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农化分析20070(复习)
土壤农化分析题库

土壤农化分析题库(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壤农化分析(题库)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1.土壤、植物和肥料样品的采集原则是:待测样品必须有________,随机取样后,均匀混合,缩分,组成平均样品。
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常用淋洗法或_________法处理土样,中性和酸性土壤用醋酸铵溶液处理,而石灰性土壤和盐碱土则用_________溶液处理土样。
3.中性、石灰性土壤中的有效氮常用_________水解后测定,所以也叫__________氮。
4.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用____________溶液浸提后,用部颁_____________测定。
5.玻璃器皿分的和三种。
6.玻璃器皿洗涤的原则是,。
7.粗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精配试剂一般要求小数点后________有效数字。
8.土壤农化分析一般用________试剂,标准溶液一般用________或________。
9.酚二磺酸法测定硝态氮有干扰,应加来消除干扰。
(2)10.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试剂质量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1.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砂性土壤有机质测定一般采用________,粘质土和壤质土一般采用________。
13.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时,当消煮液颜色变绿后,应该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加以解决。
14.包括硝态和亚硝酸态氮的全氮测定,消煮前需用________将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再用________将硝态氮还原为铵态氮。
15.酸性土壤测定有效磷,一般用________为浸提剂;石灰性土壤则用________为浸提剂。
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磷,适用于________土壤。
17.土壤、植物全硫都可用_______法氧化,_________法测定溶液中的硫。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

土壤农化分析(教案)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1 土壤的组成1.2 土壤的质地1.3 土壤的剖面结构1.4 土壤的分类与分布第二章:土壤肥力与养分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评价2.2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转化2.3 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调控2.4 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第三章:土壤水分与土壤侵蚀3.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分布3.2 土壤水分的测定与调控3.3 土壤侵蚀的类型与过程3.4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第四章:土壤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4.1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4.2 土壤污染的测定与评价4.3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4.4 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保护第五章:土壤农化分析方法与技术5.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5.2 土壤养分的测定方法5.3 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5.4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六章:土壤生物学与土壤生态学6.1 土壤生物学的概述6.2 土壤生物的分类与作用6.3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4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第七章: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与操作7.1 土壤农化实验设备介绍7.2 土壤样品处理设备与操作7.3 土壤养分测定设备与操作7.4 土壤污染物测定设备与操作第八章:土壤农化数据处理与分析8.1 土壤农化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8.2 土壤养分数据的统计分析8.3 土壤污染数据的的风险评估8.4 土壤农化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第九章:土壤农化研究方法与进展9.1 土壤农化研究的基本方法9.2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与进展9.3 土壤污染研究方法与进展9.4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方法与进展第十章:土壤农化分析案例研究10.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评价案例10.2 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案例10.3 土壤肥力改良与提升案例10.4 土壤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第十一章:土壤与植物营养的关系11.1 土壤养分的植物吸收与利用11.2 植物营养诊断与土壤测试11.3 土壤-植物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11.4 植物营养的平衡与调控第十二章:土壤改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2.1 土壤侵蚀的控制与土壤保持12.2 土壤盐碱化的改良技术与方法12.3 有机农业与土壤有机质管理12.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壤资源保护第十三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13.1 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3.2 土壤污染的生物标志物与生物监测13.3 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3.4 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与实践第十四章:土壤农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14.1 土壤肥力提升技术及其应用14.2 土壤污染物去除与修复技术14.3 土壤水资源管理技术及其应用14.4 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用第十五章:土壤农化分析的未来趋势15.1 土壤组学与土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15.2 土壤与数字土壤地图15.3 土壤纳米技术在土壤农化分析中的应用15.4 土壤农化分析的挑战与创新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包括不同质地的土壤及其剖面结构。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

