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检测要求及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3543.7-19951、总则GB/T 3543.1-199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种子扦样程序,种子质量检测项目的操作程序,检测基本要求和结果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检测。

2 引用标准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构成与操作程序图3.1 构成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由GB/T 3543.1——3543.7等七个系列标准构成。

就其内容可分为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三部分。

其中检测部分的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为必检项目,生活力的生化测定等其他项目检验属于非必检项目。

3.2 种子检验操作程序图全面检验时应遵循的操作程序见下图。

种子检验程序图注:①本图中送验样品和试验样品的重量各不相同,参见GB/T 3543.2中的第5.5.1和6.1条。

②健康测定根据测定要求的不同,有时是用净种子,有时是用送验样品的一部分。

③若同时进行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测定和净度分析,可用同一份送验样品,先做净度分析,再测定其他植物种子的数目。

4 扦样部分扦样是从大量的种子中,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有代表性的供检样品。

样品应由从种子批不同部位随机扦取若干次的小部分种子合并而成,然后把这个样品经对分递减或随机抽取法取法分取规定重量的样品。

不管哪一步骤都要有代表性。

具体的扦样方法应符合GB/T 3543.2的规定。

5 检测部分5.1 净度分析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

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标准和方法

各种水质检测方法1、【pH值】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2、【溶解氧】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GB/T11913-1989 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3、【臭和味】文字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4、【侵蚀性二氧化碳】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5.【酸度】酸度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6.【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7.【色度】水质色度的测定GB/T11903-1989 8.【浊度】水质浊度的测定GB/T13200-19919.【悬浮物(SS)】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198910.【总可滤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11.【总残渣】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12.【全盐量(溶解性固体)】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HJ/T51-199913.【总硬度(钙和镁总量)】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GB/T7477-198714.【高锰酸盐指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11892-198915.【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16.【生物需氧量】水质生物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7488—198717.【氨氮】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7479-1987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18.【硝酸盐氮】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7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46-200719.【亚硝酸盐氮】《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7493-198720.【六价铬】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7-198721.【总氮】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11894-198922.【总磷】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23.【磷酸盐】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24.【硝基苯类】还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25.【苯胺类】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11889-198926.【游离氯】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GB/T11897-198927.【总氯】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GB/T11897-198928.【氟化物】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7484-198729.【氯化物】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7930.【硫酸盐】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T11899-89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31.【硫化物】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3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7494-198733.【石油类】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动植物油】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8-1996【总铬】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66-198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铜】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锌】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铅】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镉】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镍】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2-1989【钾】水质钾、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钠】水质钾、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4-1989【钙】水质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5-1989【镁】水质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5-1989【铁】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46.【锰】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47.【溶解性铁】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48.【银】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07-198949.【甲醛】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3197-1991。

锌精矿国家检测标准

锌精矿国家检测标准

锌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

为了保证锌精矿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

本文将介绍锌精矿国家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锌精矿的定义和分类锌精矿是指含锌量较高的矿石,一般为硫化锌矿物。

按照锌含量的不同,锌精矿可分为高锌矿、中锌矿和低锌矿。

二、锌精矿的检测项目1.锌含量:锌含量是锌精矿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锌精矿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国家规定锌含量应达到90%以上。

2.硫含量:硫是锌精矿中的一种有害元素,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规定锌精矿中硫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锌精矿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锌精矿的使用效果和质量。

国家规定锌精矿中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

4.杂质含量:锌精矿中的杂质包括铁、铜、铅、镉等元素,这些元素会对锌精矿的使用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

国家规定锌精矿中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锌精矿的检测方法1.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锌精矿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化学试剂对锌精矿中的元素进行分析。

2.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锌精矿中的元素含量。

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锌精矿中的水分含量。

四、锌精矿的检测标准国家对锌精矿的检测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锌含量:锌含量应达到90%以上。

2.硫含量:硫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

3.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

4.杂质含量:杂质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五、锌精矿的检测机构为了保证锌精矿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锌精矿的检测机构进行了认证和监管。

目前,国内具有权威检测资质的机构主要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联合会等。

六、结语锌精矿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国家对锌精矿的检测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相关机构也在不断提升检测技术和服务水平,为保障锌精矿的质量和安全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而食用油的质量安全更是关乎我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国家对食用油的生产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的规定。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用油的国家标准。

