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访视流程

合集下载

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手术室术前访视制度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护理人员关注病人围术期全过程。

一、访视范围:手术分级为三级、四级的住院病人。

二、访视人员:巡回护士负责于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特殊情况由同台洗手护士代替。

三、访视内容:
1.查看病历,收集相关资料;
2.确认病人后,作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
3.和病人交流,了解现存心理和身体问题;
4.了解病史,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史等。

5.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如体重、血型、有无过敏史、有无假牙、植入物及隐形眼镜,女性是否月经期等。

6.了解病人生活习惯,如吸烟史、饮酒、服药等情况。

7.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进入手术室的着装、不允许戴首饰、化妆等,并给予鼓励的话语,激发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四、访视要求:
1.访视结束后,有针对性制定护理计划,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

2.访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可能影响次日手术时,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解决;
3.对病情特殊的病人,访视者手术当日在早会上进行交班。

术前访视管理制度

术前访视管理制度

术前访视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与质量,提高手术效果,规范术前访视工作流程,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全部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

三、术前访视流程1.患者预约手术后,由医务人员供应术前访视布置。

2.供应术前访视时间、地方以及访视医生信息。

3.访视医生应按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术前访视。

4.访视过程中,访视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手术相关的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5.患者在访视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和疑虑,访视医生应耐性解答并供应相关建议。

6.访视医生应认真告知患者术前检查和注意事项。

7.患者完成术前访视后,访视医生应及时汇总患者信息并制作访视报告。

8.访视报告应在患者手术前一天上午前提交至手术科室,供手术团队参考。

四、访视医生职责1.访视医生应具备相应手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访视医生应依照医院订立的术前访视标准,进行访视工作。

3.访视医生应敬重患者的权益,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关怀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形。

4.访视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资料,并如实反映在访视报告中。

5.访视医生应及时跟踪术前检查结果,评估术前检查合理性,并提出必需的建议。

6.访视医生应及时通知患者手术时间和注意事项,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五、患者知情同意1.访视医生应向患者明确告知手术风险和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病愈等相关信息。

2.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患者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并同意进行手术。

3.对于未成年患者或无法签字的患者,应由监护人代为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术前检查与准备1.依据患者具体手术项目的需要,访视医生应供应术前检查指南,包含但不限于常规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B超、CT等。

2.患者应依照引导要求完成相应的检查,并供应检查结果。

3.访视医生应认真评估患者的检查结果,并确认手术合并症的风险。

4.依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访视医生应对手术项目作出相应调整,并调整相应的手术风险评估。

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一)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日由巡回护士去病房看望病人。

1、了解病人的情况
(1)一般情况、生命体征、身高、体重、有无感染征、有无运动障碍,有无过敏或特殊体征,有无假牙及隐形眼镜。

女性是否在月经期,病房的安静程度等。

(2)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手术史。

(3)其他生活习惯(吸烟量、饮酒量)、生活史、社会背景(职业、社会地位等)、性格、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协助程度。

2、与病人会面,进行心理沟通,解除患者的焦虑。

(1)确认患者、自我介绍,说明访问的目的。

(2)说明手术服装与病室服装的不同。

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手术时的体位等。

(3)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

(4)给予病人激励的话语。

(5)与患者会面的同时,对一般状态进行观察,以便确认患者有无口唇、甲床、皮肤颜色的改变,有无听力、语言等的障碍。

3、访问结束回到手术室后,根据所获得的患者的资料,与其他护士共同讨论,制定护理计划。

(二)术后回访
第二天下午访术后病人,说明术中你一直守候在他身边,手术成功,病人配合良好等。

1、了解病人术后有无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就病人现有的不适,也应给予问候与疏导。

椎管内麻醉后有术后头疼头晕的,应向病人解释硬脊膜因穿刺造成裂隙,脑脊液会有些外漏的可能;脑脊液压力下降,颅内组织形态会发生改变,牵动了颅神经和大血管伴行神经而产生头痛,平卧即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渗,维持脑压,嘱咐病人正确卧位的必要性。

