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合集下载

功能食品有哪些

功能食品有哪些

功能食品有哪些
功能食品是指添加特定的营养成分或功能成分,具有某种特定的保健、调节或改善人体健康功能的食品。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功能食品。

1. 益生菌产品: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并具有预防便秘、改善口臭等功能。

常见的益生菌产品有酸奶、益生菌饮料、益生菌儿童奶粉等。

2. 高纤维食品:高纤维食品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饱腹感,预防便秘,调节血糖和血脂。

常见的高纤维食品有全谷类食品、蔬菜、水果、杂粮等。

3. 强化营养食品:强化营养食品是在传统食品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人体的特定需求。

常见的强化营养食品有儿童奶粉、孕妇营养品、老年人专用食品等。

4. 植物蛋白食品:植物蛋白食品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的高蛋白食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同时还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常见的植物蛋白食品有豆制品、豆浆、豆腐等。

5. 功能性调味品:功能性调味品是根据人体需求添加了特定功能成分的调味品,常见的功能调味品有钙铁锌调味品、酵素调味品、低钠盐等。

6. 保健茶饮:保健茶饮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加入了特定的草本植物和药用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减肥排毒、抗氧化、降脂降压等功能。

常见的保健茶饮有绿茶、普洱茶、花草茶等。

7. 营养补充品:营养补充品是指以营养成分为主要成分,配以其他草本植物或微量元素等制成的食品。

常见的营养补充品有维生素片、蛋白粉、氨基酸等。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并遵循适量、均衡的原则。

利用玉米芯发展具有良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作用的功能性食品

利用玉米芯发展具有良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作用的功能性食品

利用玉米芯发展具有良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作用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更加关注,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市场。

而在这些食品中,以帮助维持肠道健康为主要功能的食品尤其备受人们的关注。

而从多方面来看,玉米芯都具有极好的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作用,因此,可以将玉米芯视作开发具有良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作用的功能性食品的原材料之一。

一、玉米芯是什么?玉米芯就是玉米谷粒去除后的残渣部分。

玉米谷粒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淀粉质,但它们也有很大比例是不可消化的。

而在去除玉米谷粒时,这部分不可消化的残渣部分就被称为玉米芯。

一般来说,玉米芯是不被食用的,因为纤维比较粗硬,且味道不佳。

但是近年来,玉米芯的健康效益逐渐被认识到,因此它们也成为了研发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二、玉米芯的营养价值虽然作为不可消化物质的一部分,玉米芯本身对于人体的营养贡献不大。

但是,它们还是具有一些营养价值的。

1、纤维素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尤其是不溶性纤维,可以增加肠壁对于粪便的挤压力,从而使之更容易排出体外,并减少了便秘的风险。

此外,这些纤维还可以吸附大量水分,从而增加了它们的容积,刺激了消化道的蠕动能力。

2、微量元素虽然玉米芯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不高,但是它们还是含有一定量的钙、镁、锰等微量元素。

尤其是对于钙的含量比较高,而这是许多人所缺乏的营养元素之一。

3、多酚类化合物玉米芯中还含有一些多酚类化合物,包括类黄酮、花青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肠道细胞不受损伤。

三、促进肠道健康的机制无论是精细肠道病变、易感染、易引发炎症还是容易生长有害菌,一般常常被认为是由于肠道菌群不平衡所致。

而玉米芯具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肠道健康。

1、增加益生菌玉米芯中富含不可消化的纤维素,利于益生菌的生长繁殖。

而且不同于其他植物纤维素,玉米芯含有的糖醇能够促进肠道菌群的改善。

2、减少有害菌的生长玉米芯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腐败细菌的生长。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

功能性食品原理相关综述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一定营养功能或保健作用的食品,它们不仅满足人体基本的营养需求,还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功能性食品的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的原理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首先,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而一些功能性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其次,功能性食品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维护肠道健康。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中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功能性食品中含有益生菌或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帮助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促进肠道健康。

另外,功能性食品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氧化反应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而氧化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的积累会损害细胞结构,导致细胞老化、疾病的发生。

功能性食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带来的损伤。

此外,功能性食品还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

高血脂和高血糖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而功能性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如植物纤维、欧米伽-3脂肪酸等,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功能性食品的原理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系统、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等。