《土壤农化分析》复习资料1.纯水的制备分为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
2.蒸馏法原理: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制得。
特点:分离不完全,有自来水中原来的离子(特别是金属离子)和蒸馏器中的离子;无活的微生物,耐储存。
3.离子交换树脂法原理:利用阴阳离子对不溶性树脂的亲和力而分离。
特点:离子可除得较完全,但对气体,有机物,微生物排除率低,不能长期存放,易长霉4. 试剂规格按纯度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GR,绿色)、分析纯(AR,红色)、化学纯(CP,蓝色)7种。
5.试剂选用原则:以满足实验需要为原则选用低等级的试剂。
常规分析中一般都选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标准溶液和标定试剂通常都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精密分析用的标定剂等有时需选用更纯的基准试剂,光谱分析用的标准物质有时须用光谱纯试剂。
6.试剂保藏原则:按照酸、碱、盐(阳离子顺序)、单质、指示剂、溶剂、有毒试剂分别存放。
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易燃品、剧毒品、异臭和易挥发试剂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之处。
试剂橱中不能放氨水和盐酸等易挥发药品。
7.试剂的配置分为粗配和精配,粗配保留1-2位有效数字,精配保留4位有效数字。
8.玻璃器皿分为软质玻璃(普通玻璃)和硬质玻璃(硬料、硼硅玻璃)。
洗涤原则:用必即洗。
注意事项:少量多次。
9.瓷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2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0.石英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000℃),挥发少,不能和HF接触,不能用于碱熔融。
11.玛瑙器皿的性能:坚硬易碎。
耐磨不能敲打,不能加热。
不能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洗,不能用水浸泡。
12.铂质器皿的性能:耐高温(>1700℃),质软,土壤全量分析用,能用于碱熔融。
13.塑料器皿的性能:硬度较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好。
14.对照试验:用标准方法或物质的测定结果来衡量测定方法的准确程度的实验,分为标准方法试验和回收率试验。
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农化分析》B及答案【大学考试试题】

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农化分析》B 及答案【大学考试试题】 《土壤农化分析》课程考试 B 卷 适用专业:、考试日期: 、 成绩: 试卷所需时间:120分钟、 闭卷、 试卷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将答案写在试卷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 1.定容: 2.空白试验: 3.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4.比色分析: 5.采样误差: 6. 缩二脲反应: 二、混合选择题:(把正确选择项的代码填写在其()中,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1.下列器皿可以用来加热的是( )。
A 、试剂瓶 B 、烧杯 C 、容量瓶 D 、玛瑙器皿 2.土壤农化分析实验室用水,一般使用( )。
A 、二级水 B 、三级水 C 、一级水 D 、蒸馏水 3.土壤中下列( )成分的分析一般用新鲜样品。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A、铵态氮B、硝态氮C、有效锰D、亚铁离子4.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时消化温度一般控制在()范围。
A、400-4500CB、360-4100CC、280-3800CD、180-2600C5.长期沤水的土壤,其有机质的测定一般采用()分析方法为好。
A、重铬酸钾稀释热法B、重铬酸钾外加热法C、完全湿烧法 D干烧法.6.在采集样品时应遵循()的原则。
A、代表性B、对应性C、典型性D、适时性三、填空题:(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方的空格处,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0.5分,共计27分)。
1.土壤农化分析的内容包括、和分析三个方面,“A.R”代表试剂,“C.P”代表纯试剂。
我国的化学试剂标准分、和三种。
2.用钼蓝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时的干扰离子主要有、、。
用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硝态氮时的主要干扰离子有、。
3.标准的开氏定氮法中消煮时所用的加速剂,按其效用不同为、和它们的作用分别为、和、。
4.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其次才来于。
5.配制2000mg/LP2O5标准液500ml,需准确称取KH2PO4克 (K=39.1,P=31)。
农化分析复习与习题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O1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catalogue
O2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目 录
农化分析基础知识
O1
农化分析概念及意义
农化分析是研究土壤、肥料、水、植物等农业相关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农化分析定义 通过农化分析,可以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植物生长状况、肥料效应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化分析意义
