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数据中心项目-集成实施方案
超融合技术实施方案

超融合技术实施方案超融合技术是一种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数据中心基础架构。
它将传统的IT基础设施整合到一个简单的、灵活的平台上,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超融合技术正日益成为企业构建现代化数据中心的首选方案。
一、超融合技术的优势。
超融合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简化管理,超融合技术整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多种功能,简化了数据中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管理员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界面对整个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 灵活扩展,超融合技术支持模块化的扩展方式,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地增加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3. 高性能,超融合技术采用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4. 成本效益,超融合技术整合了多种功能,减少了硬件设备和软件许可的采购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维护成本,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二、超融合技术的实施方案。
在实施超融合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需求,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评估,了解业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确定超融合技术的实施目标和重点。
2. 设计架构,根据业务需求和实施目标,设计超融合技术的架构方案,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虚拟化等方面的配置和布局。
3. 硬件采购,根据架构方案,采购符合需求的超融合设备和相关硬件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4. 软件配置,对超融合设备进行软件配置和集成,包括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存储管理软件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5. 数据迁移,将现有的业务数据迁移到超融合设备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测试验证,对实施后的超融合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预期。
7. 运维管理,建立超融合设备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监控、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
课题_超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课题_超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超融合数据中心是一种综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的集成解决方案。
它通过整合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将各种硬件设备整合在一起,并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管理和运行。
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的理想解决方案。
首先,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
由于超融合数据中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的快速传输,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
此外,超融合数据中心还支持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物理服务器分成多个虚拟机,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性能。
其次,超融合数据中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超融合数据中心使用软件定义的方式管理和运行,通过软件可以灵活地配置和管理硬件资源。
例如,可以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此外,超融合数据中心还支持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弹性的计算能力和无限的存储容量,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用户。
最后,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降低成本。
传统的数据中心需要购买、维护和管理多个硬件设备,成本较高。
而超融合数据中心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整合在一起,减少了硬件设备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此外,超融合数据中心还支持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总结起来,超融合数据中心是一种综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的集成解决方案。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更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成为现代数据中心的理想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超融合数据中心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超融合 实施方案

超融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IT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作为一种新兴的IT基础设施架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
超融合基础设施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灵活配置,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更可靠的IT基础设施支持。
二、超融合实施方案。
1. 评估现状。
在制定超融合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对计算、存储、网络设备的性能、容量、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业务应用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企业的需求和痛点。
2. 制定规划。
在评估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超融合实施规划,明确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整体架构、规模和部署方式。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超融合基础设施的规模和配置,包括计算节点、存储节点、网络设备等,同时也需要考虑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3. 选型采购。
在制定规划之后,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厂商和产品进行评估和选型,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超融合解决方案。
在选型采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厂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的顺利实施和运维。
4. 实施部署。
在选型采购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实施部署工作。
包括硬件设备的安装、网络的配置、软件的部署等工作,同时也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性能的优化,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5. 迁移上线。
在实施部署完成之后,需要对现有的业务应用和数据进行迁移上线。
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进行监控和运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超融合基础设施能够持续稳定地支持企业的业务运行。
三、总结。