通过摄入某些功能性食品,人们可以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道健康,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当然,选择合适的功能性食品也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慎重考虑,适量摄入,并与均衡饮食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监管,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与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与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与作用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选择。

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作用也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会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作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功能性食品介绍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所谓功能性食品,是指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具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功能,并可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使身体健康的食品。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有益生菌、鱼油、大豆异黄酮等。

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在我们了解功能性食品的作用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功能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与传统的食品相比,功能性食品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既包含了传统食品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具备着一些特殊的成分,如益生菌、鱼油等。

以益生菌为例,益生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C等,同时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等。

而大豆异黄酮则含有大豆异黄酮、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多种成分,可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等疾病。

可以看出,功能性食品的营养成分相对于传统食品更为全面,具备更为丰富的营养价值。

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功能性食品的作用。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有益生菌、大豆异黄酮、鱼油等。

1. 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常被用于改善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降低有害菌的数量,从而缓解便秘、调节免疫功能等。

2.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大豆异黄酮作为大豆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调节女性激素水平,预防骨质疏松、乳腺癌等疾病。

同时,大豆异黄酮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 鱼油的作用鱼油作为另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食品,主要含有富含ω-3脂肪酸的EPA和DHA。

这些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总的来说,功能性食品的作用主要是在预防疾病、增强身体健康等方面。

功能性食品的选择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有哪些

功能性食品有哪些

功能性食品有哪些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者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品,它们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并且经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其功能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功能性食品:1. 益生菌食品: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常见的益生菌食品有酸奶、发酵乳、益生菌冲剂等。

2. 大豆制品:大豆制品富含植物雌激素,可以帮助女性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症状。

常见的大豆制品有豆浆、豆腐、豆干等。

3. 膳食纤维食品:膳食纤维对调节消化系统、预防便秘、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有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膳食纤维食品有全谷类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水果和蔬菜。

4. 功能性果蔬汁:功能性果蔬汁是以新鲜水果和蔬菜为原料,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保留了果蔬中营养成分的饮料。

常见的功能性果蔬汁有苹果汁、西红柿汁、胡萝卜汁等。

5. 蛋白质饮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重要组织的基本营养物质,对于肌肉生长和修复非常重要。

常见的蛋白质饮料有乳清蛋白饮料、大豆蛋白饮料等。

6. 钙补充食品:钙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元素,对于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常见的钙补充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7. 补充维生素食品:维生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B等。

常见的维生素补充食品有维生素C片剂、复合维生素片等。

8. 脑功能食品:脑功能食品可以提高脑力、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常见的脑功能食品有核桃、蓝莓、鲑鱼等富含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功能性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或者医疗措施。

在选择和食用功能性食品时,还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免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
肠道菌群的结构
肠道菌群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 们在肠道中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对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
肠道菌群的功能
肠道菌群通过发酵食物、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吸收等方式,为人体提供营 养和能量。同时,它们还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病 原体生长等生理过程。
总结词
改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况
总结词
减轻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详细描述
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通常存在失衡现象 ,功能性食品中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调节肠道 菌群平衡,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降低血糖和血 脂水平。
详细描述
肥胖除了本身是一种疾病外,还容易引起高血压 、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功能性食 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减轻肥胖相关的并发 症。
02
益生菌类功能性食品具有改善消化、增强免疫力、预防肠道感
染等作用,对于维护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类功能性食品的常见形式包括酸奶、乳酸菌饮料、益生
03
菌补充剂等。
益生元类功能性食品
益生元类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添加益 生元来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食品。 常见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 乳糖等。
益生元类功能性食品的常见形式包括 添加益生元的早餐谷物、饮料、饼干 等。
发酵食品
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对调节肠道菌群有积极作用。随着 发酵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发酵食品被开发出来,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前景与挑战
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功能性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测未来几年,功能性 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功能性食品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食品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 4 个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最为复杂, 其微生物类型包括了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肠道 微生态系统由肠道正常菌群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共同组 成,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肠道菌 种类约有 30 个属 1 500 多种,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 氧菌和需氧菌组成 [1]。 1.3 肠道菌群与疾病

