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人)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IE七大手法)

人机法的内涵
人机法的内涵: 人机法属于“人机工程学”的范畴。虽然,它将人员作
为机器设备的附加部分来考量,但它却是科学分析与改善人 的体能损耗的一项基本技术,其主要精神是将人体力学和机 器设备动作综合起来进行科学地分析和优化。
6
人机法的目的和意义
人机法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人的动研究,首先对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再将动
作进行力学优化分析,再将合理的人的动作进行标准化,从
而规范与改善人—机系统。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般会依据标
准化的动作直接应用于产线人机系统改善。具体作用如下:
➢ 发掘改善空间、减少等待时间;
➢ 使工作平衡;
➢ 减少周期时间;
➢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 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 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7
人机法的目的和意义
机器1
机器2 机器3 机器4 机器5
工人
备注
人操作机器时间
机器运转时间
14
联合作业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同时对一台
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的作业,称为联合作业。对联合 作业中各个对象的各种不同动作的相互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称为联合作业分析。
15
联合作业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研究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所进行的分析 研究目的: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使工作平衡 ➢减少周期时间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研究工具:联合作业图
改善后(人机联合操作分析图)
人 时间(s) 机器设备 时间(s) 人
拉出 1
拉出
1 盖模
推入
推入
放料 3
沖壓
3 空闲
拉出
拉出
盖模 1 推入 1 空闲 1
IE七大手法基础知识

IE七大手法基础知识1、IE七大手法是是企业内部IE人员或其他人员用来进行流程或其他活动改善的基本手法(工具)。
名称及目的如下: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防呆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
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的工作过程,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流程法:研究探讨涉及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借以发掘出可改善之地方。
抽样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2、防呆法的四大基本原则:轻松原则,简单原则,安全原则,自动化原则。
3、防呆法的四大基本原理:断根原理,保险原理,自动原理,相符原理,顺序原理,隔离原理,复制原理,层别原理,警告原理,缓和原理。
4、5w是指:where何处,在什么地方,~空间when何时,在什么时候~时间what何者,是什么东西/事~生产对象who何人,是什么人做/生产主体why为何,how 如何,怎么做的,5×是5次,表示对问题的质疑不要只问一次而要多问几次,不是刚好只问5次,可多亦可少。
5、 抽样法是以少数的观察結果用以推论全体的状况,其特点是1、节省时间和费用2、操作方便,无须连续进行3、应用面广,无须专业培训。
6、 动作改善的四大基本原则:1. 两手同时使用2. 动作单元力求减少3. 动作距离力求缩短4. 舒适的工作7、 动作经济原则主要分为:肢体使用原则、作业配置原则、工装夹具设计原则。
8、 流程法的分析符号:表示贮存表示操作表示运输、搬运表示检验表示等待表示同时操作和检验。
IE工程(七大手法)

IE工程(IE七大手法)1、工程分析2、搬运工程分析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5.、动作分析6、动作经济原则7、工厂布置的改善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我们经常谈到的七大手法为1.动作改善法(动改法)2.防止错误法(防错法)3.5*5W1H法(五五法)4.双手操作法(双手法)5.人机配合法(人机法)6.流程程序法(流程法)7.工作抽样法(抽样法)我们经常见到的用到的就是最后这一种!招聘也经常问的ie的七大手法也是最后的提法。
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是應用科學及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我們工作的品質及效率,以達到提高生產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發展,個人的前途也有寄託之所在。
因此,簡單地說“IE”就是代表“合理化及改善”的意義,為了顧及記憶的方便,我們就以中文“改善”來代表“IE”的含義。
二、改善(IE)七大手法(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防呆法(2)動作改善法(動作經濟原則)動改法(3)流程程序法流程法(4)5X5WIH(5X5何法)五五法(5)人機配合法(多動作法)人機法(6)雙手操作法雙手法(7)工作抽查法抽查法改善(IE)七大手法與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別“品管(QC)七手法”較著重於對問題的分析與重點的選擇,但對如何加以改善則較少可應用。
“改善(IE)七手法”較著重於客觀詳盡瞭解問題之現象,以及改善方法的應用,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彌補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為落實也更容易實現。
同時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單獨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發掘問題的技巧之故。
防呆法(Fool-Proof)一、目的認識“防呆法”的意義,及學習如何應用“防呆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之境界。
IE培训第二堂七大手法与动作经济原则

免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除低其损害的程度.