生物肥料
如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这些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平稳、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类型。
新型肥料
农药残留检测与安全性评价
O4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检测,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 质谱法 将物质离子化后,利用质谱仪测量离子的质荷比,从而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含量。 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施肥原则与建议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作物需肥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因地制宜
平衡施肥
有机无机结合
科学施肥
遵循“适量、均衡、全面”的施肥原则,确保作物获得适量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
在施用化肥的同时,注重有机肥的施用,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和需肥规律,合理安排基肥、种肥和追肥的施用时期和比例。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
土壤农化分析20070(复习)

资源化学分析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20分)1. 系统误差2 偶然误差3. 加标回收率4. 对照试验5. 土壤有效氮6. 粗蛋白质7 相对偏差8 空白试验9 稀释热法10 好气培养法11 后煮12 土壤全磷13 土壤有效钾14 粗灰分15 粗脂肪16 水溶性糖总量二、填空题 (20分)1 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 0.3 )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3 在开氏法中,加速剂的成分按其效用的不同,可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等三类。
常用的增温剂主要是硫酸钾和硫酸钠。
4 土壤全磷测定时, 样品分解有Na2CO3熔融法、HClO4—H2SO4消煮法、HF—HClO4消煮法等。
目前HClO4—H2SO4消煮法应用最普遍。
5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包括: (1) 用水作提取剂。
(2) 饱和以CO2的水为提取剂。
(3)有机酸溶液为提取剂。
(4)无机酸为提取剂。
(5)碱性液为提取剂。
6 NH4F—HCl法主要提取酸溶性磷和吸附磷,包括大部分磷酸钙和一部分磷酸铝和磷酸铁。
7 溶液中钾的测定,一般可采用火焰光度法、亚硝酸钴钠法、四苯硼钠法和钾电极法。
8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及旋光法等。
9 测定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方法有电导法和残渣烘干法。
10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量。
11 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为: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防止污染.三、选择题(20)1 土壤有机质一般约含氮5%左右。
2 测定土壤有机质应采用邻啡罗啉氧化还原指示剂。
土壤农化分析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基本知识1、名词解释:空白试验回收率有效数字精密度准确度绝对误差对照试验相对偏差平行性重复性2、应掌握内容:1、误差来源问题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采样误差、称量误差和分析误差;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误差;其次是分析误差;其中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系统误差决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由偶然误差决定..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2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检验和校正方法3有效数字的保留问题4我国试剂的规格:第二章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1、名词解释:风干土烘干土土壤质量含水量2、土壤样品采集中应注意的问题每一点采取的土样厚度、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各点都是随机决定的;在田间观察了解情况后;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 形线路采样..采样地点应避免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的部位以及堆过肥料的地方..一个混合样品是由均匀一致的许多点组成的;各点的差异不能太大;不然就要根据土壤差异情况分别采集几个混合土样;使分析结果更能说明问题..一个混合样品重在1kg左右..3、土壤样品的保存时样品瓶上的标签应包含的内容4、耕层混合样品采集的原则5、样品采集与制备的方法6、掌握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与条件7、风干样品处理时;测定项目与土壤过筛粒径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土壤有机质测定1、土壤有机质的概念2、土壤有机质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干烧法、湿烧法、容量法、比色法、直接灼烧法3、干烧法和湿烧法的优缺点4、重铬酸钾容量法可分为几种重铬酸钾外加热法与的稀释热法比较优缺点..5、两种容量法原理;测定条件反应温度、时间、指示剂的选择及颜色变化、校正系数、注意事项等第四章土壤氮素分析1、名词:土壤有效氮土壤无机氮、土壤碱解氮开氏法2、开氏法原理及优点3、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消煮时的条件1加速剂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所起作用;成分选择;用量等..2温度、时间;溶液清亮后为什么要后煮30分钟等5、蒸馏法测定消煮液中铵的原理、吸收液的选择硼酸、硫酸、指示剂6、土壤有效氮测定方法有哪些生物方法好奇培养、厌气培养、化学方法酸水解、碱水解7、碱解蒸馏法测定土壤有效氮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8、土壤中无机氮的测定方法有哪些1铵态氮的测定方法2硝态氮的测定方法8、蒸馏法测定无机氮时;包括硝态氮时可用那些还原剂9、开氏法测定的全氮中是否包含硝态氮如要包括该如何处理第五章土壤磷素分析1、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土壤中磷的有效性2、土壤全磷的测定分为两步:样品的分解;待测液中P的定量3、样品分解的方法1样品分解可分为碱熔法和酸溶法 ;碱熔法有哪些;优缺点;酸溶法有哪些;优缺点;常用的酸溶法是什么2硫酸-高氯酸法测定土壤全磷的原理4、待测液中磷的测定1磷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方法的使用范围如何土壤待测液中磷的测定选用哪种方法2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的原理、工作范围;优点表5-15、如何选择合适的土壤有效磷提取剂讨论影响有效磷浸提的因素6、0.5 mol L-1 NaHCO3溶液法又称Olsen 法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原理及测定条件..0.5 mol L-1 NaHCO3的作用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1、名词解释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钾、土壤缓效钾2、土壤中钾素有哪几种形态;其相关关系如何3、土壤全钾测定待测液制备用碱熔法与酸溶法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4、为什么说1molNH4OAc是土壤速效钾提取的最好提取剂5、钾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方法的使用范围如何土壤待测液中钾的测定选用哪种方法;优点..6、土壤速效钾、有效钾、缓效钾待测液制备时提取剂、水土比提取条件等有什么区别第七章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分析1、概念:交换性阳离子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2、土壤阳离子交换时怎样选择交换剂土壤阳离子交换的方法3、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时适合的交换剂有哪些 ph8.2; 1 mol/L NaOAc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原理是什么第八章土壤水溶性盐测定1、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主要分为哪两步2、水溶性盐的提取过程中水土比对提取有什么影响常见的水土比有几种;分别适合何种情况在制作水溶性盐提取液时应注意什么电导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原理4、EDTA测钙、镁总量及单独测钙的原理及指示剂有哪些 EDTA测单独测钙时为什么要加NaOH5、EDTA法间接测定SO42-时为什么一定要给土壤溶液中加入Mg盐6、硝酸银滴定法测定盐溶液中Cl-时;用K2CrO4指示剂依据的原理是什么7、双指标剂滴定法测定CO32-、HCO3- 原理..第九章土壤不溶性碳酸盐测定气量法测定土壤碳酸钙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第十章植物样品采集及水分测定概念恒沸混合物1、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应该考虑哪些问题新鲜样品为什么要立即进行干燥如何干燥2、植物组织样品采来之后进行洗涤时应注意什么3、测定新鲜植物含水量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各适用于哪类样品;并说明其测定原理..4、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范围有哪些5、共沸蒸馏法测定植物水分的适用范围有哪些6、共沸蒸馏法测定植物水分的原理十一章植物灰分和常量元素分析概念粗灰分植物粗灰分测定干灰化法分为、两步..1、灰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些灰分测定时应注意那些问题2、常量元素测定中待测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合测定那些元素3、植物全氮、全磷、全钾的联合测定--H2SO4-H2O2法的方法原理..4、分别测定植物中氮、磷、钾和联合测定氮、磷、钾时;样品待测液的制备方法有何不同5、植物样品待测液中N、P、K 的测定可选用哪些方法6、钒钼黄比色法和钼锑抗比色法的异同点从原理、比色波长、反应条件、适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7、土壤和植物N、P、K测定比较8、测定微量元素有哪几点特殊要求9、比色法测定土壤中交换性锰的方法原理第十二—十五章农产品品质分析概念:粗蛋白、滴定度1、开氏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2、常用蛋白质澄清剂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3、染料结合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4、农产品品质分析的常见项目有哪些5、农产品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有哪些6、农产品中主要糖分包括单糖和双糖;都溶于水和酒精;统称水溶性糖.7、农产品中水溶性糖的测定容量法测定分两步: 一是待测液的制备; 二是待测液中被测成分元素的定量..8、农产品中水溶性糖提取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什么条件9、植物中水溶性糖的测定方法有哪些物理方法:旋光法简便快速;要求待测物成分纯度比较高..化学方法:重量法:经典方法方法繁琐;费时;适合于糖分含量高的样品..容量法:铜还原法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容量法夏费-索姆吉法铁还原法铁氰化钾还原比色法:适合于含糖量低的样品测定10、铜还原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11、糖料作物中蔗糖的测定方法是什么12、论述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测定植物中淀粉有何异同;优缺点..13、旋光法测定淀粉的原理14、脂肪存在形态可分为两类:游离态;结合态15、常用来测定脂肪的溶剂:无水乙醚及石油醚16、何为粗脂肪17、脂肪提取测定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测定原理是什么18、2;6-二氯靛酚法测定还原态VC的原理;2;6-二氯靛酚在测定中的作用及颜色变化第十六章肥料分析概念:枸溶率1、常见氮肥测定的方法及适宜测定肥料品种蒸馏法:适合所有样品甲醛法:强酸结合的铵盐中和法:碳酸氢铵、氨水、液氨2、甲醛法能否直接测定尿素中的含氮量如果要用甲醛法;该如何测定3、甲醛法测定铵盐中含氮量的方法原理、测定条件、指示剂选择及注意事项..4、矿质磷肥中按其在不同溶剂的溶解情况可分几种5、磷肥中有效磷的测定可分为几步6、不同磷肥品种有效磷的提取剂的选择有何不同选择提取剂的依据是什么7、磷肥待测液中磷的测定方法有哪些8、简述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提取过程9、水溶性化学钾肥中钾的测定的原理10、四苯硼钠重量法测定水溶性化学钾肥中钾的过程中;沉淀洗涤时为什么不直接用水洗涤沉淀在多少度烘干。
土壤农化分析

一、名词解释(20分)1.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