Industry Review 行业综述
与菌群之间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致使肠道微生态 系统失衡,机体的各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可导致疾病。 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宿主本身基因 型、饮食、年龄、疾病状态及外来菌等。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与很多疾病的发 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发病部位不仅只限于肠道, 甚至波及全身部位,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2],具体情 况见表 1。
行业综述 Industry Review
doi:10.16736/41-1434/ts.2021.16.011
功能性食品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gulation of Functional Food on Intestinal Flora
一旦宿主遭到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宿主
作者简介:赵金勇(1999—),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 通信作者:张沛(199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分子营养。E-mail:Zp29@。
40 / 现代食品 XIANDAISHIPI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人体系统
消化
代谢 免疫 循环 神经
疾病 便秘 腹泻 炎症性肠炎 肥胖 Ⅱ型糖尿病 风湿性关节炎 动脉粥样硬化 抑郁症 自闭症

浅谈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

浅谈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

浅谈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浅谈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人文学院08中本4班李莲霞2008014429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常常忽视自己的胃肠道健康,胃肠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道:"三分治,七分养"。

对于胃肠道疾病,我们更重于"养",在功能性食品日益备受关注的情况下,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很大的开发。

本文从笔者自身情况出发,通过探讨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和保护胃黏膜四个方面的一些相关的功能性食品,从而达到从"养"的角度改善胃肠道的目的。

关键词:胃肠道、功能性食品、胃肠道黏膜、消化吸收、润肠通便引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70%左右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各种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痛、胃胀、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脾胃虚寒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经常无节制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酸辣食品,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压力,而抽烟喝酒的增加,直接刺激胃黏膜;二是工作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特别是胃肠道机能;三是年龄增大,身体器官机能逐步衰退,影响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和转化功能。

笔者曾在初中二年级时患上胃肠炎,经常腹泻、消化不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凑,常常是吃饱饭就往学校跑。

我虽有求医,但治标不治本。

中医道:"三分治,七分养"。

对于胃肠道疾病,我们更重于"养"。

"养"除了要求我们常运动,按时作息,按时吃饭,保持愉快的心境外,还要注意饮食健康。

中国素有"药食兼用"的传统,现代的功能性食品①正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笔者自身出发,我主要从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润肠通便和保护胃黏膜四个方面的功能性食品进行"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内容1.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2.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第一节概述人体和动植物体一样,按生态学(ecology)规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中生活,机体与机体外环境生态间或与机体内定居的微生物群之间的关系,分别属于外生物态学或宏观生态学(macroecology)和内生态学或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

为着本文的目的,我们只讨论微观生态学的一些方面。

一、肠道微生态1. 肠道微生态简介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宿主与其体内寄生的微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最佳生理状态,双方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转,因而机体携带的微生物与其自身的生理、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及生物拮抗等有密切关系。

有学者曾提出,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g之多,其中眼1g、鼻1g、口腔20g、肺20g、阴道20g、皮肤200g,当然最多的还是肠道,达1000g,总数为100万亿个(1014),相当于人体细胞数(1013)的10倍。

在人体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是主要的,最活跃的,一般情况下也是对人体健康有更加显著影响的。

2.人体肠道菌群及其构成人类肠道菌群约有100余种菌属,400余菌种,菌数约为1012~1013个/g粪便,占干粪便重1/3以上,其中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比较少。

形态上有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

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有的是肠道定植菌,有的只是一时的过路菌。

肠道是一个细菌的寄宿地或者说是一个发酵车间。

在人体功能与饮食或药物影响下产生的肠道环境条件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构成与数量也随之而变化。

从而也对机体健康,首先是肠道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人们要研究并力求保持对人体健康最佳的肠道菌群构成,这便是本节及有关章节的阐述的主要问题。

婴儿在出生之前的肠道是无菌的。

在出生同时,各种菌开始在婴儿的肠道内繁殖。

最初是大肠菌和肠球菌、梭菌占主体,出生后5天左右,双歧杆菌开始占优势。

在婴儿期双歧杆菌保持者绝对优势的状态,母乳喂养儿之所以抗病力强,其理由之一即为肠道内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而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