二.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省力动作原则 省时动作原则 动作舒适原则 动作简化原则 目的
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 家庭、公司内的工作方法,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境界 “经济有效”一词者,乃是并不使操作”加速”或”加班”,不是嘴 巴上光喊着”快点”!!”快点”!!的无效而又惹人反感的方法,而是 研究一个用力最少,疲劳最少,又舒适,而又能达到最高效率的途径或 方法
(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需要高度技能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用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
人员或支持人员也能做不出不安全或不安定而会给人或产品带来危险时加以改善使之不会有危险,又马
虎行之或勉强行之而发生危险时,设法装设无马虎或无法勉强的装置.
(四)使作业不依赖感官
有关于人体运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 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 功用 减少操作人员疲劳. 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提高工作的效率 应用范围 1.适用于生活上个人及家庭之工作改善. 2.适用于工厂或办公室有关于人体工作方面的改善.
二.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依赖像眼睛,耳朵,感触等官进行作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之机械化,
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又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红即同时有
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做二重三重的判斷.
•
防错法
排除化: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 替代化:利用更确切的方法来代替 容易化:使作业的容易,更合适,更独特, 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 中化,特殊/个别化. 异常化: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 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 剔除其危害性. 缓和影响: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 波动的过程中,用方法其缓和或吸性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引言:在工业工程领域中,IE即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机、料、法、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和协调的综合学科。
IE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和改进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IE的实践中,七大动作经济原则被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法,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七大手法。
1. 分析法(Analysis):分析法是IE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它的核心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空间。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时间、成本、资源等方面的评估,可以确定优化工作流程的具体目标和方向。
而且,在实施改进时,也可以通过细致的分析来评估改进效果。
2. 节点操作法(Node Operation):节点操作法是IE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的节点进行操作和优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节点操作法可以包括改变工作的顺序、增加操作的并行性、减少操作的重复性等。
通过精确的节点操作,可以降低时间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3. 平衡法(Balancing):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合理分配工作负荷,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工作站之间相对平衡的手法。
通过平衡法,可以避免工作线上出现过载或者闲置的情况,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平衡法在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流水线生产模式中。
4. 运输法(Transport):运输法是指通过优化和改进物品的运输方式和流转路径,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运输法可以包括物品的集中存储、优化路径规划、减少运输环节等。
在现代物流领域,运输法被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
5. 查找法(Find):查找法是指通过对生产数据和信息进行查找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查找法可以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分析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或者不规范操作。
通过及时的查找和发现,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扩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IE七大手法

应用范围:
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上皆可应用到.
1、防错法
防错法的基本原则:
(一)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颜色 或放大标示使得容易看,加上把手使得易拿,使用搬运工具使动作轻松. (二)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需要高度技能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用夹治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 人员也能做好的作业.
1、防错法
案例——限制开关/微动开关
buzzer 蜂鸣器 switch 1 confirms beginning of drilling 开关1确定钻孔的开始 switch 2 confirms Penetration 开关2确定已穿透
Example: 孔的深度钻得不 对。用两个限制 开关固定在压杆 上,在开关2触动 之前开关1被松开 则表示有错误发 生。(说明孔未 钻透)。蜂鸣器 发声以警告操作 者。
B.合并:凡确实无法剔除而属必要者,试于合并。
C.排列:经过剔除.合并后,所剩必要意见,依[何人?何处?何时?]进行排列.
D.简化:对必要的工作,用简单的方法及设备来完成.