手术部(室)术前访视制度

手术部(室)术前访视制度

手术部(室)术前访视制度
1.术前访视
(1)术前一日由手术部(室)本院护士(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安排,对大、中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2)访视患者应按医院手术患者访视单的内容和程序进行有效沟通,获取患者的有关信息,有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反馈给护士长。

(3)根据访视情况,真实、准确、及时地填写访视记录。

(4)将填好的访视单按科室规定放在指定地方保存,以便术后随访。

(5)护士长排班时要保证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中至少有一人明确知道自己次日的手术安排,并能胜任访视工作。

2.术前访视内容
(1)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2)了解各项术前准备完成情况、备皮、备血、皮试、术前9项检查结果。

(3)到患者床边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术前及术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项。

做好解释说明及心理护理。

(4)评估患者血管及皮肤情况。

55)了解手术特殊要求。

(6)做好访视记录。

6.术后支持服务
(1)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擦净切口周围皮肤,整理患者衣物。

(2)妥善约束患者,防止坠床。

(3)注意患者隐私保护与保暖。

(4)标志引流管名称,并固定,妥善放置。

(5)必要时协助麻醉医师送患者至苏醒室。

7.术后随访
(1)对于大、中手术实行术后随访。

(2)术后随访由专人在术后第3天到病房完成。

(3)术后随访时应以征求患者意见为主,以便改进工作。

(4)准确、真实记录,并反馈相关信息,将完成好的
手术患者访视单放在固定处保存。

术前访视流程范文

术前访视流程范文

术前访视流程范文术前访视是医疗机构在患者即将接受手术前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

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及术前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本文将介绍术前访视的具体流程,包括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风险评估、解释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1.接诊:接待患者时应友善亲切,引导患者进入访视室,并帮助其便捷整理相关病历材料。

2.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主诉、病程、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特别注意的是患者的过敏史、饮食禁忌、药物过敏史及用药情况等。

3.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血压、脉搏、体温等基本指标的测量。

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可以增加相应的体格检查内容,如神经系统、肌力等检查。

4.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的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能为术前准备和手术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类型,将患者的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计算患者的麻醉风险指数(ASA分级)。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术前准备。

6.解释手术风险:医生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风险,包括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失败的可能性以及术后疼痛等。

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充分给予患者知情同意。

7.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及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体检、血液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检查等。

术前准备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8.术后注意事项: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术后饮食、活动、伤口护理及麻醉后的恢复等。

并提醒患者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以上就是术前访视的主要流程。

通过术前访视,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术前访视的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以提供安全高效的手术服务。

手术病人术前 术后访视制度

手术病人术前 术后访视制度

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访视制度手术病人的术前和术后访视制度在医疗服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术前访视,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准备情况,从而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而术后访视则可以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建议。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访视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一、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医生对患者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

术前访视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确认手术适应证,排查患者的潜在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病史采集:医生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同时,还要针对手术相关的特殊疾病进行询问,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2.体格检查: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测量。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3.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制定手术方案。

4.心理评估: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因此,术前访视也应包括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

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疑虑和担忧,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术前访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效果。

因此,医生在术前访视时需认真细致,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术后访视术后访视是在手术结束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医生对患者的随访和检查。

术后访视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术后恢复评估: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如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患者的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

2.并发症筛查: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

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流程

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流程

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流程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是指在病人手术前,医护人员进行的一种详细的身体检查以及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手术相关情况的流程。

本文将简要介绍手术病人术前访视流程,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1.收集病人信息在进行术前访视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首先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

所需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病情严重程度、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等。

2.了解手术相关信息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病人即将接收的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后疼痛情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风险等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护理。

3.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医护人员需要全面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病人的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肝、肾、免疫系统等器官功能、口腔卫生情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功能状态,制定更好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计划,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4.询问病人的症状和疼痛医护人员需要询问病人的相关症状和疼痛情况,以便于制定更好的护理方案。

例如病人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疼痛性质等。

5.提醒病人术前相关事项医护人员需要提醒病人术前相关事项,包括术前准备、不合适的饮食、禁忌药物等,以便于病人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工作。