超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的规划和准确的执行,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IT架构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于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需求,因此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
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弹性配置和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IT基础设施支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实施超融合架构,提升企业IT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满足业务发展对于IT支持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利用率;2. 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3.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 降低IT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硬件选型,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超融合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在选型过程中,需考虑设备的性能、可扩展性、兼容性等因素,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2. 软件部署,部署超融合管理软件,实现对整个超融合架构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对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3. 数据迁移,对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和规划,制定合理的数据迁移方案。
确保在迁移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减少业务中断时间。
4. 系统集成,将超融合架构整合到企业现有的IT系统中,确保新老系统能够无缝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5. 测试验证,在实施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确保超融合架构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四、项目实施流程。
1. 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
2. 硬件采购,根据选型结果,进行硬件设备的采购和交付。
3. 软件部署,安装和配置超融合管理软件,实现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4. 数据迁移,制定数据迁移方案,进行数据备份和迁移操作。
5. 系统集成,将超融合架构整合到企业现有系统中,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

超融合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于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扩展性的要求。
超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灵活性。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引入超融合技术,对企业现有的IT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优化,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构建高性能、高可用的超融合基础架构,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2. 提升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干预。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硬件选型。
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和数据中心规模,选择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超融合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确保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为后续的系统部署和升级提供保障。
2. 软件部署。
部署超融合软件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建立虚拟化集群,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负载均衡,提升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同时,结合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维效率。
3. 数据迁移。
针对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制定合理的迁移方案,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利用超融合平台的数据迁移工具,实现对现有数据的快速迁移和同步,减少业务系统的停机时间和数据迁移成本。
4. 系统集成。
将超融合平台与企业现有的IT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与现有系统的无缝对接和互操作。
同时,对接企业的监控系统和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超融合平台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快速响应。
5. 培训与支持。
针对IT运维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知识转移工作,提升其对超融合平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确保超融合系统的稳定运行。
超融合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超融合数据中心技术方案目录1. 内容概述 (3)1.1 超融合数据中心的定义与特点 (4)1.2 超融合数据中心的发展背景 (5)1.3 超融合数据中心的重要性 (6)2. 超融合技术概述 (7)2.1 超融合技术的核心概念 (9)2.2 常见的超融合技术架构 (10)2.2.1 基于服务器的存储虚拟化 (12)2.2.2 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 (13)2.2.3 基于存储设备的软件定义存储 (15)3. 超融合数据中心设计原则 (17)3.1 高可用性设计 (18)3.2 高扩展性设计 (19)3.3 高性能设计 (21)3.4 高安全性设计 (22)4. 超融合数据中心硬件架构 (23)4.1 服务器 (25)4.2 存储设备 (26)4.3 网络设备 (28)5. 超融合数据中心软件架构 (29)5.1 存储虚拟化软件 (31)5.2 服务器虚拟化软件 (33)5.3 网络虚拟化软件 (33)6. 超融合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35)6.1 资源管理 (36)6.2 性能监控 (38)6.3 安全管理 (39)6.4 日志与审计 (40)7. 超融合数据中心实施步骤 (42)7.1 需求分析与规划 (43)7.2 硬件选型与部署 (45)7.3 软件安装与配置 (47)7.4 测试与验证 (48)7.5 运维与管理 (50)8. 超融合数据中心优势分析 (52)8.1 成本节约 (54)8.2 效率提升 (55)8.3 灵活性增强 (56)8.4 应对未来挑战 (57)9. 案例研究 (59)9.1 国内外超融合数据中心成功案例 (60)9.2 不足与改进措施 (61)10. 结论与展望 (62)10.1 超融合数据中心技术方案总结 (63)10.2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65)10.3 未来研究方向 (66)1. 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超融合数据中心技术方案,包括其原理、架构、关键技术、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华为超融合方案

华为超融合方案简介华为超融合方案是华为公司推出的一种整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将传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融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性能。
华为超融合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集中管理、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1. 高度集成的硬件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高度集成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