3、流程法(程序分析法)
程序分析法实施六步骤
2、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动改法的基本原则:
(一)有关人体运用原则 1. 双手并用原则 2. 对称反向原则 3. 排除合并原则 4. 降低等级原则 5. 利用惯性原则 6. 避免突变原则 7. 弹道运动原则 8. 节奏轻松原则 9. 手脚并用原则 10.适当的姿势原则 (二)有关工作场所之布置原则
1. 定点放置原则 2. 双手可及原则 3. 工序顺序原则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天津工业园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
2018/9/13
15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级别 运动枢轴 人体运动部 份 动作范围 速 度 一 指节 手指 二 手腕 +手掌 三 肘 +前臂 四 肩 +上臂 五
体力消耗 动作力量 疲 劳 度 时 间 (25mm为主)
2018/9/13
不经 济的 2 3 经济的动作范围 4 最少 少 中 多 动作 最弱 弱 中 強 范围 最小 小 中 大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018/9/13
9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018/9/13
10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2018/9/13
27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唯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弧形,讲求「正常操作范围」
2018/9/13
28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2018/9/13
(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 予以分配。
2018/9/13
42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实例解析--工具应用之位置(第20~22项) (21)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2018/9/13
43
3-IE七大手法

六、双手作业法
改进措施 改进动作顺序 改变工具及设施 改变布置 合并所用工具 改变所用材料 使用量具、夹具 同时使用双手
三、流程程序法
应用案例
知梦行文一
四、五五法
1.手法名称:
5 × 5 W 1 H 法; 又称质疑创意法;简称五五法.
2.目的:
熟悉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以协助发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
3.意义 所谓 5×5W I H: 5W是指: WHERE 何处,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空间 WHEN 何时,在什么时候, ~时间 WHAT 何者,是什么东西/事~生产对象 WHO 何人,是什么人做/生产主体 WHY 为何,为什么如此 1H是指HOW如何,怎么做的
知梦行文一
二○一二年工作总结暨二○一三年工作计划
IE七大手法
知梦行文一
IE七大手法简介
IE七大手法
手法名称
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动作改善法(动作经济原则)
流程程序法 5X5WIH(5X5何法) 人机配合法(多动作法)
双手操作法 工作抽查法
简称
防呆法 动改法 流程法 五五法 人机法 双手法 抽查法
目标 减少操作人员疲劳. 缩短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提高工作的效率
知梦行文一 基本原则(人) 1.两手同时开始完成动作 2.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
二、动改法(动作改善法)
3.兩臂之動作應反向同時對稱
此三原则相互关系可一并来讨论,大多数人均惯于一手持东西另一手去工作,这是 吾人所不期望的浪费动作.应当使双手一起工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并以对称方 式进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许多工作均可由双手来操作完成,因此工作应适当地 分布在双手的工作区域,使双手能同时发挥.单手操作使人体容易产生心理上及生 理上不平衡的感觉,为克服此种不平衡吾人必须运用身体的应力去反制因而使得 我们的身心容易疲劳.对称式的动作方式,自然使操作者的身体部位产生平衡的感 觉,而减少运用身体的应力机会,使得工作者较轻松而不容易疲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 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准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三实、例关解于人析体--的动运量用之利用与曲线 及节奏
➢ 可以利用足踏方式代替手执行某些操作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实例解析--工具用途之合并
(18)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
➢ 将两端两用之手工具掉转头来使用,比放下一只现用的手工具,再去寻 找握取另一支别种用途的手工具,自然为省力省时.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实例解析--工具预放(第19项)
(19)工具预放在工作位置。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17) 手不能当做夹具,而要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18) 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 (19) 工具预放在工作位置。 (20) 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 (21) 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22) 开关、按钮集中布置于恰当位置,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其 姿势,且能利用机械之最大能力。
以增进效率,则必须采取两手同时且反向对称地进行相似或相同的动作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
改善前
改善后 产能提升:34.5%
三实、例关解于析人体--动的作运用级次 (4)手之动(第作应4项以用) 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及动作所耗体力 减少上着手
➢ 欲达此目的,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 及工具尽可能靠近
THANKS
微信二维码
总部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1段593号湖南国际金融大厦20楼 九华工业园地址:湘潭九华经济开发区奔驰路6号 天津工业园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
官网二维码
Tel: 0731-5283-7288(营销总公司) 0731-5283-7000(行政总部) Fax: 0731-5283-7077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适当照明与舒适姿势 (16)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实例解析--手工作之解除