6.解答病人疑惑在整个术前访视中,医护人员还需要给予病人耐心的倾听,解答病人的疑惑,消除病人恐惧和紧张情绪,使病人在手术前保持镇静的状态。

总之,术前访视是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前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在于了解病人病情和手术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和术后康复计划,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手术室访视工作流程与规范

手术室访视工作流程与规范

手术 室访 视工 作流 程与 访视病人并给予相关宣教 术后 规范 及指导(术前、术后)
术后
手术室访视工作流程与规范
巡回护士确认访视手术病人
巡回护士入病房,了解病人病 情
访视病人并给予相关宣教及指 导(术前、术后) 手术室访视工作流程与规范 项目 工作规范 门诊或急诊医师对首次接诊的病人进行评估 时,要求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病人 的病情作为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的依据,严 巡回护士确认访视手术病 禁将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人 。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病人拒绝入 院治疗,医生必须要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详细告知病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病人 的名字 工作流程 评价标准
三级、四级手术 100%访视。访视及 时、准确
巡回护士入病房,了解病 病情
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术前认真填写《手 术病人术前访视单》眉栏。巡回护士进入病 填写准确;沟通有 房,查阅病人病历,与责任护士沟通,了解病人 效;了解全面;书 病情规范语言:“您好,我是手术室护士メ× 写规范。 ×,来做术前(术后)访视,我想看XXメ(住院号 ×××)的病历,可以吗?…,谢谢!” 巡回护士到病人床前访视病人,根据 评估结果给予相应宣教及指导。并做 好记录。规范语言:“您好,请问您叫 什么名字?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 查对准确,知道正 “我是手术室护士メ××,您明天手 确;记录规范;病 术,我来看望您一下,向您介绍手术室 人(家属)知晓。 环境及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 您还有什么顾虑与担心的吗?请您不 要紧张,明天我会一直陪在您身边。 还有需要了解的吗? 巡回护士到病人床前访视病人,了解 手术后恢复情况,给予相应宣教及指 导。征求病人(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 意见及建议,做好记录。规范语言:“ 有预见性;有应急 您好!还认识我吗?我是手术室护士 预案;知晓医护; XXX,请问您现在感觉怎样啊?伤口还 有评估记录。 痛吗?…”“刚才我说的内容您清楚 了吗?”“您对手术室有什么意见或 建议吗?……”“谢谢!请您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访视流程
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由麻醉师到病房探视病人,急诊手术视具体情况在手术室进行访视和签署麻醉同意书。

具体内容如下:
一、全面仔细阅读病历,包括心电图、胸片、造影、同位素及检验科各项常规生化检查,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三、访视病人:
1、首先向患者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解释麻醉医师职责,建立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2、与患者交谈,进一步了解病情及重要过去史。

3、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括主拆、要求手术原因、现病史、过去史、手术麻醉史、外伤史、个人史、家族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4、体格检查:应对与麻醉有关的各部位进行全面仔细的体
检。

5、交代术前禁食、禁水,术前用药,更衣,小便等情况。

6、与患者说明麻醉的基本过程和入室后将要进行的各种操作,术后与麻醉相关的感觉和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具体麻醉方法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手术的要求决定而且术中可能根据病情和
手术变化而改变麻醉方法。

7、向患家属或患者讲述真实的病情,治疗、麻醉方案、可能的麻醉病发症、可能使用的麻醉方法。

讲明术后镇痛的必要性、优缺点、可能的价格、并说明镇痛装置未列入医保项目。

8、住院医师请家属签署麻醉同意书,讲解所列内容的含义。

四、就有关情况与外科医生进行沟通。

五、完成麻醉前会诊记录,具体内容包括:
1、麻醉前会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2、病人疾病名称、拟施行手术名称、既往史。

3、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特别是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
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

4、ASA 分级,拟施行麻醉方式,是否向病人及家属交代麻
醉风险性和是否签署麻醉同意书。

5、对病人与麻醉有关的体格检查阳性体征、与麻醉有关的
辅助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就进一步处理提出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