在婴幼儿期占绝对优势的双歧杆菌从断奶开始直到成年期渐渐显示出减少的趋势,类杆菌真细菌等成年人型菌逐渐占有优势。

到了中老年以后,双歧杆菌进一步减少,韦永球菌等有害菌在进一步增加。

因此,对中老年人,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人体健康将十分有利。

二、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双歧杆菌与乳杆菌是人肠道中有益菌的代表,其所以有益,主要是降低肠道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少腐败物质产生,同时也因pH下降而对病原菌的生存与增殖很不利。

下面仅对乳杆菌与双歧杆菌对人体的有益作用略加介绍。

表16-1 肠道菌群中主要细菌的作用1.乳杆菌(lactotacillus)乳杆菌是人们认识最早、也是研究较多的肠道有益菌。

最常见的应用例是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生产饮用的用人工培养的嗜酸乳杆菌及其接种培养的发酵乳和酸乳,用以纠正便秘及其他肠道疾病。

现在已知的乳杆菌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主要有以下4点。

(1)抑制病原菌和调整正常肠道菌群:嗜酸乳杆菌对肠道某些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大肠埃希菌中的产毒菌种、克雷伯菌、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一些腐败菌。

这种机制作用既归因于代谢产物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也有抗菌样物质的作用。

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时和治疗后,肠道正常菌群被大量杀灭,难辨芽孢梭菌过度增殖可引起伪膜性肠炎,而嗜酸乳杆菌既能控制该菌过度增殖同时又能抑制其产生毒素。

从而起到保护肠道菌群的作用。

另一方面,嗜酸乳杆菌还能与外籍菌或称过路菌或致病菌竞争性地占据肠上皮细胞受体而达到抗菌作用。

(2)抗癌与提高免疫能力:迄今已有的研究和报告,可将其这种作用列出如下几点:①激活胃肠免疫系统,提高自然杀伤(N K)细胞活性;②同化食物与内源性和肠道菌群所产生的致癌物;③减少β-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硝基还原酶、偶氮基还原酶的活性,这些被认为与致癌有关;④分解胆汁酸。

(3)调节血脂:该菌能减低高脂人群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而对正常人群则无降脂作用。

其解释机制为,对内源性代谢的调节与利用和使短链脂肪酸加速代谢。

(4)乳杆菌促进乳糖代谢:乳杆菌可分解乳糖,加速其代谢。

因而对不习惯食用鲜奶与奶粉的人,可以饮用乳杆菌发酵的酸奶,这对我国克服膳食结构中缺奶(相当多的人是由于对奶不适应)有主要应用价值。

当然对为数不多的真正乳糖不耐症的人也是有益的。

2.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十分明显,以至成为近年保健食品开发的一个热点。

(1)抑制肠道致病菌:1994年G. R. Gibson曾以双歧杆菌属5种菌种对8种病原菌作平板扩散法抗菌敏感性试验(平行3次),结果所有双岐杆菌菌种均显示出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2)抗腹泻与防便秘:双歧杆菌的重要生理作用之一是通过阻止外袭菌或病原菌的定植以维持良好的肠道菌群状态,从而呈现出既纠正腹泻又防止便秘的双向调节功能。

Hotta 等证明,双歧杆菌制剂对儿童菌群失调性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国内外许多保健食品的开发应用,都显示它对肠道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便秘是中老年人群的一大顽症,大量的文献报告,无论是口服活菌制剂,还是服用双歧杆菌,都能降低肠道pH,改善肠道菌群构成,而迅速地解除便秘。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双歧杆菌的免疫调节主要表现为增加肠道IgA的水平。

另一方面,双歧杆菌的全细胞或细胞壁成分能作为免疫调节剂,强化或促进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性攻击作用。

双歧杆菌还有对轮状病毒的拮抗性,与其他肠道菌的协同性屏障作用以及对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激活作用。

(4)调节血脂:双歧杆菌的调节血脂作用已有不少文献报告。

以雄性Wistar大鼠添加10%~15%双歧杆菌因子(低聚糖)、历时3~4个月的试验表明,在不改变体重前提下,呈现出显著地降血脂作用。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除青春双歧杆菌外,其他各种杆菌均能合成大部分B 族维生素,其中长双歧杆菌合成B2和B6的作用尤为显著。