这些设备采用了最新的硬件技术,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集成在一起,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减少设备数量,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整体性能。
2. 软件定义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采用软件定义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通过虚拟化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抽象出来,使其变得更灵活和可配置。
同时,软件定义技术使得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3. 高可用性和容灾性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可用性和容灾性。
通过使用冗余硬件和软件,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实现对单点故障的容忍,并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运行。
此外,华为超融合方案还可以自动备份数据,并提供数据恢复和故障转移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4. 高度灵活和可扩展华为超融合方案具有高度灵活和可扩展的特点。
通过软件定义技术,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同时,华为超融合方案支持水平和垂直扩展,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资源。
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情况灵活调整数据中心的规模。
应用场景华为超融合方案适用于各种企业的数据中心应用场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企业级数据中心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
通过整合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提供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同时,华为超融合方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调整数据中心的规模。
2. 云计算中心华为超融合方案可以用于构建云计算中心。
超融合实施方案

超融合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超融合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新型的IT基础设施架构,正在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本文将就超融合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超融合基础设施,并为其实施提供参考。
首先,超融合基础设施是指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管理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业务需求和IT环境,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业务应用的特点和对IT基础设施的要求。
根据业务需求,确定超融合基础设施的规模和配置,确保其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其次,需要对企业的现有IT环境进行评估,了解现有的硬件设备、网络架构、虚拟化平台等情况。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与现有环境的兼容性和集成性,确保新旧系统能够无缝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
另外,还需要考虑超融合基础设施的部署和管理。
在部署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部署方式,包括集中部署、分布式部署等。
在管理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和平台,实现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监控,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高效运维。
最后,需要对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
在实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确保企业的数据和应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超融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需求、现有IT环境、部署和管理、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超融合实施方案,并顺利实施和运维超融合基础设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融合数据中心项目集成实施方案1. 概览项目立足于超融合数据中心建设趋势及需求,采用新一代超融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建设成为简化管理、高效复用、绿色环保及安全保护的基础架构,为新旧业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2. 总体设计2.1 总体规划拓扑2.2 货物内容LANVMware vSphere 4IBM HS22Oracle Sun Server X2-4Oracle Sun Server X2-4Oracle VMIBM x3850 X5IBM x3850 X5VMware vSphereEMC VNX 5400IBM DS5020IBM x3650M4HDS AMS2300DMZIBM DS4700EMC VNX 5300EMC VNX 5300...SANCitrix XenServerLISERP 图文...医院网站供应室耳鼻喉网站病案邮件防火墙......2.2.1虚拟化迁移服务本次虚拟化迁移服务包括《应用迁移清单》列出的的所有内网应用及外网除网站的其他应用迁移,其他应用迁移工作后续服务提供;本次利旧设备重配置工作包括《设备利旧清单》中列出的所有设备,其他设备重配置工作后续服务提供;本次备份系统部署实施因条件限制,先利旧一台服务器及本次存储,后续如需重配置连接备份存储或重新部署。
2.2.2数据库服务本次数据库服务包括核心应用 HIS 本地容灾复制部署实施工作,核心应用 LIS 的应用迁移工作(首选P2V 转换,转换不成功再采用数据迁移方式进行迁移);其他故障恢复演练支持等服务后续提供;3.集成实施方案3.1EMC VxRail 实施方案3.1.1地址与用户名规划3.1.1.1.IP地址信息3.1.1.2.用户登录信息3.1.2VxRail设备安装3.1.2.1.VxRail初始化准备3.1.2.1.1.环境准备1.本次安装的为1台VXRAIL APPLIANCE 120,网卡为10GB SFP+网卡2.一台带有电口网卡的PC Server,用于初始化VxRail3.1.2.1.2.网络连接(本次环境为10GB SFP+网络)3.1.2.1.3.启动VxRail1.按指定顺序启动VxRail的每个Node,间隔至少30s以上顺序为:Node4→Node3→Node2→Node13.1.2.2.VxRail初始化安装3.1.2.2.1.初始化配置1.使用IE登录VxRail默认IP:https://192.168.10.200 ,并点击“开始”(笔记本应提前配置IP,例如192.168.10.201/24)2.使点击“Accept”3.选择“I setup my switch” 与“I setup my management VLAN”点击Next4.选择“Step-by-Step”5.添写系统相关信息6.设置Hostname、网络、用户密码7.设置vMotion网络8.设置vSAN信息9.设置虚拟机网络10.设置Loginsight信息11.点击Validate验证12.点击“构建 VxRail”,进行VxRail初始化。
13.点击“开始配置”继续。
14.网页自动跳转到刚刚设置的VxRail Manager IP地址192.168.10.203,系统自动进行配置,此期间不需要干预,直至配置完成。