例如方法本的缺陷、计量仪器不准确、试剂不纯、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分析人员恒定的个人误差等。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某些偶然因素,例如气温、气压、湿度的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外因引起的误差。
3.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的指标。
4. 对照试验: 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
5. 土壤有效氮:包括无机氮和部分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的有机氮。
它是铵态氮、硝态氮、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通常也称水解氮,它能反映土壤近期内氮素供应情况。
6. 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7 相对偏差: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8 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试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9 稀释热法:直接利用浓硫酸和重铬酸钾(2:1)溶液迅速混和时所产生的热(温度在120℃左右)来氧化有机碳,称为稀释热法(水合热法)。
10 好气培养法:好气培养法为取一定量的土壤,在适宜有温度、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培养,测定培养过程中释放出的无机态氮,即在培养之前和培养之后测定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总量,二者之差即为矿化氮。
11 厌气培养法:即在淹水情况下进行培养,测定土壤中由铵化作用释放出的铵态氮。
12 后煮:有机杂环态氮还未完全转化为铵态氮,因此消煮液清亮后仍需消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后煮”。
13 土壤全磷:土壤中各种形态磷素的总和二、填空题(20分)1 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 0.3 )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 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化学分析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20分)
1. 系统误差
2 偶然误差
3. 加标回收率
4. 对照试验
5. 土壤有效氮
6. 粗蛋白质
7 相对偏差
8 空白试验
9 稀释热法
10 好气培养法
11 后煮
12 土壤全磷
13 土壤有效钾
14 粗灰分
15 粗脂肪
16 水溶性糖总量
二、填空题 (20分)
1 含有机质高于50g·kg-1者,称土样0.1g,含有机质为20~30g·kg-1者,称土样( 0.3 )g,少于20g·kg-1者,称土样0.5g以上。
2经典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干烧法或湿烧法,放出的CO2,一般用苏打石灰吸收称重,或用标准氢氧化钡溶液吸收,再用标准酸滴定。
3 在开氏法中,加速剂的成分按其效用的不同,可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等三类。
常用的增温剂主要是硫酸钾和硫酸钠。
4 土壤全磷测定时, 样品分解有Na2CO3熔融法、HClO4—H2SO4消煮法、HF—HClO4消煮法等。
目前HClO4—H2SO4消煮法应用最普遍。
5土壤有效磷的化学浸提方法包括: (1) 用水作提取剂。
(2) 饱和以CO2的水为提取剂。
(3)有机酸溶液为提取剂。
(4)无机酸为提取剂。
(5)碱性液为提取剂。
6 NH4F—HCl法主要提取酸溶性磷和吸附磷,包括大部分磷酸钙和一部分磷酸铝和磷酸铁。
7 溶液中钾的测定,一般可采用火焰光度法、亚硝酸钴钠法、四苯硼钠法和钾电极法。
8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法、容量法、比色法及旋光法等。
9 测定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方法有电导法和残渣烘干法。
10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量。
11 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为: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防止污染.
三、选择题(20)
1 土壤有机质一般约含氮5%左右。
2 测定土壤有机质应采用邻啡罗啉氧化还原指示剂。
3 土壤有机碳换算成土壤有机质的换算系数为1.724。
4 碱解扩散法要用碱性阿拉伯胶密封。
5 土壤全氮测定开氏法中一般没有包括土壤硝态氮在内。
6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一个相对指标, 只有用一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结果才有相对比较的意义,不能根据测定结果直接来计算施肥量。
7 全磷含量较高的土壤,却不一定说明它已有足够的有效磷供应当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因为土壤中磷大部分成难溶性化合物存在。
8 DTPA浸提剂的试剂组成为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乙醇胺- CaCl2。
9 直接测定油料作物籽粒中游离态油脂采用油重法(国标法)。
10尿素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成分是缩二脲。
11所用试剂和仪器可能含有微量待测成分时,可以进行空白实验扣除。
12用pH计测定土壤pH时,玻璃电极与泥糊接触,甘汞电极悬于清液中.
13土壤的吸湿水为5%,则10.000g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9.524g。
14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主要由系统误差决定的。
15 精密度则是由偶然误差决定的。
四、简述题(10分,内含2个小题,每题5分)
1.土壤农化分析混合土样采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土壤缓效钾的测定的方法原理和主要操作步骤。
3.简述影响有效磷提取的因素。
4.简述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的方法原理。
5 包括硝态氮的植物样品的全氮测定的方法原理..
6 籽粒中粗蛋白质的测定的方法原理.
7 还原型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原理.
8 尿素和铵态氮肥总氮含量的测定的方法原理.
9 土壤有效磷(OLSEN 法)测定的方法原理
五、计算题(20分)(内含4个小题,将结合实验课出题)
六、思考题(10分)(发挥题,主要考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