根据《食用油脂标准》(GB 2716-2005),食用油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是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二是气味应清香,无异味;三是味道应纯正,无杂味;四是酸价应符合规定范围;五是过氧化值应符合规定范围;六是不得掺假伪劣品;七是不得掺加禁用物质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食用油的检测方法。

食用油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外观检测、气味检测、味道检测、酸价检测、过氧化值检测等。

外观检测是通过目测食用油的外观,观察是否清澈透明,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气味检测是通过嗅觉检测食用油的气味,观察是否清香,有无异味。

味道检测是通过尝觉检测食用油的味道,观察是否纯正,有无杂味。

酸价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中的酸价含量,来判断食用油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过氧化值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用油中的过氧化值含量,来判断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和质量。

这些检测方法的制定,是为了确保食用油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食用油的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是为了保障食用油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同时也可以通过目测、嗅觉、尝觉等方法来初步判断食用油的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二氯乙酸国标检测方法

二氯乙酸国标检测方法

二氯乙酸国标检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检验法》标准,对二氯乙酸进行国标检测的方法如下:
1. 试样制备:取一定量的二氯乙酸样品,通过适当方法进行纯化和浓缩。

2. 仪器设备:准备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实验仪器设备。

3. 检测方法:
a. 红外光谱法: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分析。

根据红外光谱的吸收峰位置和强度,判断二氯乙酸的存在与含量。

b. 气相色谱法:使用气相色谱仪,以二氯乙酸作为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根据二氯乙酸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出二氯乙酸的含量。

4.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仪器给出的数据和对应的标准数值,判断二氯乙酸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检测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可能会因实验室和标准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是指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实验和检测。

这些方法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可重复性以及规范性,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1.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等,通过测定样品的吸收、发射光谱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结构。

2.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分析法等,利用样品中化合物的分配系数和柱上吸附作用来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成分。

3.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电化学传感器等,通过测量电流、电势等参数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

二、生物分析方法:1.显微镜观察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细胞、组织等结构特征,进行生物学鉴定和分析。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特定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

3.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通过扩增特定的DNA片段,利用荧光探针实时监测扩增过程,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三、环境分析方法:1.水质检测方法: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有机污染物测定等,通过对水样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分析,评估水质状况。

2.大气污染检测方法:包括颗粒物测定、二氧化硫测定、氮氧化物测定等,通过对大气中特定污染物的测定,评估大气质量。

3.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包括重金属测定、有机污染物测定等,通过对土壤样品中污染物的测定,评估土壤污染程度。

以上仅是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的部分示例,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检测方法的制定和使用,对确保化验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各行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国家HJ828-2017标准是COD消解器承担检测方法

国家HJ828-2017标准是COD消解器承担检测方法

国家HJ828-2017标准是COD消解器承担检测方法
国家HJ828-2017标准分析方法规范地制定了水质化学需氧量COD(Cr)的测定步骤,严格地规定了方法的加热消解时间、溶液酸度、氧化剂和催化剂的用量等条件指标。

显而易见,水质COD(Cr)的测定是有严格的条件规定,违背了条件规定进行操作,就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COD(Cr)恒温加热器遵循了国际标准(ISO)和新国家标准
HJ828-2017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回流加热微沸2小时的消解操作,试剂溶液的配制和加入量都和HJ环境标准法一致,确保可靠精确的分析结果。

仪器采用微机技术进行定时控制加热电炉,可对12个250毫升三角烧瓶同时进行加热。

达到节能、减低电力负荷、提高效率的目的。

仪器采用玻璃毛刺回流管代替球形回流管,并以风冷技术取代自来水冷却方式,既可以节水又能使仪器规范化。

仪器的化学溶液配制、操作和COD的计算*遵照新标准HJ828-2017,低于50mg/L的COD水样可通过稀释滴定剂和氧化剂来提高精确度,高于700mg/L的COD水样,可以通过水样的比例稀释来完成测定。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化验室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是指在化验室进行实验室分析的过程中,遵循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对样品进行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样品的性质和成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室国标检测方法。

1.PH值测定:PH值是指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可以通过电位差计或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测定。

PH值的测定对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非常重要,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和药剂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密度测定: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通过比重瓶或密度计来测定。