(17)手不能当做夹具,而要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 替。
➢ 常常发现「持住」(Hold)之工作由宝贵的手来作应设计适 当的治具或夹具,以代替手去执行「持住」的动作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一般人习惯于一手(左手)持住工作物,另一手(右手)进行操作 ➢ 左手效率平均不如右手,但至少可达右手效率80% ➢ 应使双手同样,同时开使,同时完成「有效益」之动作 ➢ 欲减少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平衡感,减少身躯有关部位之「应力」(Strain)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三实、例关解于析人体--动的量运用之利用与曲线及 (5)物体之运动量应节尽可奏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
制止时,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M = m * V (动量 = 质量 * 速度 ) 工作时应利用此自然附生之运动量, 泰勒研究钢铁厂铲煤:
1.每铲38磅,每天工作量25吨 (重量重,体力消耗大,随时需 要休息) 2.每铲30磅,每天工作量30吨 3.每铲21磅,每天工作量34吨 4.每铲15磅,每天工作量29吨 (体力消耗少,但每铲份量少)
唯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弧形,讲求「正常操作范围」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场物所料的及布工置具之定 (10)工具物料及装置位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实、例关解于最工析大作-与-场物正所料常的动及布作工范置具围全之体定面积 (10)工具物料及装置位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直场物线所料与的及弧布形工置排具列之法 定 位
0. 0016 分钟
0. 0017 分钟
0. 0018 分钟
0.
经济 上臂+身躯弯曲 的5动 作范 最多
最强
围最大
---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五实、例关解于析工-具-工与具设备应的用设之计位置(第 (20)手指分别工2作0~时2,2项其各) 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
予以分配。
五实、例关解于析工-具-工与具设备应的用设之计位置(第 (21)手柄之设计2,0应~2尽2可项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五实、例关解于析工-具-工与具设备应的用设之计位置(第 (22)开关、按钮2应0集~2中2布项置)于恰当位置。
列。
C型 A型
B型
四实、例关解于析工作--适场所当的照布明置与舒适姿 (14)应有适当之照明势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
四实、例关解于析工作--适场所当的照布明置与舒适姿 (15)工作台及椅之高势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坐姿
立姿
水平面
四实、例关解于析工作--适场所当的照布明置与舒适姿 (16)工作椅式样及高势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人体的运用
(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 2 )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4)手之动作应以用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将其减 至最小度。 (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隹。 (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V.S.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利用重力
(11)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至工作者边。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利用重力
(12)“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
实四、例关解于析工-作-最场佳所工的布作置顺序排 (13)工具物料应依列照最佳之工作顺序排
三实、例关解于人析体--的动运量用之利用与曲线 (8)动作应尽可能使及用节轻奏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
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场物所料的及布工置具之定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位于固定处所。
为什么要定位?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场物所料的及布工置具之定 ( 9 )工具物料应置位放于固定处所。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作场所的布置
( 9 )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10) 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11) 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至工作者边。 (12) 「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 (13) 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之工作顺序排列。 (14) 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 (15) 工作台及椅之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16) 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什么是动改法
什么是动改法
➢动作经济的原则,是要为了排除人的无谓(浪费)动作
➢利用人体工学使其动作做最经济而获得正确、快速、 轻松、安全的工作,提高效率的一种动作改善方法,也 叫动改法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人体的运用
工作场所 的布置
动作经 济原则
工具与设备 的设计
V.S.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场物所料的及布工置具之定 (10)工具物料及装置位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 一般工具及物料均依一直线摆放,此为不合人类动作节奏规则之 不良设计
➢ 一字形直线排开,则距离远进不一,较远之对象要用更高级的动作 始可完成
四实、例关解于工析作--场物所料的及布工置具之定 (10)工具物料及装置位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级别
一
二
三
四
运动枢轴
人体运动部 份
指节 手指
手腕 +手掌
肘 +前臂
肩
不经 +上臂
动作范围 速度 体力消耗 动作力量 疲劳度
手指节之长度
手掌之张度
前臂之长度
经1济的动2 作范3围
最少
少
中
最弱
弱
中
最小
小
中
济的 上臂之长度 4
动多作 范強围
大
时间 (25mm为主)