3.1.2.2.2.登录VxRail Manager 1.单击“管理VxRail”,登录至管理介面2.输入用户名及之前设置的密码:***************************3 登录VxRail Manger查看系统状态3.1.2.2.3.登录VCenter登录vCenter地址192.168.10.201, 输入用户名及之前设置的密码:***************************3.2DSG Sync 实施方案3.2.1在源端安装RealSync复制软件3.2.1.1.Step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2.1.2. 1.创建操作系统用户如果计划使用orcle用户安装,就不需要创建操作系统用户3.2.1.3. 2.创建数据库用户创建oracle数据库用户:dsg 密码:dsg赋予以下权限(复制数据用)日常增量复制所需要的权限grant select any table to dsg;grant select any dictionary to dsg;grant connect,resource to dsg;首次同步需要的权限grant alter system to dsg;grant exp_full_database to dsg;grant execute on sys.dbms_ijob to dsg;3.2.1.4. 4.创建数据库视图用sys用户登陆oracle系统:在oracle 上:connect /as sysdba;用sys用户在源端数据库上创建以下视图: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CLE as select * from sys.x$kccle;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CLH as select * from sys.x$kcclh;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CCF as select * from sys.x$kcccf;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CCP as select * from sys.x$kcccp;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CDI as select * from sys.x$kccdi;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CRMF as select * from sys.x$kcrmf;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KTUXE as select * from sys.x$ktuxe;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LE as select * from sys.x$le; create or replace view DBPS_XBH as select * from sys.x$bh;3.2.1.5.Step2: 登陆系统主机以oracle用户登陆3.2.1.6.Step3:安装RealSync软件拷贝DSG提供的realsync.tar软件到相应的安装目录,利用DSG提供的安装脚本执行setup.sh进行RealSync安装:man22:/dsg/media>./setup.sh1.Please choice setup Directory, default is Current Directory [/dsg]:输入软件安装目录:/dsg/特斯图test12.Please choice the Agent Type [ 1-Source , 2-T arget ]:输入安装Agent Type类型 1为源端,2为目标端注:这里是进行源端安装选择 13.Please input Source Dbpsd port,default port is [50000]:50000输入源端Dbpsd的端口号(默认即可)4.Please input Source Vagentd port,default port is [50001]:50001输入源端Vagentd的端口号(默认即可)5.Please input Source Monitor port,default port is [50111]:50111输入监控进程的端口号(默认即可)6.Please input Archive log interval,default is 12<hours>:输入日志归档的间隔时间(默认即可)7.Are you want to install elib and bin program[y/n]:安装bin软件和elib目录:y3.2.1.7.Step4:启动Agent和Dbpsd1.对复制源端的启动、停止、检查脚本位于下列目录下$cd /dsg/test1/scripts如果数据库是11G的需要手工设定LD_LIBRARY_PATH的路径$./start_vagentd(启动脚本)$./check(查看脚本) 下列进程全部启动表明源端启动正常[oracle@dsg_test scripts]$ ./checkoracle 19445 1 0 09:45 pts/5 00:00:00 /dsg/test1/bin/dbpsd 50000oracle 19461 1 0 09:45 pts/5 00:00:00 /dsg/ test1/bin/vagentd 50001oracle 19469 19461 44 09:45 pts/5 00:22:00 /dsg/ test1/bin/vagentd 50001oracle 19455 1 0 09:45 pts/5 00:00:00 /dsg/ test1/bin/sender -tseq 1oracle 19456 19455 0 09:45 pts/5 00:00:00 /dsg/ test1/bin/sender -tseq 1oracle 19434 1 0 09:45 ? 00:00:00 /dsg/ test1/bin/arch_vagentd_dsg/dsg/log/log.sender /dsg/log/archivelog/log.sender_archlog 43200oracle 19433 1 0 09:45 ? 00:00:00 /dsg/ test1/bin/arch_vagentd_dsg/dsg/ test1/log/log.vagentd /dsg/ test1/log/archivelog/log.vagentd_archlog 43200 3.2.2在目标端上安装RealSync复制软件3.2.2.1.Step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2.2.2. 1.创建操作系统用户如果计划使用orcle用户安装,就不需要创建操作系统用户3.2.2.3. 3.创建数据库用户创建oracle数据库用户:dsg 密码:dsg赋予dba权限(复制数据用)create user dsg identified by dsg;grant dba to dsg;3.2.2.4.Step2: 登陆系统主机以dsg用户登陆3.2.2.5.Step3:安装RealSync软件拷贝DSG提供的realsync.tar软件到相应的安装目录,利用DSG提供的安装脚本执行setup.sh 进行RealSync安装:[dsg@OraTest1 media]$ ./setup.sh1、Please choice setup Directory, default is Current Directory [/dsg]:输入软件安装目录:/dsg/from102、Please choice the Agent Type [ 1-Source , 2-T arget ]:输入安装Agent Type类型 1为源端,2为目标端注:这里是进行目标端安装选择 23、Please input Target Vagentd port,default port is [50001]:50001输入目标端Vagentd的端口号4、Pease input T arget Verify port,default port is [50011]:50011输入目标端Verify Vagentd的端口号5、Please input Source Monitor port,default port is [50111]:50111输入监控进程的端口号(默认即可)6、Please Please input Archive log interval,default is 12<hours>:输入日志归档的间隔时间(默认即可)7、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parallel loader process:<1-10>4注:并发数一般选择为CPU个数的一半8、Are you want to install elib and bin program[y/n]:安装bin软件和elib目录:y3.2.2.6.Step4:启动Agent如果数据库是11G的需要手工设定LD_LIBRARY_PATH的路径$./start_vagentd(启动脚本)$./check(检查复制进程启动状态脚本) 全部启动如下进程表明目标端进程启动正常[oracle@dsg_test scripts]$ ./checkoracle 12499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vagentd 50001oracle 12500 12499 10 09:46 pts/2 00:05:20 /dsg/test1/bin/vagentd 50001oracle 12519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r -qno 0 1oracle 12521 12519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r -qno 0 1oracle 12518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0 1oracle 12522 12518 17 09:46 pts/2 00:09:09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0 1oracle 12509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1 1oracle 12511 12509 19 09:46 pts/2 00:09:52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1 1oracle 12523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2 1oracle 12524 12523 22 09:46 pts/2 00:11:32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2 1oracle 12512 1 0 09:46 pts/2 00:00:00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3 1oracle 12516 12512 27 09:46 pts/2 00:13:55 /dsg/test1/bin/loader -s -qno 3 1oracle 12493 1 0 09:46 ? 00:00:00 /dsg/test1/bin/arch_vagentd_dsg/dsg/test1/log/log.r0 /dsg/test1/log/archivelog/log.r0_archlog 43200进程说明:vagentd进程是DSG RealSync的XF1文件接收进程,用来接收从源端sender进程发送过来的XF1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