密度的测定对于液体、固体和气体的质量和成分分析很重要,如食品、化妆品和燃料等。

3.粘度测定:粘度是指液体抵抗流动的程度,可以通过粘度计或流变仪来测定。

粘度的测定对于液体的流动性能、润滑性能等方面的分析非常重要,如润滑油和聚合物材料等。

4.溶解度测定:溶解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饱和度来确定。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药物、化妆品和农药等领域的研究很重要,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5.粉末颗粒度测定:粉末颗粒度是指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可以通过颗粒度仪或显微镜来测定。

粉末颗粒度的测定对于药品制剂、化妆品和颗粒材料等的质量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6.水分含量测定:水分含量是指样品中水的含量,可以通过干燥法、卡尔-费休法或库仑滴定法来测定。

水分含量的测定对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很重要。

7.灰分含量测定:灰分含量是指样品中无机物的含量,可以通过加热样品并称量残渣的方法来测定。

灰分含量的测定对于食品、燃料和土壤等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很重要。

8.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指对样品中各个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或质谱法来测定。

元素分析对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和新材料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化验室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在化学分析和工业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验室通过遵循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各种性质和成分,帮助监测和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合格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家对VOCs监测环保政策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强调,急需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等重点领域的预防与应急、监测与预警系列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支持环境质量在线监测、污染源排放在线监测、环境应急与预警、采样及前处理等的先进环境科学仪器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并进行技术示范和验证,提升我国环境科学仪器的研制能力和水平,促进和带动我国环境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提高改善环境质量及环境应急与处置的科技支撑能力。

二、我国VOCs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目前国内外制定了部分VOCs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1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GB/T18883-2002)有5项VOCs 的标准(碳氢化合物4种,含氧化合物1种);
2.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GC16297-1996)有13种VOCs的标准(碳氢化合物4种,含氧化合物7种,卤代烃2种);
2.3我国地表水质量标准中(GB3838-2002)有VOCs28种(碳氢化合物6种,含氧化合物17种,卤代烃5种);
2.4美国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中有VOCs23种(苯系物5种,卤代烃18种)。

因此,水、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中都有对各类VOCs的限制。

三、VOCs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目标物
最近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四个VOCs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分别在2013年3月1日和7月1日执行。

3. 1 HJ 639-2012:水中55种VOCs的分析(碳氢化合物15种、卤代烃40种),吹扫捕集–GC/MS方法
3.2 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中36种VOCs分析方法(苯系物9种、卤代烃27种),顶空–GC/MS 方法
3.3 HJ 644-2013 环境空气中34种VOCs的分析(苯系物9种、卤代烃25种),吸附管–热解吸GC/MS方法
3.4 HJ 645-2013 环境空气中21种卤代烃的分析,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浸泡解吸/GC/ECD方法
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中的目标物有苯系物等碳氢化合物和卤代烃。

四、环境空气中广泛存在各类VOCs
环境空气中的VOCs来源广泛,不但有天然源、人为源的释放,还有光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来源。

大气与水、土壤等基质不同,流动性很大,大气中的污染物会漂移到很广、很远的区域。

环境空气自动站VOCs的监测表明,无论在大城市、边远小城市、甚至远离城市的环境背景监测点,都能检测出80~100余种的各类VOCs。

环境空气中既然普遍存在各类VOCs,各类VOCs又具有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双重危害,我国相关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包含
各类VOCs,国内外环境空气VOCs的标准分析方法的目标物也有各类VOCs,那么就应该对大气中各类VOCs进行监测,全面了解VOCs的污染现状,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各类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
环境空气中VOCs的分析方法有离线分析和在线连续分析,离线分析是用采样设备(吸附管、采样罐、采样袋)到现场采样,送回实验室分析;方法依据是EPA方法 TO-15和TO-17,分析目标物有各类VOCs100余种,方法比较成熟。

在线VOCs分析方法的分析能力不如实验室离线分析能力,一是VOCs采样捕集能力有限,二是VOCs定性、定量分析能力差;在线系统为了实现体积小、重量轻,气相色谱一般结构比较简单,技术指标和性能低于实验室色谱;
在线色谱方法目前主要用于56种碳氢化合物的监测,可以检测样品中有没有这些目标物,不能对未知物进行定性,是选择性监测;
在线质谱方法可以监测100余种各类VOCs,可以检测样品中都有哪些污染物,可以对未知物进行定性,是通用性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