化分析混合土样采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土壤缓效钾的测定的方法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
3.简述影响有效磷提取的因素。
4.简述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的方法原理。
5 包括硝态氮的植物样品的全氮测定的方法原理。
6 籽粒中粗蛋白质的测定的方法原理。
7 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原理。
8 土壤有效磷(OLSEN 法)测定的方法原理。
五、计算题(20分)(内含5个小题,将结合实验课出题)
六、思考题(10分)(发挥题,主要考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