双歧杆菌分泌的许多生理性酶是分解腐败产物和致癌物的基础,如酪蛋白磷酸酶、溶菌酶、乳酸脱氢酶、果糖-6-磷酸酮酶、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结合胆汁酸水解酶等。

三、肠道菌群失调如前所述肠道菌群栖息在人体肠道的共同环境中,保持一种微观生态平衡。

如果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即称为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较多,如婴幼儿喂养不当、营养不良、中老年年老体弱;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放疗或化疗等,均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可有如下4种常见的表现。

一是腐败菌显著增多、双岐杆菌与乳杆菌减少,常见于中老年人,大多数情况下无临床症状,甚至可以认为不是异常现象,但可有消化吸收功能与食欲不佳、腹涨、产气、便秘等一般不适反映,这是改善肠道菌群功能食品最为适用的人群,往往收效明显。

二是肠道菌群的比例失调,有人按比例失调程度分为3度。

第1度由于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轻微短期的大肠菌与肠球菌减少,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

第2度为正常肠道菌显著减少,过路菌增多,可引起肠道异常发酵及各种肠炎,如各种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及消化道传染病;白色念珠菌、放线菌、隐球菌、毛霉菌引起的真菌性肠炎。

第3度为肠道正常菌被抑制,而由过路菌所代替,如由服用抗生素引起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等。

四、肠道微生态的调整由上述可见,近年来人们不论是在理论上或应用上都十分重视肠道微生态,并力求使其向有益于人体健康方向调整。

调整的措施可归纳为二大方面。

1.一般性调整措施(1)强调婴儿的母乳喂养。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喂养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占肠道菌群的比例远远高于人工喂养儿;(2)膳食结构合理化,尤其是保持乳品在膳食构成上的适宜比例,由于乳品能提供乳糖、降低肠道pH及其他原因,而有利于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并有效地抑制腐败菌与致病菌;(3)适当控制抗生素一类制菌药物的应用,尤其是长期应用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2.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利用有益的活菌制剂及其促进增殖制剂,保证或调整有益的肠道菌群构成,从而收到特定的健康利益,是当前国内外保健食品开发有效的、重要的领域。

第二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物质主要是两种:一、有益活菌制剂通称probiotics,主要是以双歧杆菌和各种乳杆菌为主,也有其他细菌。

商品名称很多,如以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的贝菲得、回春生、双岐王、金双岐、丽株肠乐;以乳杆菌或乳杆菌与双歧杆菌为有效菌种的有昂立1号、三株、裴菲康等;也有以需氧菌为主的活菌制剂,利用其耗氧特点,在肠道内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占肠道菌群绝大部分的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的生长,而保持肠道菌群的正常构成。

这一类制剂有以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为活性菌的促菌生、整肠生等制剂。

对这类活菌制剂主要要求是安全、有效及保持一定的生菌存活率。

这类制剂用于保健食品应该符合的条件是:有效菌的存活率高(例如活菌达108~106/ml, g);制剂的商品流转与货架保存中活菌含量稳定性好;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有效菌能在肠道定植和增殖;无病原性及有害产物;对人体(宿主)肠道菌群调整作用明显,增加肠道有益菌比例,减少、至少不增加有害及不利菌的比例。

国外这类活菌制剂的开发,主要也是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也有肠球菌。

美国除保健用品外,还将其作为生物治疗剂(biotherapeutic agents),用以治疗腹泻,以及预防和治疗由应用抗生素引起的伴联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

二、有益菌增殖促进剂这类物质称为prebiotics,有人译为有益菌促生物,针对双歧杆菌的有人称为双歧因子(bifidus foctor)等。

在汉语中似乎尚无公认的统一名称。

这-类物质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即通过这类物质使机体自身的生理性固有的菌增殖,形成以有益菌占优势的肠道生态环境。

这种物质的研究起源于Gyorgy发现母乳中含有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后来又观察到母乳喂养儿与非母乳喂养儿肠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有明显差异,且后者的抵抗力不如前者。

近年来,日本、欧美各国对促进有益菌增殖物质的研究与开发集中于一些低聚糖类。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是指2~10个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糖类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